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1 14 26 57 81 98 101河源市自然资源局关于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蓝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代码2111-441625-04-01-645583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广东省(自治区)河源市东源县(区)蓝口镇乡(街道)礤下村癞痢石北东侧及北侧山脊处(具体地址)地理坐标(115度00分56.000秒,23度58分10.000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八、非金属矿采选业10--11土砂石开砂项目)--其他2)/长度(km)矿区面积159400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东源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2001.45环保投资(万元)354环保投资占比(%)施工工期——是否开工建设☑否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二二年九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2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与《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相符性分析表1-1与《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相符性分析《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相关要求本项目情况是否符合(四)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管理规划明确禁止勘查开采的矿种,不得新设矿业权。新设勘查开采项目优先向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17区、重点勘查区和重点勘查开采矿钨、锡、金、稀土等矿种,按时序安排,原则上一个勘查规划区块对应一个勘查项目,共划定45个勘查规划区块。项目矿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矿区范围不涉及该规划中规定的禁止开采区。符合(一)推进矿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矿产资源安全生产管理。督促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预防先行,规范操作。提前排查隐患,做好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全员风险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强化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规程规范。项目矿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生产管理,对环保措施加强环保管理和巡查、维护,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全员风险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符合(五)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科学配置资源,引导采矿权投放,对涉及铁、铜、铅、锌、钨、锡、对仁化凡口外围铅锌矿、新丰左坑稀土矿、广宁黄泥坑金矿等勘查程度达到详查以上(含详查)的探矿权或其它拟探转采区块33个,划定为开采规划区块。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开采规划区块,严格控制开采规划区块的空间范围,衔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控制线项目矿区为依法依规设立的矿山,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采矿权通过公开网上挂牌出让方式由采矿权人合法竞得。项目矿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符合3的管控要求。(四)加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落实矿山生态保护主体责任。坚持“谁督促矿山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实现边开采、边保护、边治理,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义务。项目制定矿山恢复和环境保护措施,遵守“三同时”符合2、与《河源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相符性分析表1-2与《河源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相符性分析《河源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相关要求本项目情况是否符合二、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三)规划目标(4)建成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全面落实绿色勘查,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以先进绿色矿山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绿色矿业发展。2023年底前全市持证在采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初步形成矿业布局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矿地统筹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项目矿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项目开发过程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不占用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项目根据规划要求纳入全市的矿产开发利用的全面规划管理中。项目采矿权人已取得《采矿权许可证》及《采矿权变更生产规模申请核查意见的函》(见附件3、附件8)。符合三、矿产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二)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东源县发展定位及方向:国家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广东新兴产业(硅)集聚区。重点开发玻璃用硅质原料、石灰岩、建筑用石料等优势矿产,依托蓝口、柳城镇的石英矿产资源,发展硅质材料精加工等产业。鼓励勘查和开发地热等矿产资源。项目矿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该矿区为已设置采矿权,为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石英石矿。符合4四、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四)严格规划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开采规模准入标准。新建非金属矿山应在符合最低生产建设规模要求的基础上,实行规模化开采、集约节约开发。新建建筑石料矿山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50万立方米/年,水泥原料类不低于50万吨/年,饰面石材类不低于5万立方米/年。为满足当地需求,在偏远地区设置少量低于生产规模准入标准的建筑石料矿山,应经过充分论证,且生产规模应不低于30万立方米/年。项目矿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该矿区为已设置采矿权,为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石英石矿,本项目设计开采规模未52万t/a。符合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区生态保护(二)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地方政府和矿业权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责任,引入专业治理第三方机构,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恢复、责任追究”的治理责任体系。项目制定矿山恢复和环境保护措施,遵守“三同时”制度。符合5其他符合性分析1、“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表1-3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内容符合性分析生态保护红线项目矿区位于广东省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见附图1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粤府〔2020〕71号)中的广东省环境管控单元图(见附图3)可知,项目矿区处于一般管控单元,不属于优先保护单元。根据《河源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河府〔2021〕31号),项目矿区范围、办公生活区等均处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属于优先保护单元(见附图4且均处于方案所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之外(见附图5)。本项目矿区内及其周边枝状水系较发育,矿区内有常年流水的较大溪流有两条,一条(南面小溪3)发源于矿区南侧,由西往东流,在中心村汇入横坑水;另一条(小溪2)发源于矿区北侧,由西往东再折向南流,中途接纳小溪1,在中心村汇入横坑水。根据《关于同意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粤府函〔2011〕29号)及《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粤环〔2011〕14号)的水体环境功能划分,横坑水、项目汇水小溪未经功能区划,经实地调查,项目项目汇水小溪、小河主要用于周边农田灌溉,水体功能属于农业用水,水体规模属小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水系图见图(见附图6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河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见图(见附图7)。由附图7可见,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根据《关于河源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00〕95号),东源县原有一个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东源县东江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东源县仙塘镇),见下表:6表1-4河源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东源县部分)保护区所在地保护区名称和级别水域保护范围与水质保护目标东源县东源县自来水公司一级东江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东源县区二级保护区吸水点上游1000米至吸水点下游500米河段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相应一级保护区米的陆域范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相应二级保护区域两岸向纵深100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上游边仙塘镇)界上溯3000米内及准保下游200米内的河段两岸向陆纵深护区为Ⅱ类。米。取水口侧正常水规划:东新港镇杨梅坑吸水点为线向陆纵深10源县新丰一级中心1000米范围内的米的集雨区,入江保护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河流相应二级保饮用水源区Ⅱ类。二级保护二级保护区(位于东源县新港镇)深200米的陆域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为2000米区域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一级保护区外3000米的区域由上表可知,项目选址位于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不在东源县东江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东源县仙塘镇)或东源县新丰江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东源县新港镇)的一、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及陆域保护范围内。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部分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5〕17号)可知,东源县蓝口镇划分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具体如下:序号所在县区服务乡镇水源保护区名称服务乡镇保护级别质目标水域保护范围陆域保护范围东源县蓝蓝口上口坑水库镇水源保护区一保护Ⅱ类上坑水库的全部水域上坑水库的全部汇水区域。由上表及附图7可知,项目选址位于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附近,不在东源县蓝口镇划分的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的水域及陆域保护范围内。因此,项目选址符合生态保护红线控制要求。507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021年河源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21年河源市市区及各县环境空气质量均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2018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域。由《2021年河源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21年全市主要江河断面水质总体保持优良,东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地表水考核断面综合指数排名保持全省领先。本项目的特征污染为SS,由监测结果可知,各地表水SS均达标。本项目的排水不会加重地表水有机物污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乡礤下村癞痢石北东侧及北侧山脊处,项目周边50米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实施后产生的“三废”经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治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仍能达到现有标准,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运营期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资源等,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负面清单本项目主要为玻璃用石英岩矿开采项目,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发改体改规〔2020〕1880号)中所列的禁止或许可准入事项,负面清单以外的投资项目均为允许准入。项目不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粤府〔2020〕71号)中的限制及禁止类别。根据《河源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河府〔2021〕31号),项目位于东源县蓝口镇重点管控单元,不在优先保护单元。表1-4与“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重点管控单元准入清单”相符性分析8录》中的“淘汰类”和“限制类”性矿产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本项目为玻璃用石英岩矿露江流域内新建造纸、制革、味精、本项目为玻璃用石英岩矿露不属于东江流域内严格控制区涉及蓝口上坑水库水源保护区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本项目选址位于蓝口镇礤下盖范围内禁止新建每小时35蒸吨间和生活空间之间设立缓冲控制本项目为玻璃用石英岩矿露本项目为玻璃用石英岩矿露9本项目为玻璃用石英岩矿露1-10.【矿产/禁止类】严禁矿产资源开采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环境污境敏感地区审批新增有重金属排本项目开采矿种为玻璃用石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项目玻璃用石英岩矿露天开1-11.【矿产/限制类】严格审批向严格控制周边地区矿业权设置数本项目为玻璃用石英岩矿露1-12.【岸线/禁止类】优化岸线开和不符合其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用系数等用水总量和效率指标达本项目矿区范围露采初期雨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尽量回控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善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直接向水体排放未经处理的畜禽2、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主要为玻璃用石英岩矿开采项目,项目使用的生产工艺及装备不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淘汰类或限制类项目;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不属于上述目录中的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本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要求。(2)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主要为玻璃用石英岩矿开采项目,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发改体改规〔2020〕1880号)中所列的禁止或许可准入事项,负面清单以外的投资项目均为允许准入。3、与《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相符性分析根据《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相关要“第四十三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一)设置排污口;(二)设置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罐、仓库、堆栈和废弃物回收场、加工场;(三)排放、倾倒、堆放、处置剧毒物品、放射性物质以及油类、酸碱类物质、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及其他废弃物;(四)从事船舶制造、修理、拆解作业;(五)利用码头等设施或者船舶装卸油类、垃圾、粪便、煤、有毒有害物品;(六)利用船舶运输剧毒物品、危险废物以及国家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七)运输剧毒物品的车辆通行;(八)其他污染饮用水水源的行为。除前款规定外,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还不得停泊与保护水源无关的船舶、木排、竹排,不得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放养畜禽活动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第四十九条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禁止在东江干流和一级支流两岸最高水位线水平外延五百米范围内新建废弃物堆放场和处理场。第五十条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在东江流域内,除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项目外,还禁止新建农药、铬盐、钛白粉生产项目,禁止新建稀土分离、炼砒、炼铍、纸浆制造、氰化法提炼产品、开采和冶炼放射性矿产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项目;严格控制新建造纸、制革、味精、电镀、漂染、印染、炼油、发酵酿造、非放射性矿产冶炼以及使用含汞、砷、镉、铬、铅为原料的项目。禁止在东江水系岸边和水上拆船。……”分析结论:项目矿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项目选址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为旧矿山,开采矿种为玻璃用石英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项目不属于上述条例所规定的禁止或严格控制新建的项目范围。因此,项目选址与建设符合《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要求。4、与《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相符性分析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粤环〔2012〕37号)规定: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采用先进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提高废水回用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减缓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边开采边复绿),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方式开采,该采矿工艺是国内普遍采用的成熟采矿工艺,为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同时提高废水回用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减缓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5、与《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相符性分析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财建〔2006〕215号)要求,“二、地方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资质的机构对试点矿山逐个进行评估,按照基本恢复矿山环境和生态功能的原则,提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目标及要求。地方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新建和已投产矿山企业根据上述要求,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并提出达到矿山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目标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地方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依据新矿山设计年限或已服役矿山的剩余寿命,以及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所需要的费用等因素,确定按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由矿山企业分年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并列入成本。”分析结论:本项目属于旧矿山改建项目,开采矿种为玻璃用石英岩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边开采边复绿生产规模52万吨/年。建设单位已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中将明确提出达到矿山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目标的具体措施。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6、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通知》(粤自然资函【2021】497号)相符性分析根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通知》(粤自然资函【2021】497号)要求,各地新建矿山必须符合绿色矿山标准要求,强化绿色矿山标准源头管控,在新立采矿权出让合同中必须明确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及违约责任,确保投产一处建成一处。本项目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边开采边复绿),建设单位已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中将明确提出达到矿山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目标的具体措施。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通知》(粤自然资函【2021】497号)相关要求。7、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21】31号)相符性分析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21】31号),推进绿色矿业发展,建立健全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全面开展绿色矿业达标行动,2025年底前全省持证在采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推动矿产勘查、开采、选矿先进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水平。本项目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边开采边复绿),建设单位已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中将明确提出达到矿山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目标的具体措施。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21】31号)相关要求。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广东省东源县城北东60°方向,直距约26km处的礤下村附近,行政区划属东源县蓝口镇所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5°00′56″,北纬23°58′10″。矿区有X155县道通向蓝口镇约8km,G205国道、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河龙高速从蓝口穿腹而过,东江流经蓝口镇,可通行250t船只,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水陆交通网,矿区距蓝口镇8km,距离东源县城56km,交通条件较便利。项目矿区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矿区所在地属于东江流域,项目矿区边界西南侧距离最近地表水体横坑水约500m,矿区边界东南侧距离东江干流最短直线距离约4960m,项目矿区所在区域水系见附项目组成及规模1、项目由来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建设项目于2006年以来,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取得采矿许可证后,对矿区进行开发利用,开采面积11070m2,年采量为3万t/a。2012年2月,采矿权人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向东源县人民政府提交了变更矿区范围的申请,采矿权证号码为C4416002009057130022343。变更后矿区范围有5个拐点连线圈定,面积为0.1594km²,开采标高为+420~+160m,生产规模为20.0万t/a。委托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该项目报告书于2020年5月28日取得《关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项目环境景响报告书的批复》(河环建[2020]9号见附件9)。采矿权人于2020年底向东源县自然资源局提出申请扩大矿山生产规模,在现今采矿权证范围的基础上,生产规模由20万吨/a扩大至52万吨/a,由于现矿区范围最高标高已由原来的+420m降至+410m,因此本次扩大生产规模同步将开采标高变更为+410m至+160m,并委托广州开创工程勘测有限公司编制《广东省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变更)》,2021年1月东源县自然资源局出具了《关于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采矿权变更生产规模申请核查意见的函》(见附件7),及2021年4月河源市自然资源局已同意采矿权人变更矿山生产规模及开采标高的申请并出具《关于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蓝口玻璃用石英岩矿变更扩大生产规模的复函》(见附件8)。于2021年7月开发利用方案(变更)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评审意见详见附件6)。于2021年11月,取得变更后的采矿权证(证号:C4416002009057130022343)。建设单位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在申办采矿权证手续的同时,于2021年5月以项目名称《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项目》委托我单位开展环评工作。在上述背景下,建设单位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于2021年11月在东源县发展和改革局以项目名称《东源县合兴矿业年产52万吨玻璃用石英岩矿建设项目》进行了备案,并取得了备案证(附件15)。备案证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先期提供的开发利用方案(变更)、环评委托书等资料中的有变动,本次环评编制以备案证中项目名称为准。由于仅为项目名称变动,建设单位主体信息及其先期提供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采矿许可证等文件资料建设主体内容并无改变,仍为本次评价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2017年7月16日修订)的有关规定及《关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项目环境景响报告书的批复》(河环建[2020]9号)的要求,本项目属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项目生产规模发生重大变动的,按要求应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建设项目属于“八、非金属矿采选业—11土砂石开采(不含河道采砂项目)—其他”,本项目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本项目矿山不建设选矿和尾矿设施,采出的玻璃用石英岩原矿外售。2、审批权限本项目矿区开采矿种为玻璃用石英岩,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属于土砂石开采101;开采规模为52万吨/年,玻璃用石英岩比重约为2.66t/m3,则开采规模相当于19.55万立方米/年。根据《河源市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分级办理规定(2021年版)》(河环〔2021〕40号)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土砂石开采101中年采10万立方米以上项目由市生态环境局本级直接办理。3、矿区范围及采矿权设置变更采矿权人于2020年底向东源县自然资源局提出申请扩大矿山生产规模,在现今采矿权证范围的基础上,生产规模由20万吨/a扩大至52万吨/a,由于现矿区范围最高标高已由原来的+420m降至+410m,因此本次扩大生产规模同步将开采标高变更为+410m至+160m,本项目矿区坐标不变(大地2000坐标系):表2-1本项目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矿区面积XY12652620.0238603748.860.1594km222651979.6238603533.7832652151.8538603358.1542652151.8538603202.3452652328.0938603202.33开采深度海拔+420~+160m4、工程内容及规模(1)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矿山现有的行政办公生产区、进矿道路等可直接利用,矿山不设加工厂,采出的矿石原矿直接销售,本项目工程组成详见表2-2。表2-2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和规模备注主体工程露采场+410.00m~+160.00m,设计开采规模52万t/a,按露天开采方式,挖掘机铲装-汽车运输,矿山服务期为8年。依托现有辅助工程矿区道路1.22hm2,矿区现有简易运输道路未满足三级道路标准,需进行修整;设计矿区道路按三级道路标准,设计路面宽8.0m,路面厚0.3m的泥结石路面,最大纵坡9%,满足汽车运输矿体和弃渣。依托现有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位于矿区南侧,地势平缓地带,区内办公和员工生活服务设施(宿舍、食堂)等,主要为矿区生活场所,总占地面积0.34hm2。依托现有爆破器材临时存放库仅供爆破器材的临时存放,炸药等由爆破公司当天运输并进行爆破。依托现有环保工程露采雨水采矿区露采雨水经排水沟自流排入多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部分回用于矿区洒水,富余部分引出矿区。矿区设1个最终沉砂池,位于矿区东北侧,总容积331.2m3。依托现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三级化粪池处理,用于农林灌溉依托现有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制定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方案,完善截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边开采边复绿/公共工程供水利用矿区附近溪流依托现有供电矿区所需电力由本地电网供应依托现有2)产品方案项目产品为玻璃用石英矿。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52万吨/年,属于大型矿山生产规模。表2-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备注1玻璃用石英矿万t/a52采出玻璃用石英矿开采的玻璃用石英矿原矿,经现场简单手选后,装车外运。矿山不设置选矿厂、尾矿库、成品堆场(仓库)等设施。(3)主要设备表2-4主要设备清单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单位数量1液压挖掘机斗容1.5m3台6(1台备用)2装载机斗容2.0m3台53台4潜孔钻机——台25水泵——台16洒水车台1(5)原辅材料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消耗量如下:表2-5主要原材料及消耗量一览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柴油t/a590最大存储量为10t2乳化炸药t/a/3塑料导爆管万m/a20注:根据当地公安部门要求,矿山所需炸药、雷管主要是由当地公安部门指定进行配送,不过夜存储。4、矿石质量根据储量报告中的矿石化学分析报告结果可知,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组分为SiO2,主要有害组分为Al2O3、Fe2O3。(1)矿石组分矿石中的有用组分为SiO2,平均含量大于97%,矿石质量较好,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192.66kt,矿石平均质量分数:SiO297.97%,Al3O20.813%,Fe3O20.11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储量(333)5752.52kt,矿石的平均质量分数:SiO296.76%,Al3O21.054%,Fe3O20.107%。整体来说,石英岩矿体的质量较好,厚度较为稳定,SiO2的质量分数变化稳定。(2)重金属成分含量一般情况下同区域矿石成分较为接近,根据礤下村古洞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石原料中等5项重金属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见附件11)可知,该区域矿山石英岩矿中的Cd含量为0.010~0.017mg/kg,As含量0.36~0.87mg/kg,Pb含量1.45~2.92mg/kg,Cr含量7.00~8.292mg/kg,Hg含量未检出。表2-6矿石原料中的重金属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表123本项目为玻璃用石英岩矿露天开采项目,属于非金属矿山开采,开采工艺均为物理过程,不设选矿及尾矿设施,故项目矿山开采过程中不涉及向河流排放镉、汞、砷、铅、铬5种重金属。(4)放射性在矿区内采取矿石样送广东省建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分析结果(见表2-7),IRa<0.1,Ir<0.1,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规范》(GB6566-2010)中建筑主体材料和A级装饰装修材料要求,不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危害,其产销和使用范围不受限制,采矿也不会导致放射性污染。表2-7样品放射性检测结果表样品编号226Ra(Bq/kg)232Th(Bq/kg)40K(Bq/kg)IRa11-30-0D2934.74<1.8<400.020.015、矿产资源储量(1)工业指标按《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附录H表H.1(平板玻璃用硅质原料质量要求)中要求,本项目石英岩属于平板玻璃用硅质原料,工业指标以平板玻璃用硅质原料四级品及以上的工业指标(见表2-8)。表2-8平板玻璃用硅质原料工业指标表化学成分(%)备注SiO2Al2O3Fe2O3优等品≥98.50≤1.00≤0.05本次详查达到一级品≥98.00≤1.00≤0.10四级品以上圈为矿体二级品≥96.00≤2.00≤0.20三级品≥92.00≤4.50≤0.25四级品≥90.00≤5.50≤0.33最低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4m;平均剥采比≤0.50:1。(2)矿产资源储量依据原河源市国土资源局对该矿资源储量报告备案证明,根据河源市国土资源局2015年9月16日备案的结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拟变更矿权范围(160m标高以上)累计查明玻璃用石英岩矿资源储量1167.74万t.其中历年开采耗资源储量173.22万t,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994.52万t,矿石平均质量分数:SiO297.97%,Al3O20.813%,Fe3O2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19.30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储量(333)575.2.0(3)矿山服务年限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计算生产服务年限为8年。‘、开采方案(1)确定开采储量①备案的矿产资源储量根据河源市国土资源局2015年9月16日备案的结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拟变更矿权范围(160m标高以上)累计查明玻璃用石英岩矿资源储量1167.74万t.其中历年开采耗资源储量173.22万t,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994.52万t,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19.30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储量(333)575.2.0万t,储量规模中型。②设计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Q1)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有关规定,开发利用方案(122b)类资源储量可信度系数取1.0,内蕴经济矿石资源量(333)可信度系数取0.8,则设计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Q1)为Q1=419.30×1+575.20×0.8=879.50(万t)。③开采储量的确定(Q2)本项目的开发利用方案设计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设计开采标高为+410~+160m。根据储量核实报告以及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分层矿岩量,可确定矿山的开采储量为419.70万t(矿石平均密度2.44t/m³)。④按可比条件,设计矿产资源利用率为μμ=Q2/Q1×100%=419.70/879.50×100%≈47.72%。⑤设计采出矿石量QC参照同类型矿山的开采经验数据,考虑剥离损失,取采矿损失率n=4%,废石混入率取p=1%,则该矿区采出矿石量为406.98万t。(2)开采范围和开采方式①开采范围矿山开采对象为玻璃用脉石英,设计开采范围为河源市国土资源局设置的矿区范围,面积为0.1594km2,开采标高为+410.00m~+160.00m。②开采方式根据矿区地形地质条件和矿山资源储量分布、开采标高,矿体赋存状况等条件,本项目设计采用山坡露天开采方式,采用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开采方法,见图2-1。图2-1矿山山坡露天开采示意图(3)开拓运输方案①选择开拓运输方案的原则:②要求矿山基建时间短,早投产、早达产;③要求工艺简单可靠,技术先进;④基建工程量少,施工方便;⑤基建投资少,尤其是初期投资要少;⑥生产经营费低;⑦不占耕地,少占林地。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及矿区地形地貌特征,结合矿山的实据开采情况,主体设计沿用原有的公里开拓~汽车运输方案。根据主体设计资料,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主要利用矿山现有的公路到达采场最高处。矿山部分道路达到三级道路标准,局部地段需进行修整的。按照矿山道路最小宽度为6m,最大纵坡9%,平曲最小半径不小于15m,曲线段外侧设置超高和加宽来施工。(5)项目开采技术指标表2-9开采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地质矿区面积km20.1594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kt9945.00设计利用/开采储量kt8795.00/4197.00设计资源利用率%47.72剥离量万m3105.32剥采比m3/m30.61赋存标高m+410.00~+160.00采矿2.1采出矿石量kt4069.802.2建设规模万t/a522.3开采方式-露天开采(边开采边复绿)2.4开拓运输方案-公路开拓汽车运输2.5采矿方法-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式2.6综合损失率%42.7废石混入率%其他矿山总服务年限a83.2矿山工作制度-间断工作制3.3年工作天数天2803.4每天工作班数班13.5每班工作时间h87、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劳动定员全矿定员共36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8人(包括生产安全和工程技术人员5人),采矿工人9人,运输工人9人,维修工人3人,辅助工人2人。(2)矿山工作制度矿山采用间断工作制度,年工作280天,每天1班,每班工作8小时。总平面及现场布置一、总平面布置矿山总平面布置主要利用原有工业场地和辅助安全设备等设施进行布设。矿山总图主要由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组成(见附图10)。露天采场位于划定的矿区范围内;原有旧综合服务区因处于爆破警戒线内将迁移,新建的矿区综合服务区位于矿区东侧的礤下村响水村道旁的平整地,远离采场爆破警戒线之外。工业场地均位于矿区东侧的响水村道旁,位于采场爆破境界范围外,主要用于堆放临时矿石,设备维修等。矿区生产消防用水的高位水池布置在采场西侧,形成生产及消防供水系统,取自山溪水;生活用水取自当地村里自来水;矿区变电系统位于矿区范围南侧,供电能满足生活的需求。1、工业场地工业场地主要指临时堆场、仓库、机修厂房和维修设施等。位于采场东侧,位于爆破警戒范围外。2、综合服务区原有综合服务区位于矿区爆破警戒线以内以及建筑设施陈旧不利于安全生产,新建的矿区综合服务区位于矿区东侧的礤下村响水村道旁的平整地,远离采场爆破警戒线之外,与矿区之间有公路相连。综合服务区共设置有综合办公区以及员工食堂、宿舍等生活服务区。3、矿山道路矿山内部道路利用原有矿山道路,以及新开拓道路进行运输。矿山主要运输公路及重要交通道路按矿山三级道路标准修建。矿山外部运输利用地方公路,给予合理补偿,并搞好日常维护,如洒水降尘、路基修补、路面保养等。4、矿山供水在矿区西侧设置高位水池,利用山溪水,作为生产凿岩、场内防尘和复绿治理用水。服务区修建消防和生活蓄水池:水源取自当地村里的自来水。5、储存库矿区不设置炸药库。爆破作业全部安排在白天,炸药和其他火工材料均由经销单位预约配送。装药作业后剩余的少量炸药仍由配送单位回收,矿区不存放隔夜炸药。6、矿山供电供电由附近变电站架设10KV高压线路至矿山变配电站,矿山设容量50KVA变压器一台,低压线输出380V和220V,再由各配电箱分供各用电设备和服务区。7、通讯矿山通讯主要依靠即时网络移动通讯系统。二、施工布置情况本项目为石英岩矿扩建工程,本次开发利用方案将对矿山开采规模由20万吨/a变更为52万吨/a,对矿山开采标高由+420m至+160m变更为+410至+160m。矿山现有的行政办公生产区、进矿道路等可直接利用,因此不设置施工项目。s、防治水方案(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本矿为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露天开采,矿坑充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影响。露天矿区汇水面积约23131m2;目前矿坑开采最低标高约197m,根据2012年9月~2013年6月)的观察结果,矿坑充水主要为大气降水,由于地下水位埋深较大,矿区内地下水位埋深在地表56m以下,水位标高为145.10m和149.3m(北低南高),未见地下水向矿坑渗入,说明水文地质条件至今无明显变化,矿坑降雨充水通过F1断裂破碎带及次级裂隙渗入地下,暂时无疏排水措施。矿区为露天开采,平面上矿床分布面积约52780m2,在最低开采标高+160m的时候,地表开采面汇水面积扣除边坡地形等,汇水面积约69587m2。矿体处在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自然条件下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下水含水层富水性弱,水文地质边界简单,属大气降雨充水为主的矿床,充水后基本可通过简易排水设施实现自排,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防治水方案①矿区外部截水根据划定的矿区开采范围,采用山坡型露天开采。因此,矿山防治水主要是针对流向矿区的地表大气降雨汇水,根据其地形地貌,可分别在矿区开采范围界限外不小于10m处,以及台阶、道路旁边修筑截(排)水沟将降雨汇流引出矿区外,截水沟规格0.5m×0.5m,将矿区外侧降雨汇流引向山沟顺地形向外自流。②矿区内的排洪排涝采矿边坡要设置坡面泄水吊沟,疏排各层台阶汇水;泄水吊沟位置视地形地势而定,一般位于外部截水沟的凹陷处和边坡平台低洼处,将无法自流外排的汇水通过泄水吊沟引到措施平台的二级分水沟。坡面的泄水吊沟可以是岩壁开凿式、混凝土浇筑式或吊管式。各层作业平台要开挖临时排水沟,疏排降水到泄水吊沟。③沉淀池项目在露天采场下游分别设置沉淀池,矿区设1个最终沉砂池,位于矿区东北侧,总容积331.2m3,可满足初期雨水收集处理量需求。④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自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作为矿区绿化用水,不外排。施工方案本项目为石英岩矿改建工程,本次开发利用方案将对矿山开采规模由20万吨/a变更为52万吨/a,对矿山开采标高由+420m至+160m变更为+410至+160m。矿山现有的行政办公生产区、进矿道路等可直接利用,不存在施工期,不设置施工方案。其他1、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分析(1)工艺流程矿区范围内矿体厚度大,质量稳定,采用露天剥土、分台阶开采。开采方法采用凿岩机打眼爆破,露天开采,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液压破碎锤对体积较大不好运输的原矿进行破碎,属半机械化开采。矿区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图2-2矿区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2)工艺说明采矿工艺主要分剥离表土、穿孔与爆破和采装工作。①剥离表土矿山生产过程中必须按“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进行。由于矿区覆盖残坡积土层,需先进行剥离。剥离顺序是:从西向东推进、从高坡向低坡方向推进。用挖掘机将山体表层的植被、浮土及废石挖出,较硬风化层用穿孔爆破方法、挖掘机铲装的剥离工艺。②穿孔与爆破采用潜孔钻机凿炮孔,潜孔钻机自带有干式捕尘装置,采场凿岩采用干式凿岩方式。采用方格布孔,对角微差爆破起爆方法。一般以3~6孔为主,对角微差爆破,满足每天爆破孔数要求。矿山采用深孔爆破的爆破方案,局部中风化地带辅以浅孔爆破,大块二次破碎采用液压锤破碎。采用φ100潜孔钻机进行穿孔,台阶爆破采用对角微差爆破技术进行,起爆方式为非电导爆管起爆。采用乳化炸药爆破。开采过程中,采用爆破方式有生产期工作台阶正常采掘爆破和各台阶中终了台阶靠帮控制爆破。控制爆破主要采用预裂爆破、缓冲爆破和光面爆破。按照公安部要求,爆破作业、设计应委托有资质的爆破作业单位进行。有资质的爆破作业单位必须根据矿岩物理机械性质、岩石的完整性特点,进行爆破设计。③二次破碎爆破后的超径大块需要在工作面进行二次破碎,二次破碎禁止采用爆破方式,采用液压破碎锤破碎大块,控制大块粒度≤1350mm。④采装工作爆破后的块状石岩挖掘采装后,用汽车运输。本项目是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沿上山公路运输。矿区无选矿工序和尾矿设施。(3)产污环节覆土剥离、爆破、铲装、运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粉尘污染。另外,各种设备运行过程会产生机械噪声。1、生态环境现状(1)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粤府〔2012〕120号)将广东省陆地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即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其中的生态发展区域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两种类型。东源县属于生态发展区域中的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见附图5)。项目矿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属于广东省陆域生态发展区的农产品主产区。项目矿区选址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也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因此,项目符合《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2)土地利用现状本项目矿区范围15.94km2,由于历史的采挖,矿区范围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裸地,面积约9.16hm2,其他为有林地,约6.78hm2,本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图见图3-1,矿区及下游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见图3-2。图3-1土地利用现状图图3-2矿区及下游土地利用现状图(3)土地利用类型(4)陆生植被现状调查与评价①调查内容调查项目所在区域植物群落的分布情况、群落类型、群落结构以及各群落中种群特征。②调查方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总体上采用区域全面分析与项目占地范围重点分析相结合,资料调研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选择典型的生态环境中具有代表性、一致性的植物群落作样方调查。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确定主要群落类型并在工作图上面勾绘群落的界线,由面积确定所需设置样方的数量。按照典型取样原则,根据地形和群落结构合理设置样方,样方数量视群落分布面积大小而定。主样方按长方形或正方形设置,样方面积大小视群落类型来定。同时,在样方周围重新统计新的物种,以基本上包括该群落绝大多数植物种类为标准。根据评价范围内植被群落分布现状,在本项目生态现状评价范围内共布设2个植被现状调查样方,样方大小为100㎡。测算或记录物种量、物种高度(m)、胸高直径(cm)、覆盖度的小样方,记录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的种类、平均高度(或长度)和数量,草本需记录盖度。表3-1本项目陆生植被调查样方基本情况样方编号调查点位高程(m)坡度(%)坡向样方规模B1开采区东北部40东10m×10mB2开采区外南部30南10m×10m③陆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A.指标和体系各指标体系见表3-2和表3-3。(a)植被郁闭度表3-2植被郁闭度等级评价郁闭度名称等级评价>0.90高郁闭度1好0.70~0.90中高郁闭度2较好0.50~0.70中郁闭度3中0.30~0.50中低郁闭度4较差0.10~0.30低郁闭度5差<0.10裸地6很差(b)植被结构表3-3植被结构等级评价结构名称等级评价乔灌草三层密结构高结构1好乔草、灌草二层密结构中高结构2较好草层密结构中结构3中疏灌草层疏草层中低结构4较差疏乔草层低结构5差裸地裸地、荒地6很差(c)植物生物量及其标定相对生物量广东南亚热带原生植被的生物量是比较均一的,但现存植被的生物量变幅较大。据研究,目标定相对生物量。Ba=Bi/Bmax式中:Ba为标定相对生物量,Bi为生物量(t/haBmax为标定生物量(t/ha。)Ba值越大,则陆生生态环境环境越好。表3-4植被生物量等级评价生物量(t/ha)相对生物量(生物量系数)等级评价=390=1.001好390~3001.00~0.752较好300~2000.75~0.503中200~69.90.50~0.254较差69.9~39.90.25~0.105差6很差(d)植物物种量及其标定相对物种量因为物种数量的调查一般在样方中进行,样方面积通常为1000㎡左右,所以本评价以样方1000本评价以100种/1000㎡为最高一级物种量及标定物种量,具体评价标准见表3-5。Sa=Si/Smax式中:Sa为标定物种量,Si为物种量,Smax为标定物种量,Sa值越大,则环境质量越好。表3-5植被物种量等级评价物种量(种树/乔木层400㎡,灌草层100㎡)标定相对物种(物种系数)等级评价>50及40~500.50~1.001好30~400.60~0.502较好20~300.40~0.603较好10~200.20~0.404较差5~100.10~0.205较差<5<0.106较差(e)植被生长量表3-6植被生长量等级评价生长量(t/ha·a)等级评价=7.951好7.95~6.02较好6.0~3.93较好3.9~1.954较差1.95~0.795较差<0.796较差B.综合评价标准综合评价方法是先打分、后评价,留底分70分后,被评价为1~2级的群落,每级增加6分,底分加增分等于总积分,总得分评价:90分以上评为好,70~90评为较好,70~50评为中等。④调查结果本项目位于河源市蓝口镇礤下村内,项目区地处中亚热带区域,为丘陵区,植被组成种类桑科(Mo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的树种组成。但由于长期人为干扰破坏,原生森林植被已不复存在,现状植被主要有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桉树林、毛竹林等人工林植被类型,天然植被类型有以壳斗科和樟科为主的次生阔叶林,以杜鹃花科(Ericaceae)和蔷薇科为优势种的高山矮灌丛、以禾本科(Poaceae)和蕨类植物为优势种的草地等。A.区域常见植被种类根据野外样方测算和项目所在区域植被现场调查,本项目占地及范围外200m范围内常见植物种类如下: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黄樟(Cinnamomummicranthum)、乌桕(Sapiumsebifenzm)、毛八角枫(Alangiumfortunei)、山黄麻(Tremadielsiana)、大叶相思(Acaciaauriculaefornus)、台湾相思(Acaniaconfusa)、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小叶榕(Ficusmicrocarpa)、竹柏(Podocarpusnagizoll.etmor)、凤凰木(D.regia(Boj).Raf、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芒果(Mangifera)等;灌木主要有黄竹(Phyllostachyssulphurea)、马樱丹(Lantanacamara)、盐肤木(Rhuschinensis)、白背叶(Mallotusapelta)、红背山麻杆(Alchorneatrewioides)、勒仔树(Mimosasepiaria)、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算盘对叶榕(Ficushispida)、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LHer.exVent)等。水蔗草(Apludamutica)、蜈蚣草(Eremochloaciliaris)、竹节草(Chrysopogonaciculatus)、雀稗(Echinochloacrusgalli)、牛筋草(Eleusineciliaris)、荩草(Arthraxonhispidus)、弓果黍(Cyrtococcumpatenso)、香丝草(Conyzabonariensis)、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革命草龙(Ludwigiahyssopidolia)、水龙(Ludwigiarepens)、辣蓼(Polygonimposumbu)、少花龙葵(Solariumphoteinocarpum)、莲子草(Alternatherasessili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粗叶悬钩子(Rubusalceafolius)、地桃花(Urenalobata)、蛇莓(Duchesneaindica)、茅莓(Rubusparvifolius)、以及芒萁(Dicranopterispedata)、凤尾蕨(Pterisdactylina)、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e)等蕨类植物。B.野生植物和名树古木本项目用地范围内及附近山地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均为当地常见的一般种类;未发现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种类,也未见有古树名木分布。C.主要植被群落类型(a)针阔混交林群落上的群落已形成冠层,且乔木层已基本郁闭,而一些处于发育初期的群落则乔木层郁闭度较低。马尾松及杉木在群落中乔木层的优势度一般,其他阔叶树种主要是一些喜阳的黎蒴、青冈栎、三角植物主要是一些耐阴的蕨类植物。针阔混交林群落中的马尾松和杉木生长年限多在10年左右,高度在5~8m之间,阔叶树种则根据群落发育时间的长短有较大差异,发育时间较长的群落中阔叶树种高度已接近或超过针叶树种,而发育初期的群落中阔叶树种则刚脱离灌木层,高度在3~5m之间,且未形成林冠。灌木层在该群落中较发达,物种丰富,种类较多的有樟科、蔷薇科、大戟科等,灌木层的高度一般在0.5~2m左右,覆盖度在70%左右;在发育时间较短的针阔混交林群落中草本层较发达,物种也以阳性的禾本科杂草和铁芒萁为主,而发育较好的群落中草本层则多为一些喜阴湿环境的蕨类植物位置,群落高度一般在0.5m以下,覆盖度也不足50%。针阔混交林由于有阔叶树种夹杂其中,总体的林木密度要明显高于针叶林,再加上其中有一些较大的阔叶树个体,乔木层已蓄积了一定的生物量,平均约有70t/ha,该群落林下植被发育较好,有着较高的生物量,约为30t/ha,因此整个群落的生物量约为100t/ha;由于该群落中阔叶树生长速度一般,马尾松的长势又一般,因此,群落总的生长量不大,约为30t/ha·a;该群落类型中存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物种也处于阳性先锋物种向中性物种转变的过渡时期,物种多样性较高,单位面积物种量可达70种/ha。图3-3针阔混交林群落(b)桉树林群落桉树林处于地带性群落演替的中级阶段,整个群落的结构稳定,生态功能也较强。次生阔叶林群落主要分布位置于矿区外南部。桉树林群落是项目所在区域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也是生态功能最强的一个植被类型,组成群落的物种主要是桉树,群落内物种多样性较低,单一物种的优势度明显。乔木层高度则一般8m以上,但乔木层郁闭度较低,在0.2~0.4之间;本群落中灌木层发育情况一般,根据上层乔木的发育程度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总的来说,灌木层高度一般在0.5~2.5m之间,覆盖度一般不足30%;与灌木层相比,该群落中的草本层发育,蕨类植物和一些兰科、百合科植物生长,高度一般不足0.5m,覆盖度也在50%以一,在林缘或林间开阔地覆盖度稍高。次生阔叶林群落的单位面积生物量约80t/ha,群落年生长量在18t/ha·a左右,单位面积物种量在每公顷20种以上。图3-4桉树林群落④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陆生植被详细评价结果详见表3-7。表3-7植被生态环境质量调查结果与综合评价称价落21341好22441综合评价本次调查的2个植物群落,得分分别为90分(4)陆生动物现状调查据有关资料,项目所在区域的动物种类主要有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昆虫等。目前,本区域未发现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昆虫是生物界种类极多,分布极广泛的一大类生物,本项目所在区域分布的昆虫主要的种类有车蝗(Gastrimaegusmarmoratus)、蟋蟀(Gryllulusspecies)、球螋(Forficulaspecies)、大斑点黑蝉(Gaeanamaculata)、水螳螂(Ranatraspecies)、水蝎(Nepaspecies)、稻绿蝽(NezaraViridula)、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棉铃虫(Heliothiszmigera)、鹿子蛾(Syntomisimaon)、蓝点斑蝶(Euploeamidamus)、红粉蝶(Hebomoiaglaucippe)、黄斑大蚊(Ctenophoraflavibasis)、致倦库蚊(Culexfatigans)、麻蝇(Sarcophagaspecies)、家蝇(Muscadomestica)、猫节头蚤(Ctenocephalidesfelis)、龙虱(Cybistertripunctatus)、金龟子(Anomalacupripes)、大刀螳(Tenoderaaridifolia)、红晴(CrocothemisserviliaDrury)等等。②两栖动物花姬蛙(Microhylapulchra)、花狭口蛙(KaloulapulchraGray)、石蛤(Paaspinosa)、竹蛙、树蛙③爬行动物四线石龙子(Eumecesquadrilineatus)、渔游蛇(Xenochrophispiscater(Schneider))、翠青蛇(Ophepdrysmajor)、草游蛇(Amphiesmastolata)、中国水蛇(Enhydrischinensis)、狗尾蛇等。④鸟类⑤哺乳动物项目所在区域哺乳动物主要有普通蝠翼(PipistrellusabramusTemminck)、板齿鼠(BandicotaindicaBechstein)、针毛鼠(RatusfulvescensDray)、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Berkenhout)、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Milne-Edwards)、黄毛鼠(RattusrattoidesHodgson)、小家鼠(MusmusculusLinnaeus)等。丘陵间出没的主要有豪猪(Hystrixhodgsoni)、华南兔(Lepussinensis)、南狐(Vulpesvulpes)等。(5)生态环境现状小结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2018年修改单的二级标准。根据《2022年河源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22年东源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37,AQI达标率为98.8%。根据下表数据可知,202122年东源县环境空气质量各监测项目均符合《环境质量空气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表3-8东源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污染物年平均质量浓度PM10(μg/m3)PM2.5(μg/m3)SO2(μg/m3)NO2(μg/m3)CO(mg/m3)现状浓度308标准值7035604043、水环境质量现状(1)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由《2022年河源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22年全市主要江河断面水质总体保持优良,东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地表水考核断面综合指数排名保持全省领先。①饮用水源及重点湖库全市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为优良,达标率为100%。其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新丰江水库水质为Ⅰ类,枫树坝水库水质为Ⅱ类。湖库富营养化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新丰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属贫营养,枫树坝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属中营养。②国控地表水全市7个国控断面水质状况为优,达标率为100%。其中,“新丰江水库”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Ⅰ类,水质状况为优;“枫树坝水库”“龙川城铁路桥”“东江江口”“浰江出口”“榄溪渡口”5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状况为优;“莱口水电站”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状况为良。③省考地表水全市10个省考(含7个国控)断面水质状况为优,优良率为100%,其中,“新丰江水库”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Ⅰ类,水质状况为优;“枫树坝水库”“龙川城铁路桥”“东源仙塘”“东江江口”“俐江出口”“榄溪渡口”“隆街大桥”“石塘水”8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状况为优;“莱口水电站”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状况为良。④省界河流全市2个跨省界断面水质状况为优,达标率为100%。2个跨省界断面均为与江西省交界断面,分别为“寻乌水兴宁电站”和“定南水庙咀里”断面,均达到Ⅱ类水质目标,水质状况为优。⑤市界河流全市3个跨市界断面中有2个断面水质状况为优,1个断面水质状况为良,优良率为100%。3个跨市界断面分别为:与梅州交界的“莱口水电站”断面、与惠州交界的“江口”断面、与韶关交界的“马头福水”断面。其中“江口”和“马头福水”断面水质均为地表水Ⅱ类,水质状况为优;“莱口水电站”断面水质为地表水Ⅲ类,水质状况为良。4、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乡礤下村癞痢石北东侧及北侧山脊处,项目周边50米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无需开展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4、土壤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乡礤下村癞痢石北东侧及北侧山脊处,本项目属于采矿业中的“土砂石开采”,其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Ⅲ类,根据东莞市华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22日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可知(见附件13),项目所在地土壤pH值为7.18~7.35之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pH值在5.5-8.5之间,土壤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题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建设项目于2006年以来,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取得采矿许可证后,对矿区进行开发利用,开采面积11070m2,年采量为3万t/a。2012年2月,采矿权人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向东源县人民政府提交了变更矿区范围的申请,采矿权证号码为C4416002009057130022343。变更后矿区范围有5个拐点连线圈定,面积为0.1594km²,开采标高为+420~+160m,生产规模为20.0万t/a。委托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该项目报告书于2020年5月28日取得《关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项目环境景响报告书的批复》(河环建[2020]9号报告书取得批复后未实际动工生产建设,后采矿权人于2020年底向东源县自然资源局提出申请扩大矿山生产规模,在现今采矿权证范围的基础上,生产规模由20万吨/a扩大至52万吨/a,由于现矿区范围最高标高已由原来的+420m降至+410m,因此本次扩大生产规模同步将开采标高变更为+410m至+160m,该项目属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经批准后,项目改建的生产规模发生重大变动的,按要求应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于报告书取得批复后未实际动工生产建设,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与报告书取得批复前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现有项目回顾性简要分析如下:1、原采矿权范围2009年5月27日,采矿权人(东源县合兴矿业有限公司,下同)获得河源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4416002009057130022343),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连线圈定,面积0.1107km²,开采矿种为玻璃用石英矿,生产规模3.0万t/a,有限期2009年5月27日至2012年1月27日,原有矿区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15°0'51",北纬23°58'13.00",其拐点坐标见下表:表3-17矿山原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XY12652564.01638603354.50422652153.63638603354.76232652153.63538603084.7594265263.64038603084.758矿区面积0.1107km²;开采深度:+410~+360m标高。1980西安坐标系。图3-5原采矿权范围与本次拟申请延续采矿权范围卫星图2、现有项目环保手续履行情况2004年12月,现有矿区报送《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石英石矿环境影响登记表》,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年开采石英石矿3万吨,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9月;项目总投资187.8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75万元,占总投资的4.2%。2008年8月20通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2011年取得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排放污染物主要为噪声。2020年5月28日取得《关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礤下村响水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项目环境景响报告书的批复》(河环建[2020]9号)3、现有项目组成(1)现有项目产品方案及规模现有工程主要采取露天台阶开采方式,开采矿种为玻璃用石英岩矿,生产规模为3万t/a。(2)现有项目占地目前,现有工程主要为开采区,面积为11.07ha,办公生活区面积为0.1ha。现有工程矿区面积中已开采面积为4.73ha,而尚未开采面积为6.34ha。目前矿区内各项工程的概况见表表3-18现有项目工程概况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现有工程内容主体工程矿区(开采区)面积为11.07ha,已开采剥离的面积为4.73ha,而尚未开采面积为6.34ha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区员工生活服务设施、材料燃料供应等。爆破器材临时存放库仅供爆破器材的临时存放,炸药等由爆破公司当天运输并进行爆破。矿山道路已建成约1000m矿山道路公用工程供水系统在矿区北侧设置一个高位水池,水源来自附近山沟水。生产和生活用水来源于附近山沟供电系统矿山附近有10kv高压供电线路到达,可满足矿山用电需要/环保工程生活污水建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灌露采雨水露采雨水经矿区简易排水沟自流排入排洪沟,引出矿区/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及生态复绿在矿区主要运输道路旁设置有简易排水沟,部分道路边坡采用碎石设置成简易挡墙;正逐步实施生态复绿措施。(3)现有项目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现有项目职工人数为10人,年工作28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4)现有项目主要设备现有项目主要设备清单如下表所列:表3-19现有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液压挖掘机斗容1.5m³台12装载机斗容2.0m³台13台14潜孔钻机台1(5)现有项目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增资扩股委托协议
- 2025版小产权房购房合同范本:房产交易纠纷调解与和解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屋交易房地产广告推广合同范本
- 2025版房地产销售委托代理合同补充协议3篇
- 2025-2030全球MBE掺杂源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便携式三维测力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版个人信用贷款合同样本6篇
- 2025年度钢构建筑绿色供应链管理合同范本2篇
- 委托调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与个人投资理财合作协议范本4篇
- 海通食品集团杨梅汁产品市场营销
- 教学查房及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术中护理
- GB/T 12996-2012电动轮椅车
- 三方采购协议范本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 倾听是一种美德
- 武汉东湖宾馆建设项目委托代建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