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SITE规划CBD站规划奥体中心站SITE规划CBD站规划奥体中心站规划涪陵北站1总则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保障水安全,为社区居民提供自然健康的水环境从而提升城市居民对海绵城市的体验度、感受度和参与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根据国家和市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安排,按照重庆市海绵总体规划及长寿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以源头减量为重点,结合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形成完善的雨水综合管理体系,坚持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基本原则,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建设、维护的各过程之中,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内涝事件,更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讲究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天人和谐的设计观念和生态设计意识。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位于重庆市长寿区。为落实长寿区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全面贯彻海绵城市理念,结合重庆市城市特征和项目特征,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技术路线,和LID设施,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同时,使景观提档升级。
2设计依据2.1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城市总体规划及专业规划文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10);《重庆市长寿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25)《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2015.08)《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版20161229)《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重庆市长寿区城镇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2014—2025)》《重庆市长寿区防洪规划报告(2015-2025)》《重庆市长寿区综合管网及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排水工程规划专篇》(2014)重庆市长寿区其它海绵城市相关政策文件2.2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规范》(GB504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公园设计规范》(CJJ4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低影响开发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0/T-290-2018《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维护技术标准》DBJ50/T-276-2017《重庆市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设计图集》DJBT-103《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技术标准》DBJ50/T-293-2018
3项目概况3.1工程基本情况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工程,位于晏家河进入长江的左岸,地块编号为晏A59-5-3/03。污水处理厂厂区布置于地块中部。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近期2025年处理规模4万m3/d,远期2030年处理规模8万m3/d,排水新增截流干管按远期8万m³/d规模设计,主要收集渡舟组团、八颗组团东侧生活服务区、桃花组团、菩提组团的大部分区域、凤城组团西侧邻高速公路一侧的部分区域、晏家组团中居住用地的生活污水。污水厂厂区工程处理工艺为:改良型A2/O生物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采用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工艺,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项目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28011.32m2,总建筑面积12666.09m2,总计容建筑面积2571.35m2,容积率为0.09%,总绿地面积为4598.46m2,绿地率为16.42%。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本工程结构的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一级,所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均为II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项目地点项目地点图3.2-1项目区位图3.2区域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项目场区地处长江左岸长寿区,属于河流岸坡地貌,场地内大部分地段为施工区,场地内的建筑物已全部拆除,地表覆盖建筑垃圾。整体地形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勘察区东部,高程为203.5m;最低点位于勘察区西部,高程为191.7m,相对高差11.8m。勘察场地已初步整平,地形相对平缓,地形坡度10~12°项目地点项目地点图3.2-1项目区高程图(2)土壤及渗透性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岩性、构造及地貌控制,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可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两大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土层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素填土,素填土渗透性较强,为含水层;孔隙水富水程度受组成物质、分布位置和地形条件等影响。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勘察区岩性层为泥岩、砂岩,砂岩为透水层,有利于汇水和渗水;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地形以斜坡为主,斜坡地形利于地表水排泄,大气降水大部沿坡面汇入沟槽排泄,部分顺裂隙入渗,存在少量的地下水。(3)植被资源长寿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项目区域内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为主,1000余种植物中有水杉、银杏、月桂等珍贵树种。森林覆盖率21.73%。全区有栽培植物380多种,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四大类,尤以水稻居首。除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外,还沙田柚、夏橙、枇杷、葡萄、茶叶、蚕桑、榨菜等名优经济作物,有“沙田柚之乡”“夏橙之乡”的称号。(4)气象水文项目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夏多伏旱、秋多阴雨、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多夜雨、云雾、湿度大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4℃,最高气温41.1℃,最低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44℃(1951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6.1℃(1956年1月9日)。长寿区气象站观测多年平均气温17.4℃。历年极端最高温度为41.1℃,出现在2001年8月。历年极端最低温度为-2.3℃,出现在1975年12月,长寿区属于全国日照低值区,平均日照为1245.1h。多年平均降雨量1162.7mm,年最大降雨量1451.7mm,最小降雨量836.5mm,多集中在5~9月,可达全年降雨量的67%,常年平均降水日数149.5天。项目区西侧为小石溪,为长江支流,水位受长江水位影响。调查时期水位152.64m,设计50年一遇最高特征洪水位线180.27m(黄海高程),对用地范围无影响。3.3上位规划要求根据《重庆市长寿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25)》,本项目雨水管控指标如下表:表3.3-1雨水管控指标表地块编号占地面积m2雨水管理分区用地性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SS)(≥%)晏A59-5-3/0328011.32SW-21公用设施用地75.0%70.5%3.4现状情况分析(1)场地环境分析根据《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地块编号为晏A59-5-3/03,地块环境特点如下:1)该区域东侧为轻化路,西邻晏家河。南面与长寿污水厂一期工程相接。周边主要为化工企业,包括重庆卡贝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三灵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塞牛农机公司、龙瑞化工、重庆英斯凯化工、华彩化工、川染能源公司、云光化工等。2)区域地形较为平坦,原始地形标高范围198~203m(黄海高程系)。现状是原长寿区氮肥厂厂区。3)长寿区水力局对河道保护范围做了明确要求,现状地形185m高程以下区域不允许建设。图3.4-1环境分析图(2)与周边管网关系1)与周边污水管网关系长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主要包含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沿桃花溪西侧已敷设有两根d600及d800的截污干管,主要为合流制,覆盖范围为凤城、桃花组团建成区。第二部分,沿菩提东路自北向南铺设的污水干管,为分流制。覆盖渡舟组团、八颗组团东侧生活区、菩提组团部分、凤城组团部分。入厂管底标高为186.664m。目前该D1200管道工程即将施工完成。第三部分,晏家组团内部分生活污水通过长寿排水公司管辖内的污水管道经收集后,DN800管径架空铺设过晏家河,接入长寿污水处理厂,入厂管底标高为188.12m。本扩建工程只考虑针对现状管线的改造分流,合理分配水量。结合服务范围内现状管网实际情况,本次新增截流分流管线长度为238m,全线设计管径为DN600-DN1400。截流的污水管线主要负责凤城、桃花和阳鹤组团的生活污水。该部分污水现状由长寿排水公司管辖内的污水管道经收集后,经2根DN800和1根DN600的埋地管,沿轻化路最终接入长寿污水处理厂。图3.4-2现状污水管线示意图2)与周边雨水管网关系长寿污水处理厂周边现状雨水管网主要包括沿轻化路d800和d1000雨水管、沿长寿路d600雨水管。其中长寿路d600雨水管接入轻化路d1000雨水干管后汇入1.5×2.8m排水箱涵最终排入长江,轻化路d800雨水管与来自陵园村1.1m×1.1m排水箱涵汇合后接入2.2×2.2雨水箱涵,最终排入晏家河。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为独立雨水管网系统,仅负责厂区内雨水,无外部雨水转输或接入。图3.4-3现状雨水管线示意图(3)场地平面布置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南面为现状长寿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建成区,有完善的进场道路,厂区交通便捷。三期扩建工程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改良A2O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采用高效沉淀池及滤布滤池工艺,综合楼布置于厂区三期与四期中间,兼顾了三、四期共用,整个厂区布置功能划分明确。总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图3.4-4厂区平面布置图(4)厂区竖向设计本项目场区地形地貌较简单,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整体地形平坦,地形坡角一般10~12°。拟建场地内最高区东部,高程203.5m,最低点位于项目区西部,高程为191.7m,相对高差11.8m,为减少开挖量设计地面标高为199.0到199.3之间,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为180.27m。(5)厂区排水系统情况厂区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厂区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收集后汇入厂区雨水管道,进入粗格栅进水井,经提升泵房提升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厂区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等经厂内污水管道收集后回到厂内粗格栅进水井,经提升泵房提升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6)LID设施可用场地情况本工程为污水处理厂项目,其本身为污水处理设施的构筑物及辅助用房等建筑,结合项目本身特点,建设用地较小,构建筑物布置紧凑,绿地面积有限,没有条件设置湿地、渗透塘、下凹式绿地等占地较大的设施。通过具体分析后,本工程可在绿化带设置采用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部分建筑可采用屋顶绿化,综合楼停车场等场地可采用透水铺装。4设计方案4.1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本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自然特征、环境容量、建设投资及政策要求,合理确定具体指标,布局海绵设施,构建具有特色的立体海绵系统,构建完整的立体海绵城市系统。2)经济合理。从厂区的全局出发,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工程布局与现状地貌和现状排水管网系统有机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优,在满足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体现创新性。3)协同设计。根据厂区具体情况选用雨水污染控制和综合利用的合适的LID设施,考虑多种设施的组合、建设成本、运行管理、成本优化等诸多因素,同时不降低现状系统的排水能力。4)工程措施在实现径流控制指标的同时需要把握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即实现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和雨水利用综合目标。污染负荷和径流控制是核心目标。4.2设计目标1)年径流污染(总量TSS)去除率Pw大于70.5%以上;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t大于75%以上。4.3汇水分区划分厂区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雨水沟排水,汇流后排入雨水管;厂区道路雨水采用散水排水,沿道路坡向雨水口收集后汇入雨水管道,雨水最终进入粗格栅井,经提升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厂区地形坡角一般10~12°。拟建场地内最高区东部,高程203.5m,最低点位于项目区西部,高程为191.7m,相对高差11.8m,为减少开挖量设计地面标高为199.0到199.3之间。根据雨水径流方向和排出口方向,结合厂区道路布局,雨水管渠布置,将项目所在区域划分为3个排水分区。如下图所示。汇水分区一(面积9748.0m2汇水分区一(面积9748.0m2)汇水分区三(面积10870.32m2)汇水分区二(面积7393.0m2)汇水分区划分面积(m2)面积占比(%)汇水分区一974834.80%汇水分区二739326.39%汇水分区三10870.3238.81%总面积(m2)28011.32100%图4.4-1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汇水分区简图4.4传统开发模式下效果分析4.4.1传统开发模式下区域下垫面解析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下垫面统计如下表所示:表4.4-1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下垫面统计下垫面种类面积
(㎡)百分比
(%)建筑物屋面2188.557.81%构筑物屋面1648.525.89%构筑物池8446.2230.15%绿地6249.622.31%车行道4346.9915.52%人行道和铺装
(硬质铺装)5131.4418.32%合计28011.32100.00%4.4.2传统开发模式下区域雨水管控效果评估表4.4-2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传统建设汇水分区下垫面一览表汇水分区一下垫面种类面积(m2)百分比(%)雨量径流系数RV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建筑物屋面761.61548.04%0.90.44构筑物屋面573.6856.05%0.9构筑物池3716.3839.21%0绿地1127.8311.90%0.15车行道1512.75315.96%0.8人行道和铺装
(硬质铺装)1785.74118.84%0.85汇水分区二下垫面种类面积(m2)百分比(%)雨量径流系数RV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建筑物屋面577.567.81%0.90.49构筑物屋面435.045.88%0.9构筑物池1191.0316.11%0绿地2322.2831.41%0.15车行道1512.7520.46%0.8人行道和铺装
(硬质铺装)1354.3418.32%0.85汇水分区三下垫面种类面积(m2)百分比(%)雨量径流系数RV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建筑物屋面849.317.81%0.90.42构筑物屋面639.745.89%0.9构筑物池3716.3834.19%0绿地2160.7919.88%0.15车行道1512.7513.92%0.8人行道和铺装
(硬质铺装)1991.3518.32%0.85表4.4-3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传统建设径流系数汇总表面积(m2)面积占比(%)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年径流控制率汇水分区一974834.80%0.4456%汇水分区二739326.39%0.4951%汇水分区三10870.3238.81%0.4258%合计28011.32100%0.4456%4.4.3传统开发模式下区域污染物(TSS)排放总量表4.4-4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传统模式开发下污染物产量计算表下垫面种类面积(m2)百分比(%)雨量径流系数RV雨水径流平均浓度(mg/L)降雨量m年径流污染物量t/a年径流污染物总量t/a建筑物屋面2188.557.81%0.9100.601.070.212.20构筑物屋面1648.525.89%0.9100.601.070.16构筑物池8446.2230.15%00.001.070.00绿地6249.622.31%0.1522.401.070.02车行道4346.9915.52%0.8280.001.071.04人行道和铺装(硬质铺装)5131.4418.32%0.5280.001.070.77根据地块下垫面分析结果,传统开发模式下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2.04%,未达到本项目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要求,另外,传统开发模式下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厂区内产生的污染物总量(TSS)为2.20t/a,与“设计目标”要求仍然存在距离。综上所述,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需要进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才能够达到“设计目标”对项目雨水指标的要求,充分体现海绵城市理念。4.5LID设计4.5.1LID设施的选择4.5.1.1LID设施适用性分析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种类、功能、特点等如表4.5.1-1所示:表4.5.1-1低影响开发设施一览表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方式经济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景观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相对集中建造费用维护费用透水砖铺装〇●◎◎〇●◎◎√—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〇〇◎◎〇◎◎◎√—尚中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〇〇◎◎〇◎◎◎√—尚中80-90—绿色屋顶〇〇◎◎〇●◎◎√—尚中70-80好下沉式绿地〇●◎◎〇●◎◎√—低低—一般简易生物滞留设施〇●◎◎〇●◎◎√—低低—好复杂生物滞留设施〇●◎●〇●◎●√—中低70-95好渗透塘〇●◎◎〇●◎◎—√中中70-80一般渗井〇●◎◎〇●◎◎√√低低——湿塘●〇●◎〇●●◎—√尚中50-80好雨水湿地●〇●●〇●●●√√尚中50-80好蓄水池●〇◎◎〇●◎◎—√尚中80-90—雨水罐●〇◎◎〇●◎◎√—低低80-90—调节塘〇〇●◎〇〇●◎—√高中—一般调节池〇〇●〇〇〇●〇—√高中——转输型植草沟◎〇〇◎●◎〇◎√—低低35-90一般千式植草沟〇●〇◎●●〇◎√—低低35-90好湿式植草沟〇〇〇●●〇〇●√—中低—好渗管/渠〇◎〇〇●◎〇◎√—中中35-70—植被缓冲带〇〇〇●—〇〇●√—低低50-75一般初期雨水弃流设施◎〇〇●—〇〇●√—低中40-60—人工土壤渗滤●〇〇●—〇〇◎—√闻中75-95好注:1●-强◎-较强〇-弱或很小;2SS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域保护中心(CenterForWatershedProtection,CWP)的研究数据。不同汇水面雨量径流系数及单项低影响开发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如表4.5-2和4.5-3所示:表4.5.2-2径流系数汇水面种类雨量净流系数汇水面种类雨量净流系数绿化屋面(绿色屋顶,基质层厚度≥300mm)0.30~0.40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0.80~0.90铺石子的平屋面0.60~0.70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及广场0.80~0.90大块石等铺砌路面及广场0.50~0.60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及广场0.45~0.55级配碎石路面及广场0.40干砌砖石及碎石路面及广场0.40非铺砌的土路面0.30绿地0.15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0mm)0.15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0mm)0.30~0.40透水铺装地面0.08~0.45注:以上数据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和《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表4.5.3-3单项低影响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名称污染物去除率(%,以TSS计)名称污染物去除率(%,以TSS计)透水铺装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80~90绿色屋顶70~80复杂性生物滞留设施70~95渗透塘70~80湿塘50~80雨水湿地50~80蓄水池80~90雨水罐80~90转输型植草沟35~90干式植草沟35~90植被缓冲带50~75渗管/渠35~70人工土壤湿地75~95注:SS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域保护中心的数据研究4.5.2.2设施选择选择结果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区建筑多低矮、少屋面,多路面等形式特点,以路面地表径流污染为重点,结合场地绿地分布,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合理选择源头(绿色屋顶)、过程(转输植草沟)及末端处理设施(雨水花园),接纳地表径流雨水及厂区再生水,既补充湿地水源又形成水体循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停车场等地面采用透水铺装等形式增强厂区对于雨水和地表径流的吸收和循环利用能力,建设具有净化水环境、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利用水资源、提升水景观等多功能的海绵型污水处理厂。1)雨水花园在厂区设置雨水花园,同时在道路两侧设置生态植草沟,将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引入路边的绿化带,利用在其中种植植物,通过植物截流、土壤过滤滞留处理径流雨水,并可对处理后雨水加以收集利用的措施。一般由表面雨水滞留层、种植土壤覆盖层、植被及种植土层、砂滤层和雨水收集等部分组成;其调蓄雨水的有效深度按200~350mm计算,根据场地情况变化。图4.5.2-1雨水花园断面图图4.5.2-2污水厂区雨水花园示意图2)透水铺装对车行道路和广场均采用透水铺装;道路路缘石采用过水路缘石。停车场采用生态植草砖,采用透水性路面;综合楼旁人行便道使用透水性铺装,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透水铺装的技术要求如下:(1)透水砖的透水系数、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的规定。透水砖的强度等级应通过设计确定,面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其砖型选择、铺装形式由设计人员根据铺装场所及功能要求确定。透水砖材料及构造应满足透水速率高,保水性强,减缓蒸发,便于清洁维护,可重复循环使用的生态要求。(2)透水砖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置透水找平层,找平层透水性能不宜低于面层所采用的透水砖。透水找平层用砂应宜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中砂和粗砂。(3)基层类型包括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可根据地区资源差异选择透水粒料基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等类型,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和水稳定性。(4)当透水砖路面路基为粘性土时,宜设置垫层。当土基为砂性土或底基层为级配碎、砾石时可不设置垫层。垫层宜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砂或砂砾等颗粒。(5)土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土基压实度不应低于《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透水铺装典型做法见下图。图4.5.2-5透水铺装断面示意图4.5.2LID设计指标4.5.2.1指标分解鉴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大多可通过径流总量控制实现,因此本项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以径流总量控制作为首要的规划控制目标根据《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相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曲线见下表。表4.5.2-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一览表序号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T(%)设计降雨量H(mm)1509.025510.136012.746514.157018.167521.978026.888533.499043.5根据规划目标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t=75.0%时,规划降雨量为21.9mm。根据重庆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中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容积计算公式:VT=10HT.RV.FVT——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容积(m3);HT——设计降雨量(mm),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t=75.0%时,规划降雨量为21.9mm;RV——雨量径流系数,多种下垫面时采用加权平均值。根据重庆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中汇水分区的年径流污染去除率Pz计算公式:PZ=PW.PTPZ——汇水分区年径流污染去除率;PW——汇水分区LI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PT——汇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场地平面设计,选择在人行道部分布置透水铺装。各汇水分区下垫面统计汇总表如下:表4.4-1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下垫面统计统计面积
(㎡)百分比
(%)建筑物屋面2188.557.81%构筑物屋面1648.525.89%构筑物池8446.2230.15%绿地6249.622.31%车行道4346.9915.52%透水铺装4058.9914.49%硬质铺装1072.453.83%合计28011.32100.00%根据《重庆市长寿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25)》,本项目低影响开发建设后雨水管控指标如下表:表4.5.2-1长寿污水处理厂项目指标面积(m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SS)(≥%)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设计降雨量(mm)设计调蓄容积(m³汇水分区一974875.00%70.50%0.3321.9071.12汇水分区二739375.00%70.50%0.3721.9060.32汇水分区三10870.3275.00%70.50%0.3321.9079.09合计28011.3275.00%70.50%0.3421.90210.52本项目综合径流系数为0.34,在规划中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5%,设计划降雨量为21.9mm,因此计算得调蓄容积210.52m³。4.5.2.2单项指标根据本项目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室外雨水排水系统等实际情况,同时充分考虑污水厂项目建设的特殊性,项目选择LID技术措施主要为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各个具体分项指标如下表:表4.5.2-2汇水分区一LID技术措施计算表汇水分区汇水分区面积(m2)下垫面种类服务面积(m2)年径流控制率(%)服务区内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SS)控制容积(m3)有效水深(m)生物滞留设施面积(m2)汇水分区年径流控制率(%,加权值)汇水分区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加权值)汇水分区一9748雨水花园4(LID)965.3390.00%85.50%23.10.37775.25%70.75非雨水花园覆盖区域普通屋面1335.3015.00%7.50%0.00--绿地(含下沉式绿地375m2)1303.4785.00%72.25%37.50.1375车行道358.6520.00%10.00%0.00--构筑物池3716.38100.00%100.00%0.00--透水铺装(LID)2115.7280.00%76.00%0.00--硬质铺装373.2115.00%7.50%0.00--合计---60.6-77表4.5.2-3汇水分区二LID技术措施计算表汇水分区汇水分区面积(m2)下垫面种类服务面积(m2)年径流控制率(%)服务区内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SS)控制容积(m3)有效水深(m)生物滞留设施面积(m2)汇水分区年径流控制率(%,加权值)汇水分区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加权值)汇水分区二7393雨水花园2(LID)1817.8490.00%85.50%43.50.3145雨水花园3(LID)2043.590.00%85.50%48.90.316377.36%71.20%非雨水花园覆盖区域普通屋面892.2115.00%7.50%0.00--绿地(含下沉式绿地375m2)1727.2985.00%72.25%37.50.1375车行道227.6620.00%10.00%0.00--构筑物池1191.03100.00%100.00%0.00--透水铺装(LID)1219.0680.00%76.00%0.00--硬质铺装21.9415.00%7.50%0.00--合计---129.9-308表4.5.2-4汇水分区三LID技术措施计算表汇水分区汇水分区面积(m2)下垫面种类服务面积(m2)年径流控制率(%)服务区内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SS)控制容积(m3)有效水深(m)生物滞留设施面积(m2)汇水分区年径流控制率(%,加权值)汇水分区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加权值)汇水分区三10870.32雨水花园1(LID)2018.4390.00%85.50%48.30.316174.79%70.55%雨水花园5(LID)1028.0290.00%85.50%24.60.382非雨水花园覆盖区域普通屋面1609.5615.00%7.50%0.00--绿地714.8585.00%72.25%0.00--车行道444.3020.00%10.00%0.00--构筑物池3716.38100.00%100.00%0.00--透水铺装(LID)1241.0180.00%76.00%0.00--硬质铺装462.3315.00%7.50%0.00--合计---72.9-243注:本项目已考虑雨水花园在降雨历时范围内的下渗根据上表计算,结合项目方案布置LID设施雨水花园总面积628m2,按照蓄水深度0.3m计,可实现调蓄水量为188.4m³;下沉式绿地总面积750m2,按照蓄水深度0.1m计,可实现调蓄水量为75m³。LID设施总调蓄容积263.4m3,大于设计调蓄水量210.52m³。4.5.3LID设施规模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海绵设施规模如所示:表4.5.3-1LID设施规模一览表透水铺装总面积(m2)4575.79铺装总面积(m2)5433.27透水铺装率84.22%雨水花园总面积(m2)628下沉式绿地面积(m2)7504.5.4主要指标计算结果表4.5.4-1长寿污水处理厂三期LID指标计算结果汇水分区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机械的远程运维技术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玻璃行业技术创新趋势考核试卷
- 纸板容器广告视觉策略考核试卷
- 羽绒服设计与都市生活融合考核试卷
- 毛皮制品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考核试卷
- 国际货代与物流人才培养与教育考核试卷
- 矿山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考核试卷
- 环保意识培养与环保行动实施考核试卷
- 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策略考核试卷
- 化疗患者饮食指导
- 202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服务营销双主动》课件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备考资料2025
-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
- T∕CSRME 016-2021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技术规范
- 员工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要点清单
- 山东省危废处理名录
- 班组安全安全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