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应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 论文_第1页
劳动教育应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 论文_第2页
劳动教育应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 论文_第3页
劳动教育应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 论文_第4页
劳动教育应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教育应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论文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制定“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小学课程相关的“显性”和“隐性”劳动教育资源,在各科教学中不断渗透劳动教育,是教师们需要承担的时代性教育任务。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渗透《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要求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学低段的任务是启蒙劳动意识、学习日常生活自理、养成劳动习惯、感知劳动乐趣的关键时期。学校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劳动项目例如一年级的学生整理物品,二年级的学生包粽子,三年级的学生洗衣服,四年级的学生学茶艺,五年的学生学炒菜,六年级的学生种玉米。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洗碗、拖地、缝衣服等特色作业。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劳其筋骨”,更重要的是“苦其心志”,各科教师都应该根据各年龄段学生能力的发展将劳动教育结合在教学内容之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理解劳动教育的思想,树立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观念,把崇高的理想和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思想结合起来,做到在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伟大的理想,帮助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感悟劳动创造美的过程。一、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劳动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愈发重要。学生们学习一天下来,多少有些身心疲惫,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让学生们去完成作业的话,学生们虽然嘴巴上不说,但内心是极其不愿意的,被动的学习一方面会削弱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时间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也就不会发现、思考,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也会随之减弱。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生会更有兴趣。比如:我们学校的徽娃娃农场在上个学期学校课后服务期间,就发挥了很大的课后拓展作用。经常看到教师带着学生们到各自班级的小菜园里去参加劳动,翻土,种瓜果蔬菜,除草,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劳有所乐,不亦乐乎。每次看到自己种下的种子发芽了,学生们别提有多开心了。另外,依托着黄山区农业发展的大环境,我们还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农业劳作,鼓励学生参加农业劳动,比如:到了农忙季节,可以与农民伯伯们一起去插秧、收割等。通过这样的劳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还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有所获”的道理,让学生身心得以放松,在观察和体验的同时各学科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任务,从校本课程到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功能,激发学生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紧紧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日记、开展一次口语交际,讲一讲劳动的场景,说一说自身的体会;数学老师可以请学生问一问农民收成怎样,算一算菜价几何;美术老师可以请学生画一画劳作场景;音乐老师可以请学生带着劳动的感受和丰收的喜悦去哼一哼童谣、唱一唱民歌;学生们也自然而然更能体会道德与法治中提到的“珍惜粮食和蔬菜”“尊重劳动人民”等等情感,一举多得。除此之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将教材内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当中。二、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马克思曾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体力上的劳作,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能仅仅就山看山、就水看水,要不断拓展视野,看问题要更多更全面,视野要更加开阔,透过山水的表象看到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例如在数学教材当中有一节课是“数的产生”,通过这节课学生就能了解到数的产生是人们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记事和区分物品而创造出的,原始人打猎后为了计数,所以借用手指和脚趾去数数,但手指脚指加起来只有二十个,超出的部分怎么办呢?大多数原始人选择用石子和豆粒来计数,有时也会借用绳结,但这些都比较麻烦,渐渐的,聪明的原始人开始用一来表示十,进而开始了十进制的运算,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不断思考、不断创造进而启迪智慧、开拓创新。除了“数的产生”,在数学教材当中还有很多内容与劳动教育息息相关,例如“形状的区分”、“合理安排时间”。在学习“合理安排时间”时,最经典的就是“沏茶问题”:找茶叶一分钟、洗茶杯两分钟、洗水壶一分钟、烧水八分钟、倒水一分钟,问如何才能最快将茶沏好?没有劳动经验的学生会直接将时间相加,很明显这肯定不是最快的时间,而有过劳动经验的同学就会想到可以一边烧水一边找茶叶、一边烧水一边洗茶杯,这都包含在烧水的时间当中、可以不计算,可见知识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因而多参与劳动,在劳动者学会观察与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思维、积累经验。除了数学,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就更多了,例如在教学《悯农》时,学生要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感受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与歌颂;在教学《拔萝卜》时,学生能感受到在劳动过程中人多力量大,合作最聚力;在教学《小兔运南瓜》时学生知道了劳动需要智慧,开动脑筋以战胜困难。还有小学阶段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那篇《少年闰土》,鲁迅通过文字将那夜的西瓜地栩栩如生得铺陈在人们的眼前,让学生在实景中想象惊险的画面,从闰土灵巧的动作、勇敢地姿态感受到劳动也有惊险的一面,需要灵巧与勇敢,尽责与智慧。除此之外,《田园四季歌》、《桂花雨》、《落花生》、《我要的是葫芦》等等文章皆暗含着劳动教育资源。当然,除了数学和语文,劳动教育也渗透在英语、美术、音乐等所有学科的教材之中,例如英语教师在教授关于蔬菜的单词时,会引导学生回家尝试自己买菜、做饭然后请家长尝一尝,在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加深关于价格、蔬菜、味道的单词的记忆;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会阅读关于劳动的绘本、也会画有关劳动的绘画,还会在五一劳动节给身边劳动人民画贺卡,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粮食、蔬菜和整洁的环境。劳动教育从不是单一的劳动,也不仅仅是扫地、擦窗、除草,劳动教育传承着古人的智慧,暗含着艰苦奋斗、博学勤思的精神品质。就像一粒种子需要人们播种、浇水、除草、施肥才能长大,学习也是一样,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得努力才能有所收获。三、小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积极思考在当下这个社会稳定、物资充裕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脱离劳动生产太久,甚至不知道米饭是怎么来的,蔬菜是地里种的,老一辈根据四时节气播种的智慧是学生们无法体会的。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那样“正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类才真正明白自己存在于社会上最基本的意义”劳动是人作为人存在于社会上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劳动教育意义重大且实操性强且早已渗透在每一个学科每一本教材当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要注重劳动教育,从而提高全民劳动素质。学生的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