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理论第三章_第1页
中特理论第三章_第2页
中特理论第三章_第3页
中特理论第三章_第4页
中特理论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本章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四)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这一“世纪性难题”,以独创性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特征:它既具有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个性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其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资源配置市场化、微观决策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完善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行使共同所有权或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形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

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非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其所能为社会劳动,劳动成果经过作必要扣除以后,社会以劳动作为尺度,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因为公有制意味着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既然人人都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生产资料的占有就不再成其为分配的根据。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主要表现为按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投入的要素(技术、信息、管理等)分配等等,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这就要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所以,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项分配政策。在邓小平看来,鼓励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

的,前者是实现后者这个目标的途径。实行先富政策的客观必然性先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全面看待当前我国出现的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1)实行先富政策的客观必然性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体现并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先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绝不是一个静态的自然实现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收入上的不均到相对均衡再到完全均衡即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它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需要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富是走向共富的手段,共富是先富的目的、目标。(3)全面看待当前我国出现的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第一,贫富差距的出现,是市场化改革与体制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追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邓小平晚年十分关注这个问题。1993年在一次谈话中深刻指出,12亿人口怎样富裕起来,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四)经济发展战略理论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西部大开发战略3、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4、中部地区崛起战略5、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2年)。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现在)。■■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 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

社制度,开始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

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其他方面改革的试验也开始起步。开展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不断减少的集体经济和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改革实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

全面展开。着眼于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

的企业体制,实行承包制、租赁制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进行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围绕搞活企

业,加快建立以统一开放、运转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制和以经济手

段调节为主的宏观间接管理体制为目的的相关改革。对外开放也迈

出了重要步伐。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在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中国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2年)。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改革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制度创新的力度显著加大。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现在)。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这一阶段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按照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着力推进改革。(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1、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已经建立。2、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3、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4、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6、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7、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8、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问题(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1、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1、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依据产业的特性,采取差异的产业投资政策。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特别应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1、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2、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3、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思路1、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1)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

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有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

1992年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2)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3)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4)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反映仍比较强烈;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等等。2、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比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2)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3)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4)体制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体制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

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3、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思路(1)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基本途径。为此,我们应当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统筹区域发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为此,我们应当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问题1、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举措1、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表现为不少国有企业还没有进行公司制改革,没有建立董事会。经营者的市场化配置尚未实现。表现为选拔任用企业负责人的方式和渠道单一,区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符合企业特点的管理办法还没有建立起来,选拔评价企业负责人的方法和标准不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未形成。(3)国有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平均主义、大锅饭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具体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