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法律精神践行教育使命-1_第1页
遵循法律精神践行教育使命-1_第2页
遵循法律精神践行教育使命-1_第3页
遵循法律精神践行教育使命-1_第4页
遵循法律精神践行教育使命-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遵循法律精神践行教育使命市教育局 谭仕荣探讨的主要内容一、基于法律视角对教师职业的解读二、基于生本理念诠释依法执教(一)《宪法》(二)教育专门法律1、《学位条例》2、《义务教育法》3、《教师法》4、《教

法》5、《高等教育法》6、《职业教育法》7、《民办教育促进法》我国现行教育法律体系的构成我国现行教育法律体系的构成(三)其他法律1、《未成年人保护法》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4、《残疾人保障法》5、《国防教育法》(四)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公布。我国现有16部教育行政法规。我国现行教育法律体系的构成(五)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制定)(六)规章1、部门规章(部长令)2、地方政府规章[省(市)长令](七)学校规章制度结语:通过三十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形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法律法规 体系。我国教师职业的特点在我国,教师不属于国家公务员。教师与公 务员比较,教师职业具有较多的优越性:1、公务员必须和政府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发表个人看法,教师有学术自由(但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2、公务员不能兼职,教师可以(但不得影响本职工作);3、公务员实行任命制,教师实行聘任制。我国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基本条件:1、具备规定的相应学历;2、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3、符合与教师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我国教师制度教师资格制度: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聘用没有 教师资格的人员任教。一、教师资格的取得1、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2、取得教师资格的程序二、教师资格的禁止取得和丧失1、禁止取得:被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我国教师制度教师资格,已经取得的丧失教师资格。2、丧失:一是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二是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教师资格。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考试成绩作废,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我国教师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统一的教师职务制度,不再分小学、中学系列。——评审制将改为评聘制。根据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的教师职务比例评聘符合规定条件的教师担任相应的职务。我国教师制度教师聘任制度1、教师与学校的关系:聘用关系2、聘任制的内涵: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报酬待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义务1、守法守德,为人师表2、按规定完成教学任务3、正确教育学生4、关心爱护学生5、保护学生6、加强学习,提高水平教师如何维权教师申诉制度1、学校侵权: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2、政府部门侵权: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

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

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

出处理。教师如何维权人事争议的处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其他权利的保护

1、人身权2、名誉权3、肖像权4、著作权教师违法的法律责任教师违法的行为表现1、教师擅离课堂,随意停课,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2、教师偷取试题、泄露考题;3、教师对学生进行负面宣传;4、教师超标准教育,对学生身心造成损害;5、对在校学生未尽管理和保护职责;6、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教师违法的法律责任7、随意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8、泄露学生隐私;9、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10、对学生乱收费、乱罚款;11、剽窃学生的智力成果。教师违法的法律责任教师违法的法律责任1、教师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2、有前述第1、9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 令人震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 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13岁以 下的青少年犯罪明显增加,其中十四五岁少 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

70%以上。问题:悲剧是如何产生的?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教育、管理、保护学生家长的嘱托开学了,家长将子女送到学校,见了老师,家长再三嘱托:“孩子交给您了,他要是不听话,您尽管骂,尽管打,打死了也不怪你……”问题:老师能否接受家长的嘱托?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一、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职责(一)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不是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而是一种教育关系,即教育管理和保护的关系(二)教师的身份定位1、代表学校教育、管理、保护学生2、代表学生主张合法权利3、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三)学校的主要职责1、对学生进行品德、文化教育2、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3、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二、学生的权利(一)公民权(未成年)1、生命健康权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3、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4、知识产权5、财产所有权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二)作为学生的特有权1、平等受教育权:入学机会平等、接受教育的条件平等、学习成功的机会平等。《义务教育法》第四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受教育者在入学、 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法律对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残疾学生“问题”学生女学生2、获得公正评价及相关证书的权利3、物质帮助权4、申诉权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三、学校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一)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

1、不得随意开除学生《义务教育法》第27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案例:学生黄某由于其父母均常年在外地工 作,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 高,没有太多精力去管教,加之又过分宠爱 孩子,使得黄某非常任性,经常欺侮同学, 破坏学校财产,有时连教师也敢骂,是学校 出名的“小霸王”。班主任对其多次批评教 育,黄某置若罔闻。学校先后给予其警告、 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但都没有效果,黄某 反而变本加厉。经班主任和教师一致要求, 学校作出了开除黄某的决定。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2、不得拒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案例:某小学由于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是众多学生家长理想的学校。2003年,为了获得更多的创收,在现有的条件下,该小学在秋季招生时,压缩计划内儿童名额,扩大收费生比例。陈某家就住在这所小学的服务区内,当他的父母带着他按时去学校报名时,却被告知计划内名额已满,只能按收费生标准交3000元才能入学。新问题: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收寄宿生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3、不得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留级案例:某小学学生钱某2000年9月进入某小学一年级读书,因学习成绩不太好,该小学于2001年9月不让他升入二年级;2002年9月,该小学仍以成绩差为由,再次让他留级。连读三个一年级,学校的行为使平日里开朗、活泼的钱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给他幼小心灵造成巨大创伤。2003年8月,钱某因此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学校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4、不得随意让学生停课案例一:某初一学生董某,由于家里离学校

较远,上课经常迟到,受到老师多次批评教

育,仍屡教不改。后来,董某再迟到,老师

就干脆不让他进教室,而让他在教室外站着。案例二:2002年5月,某县某中学初二学生集体出走,原因是老师擅自将该班体育课改成数学课,引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5、不得剥夺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小明和小龙系某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天下午,老师公布了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小明数学得了48分,全班倒数第一名。小龙扳着自己的小拇指对小明说:“你考了第一名!”小明反驳说:“我比你强,老师连考试都不让你参加!”原来,小龙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为了不让其“拖后腿”,老师便让他写了一张请假条让他回家了,造成一名学生因病请假不能参加考试的假象。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6、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学生叙述过这样一件事:我英语很差, 但很想学好它。一天上课,英语教师按顺序 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就要轮到我了,我非 常激动。虽然这次的问题我能回答出来,但 还是有些紧张。可是,老师没有叫我,而是 叫了我后面的学生。直到现在,我见了英语 老师就心烦,因为那次我受到了伤害。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7、不得拒绝特殊学生入学,特别不得拒绝他们接 受义务教育。高某系在校学寄宿生,2005年8月一星期六晚上因 参与斗殴,触犯刑法,因其未成年被法院以寻衅滋 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高某从看守所出来后,要求继续到校上课,且复学愿望十分强烈。学校为此召开团委、教务处及班主任会议,会上班

主任列数高某恶习,痛陈高某复学后必将导致班级

秩序破坏殆尽的后果。会议“同仇敌忾”,一致表

示,学校不是劳改农场,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前途,

坚决不让犯罪分子破坏我们的校园。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8、保障学生获得公正评价宋某在某高中学习期间一直品学兼优,被选 为学生会干部。高三毕业时,学校评选优秀 学生干部,名额只有一个,评上优秀学生干 部,高考可加10分。县委某领导的儿子于某 和宋在一个班,于某根本不符合优秀学生干 部的条件,班主任却不按评选条件硬把不符 合条件的于某推为优秀学生干部。宋某和家 长对此意见很大。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义务教育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案例:2002年5月的一天,某市一名14岁的少年小伟在上学路上服毒自杀,原因是他曾被班主任老师刘某怀疑偷了其100元钱。尽管小伟对此矢口否认,但仍被刘某强行搜身,并在刘某的威逼下当着全班

60多名同学的面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但向来成绩优秀、自尊心极强的小伟却怎么也忘不掉那天发生的一切,无奈的他选择了自杀。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案例:1、教师的语言暴力(歧视性、侮辱性)2、教师的出格行为(侮辱、猥亵)(三)保护学生的隐私尊重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不能公开学生自身或家庭的某些隐私事件,不能拆看学生的信件,也不能干涉学生个人的通信来往;对有劣迹或违反法律法规和纪律的学生,要尽量缩小影响范围,总结经验教训时应对事不对人。问题:考试成绩是否属于学生的隐私?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四)保护学生的其他权益

1、财产权;2、肖像权;3、知识产权;4、人身自由权。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五)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李岚清: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均对学校安全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有数字显示,2006年以前,全国中小学生每 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2000年全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了14400人,2001年全国有16000余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2002年中小学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了1.8万多人,即平均每天有约40-50名学生因各类事故死亡,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2006年,全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和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一、树立“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二、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和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门卫制度;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用水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食堂物资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和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学校卫生保健制度;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学生住宿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工作档案制度。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安全教育要突出重点:一是重点时段;二是重点内容。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和当地实际。安全教育要讲求实效:要组织演练。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四、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学校校舍和设施设备的管理;门卫的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大型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一)成立临时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三)安排必要的管理人员,明确所负担的安全职责;(四)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施。体育、舞蹈课等活动课的安全管理;落实值班制度和巡查制度,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禁止性行为:

1、不得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学生。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2、不得将晚离学校的学生交与无关人员。3、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抢险等应当由专业人员或者成人从事的活动。4、不得组织学生参与制作烟花爆竹、有毒化学品等具有危险性的活动。5、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6、不得将学校场地出租给他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7、不得出租校内场地停放园外机动车辆;8、不得利用学校用地建设对社会开放的停车场。9、不得聘用因故意犯罪而受到刑事处罚的人,或者有精神病史的人担任教职工。10、教师不得侮辱、殴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及时告诫、制止,并与学生监护人沟通。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五、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应急预案◆园内紧急救援预案六、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1、及时救助2、及时告知3、及时报告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解决途径协商——调解——诉讼几点建议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加强对学生的社会生活指导、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合格公民。三、关爱每一个学生,依法履行教育、管理、保护职责,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育者的心理定位:假如我是孩子,

假如是我的孩子。谢谢!体罚和适度惩戒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适当的惩罚,不仅是 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假如某些人没有受到温和 方法的影响,就必须求助于比较粗暴的方法,要到用尽一切 方法之后,才能宣布一个学生不堪造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处罚的教育 是不完整的教育。”杜克先生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中断言: “考虑到今日学校的规模和世界范围内的学生向权威挑战的这种似乎是日益增长的趋势,一概废除惩罚也是不现实的。”体罚和适度惩戒如著名的解剖学专家、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

奖获得者麦克劳德上小学时因为好奇误杀校

长家的爱犬,校长对他的惩罚却是让他画一

幅人体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正是这位校长

艺术的惩罚,才造就了麦克劳德的终生成就。体罚和适度惩戒目前各国已达成共识: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惩 戒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英国,一些地方教育当局规定了学校及教 师体罚学生的8点要求。1.用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2.必须备有惩罚记录簿,列明体罚原因及处 理过程,经过校长签署核准许可,并接受查 验;体罚和适度惩戒3.实习教师、代课教师、临时聘用教师等均不得 施行体罚,至少具有三年以上教师资格者才能实行 体罚;4.年龄在8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体罚;5.绝对禁止在班上或众人面前施行体罚;6.施用打手心的体罚,每双手不得超过三下;7.女学生只限于打手心,而且只能由女教师来执 行,如果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过六下;8.对患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学生,必须事先获得 医护人员许可才能实行体罚。体罚和适度惩戒惩戒是在学生感到痛苦的基础上,心悦诚服地不

“愿”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体罚是在学生痛苦的基 础上,不“敢”再犯错误。惩戒是学生主动改正错 误,而体罚是学生被动,不能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 目的。体罚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通 过某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惩罚,并造成 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它包括体罚和变相 体罚,即“体罚”与“心罚”。惩戒与体罚的最根本不同之处,惩戒是一种教育方 法,不损害受罚者的身心健康;体罚则以治人为出 发点,对学生的身体进行处罚,往往损害受罚者的 身心健康。体罚和适度惩戒然而惩戒与体罚有时也让人难以区分,甚至有些教 师根本就没有把惩戒体罚彻底区别开。拿报纸上披 露的一则体罚学生的事件为例:一名小学五年级的 孩子平时特别调皮,一次上课捣乱,体育教师罚他 在操场跑20圈,跑到最后孩子摔倒了,累得昏了 过去。经医院抢救才慢慢恢复过来。如果单独从外 在形式看,跑步是一种体育锻炼的方法,在适当的 时间、适当的强度下,对人体有益,就属于体育锻 炼。如果像报载所说,在操场上跑20圈,累得昏 了过去,这就属于超负荷运动,会严重影响学生的 身体健康,就属于体罚。体罚和适度惩戒目前教育惩戒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我国现行颁布 的相关法律虽然都涉及了这方面的内容,但都比较 含糊不清。尤其缺少细则,也就是可操作层面的界 定,这一空白使得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 握,无所适从。从家长和学生这方来说,学校的规 章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哪章哪节要受何种惩罚, 犯错受到惩处后,很容易产生不平心理。加之如今 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溺爱较多,在受到批评和惩 戒后易走极端,搞得学校和教师都很被动。体罚和适度惩戒体罚是我国现行法律中明令禁止的行为。《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不仅明确规定了禁止体罚,而且对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都作了规定。因此,体罚是违法的,不仅不应提倡,而且应该严格禁止。体罚和适度惩戒要防止惩戒变相为体罚,一是要靠教育者对教育方 法掌握的艺术程度,惩戒固然可以对儿童的健康成 长起到一定的约束和促进作用,但我们在运用惩戒 这种教育方法时,应注意适时、适度、适人、方式 多样,要以不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所谓

“适时”就是指惩戒应是及时的,不应事后抓住错 误不放,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适度”就是指惩 戒的程度应适宜,不能过重,也不能草率处置,敷 衍了事;“适人”即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不 同的惩戒方式或程度;“方式多样”是指惩戒不能 只以身心受到压抑为主要形式,应采取灵活多样的 方式,要讲究惩罚的艺术。体罚和适度惩戒二是要指定严密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约束

教育者的行为。上海市北郊学校在这一方面

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们制定的《上海市

北郊学校学生惩戒条例》对教育惩戒的目的、 条件、方式、程度、监督、申诉、复议等方

面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有效的防止教育惩

戒异化为体罚,但这只是一个学校的探索,

要想真正的做好这个方面,还需要国家教育

部门系统的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东西。体罚和适度惩戒三是要有相应的措施和机构,普通学校的普 通教育决不是万能的,我国早就开办了工读 学校(专门学校),用以教育那些普通学校 无力教育的困难学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 验。近年来,又有人在尝试“行走学校”, 尽管很有争议,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国 家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学校 的种类,以满足形势的需要。我国教育基本制度1、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2、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6、国家实行学位制度。7、国家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8、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教育部制 定的教育法律。于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 过;1980年2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令第4号公布;自1981年1月1日起施 行。2004年8月作了修订。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 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