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_第1页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_第2页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_第3页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_第4页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约化聚。

2,培育同学对物体质量估量的技能,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一箱箱,一袋袋水果,一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分别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同学估量这一车的苹果的重量

(如:3吨)

2,请同学说说对"吨"的认识(同时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吨"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请同学们找出教室中有没有可以用"吨"作单位的物体

(如:桌,椅,电视机,书本等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2)那么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

(请同学举例)

(3)媒体展示:大象,汽车(轮船)的载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2,认识吨

(1)请出4个同学站在一起,让同学说说他们的重量。

A,4个三班级同学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约100千克)

B,8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C,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2)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规定为1吨

联系班中40个同学,想象一吨的重量。

(3)媒体展示:看一看,算一算

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

B,100块砖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吨

(4)想一想,填一填(小组合作)

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个()的重量是1吨。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要用到"吨"作单位

(6)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A:卡车载重4()

B:小明体重35()

C: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D:浙江举重运动员,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的成果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请同学联想他能挺起几个同学,几个占旭刚就可以挺起一吨)

一座桥的载重量是10()(再请同学说说什么是"一座桥的载重量")

(三):吨和千克的化聚。

1,请同学试一试例3.

(1)5吨=()千克(2)2450千克=()吨()千克

填好后分别指明同学说说怎样想的

2,试一试

8000千克=()吨6吨20千克=()千克

(四),课堂小结

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练习

1,填空

4000千克=()吨3吨=()千克

2吨600千克=()千克

4200千克=()吨()千克

7吨38千克=()千克

2,①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合多少吨

②一辆卡车能装4吨500千克大米,合多少千克

③一个鸵鸟蛋重1500克,合多少千克多少克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约换算。

3.培育同学初步的观测技能、估量重量的技能和推理技能、进展同学的空间想象技能。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方法:展示,讲授,沟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详细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末一题填单位,对同学来说有肯定的难度。假如有的同学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老师导入新课。)

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互动合作

二、初步认识“吨”

吨是什么意思?究竟有多重?

渐渐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同学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

1吨究竟有多重呢?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板书:1吨=1000千克,1t=1000kg。

今日同学们带来了很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缘由。

在生活中你肯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约的说一说吗?同学举例

请你认真观测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学争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特别大而且特别重。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举例:让同学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三、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3吨=()千克8000千克=()吨

让同学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由于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由于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a.假如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b.假如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依据本班的人数)

展示沟通

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

四、巩固拓展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事?

2.争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同学清晰的掌控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2.3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1t=1000kg。

3吨=()千克8000千克=()吨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3

[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一些场景,如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等等,导人新课,让同学感知这些都是比较重的或大宗的货物,了解计量这些货物有多重,通常都是用吨作单位,感受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每袋100千克的大米,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从而引出吨与千克的进率。接着又以一个学校生体重是25千克,推算出40个这样的学校生重1000千克,即1吨。这里所涌现的大米、同学等,都是同学熟识的,有助于同学在已经掌控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问:小伙伴们,你们能猜一猜数学老师的体重吗?

①请几名同学猜一猜;

②让猜的同学说说老师的体重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

2.课件展示场景: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

①同学观看场景图,师说明这些图中堆放或者运输的都是些很重或大宗的物品;

②提问:假如我们现在用克或者千克作单位来表示这些物件的重量,会涌现什么样的状况,用时方便吗?

3.揭示课题:

假如用克或千克作单位来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计量这些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可以用符号“t”表示。

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老师的体重,唤起同学对质量单位的回忆,接着通过观看场景图,初步感知在计量比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单位,从而引出吨这个单位。

二、参加实践,充分体验

1.感知25千克、50千克、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25千克

出示25千克重的一袋米,请一位力气小的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力气大的同学来搬。

(2)感知50千克

出示50千克重的一袋米,还请上面力气大的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同学来帮忙搬。

(3)感知100千克

出示100千克重的一袋米,让班级几位力气最大的同学一起来试试,看能否搬动,搬完后,让同学谈谈搬米袋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同学三次搬米袋,由最轻到重,逐步强化同学对100千克重的感知,为下一步建立1吨重的表象铺设合适的台阶。

2.直观感知1吨的实际重量

(1)谈话:刚才同学们在搬100千克米袋时,感觉很重,那么2袋这样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袋呢?(课件展示10袋大米的情境图)

(2)同学按老师所说的大米袋数说出相应的千克数。

(3)小结:1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lt=lOOOkg。

(4)让同学依据:1吨=1000千克

说出3吨=()千克,8吨=()千克,5000千克=()吨,7000千克=()吨。

(5)假如我们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我们班多少位同学才有大约1吨?

同学动手算一算,然后沟通算法,得出40位同学大约有1吨。

[设计意图]用10袋大米,40个同学的体重,让同学体会1吨重的概念,同学看得见,模得着,有助于同学在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

3.结合实际,加深对吨的认识(多媒体结合演示)

(1)读一读:

一棵白菜重1千克,1000棵白菜重才是1吨

每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是1吨

每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是1吨

(2)算一算:

1桶水大约10千克,()桶水重1000千克

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是()千克,()块砖重是1吨

(3)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吨这个单位?

同学举例说明重大约1吨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让同学读一读、算一算、想一想等活动,丰富同学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同学对1吨观念的建立。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一填:

一只河马重3()

一只羊重大约45()

一个苹果重200()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4()

拖拉机能装20**千克石子,也就是()吨

大象的重量约6000千克,也就是()吨

一条蓝鲸重7吨,也就是()千克

一条鲨鱼重约3吨,也就是()千克

2.算一算:

一台起重机一次能吊起2t的货物,照这样计算,15次能吊起的货物是多少吨?

3.试一试(多媒体):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面标记限重量是1t,13个成人

(1)假如是我们三班级的学校生去乘的话,每次可以乘坐几个?

(2)假如是我们学校83位老师都要乘电梯,至少要乘几次?

[设计意图]让同学填一填,算一算,使同学充分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通过让同学解决乘电梯问题,不仅加深了同学对吨的认识,而且培育了同学的估算意识和技能。

四、小结评价,回来生活

1.说说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收获。

2.课外实践:星期天在家长的伴同下,到商店或超市调查一下,有哪些货物是用吨作单位的,有哪些货物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假如是以千克作单位,估量一下多少件这

样的货物的重量是1吨,作好记录。

[设计意图]让同学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体验胜利的乐趣。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通过调查、收集、处理信息,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详细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约的单位换算。

(三)情感立场和价值观

通过观测、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受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目标分析

吨的认识是在同学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肯定的生活阅历和计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依据同学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援助同学体会1吨的含义。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往往不能径直感受,因此,教学中组织多样的活动援助同学体验和感受1吨。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同学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去感知1吨有多重,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位的换算,让同学依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展示同学思维过程,培育同学规律推理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娴熟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四、教学预备

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同学自己预备的1桶水、1捆书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小伙伴们喜爱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爱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35()。

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课件出示课本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同学喜欢的熟识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的爱好,援助同学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接下来在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是否合适时,引起同学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索: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同学观测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援助同学体会1吨的含义,使同学认识吨的确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

3.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每小组预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导同学推算多少袋有1吨。(课件演示100袋是1吨)

(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①每小组可以预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3)课本第32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同学通过推算得出结论。例,两头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吨。

【设计意图】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同学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同学自主选择日常熟识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沟通活动,让同学经受操作、推算、沟通、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

3.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例如8。

4吨=()千克3000千克=()吨

(2)同学独立思索填空。

(3)组内沟通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同学独立完成。

(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34页第1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同学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同学先独立连线,再集体沟通。

(2)课本第34页第2题。

先让同学独立练习,再沟通反馈,让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同学依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约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34页第4题。

引导同学发觉“1000千克的机器,已经是1吨了,和它同车的机器质量不能超过1吨”。鼓舞同学发表不同想法,在沟通中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同学进一步掌控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约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课本第34页第5题。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假如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纳哪些节水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同学总结,进一步回顾和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猎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5

设计说明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径直感受,因此在本节课,老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实践活动,援助同学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

1.创设情境,丰富同学对吨的感性认识。

三班级的同学,生活阅历很少,接触这些质量单位的机会更少。针对这种状况,光靠老师的讲解很难达到抱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同学喜爱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课件,让同学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信息,丰富同学对吨的感性认识。

2.结合已有知识阅历,让同学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同学认识了吨,掌控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同学独立完成例8,让同学结合已有的知识阅历,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育同学的规律推理技能。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同学或老师的体重。

2.讲故事。

张伯伯的农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收获了好多的大米,张伯伯要把这些大米装在袋子里,预备运到城里出售,他会选择什么样的车呢?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游戏和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同学剧烈的求知欲望。

⊙师生沟通,探究新知

1.认识吨。

(1)出示课件,引导同学观测情境图:张伯伯要运输大米,选择集装箱和火车运输,你知道它们分别能装多少吨货物吗?(同学看车厢上的数,说出它们的载质量)

(2)1吨究竟有多重呢?还是让这些大米告知我们答案吧!

课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同学通过计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课题:这10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板书:1吨=1000千克)

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在班级里找到一名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问:1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多少千克?

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呢?(指出: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1吨。然后让班级的40名同学到前面站成密集队形,体会1吨的视觉效果)

(2)让同学完成课堂活动卡,丰富对吨的感性认识。

(3)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质量是1吨的物体。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状况下用吨作单位。

(计量鲸、大象的体重,计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质量等)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掌控单位间的换算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预备:

课件和光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状况下运用千米?什么状况下运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预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当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同学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同学读一读,最末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吨

〔2〕填一填:让同学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同学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同学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同学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同学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同学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同学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同学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同学列式解答,再组织沟通。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同学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让同学独立列式解答,最末组织沟通,并让同学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先让同学同桌之间沟通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索题。

让同学先独立思索,再小组沟通,最末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7

【教学案例】

一、激趣导入

师:小伙伴,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电脑出示情境图〕

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一个、一箱苹果〕。看一个苹果有多重,约重150〔〕;那一箱苹果约重10〔〕,能填上什么单位呢?

生:一个苹果约重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大卡车能装许多许多的苹果,一辆大卡车能装多重是苹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今日我们就来认识“吨”。

二、自主探究

1、教学吨的认识

师:1吨究竟有多重呢?

生:1吨是1000个1千克。

生:1吨有10袋大米那么重。……

师:你们想体验一下吗?老师预备了一大桶水,现在请同学们推举出我们班的一位大力士,先来提一提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实力。提得困难,再请一个来提!

师:请问你感觉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请你从这儿提到教室后面来返10趟,行吗?〕究竟有多重?我们来称一称。〔20千克〕

师:大家都提过水,这两位也是大家推选的大力士,看他俩提这桶水的样子,你们觉得这桶20千克的水重吗?

生:重!

师:这桶水的质量是20千克,50桶这样的水大约重1吨,想象一下一次提得起1吨吗?可见1吨是很——重!50桶这样的水才大约重1吨,说明1吨=〔〕千克?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想一桶水重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50等于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板书:1吨=〔1000〕千克〕

师: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有哪些同学的体重大约重25千克的?好!现在请你们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请问大约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才够1吨重?

生:40个同学。

师:你能一次背起40个同学吗?

〔同学都做出了惊异的表情,笑了起来。〕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师:填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吨=〔〕千克2000千克=〔〕吨

生:1吨就是1000千克,5吨就是5个1000千克,就是5000千克。

生:1000千克就是1吨,2000千克就是2个1吨,就是2吨。

3、归纳小结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板书:吨——千克——克〕

师: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很重、很轻〕

师:“吨”用来表示很重的物体质量,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在什么状况下要用“吨”做单位?

同学先自由发表看法。

〔电脑显示:四幅图〕卡车、桥头的标识〔能承受的物体质量〕,电梯、火车上标的载重60吨。

师:很多物体的载重量用“吨”表示。

师:计量较轻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

三、趣味练习

1、填空。

一只鸡约重2〔〕一条鲸鱼约重48〔〕一个足球约重250〔〕

6000千克=〔〕吨〔〕千克=3吨3000克=〔〕千克

2、〔电脑显示〕师:早两天我看到调皮的一篇日记挺有意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疾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

师:听了这篇日记,大家为什么会笑?

师:日记的最末——“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疾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看到这点你有什么感想?

生:留意交通安全!

3、〔电脑显示〕拓展应用。

师:最末老师需要你们帮帮忙。看!小明家里每月用水约7吨,当他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严峻缺水的国家后,决断每月少用一吨水,怎样节省水呢?请你们帮他想想方法好吗?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几个好方法,盼望大家也去试试,更盼望将来,你们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想更多的节水和处理污水的方法。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爱好

创设好的情境,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而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同学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常熟识的事物,更能很快将同学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加学习的状态。如:激趣导入中,我创设了和妈妈上水果市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同学对这既是熟识,又感觉亲切,很快就使同学把留意力集中起来,更引发了他们对新知识“吨”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时老师可从同学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同学探究学习的热忱,给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同学感受到今日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同学认知的爱好和情感,唤起同学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心理学讨论说明,当学习内容和同学熟识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同学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老师要勇猛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宽阔的天地间开展数学活动,让同学通过主动积极地猎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吨”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同学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同学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详细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同学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选大力士提水”、“同学相互背一背”的活动,利用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同学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老师要擅长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同学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神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会了新知以后,同学就会产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以获得成就感。否那么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爱好。因此,老师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设计出贴近生活,使同学感爱好的练习,满意同学的愿望。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同学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表达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同学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约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同学参加生活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制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让同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事”,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老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宽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同学对数学的爱好。数学需要贴近生活,变抽象为详细,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同学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同学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同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同学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控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8

教学内容:第77页吨的认识、“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概念,直到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2、培育同学的推理技能。

教学具预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那些呢?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质量单位.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二、教学新课

1.教学吨的认识

〔1〕平常当重量比较小时我们用克和千克作单位,但是当重量比较大的时候,比如说装货物的集装箱,它的重量很大,假如用克或者千克作单位,就特别的麻烦,这就要求有一种新的质量单位,你能制造出一个新的质量单位来吗?

〔2〕你很聪慧制造出的这个质量单位和科学家制造出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它和克、千克一样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板书:吨〕

〔3〕你能说一说,在你平常生活中,听说过哪些东西的质量是用“吨”作单位的?

〔4〕建立1吨的概念

出示袋子图。

逐一出示袋子图,说明1袋子大米重100千克。出示一个就让同学100千克、千克、300千克地数,满10张。

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

告知同学:这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标出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5〕做“练一练”第1题

让同学填空。

〔6〕教学“试一试”

出示: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引导: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所以3吨等于3000千克。

提问:依据前面我们学过的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这道题目应当怎么想呢?〔指名回答〕

〔第2题先同学思索,再指名回答〕

〔7〕做练一练第2题。

同学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说出怎么想的。

三、组织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先分别看每个框里是什么物体,各有多少,再连起来说一说。〔2头牛重1吨,20袋水泥重1吨〕

2、练习十七第2题

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

今日我们一起认识了吨,知道计量较重的或者较大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1吨=1000千克,依据吨与千克之间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把吨和千克进行换算,换算时只要想几吨是几个1000千克,或者想多少千克里有几个1000千克,就能很快推算出结果。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3、4题。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9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班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

二、教学预备

同学了解自身体重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同学建立1吨的物质概念。结合同学的年龄特点,可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能否同时过桥”引导同学开展争论,让同学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然后通过体验、计算、感悟1吨的重量,并联系身边物体的质量,形成感知。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力求呈现同学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据此,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物质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2.通过体验、观测、比较、猜想等活动培育同学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与技能,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3.通过主题画问题的解决,并联系生活,使同学树立安全意识。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体重

(1)你知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你估量老师的体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创设情景〔出示主题画〕

你们看谁来了?这天阳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相约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在争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同学: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他们不知道1吨有多重,大家能同时过桥吗?

3.提出问题

老师:你认为他们能同时过桥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争论

〔同学有的认为行;有的认为不行,桥可能会断掉。〕

师:从哪看出桥可能会断掉?

生:由于桥边写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呢?

生:“限重1吨”就是不能超过1吨的意思。超过1吨就会断掉。

师:那1吨又是多重呢?〔同学茫然〕

师:看来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时过桥,首先要知道1吨有多重。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1吨有多重

〔1〕让同学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让同学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3〕1个同学的体重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克?〔约100千克〕

〔4〕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约1000千克〕

〔5〕师: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6〕联系班中40个体重约是25千克的同学,让同学感悟1吨的重量。

2.哪些东西大约有1吨

〔1〕一袋大米重5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

〔2〕一头猪约重200千克,几头猪约重1吨?

〔3〕你能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吗?请在小组内相互说说。

〔4〕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作单位呢?

小结: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

〔5〕你平常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吗?〔货车的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桥的载重量等〕

3.能否同时过桥〔出示主题画〕

〔1〕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

〔2〕可以怎样过桥呢?〔小组争论〕

〔3〕小伙伴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过桥了,它们特别兴奋。

〔4〕假如我们全班同学也去这个地方游玩,我们能同时过这个桥吗?为什么?

4.单位换算

3吨=千克6000千克=吨

同学尝试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应用

〔1〕估一估,连一连〔课件展示〕

大象鲸山羊

50吨60千克4吨

〔2〕在一辆载重是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为什么?

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育同学的估测方法与技能。

由同学喜欢的故事引入,激发同学的参加热忱。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开展争论,同学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

使同学主动、自觉地参加到学习、探究新知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利用同学熟识的体重,通过背一背、算一算让同学体验、感悟1吨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培育同学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技能。

联系生活,进一步感悟吨的大小。

在同学了解1吨有多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解决,培育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同学进行安全教育。

让同学自主完成,鼓舞同学多想,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堂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班级上册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同学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过程与方法: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约换算,培育同学观测、分析、概括、推导的技能。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通过观测、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育同学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技能,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课前让同学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呢?

生:克、千克、斤

师:那么千克和克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千克=1000克

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PPT出示:填适当的单位〕

2、创设情境

师:前段时间正是国庆放假,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约好一起出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在争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生: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

师:那“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告知我?

生:不能超过1吨。

师:“限重1吨”就是只能是1吨,不能超过1吨的意思。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师:我们一起来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重量是用“吨”来作单位?

生1:大象的重量

生2:飞机的重量

生3:鲸鱼的重量

生4:一座房子

生5:一座山

生6:轮船的重量

师:看来同学们观测都很认真,很好,给自己鼓掌吧!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引导同学说出物体及其重量。〕

小结:那么,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来表示〕。接着让同学把这句话画出来,再齐读一次。

2。感受1吨有多重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回去称自己的体重。现在,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请举手。〔接着,我让4位同学上来〕

下面,我们请4位同学上来感受25千克的重量,背一背,说说背完后的感受。

师:好,你先来说说

生1:没问题,我能背得动。

师:你呢

生2:我也行,感觉很轻。

师:那现在让你们把这4位体重约为25千克的同时背起来,你们能做到吗?

生:不能,太重了。

师:我们知道,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那4个同学的总体重是多少呢?

生:100千克。

师:谁来说说是怎么得来的?

生:4个25千克就是100千克。

师:很好,我们给他鼓掌。4个25千克,也就是4乘25,就等于100。

师:那照这样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和又是多少呢?

生:1000千克。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40个25就是1000。

师:那1000千克也就是

生:1吨。

3、单位换算

接着,让同学试着说出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师:那么,反过来1000千克也等于1吨。

〔板书:1000千克=1吨〕〔让同学齐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生活中,像这样1袋大米是100千克,那几袋大米重1吨呢

生:10袋。

师:为什么呢?

生:1袋100千克,10个100就是1000,1000千克也就等于1吨。〔引导同学说出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师:1头牛重500千克,那几头牛重1吨呢?

生:2头,500+500=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师:〔PPT出示教材第32页〕同学们试着完成课本32页例8。

〔边巡察边指导〕

师:好,写好的同学请举手,看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快。

很好,手放下。好,我们一起来说说,4吨等于多少千克呢

生:4000千克。

师:很好,那谁来告知我你是怎么想的?

生: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个1000千克。

师:4个1000千克也就是4000千克。

师:那3000千克又等于几吨呢?

生:3吨

师:为什么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000千克是1吨,3000千克里面有3个1000千克。

师:3个1000千克也就是3个1吨,也就等于3吨。

同学们,都能听明白吗?

生:明白。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材第32页“做一做”

1。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吨。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

2。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

50吨80千克6千克4吨

3。解决情境问题

师:刚才大家知道1吨有多重了。那你们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

生:不能同时过桥,由于他们的体重总共有1300千克,超过1吨了,他们一起过去。这桥就会断了,他们就掉到水里淹死了。

师:说得真棒,他们假如同时过桥的话,他们的总体重是多少呢?

生:400+300+500+100=1300千克

师:那1300千克等于几吨几千克呢?

生:1300千克=1吨300千克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同学把1300拆成1000和300〕

生:1000千克等于1吨,剩下的300千克就是300千克,所以1300千克=1吨300千克

师:那1吨300千克>1吨,也就是超过1吨了,桥就会断掉。

师:那他们应当怎样过桥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争论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

生1:他们可以一个人先过去,另一个再过去。

生2:也可以两个人一起走。

生3:还可以让牛大哥先过去,然后他们三个一起过去。

师:你们的方法真棒,牛大哥他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过了桥,都很兴奋。

你们想得真周到。我们过桥时肯定要留意安全。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沟通后小结:这节课认识重量单位吨,体验1吨的重量,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还有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老师是要引导同学通过观测、探究、合作沟通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控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吨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同学观测体验,自主探究,让同学经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思这节课,我详细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着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设计方面,选取同学生活实际的素材。本节课里我采纳了大量生活实际的物品,如大象、轮船、货车等,让同学易于接受,使抽象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直观、有趣。让同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有助于同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端详生活,激发同学的情感体验和数学的爱好。

二、着重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性格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当是一个充斥生命力的过程,同学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自实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知识发生、进展过程与同学的体验活动统一起来。由于“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首先让同学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然后感受1吨有多重,把抽象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在初步了解了1吨大略的重量后,我又以一名25千克重的同学的体重为例,让40名同学站起,再次感受1吨的重量,同学对1吨有多重层深入地理解。从详细到抽象,从物化到内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同学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着重学以致用

在练习的设计上,紧密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有层次、针对地练习,提高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总之,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同学的实际,在本节课中力求表达:激发爱好让同学乐学,联系生活使同学要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使同学会学,教学效果良好。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2.在详细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3.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在观测、操作活动中,培育初步的估量技能。

4.通过从实际生活引出质量单位,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加强学习数学的爱好,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详细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难点: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估测,

教具、学具:

老师预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花生米、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给每个小组预备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

同学预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标有重量的物品或食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爱看书吗?说一说你喜爱看什么书?三班级二班的同学们正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出示课本情境图,同学观测、激发爱好〕

2.认真阅读你能发觉什么?同学可能发觉:这些动物的重量是以克、千克、吨为单位的。

3.激发同学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克、千克、吨是什么?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

师:这节课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介绍质量单位

平常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有多少,像克、千克、吨这样的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叫做质量单位,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日我们就先来认识质量单位--克。

板书课题: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2.猜一猜1克有多重?

依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身边常见的物品来猜一猜。(板书:猜一猜)

同学可能说大略和一粒花生米差不多,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和一颗糖差不多等。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谁的估量更精确?〔同学可能会想到称一称。〕

〔板书:称一称〕

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构造及运用方法〕

3.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先指导,再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同学观测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同学观测,使同学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同学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3〕掂一掂,比一比,加深对1克的体验。

用手掂一掂:一枚二分硬币、1粒黄豆、一枚一元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体比1克轻?

三、汇报沟通,评价质疑。

1.感受几克的轻重。

〔1〕掂一掂,估一估。

请同学们先掂一掂2分硬币,再掂一掂5角硬币和一元硬币,估一估它们各重多少克。

〔2〕小组合作称一称

同学小组合作用天平称出5角〔4克〕、1元〔6克〕硬币的质量,再掂一掂分别有多重。

〔3〕游戏--比比谁的感觉准。

规章:两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1枚硬币放在他的手心上,让他说出硬币重几克。两人交替做,比比谁的感觉准。

2.感知并建立10克、15克、20克…的质量观念。

〔1〕大家再来掂一掂硬币。请在手上放10枚2分硬币,闭着眼睛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15枚,大约重15克,再闭着眼睛感受15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20枚,大约重20克,再闭着眼睛感受20克有多重。〔同学掂量并感受〕

〔2〕游戏左手右手小天平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有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请大家左手放2分的硬币,右手放护肤霜。当你认为两边一样重时,看一看硬币多少枚,再估一估这袋护肤大约重多少克?

请各小组汇报,然后揭开胶布,看质量标识〔误差在±2克内〕,算估对。

〔3〕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

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些物品〔小包装标识为10~100克左右的袋装或盒装物品〕,你们从中任选一样,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有多重?然后再看标识是多重。

3.感知几十克、几百克的质量。

想知道你们课前到超市里买的袋装食品有多重吗?请小伙伴们找一找包装袋上的标识,再掂一掂感觉有多重。小组内再交换物品找一找、掂一掂。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经受了猜一猜--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过程,认识了质量单位--克。秤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我们常用天平秤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老师用实物投影向同学出示砝码:10克、20克、50克、100克、200克等等。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新课堂第1题,说一说它们的质量。

2.火眼金睛判对错。

〔1〕一袋面包250克。〔〕

〔2〕一根火腿肠重100克。〔〕

〔3〕一个西瓜重30克。〔〕

〔4〕一包话梅重80克。〔〕

3.新课堂第2题,你知道这些物品的质量吗?

引导同学学会从称上和包装上读出质量,让同学独立观测,相互沟通。留意最末一题盘中称的是2个鸡蛋共200克,问题是一个鸡蛋的质量是多少克?

4.资料拓展--你知道吗?〔播放音频,同时课件出示图片和内容〕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学校生一天这样搭配食物比较好:米饭、馒头等谷类食物375克,肉75克,鱼虾25克、鸡蛋50克、牛奶200克、、豆制品200克、水果75克、蔬菜250克、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

总结

同学们,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那么,较重的物品用什么作单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它们之间有什么的关系呢?有爱好的同学下课后可继续讨论,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1克有多重?猜一猜

一枚2分硬币掂一掂

一个花生米估一估

称一称

运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创设情境自然有趣,以同学查阅资料为背景,以几种动物的质量为素材,让同学在详细的情境中了解了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同时将同学带进奇妙的动物世界,在了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同学的视野。

〔2〕经受学习的过程,着重学法指导。同学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观念,同学经受了猜想--验证--体验的学习过程,重视彰显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重视同学的亲身经受和体验,遵循有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3〕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同学们对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详细化。我让同学将自己熟识的花生米、在超市买的食品、以及数学书、铅笔盒等,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量的是否正确。同学通过这些操作,对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逐步进展到用手掂物品、估测物品、用天平称物品的质量,并慢慢形成了肯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末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同学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堂课中,同学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的理解。同学学得主动、学得快乐,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运用建议。

本教案是根据质量单位克的认识--千克的认识--吨的认识3课时的思路设计的,为使课堂更加开放生成,教学时也可以全部放给同学,实行更开放的数学课堂。

3、需破解的问题。

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估量常见物体的质量有很大难度。如何援助同学建立质量观念?值得继续探讨。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重点难点: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

〔〕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可以引导同学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知识。〕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t表示。1吨=1000千克

3、感受1吨

4、请几位同学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同学自己完成练习同位相互你问我答。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全班沟通

4、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作业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约化聚。

2、培育同学对物体质量估量的技能,发挥同学的空间想像技能。

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约化聚。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方法:游戏法、实物活动法。

教学预备:20千克的矿泉水4桶,搜集一些物体的质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1千克=1000克〕

2、屏幕显示:6千克=()克3千克250克=()克

4000克=()千克5400克=()千克()克

3、在下面的〔〕中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一个鸡蛋重50〔〕一袋大米重50〔〕

一个一元硬币重10〔〕小明重26〔〕

师:用来计量比较小,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千克是用来计量一般物体的质量的。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个比克、千克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新课

1、你以前看到或听到过跟吨有关的事情吗?

想一想,吨是用来干什么的?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2、体验1吨

〔1〕实践活动,搬运矿泉水。

〔2〕小记者采访表演的人。

〔3〕师:一桶矿泉水约重20千克,50桶这样的矿泉水就是1吨。1吨到底有多少千克呢?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1吨=1000千克

〔4〕例35吨=〔〕千克

5吨680千克=〔〕千克

3、估量体重的游戏。

出示:三班级同学平均体重按规定25千克计算,4个同学重〔〕千克,40个同学重〔〕千克,也就是〔〕。

现在坐在这里的小伙伴有54个,此刻你最想知道什么?怎样求这些小伙伴重多少千克?

4、化聚方法的渗透。

1350千克=〔〕吨〔〕千克

试一试:3000千克=〔〕吨

7038千克=〔〕吨〔〕千克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

一个乒乓球重3〔〕

一袋面粉重50〔〕

2、填空。

8吨=〔〕千克3吨500千克=〔〕千克

6000千克=〔〕吨4500千克=〔〕吨〔〕千克

8010千克=〔〕吨〔〕千克

3、一袋大米重1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100块砖重200千克,〔〕块砖重1吨。

4、日记一那么。

嗨!大家好!我叫小马虎。星期日旱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洗刷完毕,就去吃旱饭。我吃了一个50吨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始做作业。我做的几道题是这样的:5吨=〔500〕千克

4020千克=〔4〕吨〔200〕千克

3吨400千克=3400〔克〕

下午我去逛公园,看见公园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时30分我睡觉了。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20×50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5×54=1350〔千克〕

13500千克=〔〕吨〔〕千克

课后反思:

间或听一个同学说:嗨!大家好!我是小马虎……过了那么多天他竟然还能记得做的一个习题。这正是我所教学所要的,特别是一节公开课所要的。我觉得一节课特别是一节公开课不能给同学留下点什么,那是特别缺憾的。本节课同学有三个方面的印象是比较深的:1、同学搬运矿泉水的活动,小记者的采访。这一活动让他们体会1吨大约就是50桶矿泉水那么重,同学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胜利的欢乐:我能搬起那桶水,我能做小记者等。2、估量体重,自己的和全班人的体重跟1吨的关系,学会了单位间的换算。3、“日记一那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我不能做小马虎。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同学学得有味,老师教得有劲。不足之处是:课后的习题少了点,没到下课时间提早下课了。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

课前预备:

20千克的矿泉水4桶,每位同学预备1元硬币一枚,1千克重的物体一包,搜集一些物体的重量。

设计理念:

1.在猜想中生成悬念。课一开始,让同学猜想老师的体重,不管合理不合理,对勇于猜想的同学,老师都予以表扬。在激烈的氛围中,老师告知大家一个奥秘,14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才大约有1吨重,设置了“吨”的悬念。

2.在探究中生成概念。通过搬运矿泉水的实践活动,同学得出20千克一桶的矿泉水,搬运50次,才正好是1吨。

3.在体验中生成新知。在抱抱你的好伙伴、估量体重的游戏活动中,让同学再一次感受到吨的概念,并且由全班同学的总体重得出了“吨”与“千克”的化聚方法。在这样的亲身经受中让同学生成新知就显得很自然了。

教学过程:

一、猜与掂

1.老师想请小伙伴们猜一猜我大略有多重,请把你的想法告知同桌,看看谁说得最接近。

2.老师的体重是75千克,你猜对了吗?

(通过猜想老师的体重,一方面可以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同学估量重量的技能)

3.与千克有关的重量单位还有吗?〔指名说〕我们再来说一说千克与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那么75千克=()克。

4.现在请你拿出一元钱的硬币放在自己的手上,悄悄地感受。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觉?把1千克的物体放在自己的左手上,继续悄悄地体验一下。现在来说说1千克重的物体给你的感觉。

(通过“掂”这个过程,加强乐同学的亲身经受,促使同学对1克、1千克有了进一步的体验,从而为学习“吨”的认识打下伏笔。)

二、引题

1.老师的体重是75千克,谁来试着抱一下老师?(抱不动)老师告知人家,大约14个老师合在一起,就有1吨重了。对此,小伙伴们有什么感想?

2.刚才我们用手掂1克、1千克的物体的,现在1吨的物体你还能用手来掂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与吨有关的知识。

(用“让同学尝试抱老师”这种方式来引题,同学肯定会很感爱好,在此基础上再告知同学14个老师的体重才大约有1吨重,让同学感受吨。)

三、新知探究

1.吨的用途。

在这之前,你看到或者听到过跟吨有关的事例吗?〔生举例

师总结:计量较重的物体的的质量,通常用“吨”来做单位。计量大宗物体的质量,也用“吨”来做单位,在平常我们看到的“t”“T”,这就是吨的记号。

2.体验1吨。

(1)下面,老师组织大家搞一个实践活动,主要是搬运矿泉水。要求:每组派两个代表,一人搬,另一人数次数,把搬运的次数写在黑板上。从讲台的这一端搬到那一端,搬到你不想搬为止,其他的小伙伴为他们加油,观测他们的动作与身体的改变。(在搬运过程中,老师要提示同学留意,我们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搬不动就不要硬撑。)

(2)刚刚参与搬运的小伙伴站到小组中间,让同学们认真观测他们有什么改变,为什么这么短的距离,搬了10次都不到,他们就这么累?

(3)再一次搬运矿泉水,请刚才发表观点的几位同学参与,搬完,请你们跟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4〕1桶矿泉水约重20千克,搬50次就是1吨。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50桶矿泉水重1吨。

生:20×50=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5)5吨=()千克3000千克=()吨

(通过搬运矿泉水的实践活动,让同学再次体验吨,以使同学对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3.再次感受吨。

(1)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估量体重。要求:①相互抱一抱你的好伙伴;②估量一下他的体重;③把你的体重告知抱你的好伙伴。游戏在2分钟内完成。

(2)抱完了你的好伙伴,悄悄地体会,你有什么感受?假如把全班同学的体重都看作是25千克,要多少个同学合在一起才会有1吨?现在我们班有52个小伙伴,平均每个小伙伴的体重是25千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全班小伙伴重25×52=1300(千克)。

4.化聚方法的渗透。

1300千克=1吨300千克

假如有3200千克的物体,又是几吨几千克呢?

(通过组织同学进行“搬运矿泉水”、“抱抱好伙伴”的实践游戏活动,其目的主要是让同学在合作探究中生成“吨”的概念,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并掌控新知。)

四、展示收集来的信息

1.展示课外收集到的一些物体的重量,谁情愿和大家一起来共享?

2.在这些信息中,哪些物体合起来大约有1吨?全部物体的重量合起来有几吨几千克?

学校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2.掌控“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约的换算。

3.结合详细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量技能,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吨的概念。

2.结合详细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量技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肯定要仔细听,听完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