初中地理解题指导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气候_第1页
初中地理解题指导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气候_第2页
初中地理解题指导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气候_第3页
初中地理解题指导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气候_第4页
初中地理解题指导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气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气候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谈重点①我国1月0℃等温线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②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释疑点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我国由于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温差异很大。(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释疑点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青藏高原因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析规律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及气温最低的地方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有“火洲”之称。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3)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5个温度带的分布范围,如下表所示:温度带分布范围寒温带黑龙江省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东北平原的大部、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华北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亚热带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滇、粤、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青藏高原区青藏高原析规律①兼跨三个以上温度带的省级行政区域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②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一致。【例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解析:选项内容分析结论A青藏高原虽然海拔高,气温低,但冬季仍没有纬度位置高的漠河冷错误B曾母暗沙虽然纬度低,但并不是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错误C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县北极村,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错误D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降水极少,夏季气温极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正确答案:D2.东西干湿的差异(1)降水的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析规律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吻合,其东部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②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省东北部的火烧寮。③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2)降水的时间分配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①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5~9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②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3)干湿地区①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状况,是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②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共划分了4类干湿地区,即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③干湿地区降水量、分布地区及天然植被干湿状况分布地区植被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温带草原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植被稀疏,多沙漠和戈壁析规律兼跨三个干湿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陕西省。兼跨四个干湿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甘肃省。释疑点东北三省东部为湿润地区的原因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东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湿润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小,气候较为湿润。【例2】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年降水最多的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山西省C.湖南省 D.福建省解析: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越靠近东南沿海年降水量越多,越靠近西北内陆年降水量越少。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年降水量最多。答案:D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1)原因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和干湿状况的空间差异大,气候类型多样。此外,我国一些高大的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例如,横断山区地形复杂,垂直高差悬殊,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在山南,从山顶到山麓,能领略从高山寒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2)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如下表所示: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滇、粤、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高原山地气候四季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青藏高原谈重点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由于我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受大陆影响明显,因此我国的气候也具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比较大。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例3】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但寒带气候面积较小B.气候类型复杂,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较广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气候D.气候类型复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高温解析:我国幅员辽阔,跨热带和北温带,东西海陆差异巨大,地形地势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选项内容分析结论A我国没有寒带气候错误B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错误C我国幅员辽阔,跨热带和北温带,东西海陆差异巨大,地形地势复杂,导致我国气候类型多样。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分布有高原山地气候正确D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虽然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错误答案:C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释疑点三种季风气候我国南北跨纬度大,所以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2)海陆位置①季风影响显著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我国大多数地区盛行的风向随季节而显著变化,这种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叫季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临印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②冬季风和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发源地亚欧大陆内部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向西北风东南风、西南风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对气候的影响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强烈时,会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自东南向西北,降水量越来越少;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水旱灾害释疑点降水不同的原因由于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3)地形①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如秦岭南北两侧气温、降水差异大,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我国很多高大山地,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如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在山南,从山顶到山麓,能领略从高山寒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③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例4-1】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 B.地势影响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解析:季风气候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进而导致气压、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答案:D【例4-2】读“我国的夏季风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_______(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气流特点是__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2)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季。②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_灾害。解析:我国的夏季风主要包括东南风和西南风,它们分别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来自海洋的气流温暖湿润。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风势力强,向北移动得快,容易造成南旱北涝;夏季风势力弱,久久徘徊在南方,容易造成南涝北旱。答案:(1)南太平印度温暖湿润(2)夏旱涝(水旱)5.阅读等温线图的方法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之一。要能从图上分析出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来帮助记忆。在阅读等温线图时要注意:①读数值大小:最高值、最低值、气温差大小等。②读等温线疏密:等温线稀疏温差小,反之温差大。③读等温线走向:若与纬线平等,说明受纬度位置影响大;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受海陆位置影响大;若与等高线平行,则说明受海拔高度影响大。④读闭合曲线:若等温线闭合可考虑地形中的山峰或盆地,或考虑城市热岛效应。⑤等温线弯曲:若等温线向低值处凸,要考虑山谷或河谷;若等温线向高值处凸,要考虑山脉及其走向。【例5】读“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①和③ B.②和③C.④和② D.①和④解析:我国冬季(1月)南北温差大,近50℃;而夏季(7月)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所以1月曲线在③和④中选择,7月曲线在①和②中选择。曲线③南北温差20℃,太小,所以1月曲线选④;曲线答案:C6.示意图分析我国的气候(1)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气候要素分布特点温度带(干湿地区)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降水空间上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上(季节)夏秋多,冬春少(2)我国气候的分布【例6-1】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B.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C.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D.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解析:我国夏季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原因是这里地势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答案:C【例6-2】我国没有的气候类型()。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以外,其他各种类型都有分布(或找到相似的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是分布于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答案:B7.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2)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一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6)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7)秦岭—淮河一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例7】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1月份0℃等温线⑤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⑥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解析: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上与以下各线相吻合:1月份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南、北方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答案:C8.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夏季风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1)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所以我国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多,为季风区;西北部受夏季风影响很小,甚至受不到影响,降水少,为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因此,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夏季风对我国降水季节分布的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正常年份)。①4、5月,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并在此形成锋面雨带,南部沿海地区最早进入雨季。②6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之久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③7、8月份,雨带随夏季风北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雨带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晴朗干旱的天气,这种在伏天发生的干旱又被称为伏旱。④9月开始,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随之南移。⑤10月份,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随之结束。图示如下:(3)夏季风与水旱(旱涝)灾害夏季风进退的早晚、势力的强弱,会影响雨带进退,如果进退“失常”,往往造成旱涝灾害。【例8-1】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情况由南向北()。A.雨季出现越来越早B.雨季结束时间越来越早C.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降水年际变化越来越小解析: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4、5月份,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我国南部沿海最早进入雨季;6月份,夏季风北跃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7、8月份,雨带随夏季风北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份,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开始南撤;10月退出中国大陆。因此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情况由南向北雨季开始时间越来越晚,雨季结束时间越来越早,年降水量越来越少,降水年际变化越来越大。答案:B【例8-2】读“我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线中,表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是________。(2)冬、夏季风都影响不到的地区是__________。(3)C、D、E三线表示雨带推移的多年平均位置:表示4、5月份的是______线,表示6月份的是______线,表示7、8月份的是______线。(4)当雨带移至E线位置的时候,黄河中下游地区常发生的气候灾害是__________;当雨带移至C线位置的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发生的气候灾害是__________。解析:A线表示的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B是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冬、夏季风都影响不到的地区是藏北高原。4、5月份,夏季风登陆南岭及其以南地区(E线);6月份,夏季风北跃到长江中下游地区(D线);7、8月份,夏季风北进至秦岭—淮河以北(C线)。当雨带移至E线位置的时候(4、5月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发生的气候灾害是春旱;当雨带移至C线位置的时候(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发生的气候灾害是伏旱。答案:(1)A(2)青藏高原北部(3)EDC(4)春旱伏旱9.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还表现在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或娱乐活动方面。气候对生产的影响以农业最为显著,此外对交通、聚落的影响也很明显。(1)气候与民居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居住的房屋形式。①南方地区的尖顶屋,利于雨水下泄,减轻对屋顶的压力。②北方地区的房屋,墙体比较厚实,房顶坡度较小。③西北地区的平顶屋,适应这里降水少的特点,同时便于晾晒谷物。④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⑤内蒙古的蒙古包,结构简单,搭建和拆卸都非常方便,便于移动,适合游牧生活。(2)气候与农业气候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①光、热、水等气候要素是决定种植制度的基本因素,其中热量是决定一个地区农作物熟制的主导因素。例如: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