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o"1-3"\h\z\u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223503603\h2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223503604\h2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 223503605\h3混合运算 223503606\h4第四课时有关0运算 223503607\h5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223503608\h6第一课时位置与方向 223503609\h6课题:画方位图 223503610\h8课题: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23503611\h9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223503612\h11加法交换律 223503613\h11加法结合律 223503614\h14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第三课时) 223503615\h15课题二:乘法分配率 223503616\h16课题:简便运算 223503617\h18简便运算(二)教学设计 223503618\h20《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223503619\h21课题:营养午餐 223503620\h23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23503621\h27课题一:小数的意义 223503622\h27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23503623\h28《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教案 223503624\h30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223503625\h3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23503626\h35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23503627\h35第五单元三角形 223503628\h37课题:三角形的特征 223503629\h37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分类(第三课时) 223503630\h39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一课时) 223503631\h42第五单元:图形的拼组(第一课时) 223503632\h44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23503633\h47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23503634\h49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运用 223503635\h51第七单元统计 223503636\h53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223503637\h54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 223503638\h54课题: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二) 223503639\h56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难点: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下午有多少人?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一)布置思考题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布置思考题与课后作业。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课后作业:练习一第1、2、5题课后反思: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的内容与练习一的第5、6、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级运算由高到低。2、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教具准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媒体演示复习题15×8÷629+34-2172÷8×664-56+58请四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2、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二、教学实施1、学习例3(1)多媒体出示例3的挂图(2)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3)师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购买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4)这道题应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组内说一说。(5)放开让学生独立解答。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3、较这个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不同?三、达标测评:1、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5题。四、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一第6、7题。板书设计: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算法一:24+24+24÷2算法二:24×2+24÷2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课后反思:混合运算(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混合运算P10-12例4、例5。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2.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难重点:四则运算顺序教具:挂图教学教程:一、复习24点游戏,引入新课。1、师准备扑克牌,带领学生玩“算24点”游戏,分组竞教师抽出四张牌,根据扑克牌上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把它列为得数为24为胜。2、有24个苹果,每6个苹果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二、 学习新课1. 出示挂图与例4(板书后)1.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洁员,师可问:60位游人需几名?90位游人呢?2. 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3. 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4. 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 练习P11做一做。3. 出示例5。(板书后)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板书后)4. 练习P12做一做1、2题。5.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270÷30=9(名)180÷30=6(名)9—6=3(名)270÷30—180÷30=9–6=3(名)270–180=90(位)90÷30=3(名)(270–180)÷30=90÷30=3(名)答:下午要比上午多派3名保洁员。 例5、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1. 42+6×(12–4)2. 42+6×12–4 总结四则运算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有关0运算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2、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面八方则运算中的特性。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进一步对在生活中的意义以与0在运算中的作用。重点难点2、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3、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4、教具准备口算卡片5、教学过程i.导入1、出示口算卡片150+90=43-0=52-25=0+50=0×135=0÷12=学生口算后两题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前两道已学过的含有0的加减法算式来对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进行归纳。“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任何一个数加0或0加任何一个数和0减任何数或任何数减0,它们所得的结果都是原来的那个数而不是0,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如果要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我们以前学习的含有0的减法只说了任何数减0得任何数,但如果是0减任何数还得任何数吗?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行探讨。”同时并夸讲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好。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28+570÷3×2112-47×2.教学实施1、回忆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2)全班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5+0=5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5-5=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5=00除以任何数都得00÷5=02、质疑(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板书:5÷0=□0÷0=□(2)引发思考(3)小组交流(4)举例说明观点观点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观点2:我们来讨论“0÷0”,它结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学认为“0÷0=0”。也有的同学认为“0÷0=1”(相同数相除,商是1)。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的积都来等于0,也就是说“0÷0观点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3、拓展练习(1)教师让学生先明确题意。(2)分组探究(3)交流反馈课堂作业设计计算0+8=22+17×0=0+7+7=0×8=56×27×0=74-74+19=.思维训练巧算3300÷25=1320×500÷250v.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应注意什么问题。课后反思: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能根据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能力。教具:“公园定向运动图”挂图和指南针;每生准备一个量角器、拼图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春节刚过去,在春节期间,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些地方?生:到过姑姑家。生:到过一二三团。生:到过乌苏市。师:像刚才同学们回答,到姑姑家、一二三团、乌苏市等,这些过程就是定向运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挂图。图上画着什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图上有……师:从起点到1号点,我们应该怎样走?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本领?生:我们必须会看地图、识别方向。师:对,我们必须具备识图的本领,从图上找到每个目的的位置与方向。二、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挑战一次公园定向越野赛。自己探究:这次探究公园定向越野赛,第一赛段是从起点到1号点,那我们如何去找1号点呢?北·1号点西起点·东南生:1号点在起点东北方向,我们从起点向东北方向走。师:只知道向东北方向走,能又快又准的找到号点吗?生:我认为不行。从起点到东北方向有很多路线可以走。师:对啊!我们只知道方向,但怎样才能很快到1号点呢?生:我认为找起点到1号点路程最近的方法最好,这样才能很快到1号点。师:现在我们同学有两种方法,一种只看方向,另一种只看两地的距离,那么,大家想一想:这样能准确描述1号点吗?师:那怎样才能准确地找到1号点呢?生: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师:那怎样利用已有的方向和位置来确定1号点的位置?(分组讨论)北60°·1号点西起点东南生:1号点在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大约要走1000米。生:1号点在起点北偏东60°的方向上,大约要走1000米。师:提问:确定任意一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描述?生:从方向、距离来描述。师:同学们能否指出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一生指出东南西北方向。师:你能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指出东偏北30°的方向吗?(学生指出了)小结:同学们,平时我们在生活中描述位置方向,一般以夹角较小方向上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就说偏向那个方向。三、拓展练习:1、图上练习:教材第18页“做一做”2、实践活动:分组交流描述学校里各个建筑物的所在位置方向。四、总结: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课题:画方位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2、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习惯。3、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够在图中正确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具准备:方位图、量角器、三角板、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出示方位图:(课本20页第二题图)看一看、说一说(1)以市政府为观测点,市政府在方向上,距离是米。(2)电信大楼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3)工人文化宫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4)科技大厦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5)银行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引入:现在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看平面图,想不想动手画一张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方位图(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习在图中标出建筑物的位置。(1)确定校园的四个方向。(东、南、西、北)(2)想一想、说一说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3)以教学楼为观测点,按要求小组合作绘制方位图。A校门在教学楼正东方向50米;B图书室在教学楼北偏西30度的方向50米;C后操场主席台在教学楼西偏南40度的方向60米。(4)小组合作绘方位图;(5)交流各组绘制方法;(6)比较各种方法,说一说哪种绘制方法更简便、更清楚;(7)介绍画法,指名演示平面图形的一般画法:先确定某建筑物的方向,再确定角度,最后确定距离。(8)展示和交流绘制结果:全班评价,查找差距,进行改正。三、巩固新知1、完成课本19页例2,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2、独立完成课本21页第四题;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你认为在绘制方位图时应注意什么?五、板书设计:画方位图北北西东教学楼南10米课后反思:课题: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2页例3,做一做与练习四第1、2题。教学目标:在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感受位置关系相对性的重要性。教法:启发式、演示法、讲解法学法:分组合作讨论、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前年印尼发生了海啸灾情,我们大家要为印尼的小朋友献出一份爱心,但是印尼在我们所居的位置的哪个方位呢?我们又在印尼哪个方位呢?通过今天所学的内容,同学们回家以后看看好吗?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板书课题。二、出示例3先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出上海和北京两地。分小组同自己前面学过的知识说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位置,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3、学生汇报(1)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的方向上。(2)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0方向上4、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的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结果:因为观测点不同,位置是相对的,方位也是相对的,所以描述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强调:观测点不同,位置相对,方位相对。三、反馈练习小红家小华家450450小红家在小华家西偏小华家450450小红家在小华家西偏北450方向上,距离1米。小华家在小红在东偏南450方向上,距离1米。四、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重点掌握观测点不同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方位是相对的。五、板书设计: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3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1067千米。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0的方向上。北北京300300上海\*北北京300300上海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728页。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孩子们今天今天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他们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生:想)他们想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谁能告诉他们?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学生列式,师板书(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1)27+73(2)37+5873+2758+372.学生计算得数。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黾臃ㄋ闶街械骰涣礁黾邮奈恢茫蓟岢鱿趾筒槐涞南窒螅>投影书上的主题图,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三)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让学生举例,如35+20=20+35等等让学生多说同桌互说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5这种规律在其他运算中有吗?学生质疑,验证。在这个环节中有出现个别代表一般的给予举例纠正。.学生自学书本、质疑。6.小结:(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a(三)应用成果,巩固新知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问:验算加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2.“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3、“练一练”(1)分组完成。(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4、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470+830=830+1013+214=十256+214=+256十367=367+(1)将卡片470、880、1013、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四)反思过程,学会学习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举例证明一意义论证)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3.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如:37+73=+在中可以填哪些数据?(五)作业:课后反思:课题:简便运算乌苏市西湖镇马场湖小学赵虎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例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师:现在正是踏青的好季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发前,他要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看,你从图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问:还剩多少页没看。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那就试试吧。2、小组交流汇报。师:你们是怎么想的?第一种解法:234-66-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第二种解法: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第三种解法:234-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计算一下吧。3、交流。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简便运算)5、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学生思考回答)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621-82-18560-178-22756-189-1562、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苹果,已卖了476千克,坏了2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好苹果没卖?3、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四、小精灵总结全课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加法结合课后反思: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结合律。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0页例2、例3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谈话引入。也不知道知道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情况(多媒体演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2.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展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那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二、探索规律1、加法结合律。(1)三天一共行多少千米?可以怎样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8+104+9688+(104+96)=192+96=88+200=288=288问: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结果:后两个数先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3)揭示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用符号表示。(◢+★)+●()()()(5)问: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三、实践运用,深化知识1.创设情景:课件展示主题图(教科书27页图显示小精灵的话: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让学生回想例2解决了什么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个星期的计划还剩下几天?然后课件展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引出例32.尝试计算解决问题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全班汇报交流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同学们想一想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作业:练习五的第5、第7。课后反思: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的运用。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1、导入2、出示口算卡片50*70=125*8=40*5=11+7=4+25=70*50=8*125=5*40=7+11=25+4=复习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板书:5*4=20因数因数积1、教学实施2、领会主题图(1)、观察图意(2)、说说你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那些问题?2、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分析数量关系(2)、列式计算:4*25=100(人)或25*4=100(人)(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决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25=25*4)(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5)、举例(6)、归纳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A**A说一说A、B可以是那些数?(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8)、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师: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乘法的结合律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出示例2: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2)、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板书解题思路。方法一:(25*5)*2方法二:25*(5*2)=125*2=25*10=250(桶)=250(桶)(3)、小组讨论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板书:(25*5)*2=25*(5*2)(5)、观察下面三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15*6)*10()15*(6*10)(125*80)*3()125*(80*3)(12*25)*4()12*(25*4)(6)、归纳总结:三个数相乘,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叫乘法结合律。(7)、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B)**(B*C)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比较、概括、归纳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交换律是两数相加(乘)的规律,既交换两个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巩固提高(1)、填一填:75*26=()*()8*2=2()A*()*()a*()=15*()125*7*8=()*()*7(40*15)*[]=40*([]*6)25*(4*[])*([]*4)*132*4*6*5=(4*6)*([]*[])(2)、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课后反思:课题二:乘法分配率(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儿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36页例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乘法分配率。2、初步学习用乘法分配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发现乘法分配率。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乱砍伐破坏环境的片段,让学生说一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提问学生到前边说说,教师归纳,然后问学生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学生回答植树造林从我作起,从现在作起。教师出示主题图和例3,让学生分小组编一道完整的题。此题是,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两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2.探究新知师:参加植树活动的有哪些人呢?生:挖坑,种树的,抬水,浇树的。师:你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分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去解,比一比,谁聪明,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给你的同学听,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生1、我先算出每一组植树的人数,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即:(4+2)×25=6×25=150(人)师:你为什么要将(4+2)打上括号呢?生1:只有打括号才能先算。(教师肯定,大家鼓掌鼓励)生2:我分别算出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和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即;4×25+2×25=100+50=150(人)师:孩子们,你们同意他的做法吗?生:同意师:将生1、生2的两种做法板书在黑板上(4+2)×254×25+2×25=6×25=100+50=15(人)=150(人)师:真奇怪,两个不同的算式,得数怎么相同啊!大家再检查一下他们做得对吗?生:对。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分小组讨论。生1:我发现(4+2)×25=4×25+2×25这两个算式相等。师:为什么?生1:因为他们的结果相同,所以算式就相等。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2:我发现根据左边的算式就能推出右边的算式,既:(4+2)×25=4×25+2×25(教师让学生到黑板上给大家演示。)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师:假如25×(4+2)你又能推出等号右边的算式吗?(凝视片刻,有同学举手,还有私下说出做法的。)生3:25×(4+2)=25×4+25×2生: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师:举例(3+4)×2643×(10+5)你们能推出右边的算式吗?(提问两个同学上黑板推理,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师:你能给你的同桌出两道这样的题吗?(学生出题,同桌互算。)师:你能用符号或字母写出他们的规律吗?板书:()××+×a×()=×+×(提问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率。师:你能用语言叙述这样的公式规律吗?分小组或同桌互相叙述,教师问,学生说,教师再归纳:(将乘法分配率读三遍,理解其意。)3.巩固提高做一做,下面那个算式是对的,正确的画√,错的画×。56(19+28)=56×19+2832×(7×3)=32×7+32×364×64+36×64=(64+63)×64117×3+117×7=117×(3+7)24×(5+12)=24×174×9+9×5=(4+5)×936×(4×6)=36×6×4(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提问,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如果是错的请说出原因。)师:学了这么多的运算定律,你能将它们区分开吗?给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率和乘法交换率,什么是加法结合率和乘法结合率?什么是乘法分配率?可用语言描述,也可以列公式。说一说你学了这一单元或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评一评本节课哪些同学哪些组表现的最好,掌声鼓励他(她)们课后反思:课题:简便运算(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例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师:现在正是踏青的好季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发前,他要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看,你从图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问:还剩多少页没看。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那就试试吧。2、小组交流汇报。师:你们是怎么想的?第一种解法:234-66-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第二种解法: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第三种解法:234-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计算一下吧。3、交流。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简便运算)5、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学生思考回答)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621-82-18560-178-22756-189-1562、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苹果,已卖了476千克,坏了2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好苹果没卖?3、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四、小精灵总结全课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加法课后反思:简便运算(二)教学设计(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解答实际的问题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算理。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得出除法简便运算的方法。3、能用得出来的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4、通过自己观察、猜测、验证得出简便运算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算理且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自己得出简便算法,且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进行计算呢?教学过程:一、引入1、谈话:我们前几课所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进行了两次平均分)2、能举个例子吗?(生举例)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我们来看看这个应用题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饲养场养了6窝小猪,每窝有6只,现把360克防病药粉掺入饲料喂养。每只小猪平均服药多少克?2、汇报:(1)360÷6÷6(2)360÷(6×6)=60÷6=360÷36=10(克)=10(克)二、展开1、观察两种解法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2、猜测:根据360÷6÷6=360÷(6×6)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发表意见:“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里的各个因数。”3、验证: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这样呢?你能举几个例子来验证吗?生举例子验证得出我们所观察出来的是正确的。4、用处:我们所观察出来并经过验证的规律有什么用呢?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简便5、应用:用上面的规律算一算。280÷35360÷45(1)独立做、个别板演。(可能有这样不同的意见)280÷35280÷35360÷45360÷45=280÷5÷7=280÷7÷5=360÷5÷9=360÷9÷5=56÷7=40÷5=72÷9=40÷5=8=8=8=8(2)全班交流:板演的小朋友说自己的想法。比较这几种解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用这样的方法来做跟以前的比在做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呢?针对上面的这几种做法你还有什么想说呢?(得出:分的时候怎么简便就怎么分)6、试一试:700÷28256÷32独立做、个别板演。7、小结:今天学了什么?采用怎样的简便方法是不是所有的这样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可采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呢?(两位数可以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时)像这样的题目除数是两位数时可以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时有时这样计算比较简便。三、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540÷(9×4)620÷5÷2420÷(14×6)270÷45÷22、用简便方法计算。420÷35630÷18486÷54600÷24集体做、校对。3、提高练480÷(□×□)=480÷20÷6750÷□=750÷25÷3560÷□=560÷□÷□课堂小结:谈收获,质疑。课后反思:《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解答实际的问题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算理。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得出除法简便运算的方法。3、能用得出来的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4、通过自己观察、猜测、验证得出简便运算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算理且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自己得出简便算法,且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进行计算呢?教学过程:一、引入1、谈话:我们前几课所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进行了两次平均分)2、能举个例子吗?(生举例)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我们来看看这个应用题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饲养场养了6窝小猪,每窝有6只,现把360克2、汇报:(1)360÷6÷6(2)360÷(6×6)=60÷6=360÷36=10(克)=10(克)二、展开1、观察两种解法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2、猜测:根据360÷6÷6=360÷(6×6)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发表意见:“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里的各个因数。”3、验证: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这样呢?你能举几个例子来验证吗?生举例子验证得出我们所观察出来的是正确的。4、用处:我们所观察出来并经过验证的规律有什么用呢?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简便5、应用:用上面的规律算一算。280÷35360÷45(1)独立做、个别板演。(可能有这样不同的意见)280÷35280÷35360÷45360÷45=280÷5÷7=280÷7÷5=360÷5÷9=360÷9÷5=56÷7=40÷5=72÷9=40÷5=8=8=8=8(2)全班交流:板演的小朋友说自己的想法。比较这几种解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用这样的方法来做跟以前的比在做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呢?针对上面的这几种做法你还有什么想说呢?(得出:分的时候怎么简便就怎么分)6、试一试:700÷28256÷32独立做、个别板演。7、小结:今天学了什么?采用怎样的简便方法是不是所有的这样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可采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呢?(两位数可以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时)像这样的题目除数是两位数时可以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时有时这样计算比较简便。三、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540÷(9×4)620÷5÷2420÷(14×6)270÷45÷22、用简便方法计算。420÷35630÷18486÷54600÷24集体做、校对。3、提高练课题:营养午餐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P48—P49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计算器进行口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授课类型:新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镇中心学校为方便学生就餐特开设了学校餐厅,提供了一些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1、点菜;师:“你想吃哪些菜呢?可以选择其中的三种,直接在它们的编号上做记号,点好的可以向我示意。”(出示多媒体课件:菜谱)师:你在点菜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什么?(请学生口答)师:大部分同学在点菜时,都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点的菜。服务员告诉我们这家菜馆正推出一个特色服务,向每位顾客提供一份家常的营养成分表。(出示多媒体课件:成分表。)你从中获得那些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畅所欲言)师:请你利用这张营养成表,估计一下你刚才点的三道菜的热量总和、脂肪总和和蛋白质总和分别是多少?(请学生说说三道菜的营养总和。教师要相机板书。)师:那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出示多媒体课件:营养学家)2、了解营养成分。师:营养学家的话中“不低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个例子吗?“不超过”呢?教师板书: 不低于2926千焦≥2926千焦师:热量对我们有什么用处(热量除了给人在从事运动,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样也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等等)师:脂肪呢?(脂肪食入以后通过代谢转化为热量供人体使用,或转化为体脂存储于脂肪细胞中。当摄入的热量过多,长期超过人体活动所消耗的热能时,多余的热能将转化为体内脂肪,存储于脂肪细胞中。)师:蛋白质呢?(它能使我们具有抵抗力,少生病。)3、科学配菜。(1)适时指导: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标准,准备怎样调整?(将超标的调低,将不足的调高。)(教师以其中的一个方案为例进行指导)4、实践活动。1、提出分组讨论问题:如果让你搭配,你能配出多少种合格的午餐菜肴来?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以5—7人为宜每组选一名负责人,负责本组成员的分工组织和协调工作。小组成员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个性差异、学习水平差异等。(分组工作教师应在课前完成)3、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教师可巡视班级,检查监督学生的活动情况,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知道并相应的调整课堂计划。4、请各组派代表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本小组其他成员适当补充。各小组要相互学习、相互讨论。5、师生共同分析总结,给出解答。(不必要求学生列出所有的搭配方案。)师:从统计结果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如:蔬菜点得多的方案,脂肪含量较底;晕菜点得多的方案脂肪含量接近50克;热量一般都在3200千焦以上、、、、、、)小结板书:晕素搭配,营养均衡。5、调查统计1、分发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请各组同学根据上表,在全部的方案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5种方案。2、分发统计表格,请个小组统计分析后填写。3、师生根据调查统计的信息,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全班同学同学最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4、多媒体展示统计信息,请同学根据上面展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2)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教师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给学生以启示。)
5、教师巡视班级,了解学生的调查统计情况与相关的统计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时给予相应的指导。6、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一段时间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给出问题的解答。思考题:
1、了解一下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全课总结:同学,通过今天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大家可以在课后通过其他方法获得更多的有关事物营养成分的知识,为自己搭配更为丰富的营养午餐。(出示多媒体课件:相关画面。)板书设计:营养午餐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热量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热量≥2926千焦脂肪含量不超过50克脂肪≤50克荤素搭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题一:小数的意义教材第50、51页的内容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2、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具准备:米尺教学过程: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小数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小数?你能举出些小数的例子吗?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相关例子。二、探索新知识1、过去,我们学习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讲桌的高度是多少吗?指名测量,其它同学观看。2、汇报测量结果。3、师: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4、出示米尺图提问:上图把1米1分米为什么可以1/10米5、请同学们看米尺:从0到30,从0到5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同桌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10米、0.1米、3/10米让学生观察1/10米和0.1米,3/10米和0.3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接着让学生观察1/10米=0.1米,3/10米=0.3提问: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出示米尺)讲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写成0.01米;0.04米是两位小数,请同学们想一想,3板书:1/100=0.013/100=0.036/100=0.06指着板书: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提问:如果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00讲解并提问: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来。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再次提问:从这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汇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你都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进一步提问: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师进行归纳整理。巩固练习1、填空:0.8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50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1里面有()个0.1和()个0.01。2、判断:(1)0.
8是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8份。()(2)1毫米写成小数是0.01米。((3)1/10000=0.001()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课后反思: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52-54例2、例3与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小数的数位增加的情况下,会读写小数。2、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3、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会读数吗?(会)请正确读出下列各数。板书出:10317276845083师:这些都是什么数。生:整数师:整数的数位,计数单位是什么?生边说,师边板书: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个师: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生:10二、创设情境,探讨新知(1)投影展示部分商品的价格师:通过观察这几种商品,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了一个茶杯1.2元。生2:我知道了一盒铅笔蕊0.5元生3:我知道了牙刷的价钱是1.58元板书:1.2元1.58元0.7元师:你们还能仿照以上几个小数写出几个不同的其他小数吗?生板写:11.5723.5476153.04师:下面请同学来观察这几个小数,这些小数由哪几部分构成?生: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师:这几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生: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个(一):表示几个一师:小数点左边的第二位、第三位呢?生: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生: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这一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师: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呢?同桌互相说,再全班交流师: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生:10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部分哪个计数单位最大生:十分之一师:它和整数部分个位上的计数单位“1”之间是什么关系?生:十进关系师:小数部分每个计数单位占的位置也应该有数位名称,大家试试给每个数位取个名字。生:第一位可以叫十分位……(2)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小数的读法:(1)出示例2,试读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厚、重,分别是多少吗?生:不知道出示: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师:你能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生1:0.58读作零点五八生2:3.5读作:三点五生3: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2)总结读法师:这几位同学都读对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读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小组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小结: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小数的写法(1)出示例3试写师:看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生:平均气温的上升,说明环境受到了污染,我们要保护环境。师:你说得真好!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师:你能把这段话中的小数写出来吗?试着写一写。(2)交流、总结、板演自己写的小数零点零九写作:0.09五点八写作:5.8零点八八写作:0.88师:结合自己写小数的过程想一想,怎样写小数?生1:整数部分是0,整部分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师:不要忘记点小数点。练习与应用第53页做一做(1)出示小数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小数。(2)写一写P56页第7题(3)说一说你在写数中了解到了什么?生: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后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2.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程序: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12块,分给猴3三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1.听后思考: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板书课题)(2)讨论:既然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它们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两人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2.引导思考:(1)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引入新课:黑板上二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大家想一想,它们各处按照什么规律变化?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二.比较旧纳,揭示规律。1.出示思考题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再翻开书看课本是怎么说的。)2.集体讨论,归纳性质。(1)从左往右看由得到,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就得到。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学生回答后板书:。(2)是怎样变化成的呢?怎么填?(3)引导口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得到,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3,得到,分数的大小不变。(4)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5)引导学生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让学生对照课本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规定要“零除外”。(6)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如“同时”、“零除外”等。(7)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A.思考:要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B.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答。P107例2(8)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8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呢?(9)质疑。让学生看看课本和板书,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提出疑问和见解,师质答疑。三.沟通说明,揭示联系。通过举例,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口答(学生口答后,要求说出是怎样想的?)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2)()(3)()(4)()(5)()(6)()运用反馈片判断,并要求说明错的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哪几个字不相符。3.在下面的()内填上合适的数。采取学生两人一组对出数的游戏形式进行。如一个学生出分子,另一个学生对出分母,也可以让一个学生出分母,另一个学生对出分子。4.让学生在1分钟内写出与相等的分数,看谁写得多?(按规律写,就可以写得多)5.开火车、、、、变成分母是10。(a、b是自然数)当1、2、3、4……时,b分别等于几?讨论:a与b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关系?依据是什么?6.圈分数游戏:圈出与、相等的分数,让学生拿出写有若干个分数的练习纸。圈出与、相等的分数。然后,教师在投影仪上,用叠片框出学生圈出的数,屏幕显示出:“星星火炬”的图案,表扬学生为“星星火炬”增添了新的光彩。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一、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重点难点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两个数位不同的小数大小的比较。四、教具准备搜集生活中的小数,米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3元5角7角7元零4分6角4分2、在○里填上“>”、“<”或“=”。1502○15201020○93886○78说一说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1)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2)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3、谈话。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大小又怎样比较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小数的大小的比较。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小数拿出来,你们能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研究小数怎么比大小吗?(二)数学实施1、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从学生搜集到的小数中选择三组研究。①3.25元和2.85元②2.84元和2.93元③0.07米和0.059米(2)小组讨论。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研究小数怎样比大小。(3)集体反馈交流。第一组:3.25元和2.85元,这两个数都是小数,由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先比整数部分,3>2,所以3.25元>2.85元。第二组:2.84元和2.93元,这两个数也都是小数,也是由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先比整数部分,2=2,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8<9,那么2.84元<2.93元。老师提问:通过这两组小数大小的比较,想一想,小数位数相同的两个小数可以怎样比较。小组讨论总结方法:比较两个位数相同的小数时,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51T 1618-2023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 DB51T 988-2010 地震报警器规范
- DB51T 1079-2010 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按钮开关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摩托车锁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施工建设)化肥测定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聚四氢呋喃醚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银钨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明治橡皮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低压电路控制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公共科目)试卷(含解析)
- 2024年GYB创业意识及就业能力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4年大学生军事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10道题)
- 仓库负责人年终总结
-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件:安装工程定额计价体系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中国校服产业挑战与机遇分析报告 2024
-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双基测试(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