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实用文档实用文档PAGE1(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PAGE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高等教育的概念定义: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准确理解高等教育的概念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来看,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高层次教育.二是从高等教育的任务看,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是按照社会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但并非所有的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而是经过了完全的中等教育后的专业教育。三是从高等教育的特征看,高等教育是养成学生良好素养、学术品质和创新精神的教育,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还应包括学术教育,是兼有学术性和职业性的教育。高等教育具有如下内涵:(一)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二)高等教育是由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既包括综合性大学、多科性院校和高职高专,又可以划分为研究性、教学研究性、研究教学型大学和教学型院校等。(三)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高等教育的功能突出地体现在社会需要上,实行以学科为参照,按照社会分工或行业分类设置专业,学生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研修学业,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要。二、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一)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即参照社会分工情况,以社会专门职业门类为参照,进行专业教育。(二)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三)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起初,高等教育只行使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的职能,在当代高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对社会服务也越来越产生重要影响。三、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一)教育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二)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是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并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是中等教育后开展高层次教育活动的场所,是普及型中等教育向专业教育的延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与社会对接。同时高等学校还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自身职能的发挥,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因此,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是密不可分的。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也是相互对应的,甚至可以互相代替.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高等学校的职能来表现,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物质载体。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1、萌芽和形成时期萌芽形态应起源于商朝时期的官办机构“右学”,从奴隶社会逐步转向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官学日渐衰落私学盛极一时,有“天子失学、学在四夷”之说,形成了早期的教育言论集,如《学记》《大学》《论语》等.2、发展和兴盛时期西汉时期在京师长安开办了中央级的高等学府“太学”,汉代还设有鸿都门学,是世界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隋炀帝时期,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时期已经有了留学生教育,当时从日本、朝鲜、吐蕃和东南亚国家前来留学的人很多。建元六年,汉武帝在京师长安开办了中央级别的高等学府“太学”。汉代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隋朝的国子监,宋朝的书院。宋朝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并开始盛行。书院萌芽于唐朝,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宋代最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3、衰落时期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度也在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后终结.(二)近现代高等教育1、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科层次、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1895年,经光绪皇帝批准,盛宣怀在天津设立中西学堂。1903年正式命名为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的前身)。1898年,清光绪皇帝下谕设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型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随着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南洋公学上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先后创办,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至晚清时期,公立高等教育共包括3所公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24所省立高等学堂和127所省里专门学堂。2、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本侵华战争,北大、清华、南开先迁至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回迁。(三)当代高等教育1、1949—1966高等教育1949年至1959年间,我国照搬苏联模式,1959年至1961年间复归了“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当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等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办法来指导高等教育。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工作条例》,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2、1966—1976高等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影响。3、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93年,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实施“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8年5月,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1999—2006年底,教育部与部分省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4所国内知名高校列为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这些大学分别由国家、地方及相关部委共同建设,被称为“985工程”.1998年8月,全国人大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这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第一部高等教育法.《教育法》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外国古代高等教育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肇始于古希腊时期,公元前393年,柏拉图在雅典开办了“学园”,被视为雅典的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教育史上公认的正规高等学校,同时也是西欧最早的一所学术研究机关。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时期,公元425年政府创办了君士坦丁堡大学。(二)中世纪大学12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教师讲学或学生求学的聚集性行会,行会的名称叫做“大学”。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西欧。中世纪大学形成类型有三种,分别是:自然形成型、国家或教会创办型、衍生型。意大利和法国是最早出现大学的国家。牛津大学衍生自巴黎大学,随后,脱离牛津大学的部分师生创建了剑桥大学。数百年后,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一批传教士又成了哈佛大学的创始人。中世纪大学的管理方式也分三种:一是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教师型大学,二是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型大学,另外还有部分混合型大学。教师型大学后来成为主流.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1、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2、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3、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三)近代外国高等教育柏林大学被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国家干预管理的局面,近代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建立起来。1806年在巴黎设立帝国大学.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柏林大学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类别比较齐全。第二继承和发扬了柏林大学的科研和教学相统一、学术自由的传统。1636-1769年间,美国就建立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等9所大学.1877年日本成立东京大学.(四)二战后的高等教育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等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时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办了不同形式的非正规高等教育授学形式,一些非全日制和灵活学制的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出现,以广播、电视、函授形式进行教学,课程多种多样,求学人数不限,入学年龄不限,设有各种学位课程,如英国的开放大学、美国的大学虚拟课程等.第三节高等教育学概说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学科。高等教育现象相对于一般教育现象而言具有特殊性、专业性。特殊性体现在:1。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首先高等教育的性质属于培养高级人才的专业教育,在教育层次上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而且在高等教育内部,也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具有比较鲜明的层次性.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不能仅仅停留在“高”和“专"的圈子内,还要考虑大众文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因而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有其特殊性。2.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除了具有一般教师的特点外,高等学校教师还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特点。相对而言,大学教学还更具有创新性。大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靠经验积累和技能的熟练,更需要科学研究,学术探索作支撑.科学研究作为高校教师的职责之一,更体现了大学教师的创新性.一方面,大学教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能够开拓新的科学领域、创造新知识、解决产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技术问题,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科研活动,能够成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支撑。教师可以通过探索性、创造性的研究,形成丰厚的教学底蕴,并影响教学过程。3。高等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决定了大学的教育活动应更加注重引导,教学活动的目标也必须更多地联系学生的成才愿望,联系社会需要,要更多地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4。高等学校职能具有特殊性。和初等、中等学校相比,高等学校具有教育教学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有的学者认为,还有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高等学校不仅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次,还承担着科学研究的使命,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机构。自柏林大学创办以来,科学研究就成为大学的使命之一。大学拥有雄厚的人力和智慧资源,利用大学科技和人才资源开展社会服务,能使大学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渠道很多,可以与企业、行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区开展不同程度的联系和合作.高等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阵地,科学技术文化水平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高校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大学生求知、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是高校的职责所系。因此,高校在社会文化的引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二、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并派生出自己的分支学科,如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学校管理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发展史、比较高等教育学、大学教育论、大学生心理学等等。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高等教育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高等教育的教师与学生,高等学校的德育、校园文化等等。三、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发展高等教育研究是揭示高等教育本质、探索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和意义的一种认识活动。1843年英国的休伯著《英国的大学》,1852年纽曼的演讲集《大学的理想》是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两部早期著作.1920年,在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率先开设了“高等教育专业”。1930年美国学者佛莱克斯勒出版了《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大学》,针对美国大学的现实问题,系统比较了美英德三国的大学,并以德国大学为样本提出了“现代大学”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次大会决议成立了“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1957年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室编印了《高等教育学讲义》。1978年5月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1984年,潘懋元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出版.四、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一)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二)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三)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和研究(四)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高校教师应达到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其中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既有学历标准要求,也有必要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了解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具备评价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的能力;具有学者的敬业精神,具有本学科的专业水准和知识;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本学科;对本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能做出及时反映;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第一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一)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所制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从概括。(二)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一词,在我国始于蔡元培的《关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将以上两条合并,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1年,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设》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有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们服务,与生产拉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段评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思考学校的发展和改革,这对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该法律第一章第四条写到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二、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涵义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所寄予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要达到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或设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反映高等教育对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集中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目的既有主观性的一面,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是一种主观性与客观性在现实基础上的统一。具体体现在: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高等教育目的作为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往往反映的是理想的目标预期。2。高等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高等教育目的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质,但这并不是说高等教育目的可以主观臆断、随心所欲,实质上他是一种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由于主观性和客观性是俱在的,都对高等教育目的产生影响。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目的都是当时的高等教育主体根据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制定的,带有理想色彩的目标追求。(二)高等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1.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要是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强调个体的利益和权利,兴趣和爱好、社会参与及自我实现.代表人物是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奇、马斯洛和中国的老子.2。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这是基于人的社会性提出的,主张人的教育和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代表人物是孔子、斯宾赛、涂尔干、孔德等人。他们认为教育应该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认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制于社会,人的身心各方面都要靠社会来提供营养。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观,强调了人是社会的产物,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它特别关心个体社会化、公民道德和社会政治。3。高等教育目的文化本位论这是指由于文化教育学的弘扬而形成的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哥、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与政治、经济相比,教育的本质更倾向于文化的范畴;认为教育活动是一种文化生产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存在的方式。文化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但从文化学的角度,强调人与文化的关系,强调高等教育应该更多地启发学生的心智和提高文化修养。这种观点非常不全面。4.高等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表现,是不科学的。5.高等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斯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担不是抽象地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把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作为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服务的是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一定社会培养人才。而社会对人的需要必然涉及到人才的发展问题。二者共同作为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并根据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日认识各自在教育目的确定中的具体作用,未解决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确定了正确的途径.(三)全面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1.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一)导向作用高等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高等教育目的能够确保人们的活动不偏离目标,使人们在统一目标的指引下进行活动,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整体性。(二)调控作用调控作用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宏观方面说,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饿规划、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等都具有支配控制作用。从微观上说,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实际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组合,也具有支配和调控作用,比如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和技术的运用等。同时对学生也有规范作用,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朝着预定的培养目标。(三)激励作用目的能够知道人们的整个实践活动,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四)评价作用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第二节高等教育目的体系与实现途径一、高等教育目的体系包括: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三个层次结构.(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对接受高等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统一标准与总体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具有多样性特点。1998年人大通过了《高等教育法》,其中规定:1.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2。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技能、方法和根本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3。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的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总规定。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的质量要求。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的因素有:第一,专业培养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第二,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第三,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第四,专业培养目标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试试先专业培养目标的手段.具体有两层含义:一是为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建设的课程体系;而是没门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二、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一)教学工作广义教学包括培养人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学指学校教育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教育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的,主要是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不同专业,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往往有各自的特殊性,但是其教育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二)科研训练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可以直接推动学科的发展,使学科教学内容不断得以更新,教师通过授课使学生所学内容是当前最新的。教师通过学校开展学科研究,能全面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更深刻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要求,能准确的认识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反映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可以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在科研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热爱真理的科学酒神.(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其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事件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其群众观点,培养其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互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三者着力点和具体方法不同:教学工作主要在于掌握人类知识,虽也有研究探索性,也较多强调创造性学习,但主要是紧密围绕“传道、授业、解惑”展开;科研训练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寻知识的能力,虽也存在教与学的成分,但主要是培养科学研究素养和能力;社会实践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素质、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其间虽也有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主要还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三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都是尽力围绕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共作任务来进行的,从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结构一、高等教育的结构类型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一)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1.形式结构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办学方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通常意义分: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分:公立、私立、双轨型(既有政府也有社会机构或个人)。(1)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泛指按照国家招生计划招生并开展全日制教育的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则是指面向成年人或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人开设的以提高学历或专业水平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形式。教育部1980年制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198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始试点并在全国推广。(2)公立高等学校和私立高等学校按照办学主体的不同,高等学校可分为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在国际上可分为公立主导型、私立主导型和双轨型。公立主导型代表国家有美国、英国、德国。私立主导型代表国家有日本、韩国、印度等。双轨型代表国家有荷兰、比利时等.2。层次结构高等教育层次机构是指高等教育中的各级教育,一般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级.各个层次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从专科层次向上一级层次的纵向梯级衔接关系。专科教育一般为2-3年,以培养职业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一般为4-5年,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技能、方法和根本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研究生教育一般为2—3年,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教育一般为4—5年,强调学生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学科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3。科类结构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校、系、科、专业的结合形式。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横向结构,它包括专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以及专业门类与经济结构、科技结构、产业结构等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受到经济结构、科技结构、产业结构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4.类型结构类型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的构成状态。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等学校包括三种类型,即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主要实施本科以及以上教育,高等专科学校实施专科教育.按照学科门类划分,高等学校可以划分为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按照职能划分为,教学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和研究型大学。5。区域结构高等学校的区域结构主要是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状态,或者高等学校数量、类型、层次的地区分布情况。教育部直属的高校有76所,其中25所在北京,有12个省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都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二)高等学校的内部结构1.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是一定的教育管理体制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设立的机构及管理体系.其组织结构指的是按照高校管理和业务职能划分的部门、单位以及按照科类职能设置的院系结构.高校内部的科层制具体表现为,每所高校都有职能部门,管理层次大致分为3—4个,即校长-副校长—处长或者是校长-副校长—处长—科长.有的高校规模大,采用事业部制,具有分权特征;有的高校规模较小,采用职能结构,具有集权特征。我国高校内部学术组织结构一般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大学—学院和学系”;第二类是大学下面仅有学院,在学院之外设置了基础部、外语部、体育部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的是学院级,有的是系级;第三类是“大学—学部—学院—系,所”模式;第四类是“大学—系,所”两级结构,存在于规模较小的高校。2。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高等学校课程是各类高等学校规定的和大学生自我安排的学习、活动的总体计划及其过程中的多种内容的统称。从层次上看,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从教学管理形式上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限选修课;从学生学习的形式看,可以分为正式课程、潜在课程.3.高等学校的教师结构高等学校的教师结构是指高等学校教师群体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要素的构成状态。高等学校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是指高校教师群体学历层次的构成状态。高等学校教师的职称结构是拥有高、中、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务的比例。其中专任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种。高等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是指高等学校教师群体中各年龄阶段的教师构成比例。高等学校教师的学缘结构指的是高等学校教师学历的来源构成情况及不同来源学历的结构比例.二、高等学校的体制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利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总称。高等学校的体制指的是高等学校这个具体的组织中,领导和管理高等学校正常运行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称。机制是事物内部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高等学校的运行机制是指对高等学校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高等学校决策,协调人、财、物使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主要是指高等学校的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其运行机制.从宏观上看,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类型:1。中央集权型中央集权的高等学校的管理权限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优点:有利于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有利于保持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中央政府的相关决策能有效实施。缺点:限制高等学校因地制宜的发展,缺乏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国是实行中央集权型的典型代表。2。地方分权型地方分权型是指高等学校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责任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及其机关在其管理权限范围内,具有完全独立权力,中央政府对其权限内事务不加干预.优点:高校能根据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差异对高校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办出特色,便于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足:地方政府难以根据国家整体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对本地高校发展进行调控。代表是美国。3。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这是介于中央集权型和地方政府分权型之间的一种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管理对象和内容的划分,分别行使管理权。代表国家是英国和日本(二)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1995年以后,我国开始建立“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管理体制,即中央与省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为主.(三)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1。高等学校的校长在集权型管理体制下,公立大学的校长由政府任命;在自治型的高等学校,则由学校董事会等机构来任命。代表是美国。我国高等学校内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我国高校先后经历了如下阶段:(1)1950—1956年校长负责制(2)1956-1961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3)1961-1966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4)1966-1978党委一元化领导。(5)1978—1985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6)1985-1989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7)1989之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高等学校的决策机构主要形式有:(1)董事会董事会是国外很多高校的决策机构。董事会是高等学校举办者或者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同时也是高等学校联系社会的桥梁是处理公共关系的枢纽.英美等国的董事会在学校决策中具有最高决策权力。职责:决定学校重大事项,负责提供筹集办学经费,决定校长的任免。(2)理事会国外很多高校都设有理事会,也称校务委员会。理事会是高等学校的日常行政决策机构。理事会或者校务委员会在人员组成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由非专业人员组成,如美国。第二类是由学术人员组成,如法国。第三类分别由上述两类人员组成,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决策理事会由16人组成.大学校长通常是著名政治家或王室成员担任,只是名义上的领导。(3)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的决策。学术委员会作为管理各个学科和各类学术工作的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由大学所有的教授及其他代表人员组成,在学术方面行使决策权力。第二节高等教育的价值一、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高等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及意义。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既可以从社会实践活动领域考察,也可从社会生活领域来体现.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看,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包括:(一)经济价值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高等教育能够满足人们从事生产和再生产活动需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主要体现在:1。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效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2.高等学校通过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创造和生产科学技术,为社会输送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改进社会生产方式,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3。高等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高级人才智力资源支持,直接为社会经济活动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和服务。高校可以与企业联合研发,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指导企业发展.提供高级管理人才进修班,为企业量身定做发展战略。(二)科技价值高等教育的科技价值是指高等教育在促进科技生产、发展、推广和应用等方面的作用。主要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和进行科技活动体现出来:1。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应用工作者。2.促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传播。3.直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文化价值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指的是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1.高等学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和传播者。2。大学在于社会的交互活动不断用自己潜在的文化影响着社会。3。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很具有社会文化价值。(四)教育价值高等教育的教育价值是高等教育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1。高等教育活动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进行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研究的成果,积累教育经验,编写教材,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持续的影响。2。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活动,有一部分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师资.3。高等教育通过培养教育学科理论人才推动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五)生活价值高等教育的生活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经验、生活技能、生活环境和生活品位等方面.人们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获得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技能和生活经验,在观念、思维、兴趣、情感、审美等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培养,熏陶和感染,能够提高工作技能和整体素质,在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能够相对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拥有更多的健康保障和生活情趣。二、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一)促进个体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知识量的增长.高等教育是高级的专门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环境所学的知识的层次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知识层次更加贴近社会生产实践,更接近最新的科学知识成果。能力方面的发展。大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课堂的研究讨论等都是大学生多种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学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第二和第三课堂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能够得到良好发展。学习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指导以及自己的兴趣和抱负,广泛涉猎,不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为将来的持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研究能力上的发展。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或与他人合作,对学术领域的问题能够设疑、质疑,对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能够提出新的发现,甚至做出新的发明创造。在实践能力上。个体可以利用各种学习途径和方式,在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方面能得到较多的锻炼.(二)提高个体文明素养一方面,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对社会文明的认知程度和分析、判断、批判能力也随之提高,有利于养成较高的文明素养.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大学的课程教育、社团互动、科技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中广泛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文学艺术、高雅情趣的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个体文明素养.(三)实现个体的目标追求高等教育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多种追求。第一,高等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创造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获取对行业或所追求事业的基本认知。第二,大学生在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品位,形成新的价值观的重要过程,能够更好的处理事业和生活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第三,接受高等教育是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和提高自身发展起点的必要条件。第三节高等教育的功能一、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一)政治功能1.培养政治人才2.使教育者政治化3。促进社会政治化(二)经济功能1.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2。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3。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三)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文化传承功能2。文化选择功能3。文化创新功能二、高等学校的职能(一)培养专门人才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从古代的高等级学校到近代大学,高等学校的职能一直是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即使到当代,大学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仍是高等学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中心。不同的历史时期,培养专门人才这一内涵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功能进一步扩展,在培养人才的层次上形成分化。从初期的培养少数精英人才扩展为面向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的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从培养的类型包括了学术型、应用性、技术型乃至复合型等.(二)发展科学技术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是国家科学研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具有学科齐全,人才汇聚,基础研究条件雄厚等特点。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国家科技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1)按照科学研究活动的对象划分,科学研究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研究、工程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人类科学研究。(2)按照科学研究的性质划分,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1)科研和教学相结合(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相结合(3)规划课题和自选课题相结合3.科学研究的程序(1)科研准备(2)研究过程(3)成果总结(三)开展社会服务开展社会服务是当代高等学校上述两种职能的延伸。这里说的服务是指高等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在学术资源、人才资源、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形成了深厚的积累,除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作用外,还具备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潜在优势。高校社会服务发源于美国.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包括:第一,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第二,专家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的类型有:第一,教学类服务.是指高等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方面向社会开展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第二,科技类服务。包括承担企业或其他单位委托的科研任务,参与国家和地方的联合科研攻关,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和科技咨询活动。第三,开放式服务。高校有良好的人才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教师可以到政府机构或企业担任顾问和参谋,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或志愿者的方式参与社会服务,高校的实验室、图书馆、医院、体育场馆等设施都可以有限度的面向社会开放或实行资源共享。第四章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概述一、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含义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是高等教育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包括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两方面。规律的基本规律第一,客观性。第二,普遍性。第三,必然性.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从是指高等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样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特征。就是说,只有同时符合这三种特性的高等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趋势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本质回答“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回答“高等教育是如何运行的”,高等教育原则是回答“高等教育应该怎么办"。二、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主要观点(一)把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将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把教育内部诸方面的关系称为“教育内部的关系”,进而把这两方面的关系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二)按“规律就是关系"的说法进行分类,提出教育工作中诸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等十大关系,并认为这十大关系就是教育的十大规律.(三)按照教育规律作用的形式、范围和层次分类,分为: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教育的动态规律和静态规律,以及教育的基本规律、学校教育规律和学校内部具体教育工作规律三个层次的规律。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最基本的方面还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加以论述的。三、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注重整个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但缺乏对高等教育的针对性研究。(二)注重高等教育与其他方面关系的研究,忽略高等教育的主体性。(三)注重高等教育各组成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忽略对高等教育根本因素的研究。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一、高等教育与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人类社会的产生与教育的产生发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没有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是无从发展的。同样,教育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先是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统治阶级学习“统治之术”的工具,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教育又重新回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发展服务。2.未来社会将成为智力社会在未来社会,人们的知识和智力将成为社会生产力再生产的最重要手段,人们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开发主要依赖于教育,因此教育在未来经济、社会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教育是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手段,是老一辈与新一代人承接和延续的手段,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能动的积极的作用。4.科学把握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唯物主义认为,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发展当然要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因而,社会的发展也依赖于教育的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以人才为中介和联系环节的。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而服务与社会,社会通过对人才的需求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二)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高等教育是政府活动和公共政策的一个方面。高等教育制度对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有影响。体现在:一、政治制度决定了该制度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并由此制约高等教育的内容、课程乃至方法。二、政治体制也决定了高等教育制度的结构和功能。高等教育制度和教育过程本身存在着政治现象.1.高等教育与政治是不可分割的。2。高等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高级专门人才。3。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1)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掌握高等教育的领导权,规定各个阶级和阶层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规定着哪些人受教育,受什么教育,规定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2)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为高等教育工作制定出一系列的教育方针、政策,规定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确定了人才的选拔制度。(3)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管理高等学校,从教育计划到教育制度,从教材内容到培养方式都进行全面的安排、监督和检查。(4)统治阶级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和选拔。(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一方面经济为高等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要求。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这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物质活动形式——经济活动。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于经济的适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1)高等教育对经济的适应具有间接性.(2)高等教育对经济的适应具有超前性。(3)高等教育对经济的适应具有周期性。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教育是传授生产知识、生产技能的基本手段,是人类社会不断生产熟练劳动力的“工厂”.(2)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从而提高再生产劳动能力,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促进生产革新和技术改造.(3)教育不仅培养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还为经济建设培养计划、开发、研究、设计等人才,这对现代化的大生产是必不可少的。(4)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研究成果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四)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高等教育是传递、积累、发展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2.高等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工具。3。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4。科学技术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体现在:(1)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高等教育重视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不断更新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学生智能的培养和训练。(2)现代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这要求高等教育为普通教育培养更好的师资。(3)现代科学技术高分化、高综合,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既精通专业,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的科技专门人才。(4)现代社会的生产管理和经济管理,已经转变为科学的管理,需要高等教育培养众多的精通现代管理科学的高级专门管理人才。(五)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走位人类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化艺术活动及表现这种活动成果的物质设施。教育是文化传递与更新的工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教育文化与教育传统我国教育文化的四个源泉:(1)儒家教育传统(2)道家教育传统(3)佛教教育传统(4)西方教育学和心理学儒道互补的教育理论构成了我国教育文化传统的主体。2.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因素所构成的,三者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洽的文化共同体,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产生影响和作用。物质文化的发展可以为整个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内容的来源是对物质文化的遵从。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并延续下来,其根本原因就是依靠了对于物质文化的遵从性,对物质文化的遵从性要求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自觉地接受物质文化的价值观的约束,获得一定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并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思维结构等方面保持与物质文化的平衡。精神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起着推动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的人才,把高等学校办成精神文明的建设基地。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教育文化的历史传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2)在继承我国民族良好的道德传统、光荣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博采众长,形成我国现代文明的特色.(3)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塑造出具有民族自尊自信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为祖国繁荣昌盛,为世界和人类和平进步奋斗终身的人才。(4)全社会的宣传、理论、文艺、出版、新闻界要努力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标准,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智能文化发展了,才能跨入文明之国的行列.智能文化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采用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学校教育方式,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专门人才。3。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1)教育具有保存和传递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选择和整理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创造和更新文化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标志,应通过科学研究、学术讨论、著书立说,将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并不断创造、发展、补充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使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4)教育具有交流和融合各民族文化的作用二、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规律(一)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政治的发展政治是指阶级社会中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采取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相应的手段、组织形式等。由于政治具有阶级属性,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往往是通过行政、法律等强制性的手段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政治与高等教育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由于政治总有进步和反动之分,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决定或影响作用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因而高等教育要适应政治的发展这一规律,就要求高等教育不能脱离政治而存在,并要与进步阶级的政治联系起来,适应并推动进步政治的发展。高等教育对政治的适应并不是消极的,它通过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对年轻一代的社会政治意识的培养,甚至直接介入社会政治活动,来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变革和发展。高等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关系是客观的,任何社会都存在着这种关系,只是不同形态的社会这种关系的性质不同而已。(二)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是人类社会现象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其他社会现象包括高等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水平是高等级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它不仅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且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经济决定着劳动力市场,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制约着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以及高等学校的教学制度和组织方式。高等教育的适应是主动地,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从而体现出其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同时,依托高校进行的科学研究还有力地推动科技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尽快在生产中运用,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为社会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此外,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可以引起社会观念和伦理道德的变化,并可以引起个人经济行为的改善,使人更合理地从事生产和消费,从而对经济作出贡献。(三)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科技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观念及手段.高等教育对科技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是现代科技传播、普及以及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和重要渠道,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也是创造科技成果、进行科技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和科技有着本质的联系,高等教育必须从这一规律性的联系出发,主动适应和促进科技的发展。(四)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文化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更为密切的相互交融的本质联系。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处在人类文化的不断变化之中.文化的变迁不仅为高等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提供一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且文化中的部分内容还直接构成了高等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等内部要素。高等教育一方面因为受到文化的制约而必然适应其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由于其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而在社会文化变迁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的教学是传播和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在传递文化和培养能够继承和发扬人类文化的下一代的同时,还发展和创造着新的文化。同时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所具有的特殊的相互包含、相互交融的关系,政治、经济等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往往是通过文化这一中介来实现的。(五)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口的发展人口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自然基础。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促进人类文明化的活动,它与人口的状况有着内在的联系。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对人口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人口质量的提高,又影响着人口增长的速度。第三节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高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不仅要使体力和智力各自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必须是两者统一、平衡、和谐地发展,这些都需要“社会生产实践"来保证的。在一个高度发展的大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具备了丰富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才能充分运用他的智力和体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与生产过程的统一,既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求,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对道德品质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人的存在和发展,与整个社会的运动和发展史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就包括知识、道德和情感的制约与规范。在未来社会,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高尚的道德与美德情趣必然是重要的组成因素。总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生产关系则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不可能完满实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才有逐步实现的可能。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将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提高,逐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生产不断增长和完善,以保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马克思论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关系。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逐渐发展,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奴隶社会的出现,产生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到了封建社会,分工更加严格。不参加生产劳动的统治阶级为了培养下一代的统治者,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这些教育机构不承担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教育内容不需要联系生产实际。这种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社会生产领域,需要的工人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科学知识。而系统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在生产劳动过程之外来进行。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既要求对劳动者的教育从生产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又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所结合,使之能承担社会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任务.在现代社会,生产、科学、教育三者越来越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二)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美诸多素质的发展所构成,全面发展教育就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各个组成部分。1.德育。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学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智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教学对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体育。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生理素质基础的教育。学校通过体育课和各种体育活动、保健措施,授予学生卫生保健、身体锻炼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展,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讲究卫生和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4.美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情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艺术活动,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的心理结构。全面发展教育的几个组成部分,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整体作用的有机结构。任何一种素质的提高,都会对其他素质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任何一种素质的缺陷,往往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予以重视。二、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大学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基本成熟,而在心理上,大学生则有着不同于其他青年群体的特点。他们智力水平较高,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是由于自我价值观、地域不同等因素,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面对复杂的社会,大学生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幼稚。在社会变革和自身发展的压力下,由于缺乏实际的社会生活体验和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疾病,导致了休学、自杀、犯罪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既有环境因素又有个人自身因素;既有个体先天遗传的因素,又有后天因素的影响.而个体所处的环境和个体后天的实践活动往往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高等教育作为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对个体的后天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等教育能够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意识的对不同能力、不同气质、不同性格和不同兴趣的学生施加积极地教育和影响,使大学生在共同提高的前提下,都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个性发展。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绝不是要求学生要“平均发展”,更不是要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不仅不是对个性发展的否定,而且正是促进每个人个性的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而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发展方面所作出的社会性规范,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全面进入有意识的状态,从而为个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个性,而决不是压抑一个人的其他特性而专门培植起来的个性.第五章高等学校的专业与课程第一节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的涵义一、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的概念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课程是专业教学赖以展开的依据。当代世界绝大多数高等学校从性质上看,实施的都是专门教育,即根据学术门类或职业门类划分,将课程组合成不同的专门化领域,在我国,将这些不同的组合成为“专业”。(一)高等学校专业高等学校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有以下三层意思:1.专业是高等学校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2.专业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指专门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有一级、二级、三级学科的划分。专业设置既不能太宽(如按一级学科设置),也不能太窄(如完全按三级学科设置),而应根据社会需要、人才成长规律和客观条件综合考虑来进行设置。3。专业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的.职业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在高等学校,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当社会上出现新的职业时,学校首先开设几门职业需要的选修课,当新的职业发展到相当稳定,提出了稳定的人才需要,并且高校条件已基本满足时,就正式设置专业.(二)高等学校课程狭义高等学校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综合。广义的高等学校课程是指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课程分类:1。根据课程目标,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2.根据与专业职能的关系,可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是使学生达到专业职能目标所需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课程。包括两类:一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公共基础课,如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等.二是某一门类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基础课,如工科的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专业基础课某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如机械制造专业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制图等。专业课是体现专业特点并根据该专业特殊要求开设的课程。3。根据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保证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和规格的课程。选修课是保证学生适应科技发展和职业需要或提高素质的课程。根据专业方向或学习兴趣,选修课又可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4.根据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训练操作技能,可分为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5.根据学时或学生人数,可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一般100学时以上、100学生以上为大型课程,30学时以下、10个学生以下为微型课程。6.根据课程有无具体明确的计划,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二、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的特殊性(一)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二)以探求高深学问为首务(三)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完善第二节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的改革趋势一、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的改革原因(一)内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所致。(二)外部原因1.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张了高等学校的职能。其次,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类型。第三,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受到怀疑。2。知识的激增知识的激增要求高校课程做出以下三方面的变革。第一种变革是数量上的,使课程内容跟上时代步伐.第二种变革是质量上的,即在众多知识中寻求最基本、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本原理,并使之结构化。第三种变革是革命性的.课程所强调的再也不应该是使学习者获得知识,而应强调如何查找和使用知识,即学会学习.3。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根据精神文明的需要,恰当安排高校课程,特别是那些关系人才基本素质、修养和人格的普通课程,一直是当代高校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4。个人的需要高校专业、课程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人志趣和职业志向,是保证高教质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学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和自费上学的体制逐步完善,在相当程度上要求高校专业与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各种需要。二、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的改革趋势(一)课程内容综合化途径:第一,课程设置上的文、理、工相互渗透;第二,开设联合课程或综合科目课程;第三,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二)课程设置和实施多样化途径:第一,开设大量选修课,使课程种类多样化;第二,运用新信息技术,使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第三,开设自由研究课程,使课程形式多样化。(三)课程性质职业化途径:第一,设立职业方向主修课或专业;第二,重视实际工作经验,并将其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第三,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四)课程方向人文化途径:强化大学的普通教育,把今日普通教育与早期自由教育结合起来,特别强调旨在培养完全人格的人文学科、艺术和社会科学及哲学的课程内容。第三节高等学校的课程编制一、课程编制的含义课程编制是指高校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将形形色色、千差外别的课程系统编织成所期望的课程结构的过程.二、高等学些课程编制的原则(一)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二)适合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三)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四)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三、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的层次高等学校课程编制总体上包括确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三个层次。(一)高等学校教学计划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是指专业教学计划。即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学生将要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又包括:(1)培养方向。它通常指通过课程和教学,该专业培养人才所瞄准的未来职业门类。如工程师、教师、农艺师、医生、研究人员等.(2)使用规格。它指的是同类专业中不同人才在未来使用上的规格差异。例如工科类专业可分为管理工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科学人才三种使用规格;还有些专业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类使用规格。(3)规范要求。即对同一培养、同一使用规格人才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具体要求.它是培养目标中的最核心和最本质的东西。2。课程结构.是指某个专业所设置的各类型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是否合格。它是专业计划的核心部分.课程结构状况主要表现在几种类型课程的比例关系上.3.主要教学形式。它主要标明每门课的主要教学形式都包括哪些,如讲授、讨论、习题、实验、考试、考查、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也包括教学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军事训练、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4。时间分配。在教学计划中,还要标明每门课程每学期、每周的学时数与总学时,以及每门专业每学期、每周的学时数与总学时。5.学年编制。即学年与学期的起讫,上课、考试、各种实习、军训、科研训练、劳动以及假期的起讫.我国在制定课程计划时需要遵循如下一般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打好基础;适当分段,相对完整;互相衔接,基本一贯;突出主要学科,保证学科之间的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二)高等学校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