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演员如何塑造角色摘要表演是一种艺术,好的表演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总结。要演好一个角色首先要理解和把握这个角色。演员必须通过研读剧本、分析台词来捕捉人物形象的内在逻辑,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物基调,并且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可以加强演员对角色的真实体验。塑造鲜明人物形象不仅要以深刻的理解为基础,同样需要对角色鲜明、性格化的表现。演员必须从体验出发,以真情实感去表现角色才能找到富有性格化的细节分分寸感。只有不断深入挖掘潜台词,才能表现出人物语言和行动的真实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内外部的统一,从而塑造鲜明可信的人物形象。关键词:演员角色理解
目录一、引言 1二、角色相关理论概述、 1(一)表演的概念 1(二)角色塑造 21、虚构性 22、生活化 2三、演员如何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角色 3(一)演员通过剧本的情境把握角色 3(二)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4(三)演员与其所塑造的角色之间的关系 5参考文献 6一、引言理解和把握角色对演员来说十分重要,没有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与把握,演员就无法用自身去创造和体现角色。在拿到剧本的时候,演员如何从情境的三要素出发,去理解角色行动背后的行为动机,是打开角色内心世界的钥匙,也是塑造丰富、鲜明、复杂微妙的角色形象的前提。因此,通过解读剧本来理解与把握角色,是演员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演员二度创作的前提,也是更好地实现表演艺术的基础。二、角色相关理论概述、(一)表演的概念戏剧旧时专指戏曲,后用为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的总称。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表演就是指由演员(既是人),扮演角色塑造剧本中要求的人物形象,创造人物性格,展示心理活动的表演艺术。而且戏剧要在一个具有假定环境的空间里(既是剧场舞台)进行演出,而且戏剧演员的表演不只是在空间上受到限制,还有时间上的制约。所以演员必须按各个场面向戏剧即将结束时的高潮前进,戏剧表演就要求演员一旦登上舞台,不管演员的台词量有多大,舞台行动有多少,都必须一气呵成,将整场戏演完,这就要求了戏剧演员在自我控制方面必须较为持久。不然对于具有连续性的戏剧表演,演员就会无法应付。戏剧表演艺术生存的空间,就是具有假定性的舞台。在剧场里的戏剧表演与假定的舞台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于戏剧舞台技术性的要求,使表演中的假定性因素可以被戏剧表演相对稳定接纳的。而正是因为戏剧表演的这个假定的生存空间(既舞台),也使得戏剧演员在表演技巧和自身条件方面必须具备一些素质。一个戏剧演员必须具有可以变化和受过训练的嗓音。因为在可以容纳几百,或是几千人的剧场里,演员的嗓音必须宏亮到要让剧场里所有的观众都能听到。而且戏剧演员还必须知道,在数量庞大的台词里,哪些词是需要强调,又要如何强调的。戏剧表演对演员的形体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如果一个演员的嗓音洪亮,身体也足够灵活,那么这个演员的实际年龄在前排座位以外就看不出来了。这个演员在戏剧表演中可以扮演比自身实际年龄小20岁的角色。因为戏剧演员的身体,始终是整个暴露在观众面前的,所以戏剧演员必须能以某种精确的程度,对自己在舞台上的形体动作加以控制。因为在舞台上的戏剧表演不同于现实生活。(二)角色塑造1、虚构性角色是演员需要装扮成剧本中的人物,这种角色表演发生在虚构的环境中,述说的是一种虚构的现象或故事,而且不论演员表演的人物、地点还是时间、特征等都处于纯粹的虚构化场景中,正如电影开头通常会打上如下字幕:“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角色扮演通常具有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特征。角色表演只是为满足观众们欣赏的情感心理需求,并为演员的角色塑造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观众欣赏的层面讨论,正是由于演员的角色扮演是虚构的,所以观众才能在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演员的表演。这是因为,假如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发生的一切都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那么观众就会从现实角度去思考问题,不会产生愉悦感,甚至会厌恶这一类东西。而一旦角色扮演的超越现实,观众才能在未顾及现实的远距离上、以一种忘我的自由的心态去欣赏演员的角色塑造,才能达到一种身心上的娱乐。从演员塑造角色的角度来看,因为这种角色扮演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场景中,演员在扮演角色时就不会拘束于现实中,而是超脱于现实之上,并注意表现这种剧情和角色如何真实。为此,演员可以利用夸张、变形、抽象甚至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为了塑造人物甚至会故意把事实“扭曲”,即演员在塑造人物角色时唯一关注的是观众对其表演的理解,而绝非注意其具体的表演是否和世界客观存在的现实相符合,比如在小品场景剧中,演员陈佩斯扮演的人物角色正在利用一切动作姿态来表现“吃面条”这个场景,但事实上演员陈佩斯并没有真正的吃面条。假如是因为他饿了而吃面条,那么他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扮演行为和普通人的行动并没有什么差异,他的角色扮演也会淹没在大众的真实中而失去表演的魅力。但正是由于这种“吃面条”的场景是虚构的,陈佩斯才可以调动所有他拥有的全部表演元素去表现“吃面条”这种平时生活的真实感,并以此在虚构的场景中展现演员自我对生活真实的理解和批判。2、生活化很多演员往往只是钻研艺术本身,而不重视对生活的感受与研究。其实艺术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曾经在访谈节目中,一名好莱坞老明星就提到,他成功塑造无数经典角色的秘诀,就是他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他喜欢聊天,和各行各业的人聊天,喜欢不同的环境,也不断变换自己的环境,以此接触各种类型的人,在飞机场,他会和保安聊;在餐厅,他会和服务员聊;在酒店,他会和经理聊天;甚至在医院看病,他也会和护士医生聊,甚至在康复期和病友聊。他说聊的过程,有两大收获,一是丰富的自己的人生,倾听他人讲自己的故事,他感觉好像走进了另一个人的心灵,比阅读再好的小说创作更有意思也更真实。二是可以通过别人的故事,了解一个人的神情姿态、一个眼神、一个蹙眉都让他记忆深刻,这些都是演员真实表演的真实素材。由此看来,演员要很好的塑造人物,一定要多和人接触,多和各类人物交流,喜欢了解人才能更好地了解人,把握人的特点,对人物角色的塑造才能更加真实。三、演员如何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角色(一)演员通过剧本的情境把握角色演员在塑造角色时首先要对角色认知和理解,即演员要按照剧作家给予的剧本,仔细的研读剧中的人物角色,并理解这个人物角色,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表演技巧塑造出形象化、鲜活化的角色来。我们知道,在塑造角色时,演员是以自身和情感作为艺术品加工的材料和工具的,演员既是塑造的主体,也是塑造的客体,更是塑造之后的艺术品。演员是塑造整个过程的主导者,因此演员要首先对塑造的结果一一角色形象进行认知。正如哥格兰所说:“当演员要塑造一个人物角色时,演员首先要对整个剧本细细研读,摸清楚剧作家的用意,整理出不同角色人物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意义,并思考和设计自身所塑造人物的行为,在头脑中首先就要有这个人物角色的形象。总之,演员应该看到角色应该有的状态和面貌。[1]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演员在拿到剧本之后,首先要先了解和分析自身所塑造的角色形象,通过情境的三要素:环境、事件、人物关系来整体概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谈对言语动作——台词的理解。没有对情境的理解,就无法把握言语动作的真实含义,无法理解角色说这些话的真实意图与真情实感!例如在《乡村检察官》中的刘二板头这一角色。刘二板头是个村霸,因为土地问题与乡亲们闹的不合,这场戏的规定情境是检察院来村审案,二板头在村口的小舞台上请检察院的人看戏,为他们接风。似乎很平静的对白,部分群众在看戏中闹了起来,刚刚平息,刘二板头的堂弟刘分田代人来砸场子了,并大打出手,老村长上场控制了局面。此时,检察官常同宝上场,问明了事由。刘二板头动起手来,一片混乱,在混乱中伤到了刘分田的娘,常同宝也跌倒在地,全场安静,常同宝说:“二板头!民事纠纷已经闹成刑事案件了,你看怎么办吧?”此时的刘二板头低下了头,整个舞台上的气氛变的群众高兴,二板头僵持和尴尬。笔者在创造角色完成这场戏的任务时也是完全在这个规定情境中进行的。开始,二板头嚣张,坐在藤椅上,形体很放松,当与常同宝对话时,形体变的比较紧张,讲话也是低声低气,甚至有些词不达意。笔者安排人物在说完每句话后都要在台上来回走动,这种看似随意的走动实际是有意的,因为当角色满怀紧张焦虑心情时,这个行为也是下意识的。每个演员都应该揣摩出隐藏在剧本深处的最高任务。有的演员在一次演出中,从某些场戏来看,表演的不能说不真实,具体的行动也不能说不对,但是戏演完了,观众却总是看不明白他要干的是什么。这就是因为演员没有把握住角色的最高任务的缘故,没有尽到一个表演艺术家的责任。首先,演员应该把整个剧本通读一遍,了解剧本的故事发生、年代时间、社会环境以及人物关系。尤其要注意在了解年代时间时一定要关注处于这个时代中的人物整体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以此才能做到从内到外的统一角色的塑造。其次,演员应该要精读自己要塑造的角色的台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演对手戏的人物的台词,从整体角色高度研究人物的感情线、思想线以及行动线,解读角色人物的行动任务。最后,演员还要利用台词,处理角色的内部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协调性,这其中包括角色在某种情境下的停顿、重音、语气、节奏、情绪等。此外,演员在处理人物角色性格方面,演员可以按照导演的人物角色设定自行设计一些有提示性的细节,包括习惯性的表情和小动作等。总之,通过演员运用自身的智慧学会认知和理解角色,就可以在遵循美学创作原则基础上塑造出充满个性魅力的人物角色。(二)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体现人物。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理解人物,就是去测定人物思想的深度,去探寻他的潜在动机,去感受他的最细微的情绪变化,去了解隐藏在文字深层的意思。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性格的基调,性格基调即人物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点。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去挖掘,从人物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去探索。体现人物,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把人物演出来,就是找到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次演出中准确地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首先要研究角色,分析他,留心倾听作者给他的语言,进入他的生活,体验他的感情和思想,并投入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感情,再通过形体、声音等把这种思想和感情表现出来。同时,演员又要有高度的控制力。仅仅自己有所感受是不够的,他必须使别人有所感受,如果不运用“控制”,就办不到这一点。演员在哭或笑,而同时也在分析笑声和眼泪,以便使它更有力地影响要感动的那些人的心。表演是在演员意识控制下进行的。许多演员谈到,如果演员到了完全忘我的境地,也就难以演下去了。戏剧表演要情动于衷而形于外,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是为了达到表演的丰满、真实,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们说内在情感要通过外部动作表露出来,外部动作又总是有其内心活动的依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紧密关联的。内在情感能激发产生相应的外部动作,而外部动作也能反过来激发产生相应的内在情感,体验和表现是不可分割的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真正好的表演,是演员每时每刻都在人物的感情之中,我们叫它真实感,同时又经常在演员的理智控制之下,我们称之为表现力。成功的表演就是充满表现力的真实感的表演。(三)演员与其所塑造的角色之间的关系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和工具,这是演员的基本特征。演员的任务是塑造个性鲜明的、生动真实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一个演员的一生中要扮演很多人物形象,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可谓无所不有。也许今天扮演乞丐,明天扮演皇帝;今天是叛徒,明天就成了英雄。这些角色的性格,有的也许与演员相近,有的则相反。可能演员的性格外向而角色偏内向,演员本性好静而角色却是好动的,这就要演员以自己的形体、心灵去塑造这些角色。“我”与“他”完全不同,但“我”偏要去演“他”,从这个意义讲,演员的创作不应该是自我表现,而总是在塑造一个与自己不很相同,甚至是很不相同的另一个任务,一个特定的角色,这便是演员与角色的矛盾。演员与角色又应该是统一的,因而演员在塑造人物时,需要努力寻找与角色相适应的性格特征,深刻体验角色的精神生活,由内到外、由外到内地反复体验,使自己的心与角色的心零距离接触,在自己身上建立起角色的自我感觉,这样演员才能以角色的心态生活在规定情景当中,说角色的话,做角色的事,即“我”就是“他”,这时“我”与“他”,演员与角色也就统一起来了。演员只有完成从“我”走向角色这一过程,最终与角色统一起来,才能塑造出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演员与角色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的。演员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要用心灵去感受,用形体与声音去体现,也就是说角色要依赖演员去体现;反之,演员也离不开角色,一切的创造都要以角色为本,不断了解角色的情感,揣摩“他”的音容笑貌,更不能离开“他’的历史背景、性格特征。因此,演员与角色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着的。总结表演是一门心理艺术,它的最终结果就是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来,不管你是从体验入手,从理解入手,还是从感觉入手,我相信最终还是先从内部的自我修养做起。锻炼内心技巧,丰富经验系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唐国强说的:“有的同志认为表演是‘感觉’,有的同志认为是‘理解’这些知识无疑都源于丰富的创作经验。但我个人感觉这两点实际密不可分,正是这两点的逆向发展形成演员表演的张力。理解力的升华和感受力、感觉的深入,使得演员有实力刻画出具有思想深度、情感厚度,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外部的自我修养在于使形体器官准备好去体现角色,并精确地把角色的内心生活表达出来。这是肌体的一门技术,也要求我们的肌体能象“橡皮泥”一样,为适应任何角色的塑造打好基础。协调好内外部的演员,较容易完成剧本、导演以及他人所提出的一切任务。他的自我感觉的一切内外部元素都随时准备响应号召。从内到外的发射愈是自然、鲜明和准确,观众就愈能清楚、广泛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合同协议审批会签单
- 《找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 农村建房合同协议书电子版(2025年版)
- 第13课 网络安全防范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测试)-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含解析)
- 2023年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投资申请报告
- 2025年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4年电工仪器仪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黑龙江省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5陕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讲义:第7讲 密度、压强与浮力(共5节)含解析
- 高中主题班会 梁文锋和他的DeepSeek-由DeepSeek爆火开启高中第一课-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一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一)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5年人教版中考英语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考点测试卷(含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五套附参考答案
- 国家安全网络教育
- 垃圾发电厂汽轮机培训
- 《浙江省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细则》知识培训
- 三年级体育下册全册教案
-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练习题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