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音乐桑塔露琪亚在七年级的音乐课本上,有一首意大利民歌,名字叫做《桑塔露琪亚》。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每当我唱起它,一种宁静、空灵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轻盈而又富有弹性,歌词简单而富有诗意。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夜晚的海边,月光如水,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人们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能够跨越国界和文化的隔阂,让人们在其中找到共鸣。通过这首歌,我仿佛能够感受到意大利海边的风情,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音乐课上,我们学习了这首歌的演唱技巧和背景知识。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这首歌的乐理和背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首歌的内涵和意义。
在学习这首歌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演唱它,还学会了如何欣赏和理解它。我明白了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桑塔露琪亚》,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音乐的魅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探索音乐的奥秘,让它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七年级音乐知识点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
1、学会唱《青春修炼手册》、《稻香》、《童年》等歌曲。
2、了解变声期的嗓音变化,学会爱惜和保护自己的嗓音。
3、认识乐器西洋管弦乐队中的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等,了解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4、了解音乐家贝多芬,认识音乐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了解音乐家肖邦,认识音乐中的民族主义风格。
第二单元:丝路驼铃
1、欣赏新疆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学唱《青春舞曲》等歌曲,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2、欣赏《北国之春》、《洪湖水浪打浪》、《摇篮曲》等歌曲,了解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歌曲的特点。
3、欣赏古诗《观沧海》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唱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和《教我如何不想他》。
4、欣赏学唱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选段《都有一颗洪亮的心》和《甘洒热血写春秋》。
5、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葫芦丝、古筝等,学吹竖笛。
6、了解西北民歌花儿的特点。
7、认识西北民歌之王马可,了解其创作特点及代表作。
8、欣赏马可的管弦乐曲《陕北组曲》第一乐章《陕北四章》之四《南泥湾》视频选段,听辨乐器音色,了解管弦乐队的编制。
9、了解音乐家冼星海,认识音乐中的民族主义风格;欣赏《黄河船夫曲》《黄河颂》《保卫黄河》等作品,感受音乐中的黄河精神。
10、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与新疆音乐特点。
11、学习新疆歌舞中常用的手鼓、热瓦甫、铁鼓等乐器,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七年级历史作业设计一、设计理念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同一课堂内的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个性特征、智能特点等有很大差别,因而也存在着学生多元化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课堂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包括作业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作业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积累方法、丰富情感。在作业设计中,除了注重知识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的目标。
二、设计思路
1、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设计出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高、挑战性较强的作业,如拓展性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巩固性的基础题;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单一的、难度较低的题目。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基本的作业要求,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作业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尽可能地避免传统作业中的机械性抄写和单调性问答等。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式的作业,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
3、作业设计要具有探究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注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还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规律。
4、作业设计要具有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注重实践性问题的设计。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调查报告式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调查来了解社会现象;还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作业,让学生在制作中掌握技能。
总之,七年级历史作业设计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发展需求,尽可能地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的目标。初中七年级配对阅读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阅读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配对阅读是一种高效、有趣的阅读方式。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配对阅读的定义和特点
配对阅读是一种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的阅读小组,通过共同阅读、讨论、分析、总结等环节,完成阅读任务的一种阅读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互动性强:配对阅读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2、自主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自主掌握阅读进度和节奏。
3、针对性强:配对阅读有助于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阅读效果。
4、拓展性高:配对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范围,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二、配对阅读的实践方法
1、确定阅读主题和目标: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合适的阅读主题和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
2、组成阅读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水平,组成阅读小组。小组人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以2-4人为宜。
3、制定阅读计划:每个小组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包括阅读时间、进度、任务分配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调整。
4、实施阅读计划:学生按照计划进行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和总结,并及时与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
5、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可以采用演讲、PPT展示、报告等方式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配对阅读的意义与价值
1、提高阅读能力和兴趣:配对阅读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配对阅读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拓展视野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配对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促进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配对阅读可以促进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班级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结语
初中七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配对阅读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拓展视野、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配对阅读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指导。七年级文言文整理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同“攀”,牵,引)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材”同“才”,才能)
可据理臆断欤
然则天下事(“欤”同“与”,语气词)
2、重点词语解释
(1)世隶耕(隶:属于)
(2)不至四轮(四轮:四轮车,代指马车)
(3)性非异也(性:天性、禀赋)
(4)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
(5)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6)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至:达到)
(7)彼其受之天也(彼其:他)
(8)得为众人而已耶(已:停止)
3、词类活用: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31、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代词,“此”;今义:副词,“才”)
二、文言虚词
1、之代词:仲永之通悟(的,结构助词)
2、于介词:不闻不若也(比,介词)
3、于介词:受于人者不至也(从,介词)
4、焉代词:借旁近与之(他,代仲永)
5、焉兼词:并自为其名(它,代题跋)
6、焉兼词:卒之为众人(在,后省略“之”指代仲永)
7、矣语气词:贤于材人远矣(表判断语气,相当于“了”)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坡人种的主要农作物是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河姆渡聚落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距今约七千年)。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5、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是我国古代原始居民的代表,半坡文化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都是我国古代史的重要证据。
二、夏朝和商朝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禹是传说中治水英雄,他受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3、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4、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制王朝的开始,而不是我国历史的开端。
5、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6、司母戊大方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
7、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中期以后曾多次迁都,人们习惯称商朝为“殷朝”。
8、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
9、西周实行分封制。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0、三代夏、商、西周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贵族特权。青铜器的生产和使用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文字的出现为奴隶制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提供了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