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铺开写作的稿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讨新时代文学创作_第1页
“在生活中铺开写作的稿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讨新时代文学创作_第2页
“在生活中铺开写作的稿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讨新时代文学创作_第3页
“在生活中铺开写作的稿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讨新时代文学创作_第4页
“在生活中铺开写作的稿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讨新时代文学创作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生活中铺开写作的稿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讨新时代文学创作乔叶是在农村长起来的。刚开始创作时,她一直试图在文字上清洗掉乡村的“土气”。后来,经过多年的生活和文学的教育,她渐渐认识到这股子“土气”是一笔资源和财富。“这‘土气’,往小里说,就是我的心性;往大里说,包蕴着我们的民族性。”于是,她的创作开始返回家乡故里,“我有意因循着前辈的足迹,想要获得这‘土气’的滋养,接连创作了几部乡村题材作品”。2022年年末,长篇小说《宝水》出版问世。不久前,这部小说连同《雪山大地》《本巴》《千里江山图》《回响》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11月17日,由中国作协主办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座谈会在浙江桐乡召开。与会获奖作家、评论家和出版社代表,从获奖作品出发,围绕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攀登新的文学高峰探讨交流。从丰厚的历史文化中萃取创作的题材一个写作者的远方既是可以前瞻的地平线,也是可以后顾的历史深处。《本巴》的创作,源自十余年前刘亮程在江格尔史诗传承地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做旅游文化工作的经历。在那片被史诗赞颂的草原上,他一次次地聆听当地艺人说唱史诗。尽管他听不懂半句,却听得入迷,“那古老神奇的声音,将远山、辽阔草原、无垠星空和祖先连接在一起”。多年后,当他写作《本巴》时,脑海里响起草原上史诗说唱艺人的声音,还有震撼人心的十二木卡姆演唱、阿肯弹唱等,“我在这些伟大的说唱传统中,学会讲大地上的故事”。《本巴》是向江格尔史诗致敬之书,同时致敬那片土地上各民族优秀的文学经典。刘亮程历数他接触过的中华文化典籍:“这些从中国土地上原生的中国故事中,有我熟悉的山脉河流土地的名字,有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有人类共有的情感,以及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在他看来,一个作家应该将一个地方的古老历史,活化成自己鲜活的心灵往事,让地方经验与所有人共振。要把家乡的故事,讲成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作家为何而写?这也是孙甘露反复思考的问题。“当我开始写作时,我才慢慢地认识到,之所以要写,是因为我感到有些东西在逐渐离我们远去,写小说是我们挽留些什么的努力。”近百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中西古今思想汇聚,那些风云际会的时代传说,那些风华绝代的人物事迹,那些画面斑驳的历史影像,作为抗战时期中共秘密战线斗争故事的背景,都能唤起他探寻、遐想和虚构的无限热情。《千里江山图》是孙甘露创作的一次再出发。也正是在准备这部小说的日子里,他获得一个契机,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重新认识中国文学的传统,重新认识外国文学的影响,也重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这部小说涉及上海、南京、广州三个城市,通过小说的叙事旅程回溯时代风貌,通过街巷、饮食、视觉、味觉唤起乡愁和城市的记忆,唤起读者对家国命运最深切的痛楚、对大变革时代的拥抱和体悟。”他希望,对于那些隐姓埋名的烈士,能够记述他们的事迹,使其传之久远。江山千里,绵延不息,英雄精神必定会创造出光芒万丈的奇迹。评委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从评奖中看到,作为国家级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的文学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共和国文学理想,这一理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其萌芽可以上溯到新文化运动,此后经百余年艰难探索,不断明确其方向、丰富其内涵、细腻其肌理,锻造了悠久而丰厚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特色和传统。写作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生活之上《宝水》只截取了一个小山村的一年。为了写这一年,乔叶准备了七八年,而所有的准备工作就是“跑村”和“泡村”。“‘跑村’就是去看尽量多的乡村样本,这决定着素材的广度;‘泡村’则是比较专注地跟踪两三个村近年的变化,这可以保障素材的深度。”在“跑村”和“泡村”的纵横交织中,乔叶鲜明地感知到,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写作者而言是一个具备无限可能性的文学富矿。获奖作品出版社代表、北京十月文学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深知乔叶的创作努力,他坚信,好的写作需要向生活的深处更深地进入,人民的生活是滋养作家创作的“宝水”。“写作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生活之上。”这是东西数十年创作中最深刻的体会。“一直以来,我都在虚心地向现实学习,并深感现实远比我的想象丰富。”《回响》创作之初,他只想写一个情感故事。但怎样才能写出新意?他找到了两个突破口,一个是“推理”,另一个就是“心理”,“生活有多丰富,心灵就有多精彩。换言之,心灵是现实的镜像,所有的心理反应都是现实的投射,写作在向现实开掘的同时不应忽视向心灵的开掘”。于是,他把心理的探索与现实的探讨用同等篇幅呈现,于广阔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细腻幽微的内心风景的交互激荡中,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性。《雪山大地》也是杨志军在每年数次的往返中完成的,“我想通过近代青藏高原的变迁史,展示几代人越走越高远的历史脉络和越来越进步的生活内容,体现‘人’的质量和海拔一样高峻的精神,把实现人的理想和做一个理想的人完美地统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评委代表、河北作协副主席刘建东感慨,从他们创作的每一个故事中,我听到了时代列车快速奔跑的声音,看到了辛勤劳作的作家为新时代描摹出的动人画卷,“每个作家都应当在生活中铺开写作的稿纸,拿起沉甸甸的艺术之笔,写下人民的期盼、人民的愿景”。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表示,新时代的广大作家都有回答时代命题、担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