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静载试桩方案_第1页
桩基静载试桩方案_第2页
桩基静载试桩方案_第3页
桩基静载试桩方案_第4页
桩基静载试桩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士新都·滨江豪园项目桩基静载试桩施工方案编制人:岳龙审核人:杨伟庆审批人:漆光宇编制单位: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7年月日庄士新都·滨江豪园21~28幢住宅楼,32~36幢住宅楼,37~38幢会所、住宅楼,53幢垃圾收集站,2号地下室工程桩基静载试桩方案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庄士新都·滨江豪园21~28幢住宅楼,32~36幢住宅楼,37~38幢会所、住宅楼,53幢垃圾收集站,2号地下室工程桩基静载试桩方案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目录TOC\o"1-1"\h\u6301一、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广东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机械啮合接头技术规程》DBJ15-63-20086、《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9、《建筑结构焊接规程》GB50661-201110、《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11、《基础平面图》《预应力管桩施工说明》《承台大样图》《总平面图》等1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3、其它有关部门规程规范及有关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二、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位于东莞沙田镇中心,东侧为园区路,与滨江新都一路之隔,南侧为工业大道,西、北为滨江大道,北临东江南之流,小区已建建筑中已配套物业及商业,环境优美,生活条件便利,是东莞市少有的城镇中心滨水盘,理想的居住用地。1.2本工程由东莞庄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香港银龙投资有限公司、香港银昌投资有限公司、香港安盈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设计,由建材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勘察,由广东力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由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担任总承包管理。1.3本工程由15幢25-29层的会所、高层住宅、14幢低层住宅、幼儿园及地下车库组成,规划用地面积12563.18m²,总建筑面积297891.502m²;其中21#、22#、23#均为地下一层,地上29层,共包含1个单元,灌注桩基础,±0.00分别相当于绝对标高+5.55m、+5.65m、+5.75m,负一层层高3.7m,首层层高5.4m,首层以上标准层层高3m,建筑总高度91.32m,地上建筑面积13808.546㎡,剪力墙结构;34#、35#为一栋楼,包含2个单元,均为地下一层,地上29层,灌注桩基础,±0.00分别相当于绝对标高+5.75m,负一层层高3.7m,首层层高5.4m,首层以上标准层层高3m,建筑总高度91.32m,地上建筑面积21617.09㎡,剪力墙结构;37#、38#为一栋楼,包含2个单元,均为地下一层,地上29层,,灌注桩基础,±0.00分别相当于绝对标高+5.60m,负一层层高3.7m,首层层高5.4m,首层以上标准层层高3m,建筑总高度91.72m,地上建筑面积28599.566㎡,剪力墙结构;23#、24#为一栋楼,包含2个单元,均为地下一层,地上28层,灌注桩基础,±0.00分别相当于绝对标高+5.50m,负一层层高3.7m,首层层高5.4m,首层以上标准层层高3m,建筑总高度88.26m,地上建筑面积31943.32㎡,剪力墙结构;(25#、26#)(27#、28#)(32#、33#)均为一栋楼,包含2个单元,均为地下一层,地上25层,灌注桩基础,±0.00分别相当于绝对标高+5.75m、+5.70m、+5.45m,负一层层高3.7m,首层层高5.4m,首层以上标准层层高3m,建筑总高度79.26m,地上建筑面积28527.22㎡,剪力墙结构。塔楼西面、南面为一层商铺,东面、北面无地上建筑为地下车库,采用预制管桩基础。住宅的建筑面积为233831.502m²,幼儿园面积为5000m²,垃圾收集站面积为60m²,地下室面积为59000m²。拟建场地四周已进行平整,周边地下无管线埋藏,场内交通便利,大型施工设备可随时进场施工。1.4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采用预制桩基础与灌注桩基础。2、地形、地貌该场地已填土平整好,局部临时搭建着施工板房或堆放着钢筋、塔架、其他建筑材料及部分建筑余土。3、地层岩性特征根据勘察结果,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场地所揭露的第四系地层主要有填土层、冲积层、残积层,基岩为加里东期花岗岩。现将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分布特征自上而下具体分述如下:3.1填土层〖Qml〗填土〖层号1〗:浅灰褐色,以填砂为主,夹粘性土,局部夹少些建筑垃圾,稍湿,松散。该层层顶标高约1.63~8.06m,平均3.53m;揭露层厚约1.50~7.30m,平均3.13m。本场地共161个钻孔均有遇见该层。该层进行标贯试验30次,实测击数N=3.0~6.0击,平均值4.9击,标准差0.8,变异系数0.17,标准值4.6击;校正击数N=2.8~5.7击,平均值4.6击,标准差0.8,变异系数0.17,标准值4.4击。该层为新近回填土,结构较松散,密实程度较差,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分析,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3.2、冲积层〖Qal〗1)淤泥混砂〖层号2-1〗:灰黑色,成分以淤泥质粉粘粒为主,夹粉细砂薄层,局部为淤泥质粉细砂或粉细砂夹大量淤泥成分,可见贝壳碎屑,饱和,流塑。该层层顶标高-2.38~2.84m,平均0.40m;层顶埋深1.50~7.30m,平均3.13m;层厚4.00~16.20m,平均9.56m。本场地共161个钻孔均有遇见该层。该层进行标贯试验107次,实测击数N=1.0~3.0击,平均值1.7击,标准差0.7,变异系数0.39,标准值1.6击;校正击数N=0.8~2.8击,平均值1.5击,标准差0.6,变异系数0.38,标准值1.4击。本层取土样品49组,经室内试验分析,38组为淤泥,8组为淤泥质土,2组为粉砂(淤泥质粉砂),1组为细砂(淤泥质细砂)。其中淤泥、淤泥质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2。综合分析,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5kPa。2)粘土〖层号2-2〗:灰白色,土质均匀性较好,粘性较强,很湿-饱和,软塑-可塑。该层层顶标高-11.69~-7.93m,平均-10.13m;层顶埋深11.00~17.20m,平均15.30m;层厚1.00~3.60m,平均2.18m。本场地ZK57、ZK105、ZK111、ZK117共4个钻孔均有遇见该层。该层进行标贯试验4次,实测击数N=4.0~6.0击,平均值4.8击;校正击数N=2.8~4.3击,平均值3.5击。综合分析,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3.3、残积层〖Qel〗粉质粘土〖层号3〗:灰红色,残积成因,原岩结构已大部分破坏,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夹风化硬土块,湿,硬塑。该层层顶标高-11.88~-3.92m,平均-8.98m;层顶埋深7.00~18.80m,平均12.36m;层厚0.30~4.50m,平均1.19m。本场地共20个钻孔均有遇见该层。该层进行标贯试验11次,实测击数N=23.0~29.0击,平均值27.2击,标准差1.9,变异系数0.07,标准值26.1击;校正击数N=17.7~22.1击,平均值20.5击,标准差1.4,变异系数0.07,标准值19.7击。综合分析,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3.4、基岩〖N〗⑴、强风化砂岩〖层号4-1〗:灰红色,原岩结构可辨,岩石风化迹象明显,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夹中风化岩块、碎屑;其岩芯手掰可断,敲击易散,钻进较困难。该层层顶标高-14.51~-3.95m,平均-9.32m;层顶埋深7.20~20.80m,平均12.80m;层厚0.40~18.00m,平均3.85m。本场地共155个钻孔均有遇见该层。该层进行标贯试验115次,实测击数N=58.0~93.0击,平均值75.9击,标准差8.7,变异系数0.11,标准值74.5击;校正击数N=42.9~78.3击,平均值57.8击,标准差6.8,变异系数0.12,标准值56.7击。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分析,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500kPa。⑵、中风化砂岩〖层号4-2〗:灰红色,块状构造,岩石风化迹象明显,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短柱状;其岩石岩质较坚硬,敲击声脆,钻进较困难。该层层顶标高-26.50~-5.89m,平均-13.05m;层顶埋深9.00~29.50m,平均16.57m;层厚0.30~9.20m,平均3.72m。本场地共160个钻孔均有遇见该层。该基岩层岩石按”岩石坚硬程度”划分属极软岩-软岩,按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属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分析,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200kPa。⑶、微风化砂岩〖层号4-3〗:灰红色,块状构造,表面可见钙质白点及少些小砾石块。其岩石新鲜,结构清晰,风化裂隙不甚发育,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该岩石岩质坚硬,敲击声脆,钻进十分困难。该层层顶标高-28.00~-10.95m,平均-16.77m;层顶埋深14.00~31.00m,平均20.30m;层厚2.60~7.80m,平均4.53m。本场地共161个钻孔均有遇见该层。该基岩层岩石按”岩石坚硬程度”划分属软岩-较软岩,按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属较完整,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4、工程地质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属上层滞水-孔隙潜水类型,赋存于第四系各土层孔隙中,其富水地层为第2-1层淤泥混砂。场地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北面海滨潮汐入侵补给,以蒸发及地下径流方式排泄。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静止水位埋深为0.15~2.52m左右,平均0.99m;大致相当于标高0.56~5.54m,平均2.54m。其稳定水位受场地地形控制,并随季节性气候、潮汐影响而有所波动,波动幅度一般在±1.00m左右。场地内分布的第2-1层淤泥混砂因夹杂着较多粉细砂透镜体、薄层,透水性较好,属中等透水性地层,其余各岩土层属弱~微透水性地层。三、图纸初步设计概况本工程主楼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600AB-130以及旋挖(冲孔)灌注桩,地下室部分采用PHC500AB-95管桩基础。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试桩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要求进行,并按照本次试桩所取数据为依据进行设计,管桩单桩承载力初步按照2700KN取值,试验主楼PHC600AB-130管桩两根,并经过一周后进行单桩静载试验,实验吨位为单桩承载力两倍,即5400KN,实验根数两根。四、试桩概况1、试桩目的(1)核实设计水文地质资料;(2)确定有关各项施工工艺及参数;(3)确定施工设备性能、工艺和施打顺序;(4)确定停止沉桩的控制标准。(5)确定本工程主楼是否可以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并验算其承载力。五、施工部署(一)现场施工条件准备1、施工现场“四通一平”“四通一平”即:场内道路,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现场通信,施工场地压实、平整。根据施工场地现状,场地内为淤泥质土层,现场必须铺一条6米*100米长的砖渣道路,厚度为1米,保证大型设备及材料进场,试桩两个区域需铺填15米*20米桩机工程面,砖渣厚度均为一米。临时设施准备齐全。3、组织桩机、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4、根据设计提供的试桩勘探孔号26#孔及57#孔,在勘探孔附近区域,避开主楼范围试验两根桩,并考虑后期检测堆载场地要求。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堆放场地要平整、坚实,确保管桩的堆放符合施工要求,以避免由于场地的原因引起管桩出现裂缝和断裂。(二)现场人员安排3、机械设备的选用根据设计要求,沉桩机械选用导杆式柴油打桩机,为确保进度满足工期要求,选用DH-72型桩机进行施工,满足施工工期要求。详细配置如下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柴油打桩锤DH72型台1桩基工程施工2电焊机台2电焊接桩、设备维修3经纬仪J-2台24水准仪DSZ2台1桩顶标高的控制5全站仪NTS-312B台1放样6氧割设备氧气、乙炔套1桩机设备的维修7照明灯盏若干夜间施工照明用8自卸车台3~5桩基工程施工9挖掘机210台2~3桩基工程施工12六、施工工艺流程桩基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桩分批进场管桩分批进场监理验桩监理验桩钉木契监理验收放桩位钉木契监理验收放桩位桩机就位桩机就位调整垂直度管桩起吊、对桩位调整垂直度管桩起吊、对桩位桩顶放置桩垫桩顶放置桩垫套桩帽套桩帽桩帽放锤垫桩帽放锤垫打冷锤2-3击打冷锤2-3击复查桩垂直度复查桩垂直度不合格接桩正式打桩接桩正式打桩收锤、测贯入度承载力估算收锤、测贯入度承载力估算移至下一桩位移至下一桩位七、施工方法1、测量工作(1)放线定位:根据建筑红线控制点,按照施工图纸给定的坐标,用全站仪及钢尺将轴线及桩位测放定位。并用木桩锤入土层做好标记,于木桩上桩位点钉入铁钉,木桩突出地面10cm至20cm,桩点,标高记录在册,并将控制坐标引至安全位置,以便恢复轴线及检查使用。(2)轴线复核:施工前,对已放线定位的各轴线及桩位置重新复核一次,检查各轴线之间尺寸及桩位置尺寸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并请甲方监理验线复核确定无误。(3)标高控制:地面标高用水准仪测定,确保精定,对基准点加以保护。2、吊运桩(1)用于本工程的管桩必须有管桩厂提供质保书及产品合格证方能使用。进场后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桩的外观检查;(2)桩的现场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堆垛高度一般不宜超过两层;(3)管桩在驳运、堆放过程中应保持平衡,力求轻吊轻放,避免撞击和损伤。(4)管桩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并在地面上设置二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0.2倍桩长处,不得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替代。3、桩机就位及配桩前要求(1)施工场地要平整,铺填好砖渣,并能满足施工机械地耐力的要求,四周要开设排水沟;(2)桩机要平稳,倾斜不得大于1%,做到就位准确,插桩垂直三点一线,不得偏移;(3)桩基施工过程中,应参考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严格按施工程序进行。(4)使用设计图要求的桩尖类型、桩锤与落距,桩长可参考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估取,实际桩长应由打桩贯入度,结合最后1m锤击数及总锤击数进行控制.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宜超过300,最后贯入度不宜小于25mm/10击。最后贯入度宜连续测量3次,当每一阵贯入度逐次递减并达到收锤标准时就可收锤。4、起吊第一节桩、插桩及校正垂直度(1)管桩起吊用桩机自身钢索。起吊要平稳,不能强拉,避免撞击。(2)插桩定位和接桩时均要用二台经纬仪或线垂在桩的正面和侧面二个方向作垂直观测,确保垂直度。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3)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5、锤击第一节桩(1)、本工程淤泥层较厚,施工第一节管桩时,应使用两侧挂钩将管桩勾住,用锤自重缓慢施压,并在接近地面处放置两根枕木,避免管桩直接滑入地面以下。6、起吊第二节桩起吊第二节桩与起吊第一节桩方法相同,但在选择长度时要根据地质报告及试桩合理配桩。避免造成露出地面过多浪费或送桩超深。7、电焊接桩(1)、接桩应保证上、下节桩的轴线一致,并使接桩时间尽可能地缩短,否则也可能导致桩打不下甚至出现断桩。(2)、焊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结构焊接规程》GB50661-2011的有关规定。(3)、接桩前应考虑作业方便性,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4)、下节桩的桩头外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偏差不宜大于2mm。(5)、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6)、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四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同两个焊工对称进行。(7)、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8)、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打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5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8、锤击第二节桩(1)、锤击第二节桩时要参照设计桩长,结合地质报告判断所配桩端是否接近持力层。(2)、打桩过程中,当桩尖碰到全风化或强风化时,贯入度变化较大。这时可以采取低垂密打。如果工程中有少量桩确定不能打至设计标高而达到收锤时,经与设计、地勘单位研究,可以采取截去桩头的办法解决入桩。(3)、桩在打入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有关方面研究,确定能否继续施工。1)、打入过程中贯入度突然变大,桩身出现严重回弹。2)、桩身突然发生显著的偏斜和水平方向移动。3)、桩身严重裂缝,产生露筋或桩顶砼破碎。4)、周围建筑或管线发现异常情况。5)、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9、送桩因设计桩顶标高在场地地平以下,需送桩。送桩应注意以下几点:1)、送桩器下端面应开孔,使管桩内腔与外界连通。2)、送桩器的规格和强度应能适应桩顶,其外形不致使贯入阻力明显增大,且易于拔出,又尽可能少带起土体。3)、送桩器下端宜设置桩垫,要求厚薄均匀,并尽量与桩顶全断面接触,以免桩顶受力不均匀而发生桩顶破损现象。4)、送桩要结合地质报告判断桩端入持力层深度。5)、当桩打至接近设计标高时,不可过早停打。否则,在补打进时常会发生打不下或打入过少的现象。6)、当打桩阻力超过打桩机能力,或者由于来不及调整平衡,以致使打桩架发生较大倾斜时,应立即停打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断桩或其他事故,并报有关单位协商处理。10、移机满足设计要求停打后移机至下一桩位。及时整理记录,记录要求整洁、完整、及时、真实。并请业主现场代表、监理,验证确认。八、质量要求与检验管桩基础的工程桩成桩质量检查包括桩身垂直度、桩顶标高、桩身质量,桩位偏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L。(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3)、桩顶平面位置允许偏差见下表桩顶平面位置允许偏差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值(mm)1单排或双排桩条形桩基(1)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2)平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1001502承台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003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1)周边桩(2)中间桩1001/3d或150两者中较大者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1)周边桩(2)中间桩1/3d或150两者中较大者1/2d(4)、管桩外观质量要求:表(2)项目产品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粘皮和麻面不允许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O.2%;每处粘皮麻面的深度不大干5mm,且应修补。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O.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5mm,且应修补。桩身合缝漏浆不允许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1OO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5%,且应修补。漏浆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O%,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且应修补。局部磕损不允许磕损深度不大手5mm,每处面积不大于20cm2,且应修补。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且应修补。内外表面露筋不允许表面裂缝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纹不在此限桩端面平整度管桩端面砼和预应力钢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断筋、脱头不允许桩套箍凹陷不允许凹陷深度不大于5mm凹陷深度不大于10mm内表面砼墙落不允许接头和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漏浆不允许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深度不大于周长的l/8,且应修补。漏浆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漏浆长度不大干周长的l/6,且应修补。空洞和蜂窝不允许(5)、管桩桩尖构造尺寸:表(3)桩径直径(d1)刀板高度(h)上刀口(a)下刀口(b)刀厚(δ)钢板厚(t)500377≥230≥50≥35≥14≥12九、质量保证1、锤击桩机停打控制原则(1)、桩达到强风化岩时以贯入度为准,桩端设计标高可作参考。(2)、贯入度反映力已达设计要求即可收锤。(3)、当遇到贯入度突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并分析原因,并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2、试打桩应符合下列规定由于场区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顶板埋深起伏较大,为更好地核实桩长、核实施工条件及核实桩穿透各岩土层的能力,桩基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桩并判定进入强风化深度。根据入土桩长,检验其实际承载力,以供设计参考。(1)、试打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有代表性。(2)、试打桩应选在地质勘探孔附近。(3)、施打条件应与工程桩一致。3、产状陡岩面施工措施(1)、注意校正桩管保证垂直。(2)、桩端在斜岩面上贯入度不宜太大,防止打断桩。(3)、打压桩时发现桩斜要及时纠正。4、成品保护措施要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确保各工序的质量,而各工序及各工序之间成品保护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序结果的好坏,进而影响到整体质量,因此成品保护是保护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1)、整体措施a、编制作业计划:在编制作业计划时,既要考虑工期的需要,又要考虑相互交叉作业的工序之间不致于产生较大的干扰,以满足成品保护的需要。(如:与基坑支护工程流水交叉作业时,可先施工中间位置桩位,待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完工并满足桩机施工要求时,再施工基坑边上桩位。)b、成立保护小组:成立项目成品保护小组,组长由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担任,组员由二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二名操作工组成。c、过程保护工作:过程产品要在检验前,由该工序的作业队负责人组织保护,工程产品检验后,则由成品保护小组负责保护,待有作业队伍进入,该作业队伍负责人组织保护。d、交接管理工作:一道工序开始时,由施工员和成品保护小组的代表一起向该工序的作业队伍负责人进行成品保护的技术交底,一道工序完毕后,如无紧张工序,由该工序的作业队伍向成品保护小组进行成品交接,再由成品保护小组向下道工序的作业队伍进行成品交接。(2)、具体措施a、定位要准确:定位桩、水准桩用砼保护,然后用砖砌体围护并用出明显标识,防止碰撞、挤压而发生位移。b、管桩基础:施工完毕后,在桩位处要有明显的标识,不致于其它机械设备进场及作业时损坏管桩,产生偏位等现象。十、静载检测施工总体安排1、试验人员与仪器设备配置1.1、静载检测,计划安排技术人员2人负责现场试验检测工作,工人4名进行配重块吊运堆载配合。1.2、静载检测试验装置: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见下图)。现场作业计划投入1台套静载设备。1.3、试验加载装置:试验加载装置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对试验桩进行加载。1.4、桩顶沉降量观测仪表:采用精度为0.01mm的大行程百分表或RS-JYB静载仪。2、施工前期准备工作2.1、保证现场的“四通一平”工作,试验场地要求平整。现场地铺设1米砖渣,满足运输堆载准配重车辆进场及吊运堆载汽车吊作业场地。2.2、将堆载用标准配重,在进行试验时用汽车吊将标准配重堆载在堆载平台上,每套静载设备准备一套试验堆载配重。2.3、试验桩头要求挖开并凿平,露出地面10cm。2.4、做桩基静载试验,应当提前将做检测的公司资质和人员资质报监理审批。2.5、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不应少于7天。3、主要施工方法3.1施工流程程序检测工作程序、质量保证措施控制流程2)试验流程加载分级加载分级沉降观测终止加载卸载与卸载沉降观测3.2试验操作和过程控制1试验流程

加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