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2 声现象【真题训练】_第1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2 声现象【真题训练】_第2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2 声现象【真题训练】_第3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2 声现象【真题训练】_第4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2 声现象【真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真题训练

2021年中考杉理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1.(2020•鄂州)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敲击水瓶琴D.真空罩中响铃闹钟

2.(2020•山西)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

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只能在水中传播

C.传播速度是3X10*m/sD.不能传递能量

3.(2020•长沙)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4.(2020•南京)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4、8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

将活塞从6处塞入,在1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5.(2020•赤峰)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

B.编钟发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Xl()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6.(2020•朝阳)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

7.(2020•湘西)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嗔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

的场面。关于嗔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和喷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嗔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8.(2020•沈阳)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

C.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2020•天门)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震耳欲聋”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高

10.(2020•宜昌)生活中经常用“高”来形容声音,以下的“高”描述音调的是()

A.男高音歌唱家B.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

C.引吭高歌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1.(2020•湘潭)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

音,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

A.音量B.响度C.音调D.音色

12.(2020•衡阳)在剧院欣赏音乐时,小张跟小明讨论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

B.扬声器音量调大可提高音调;

C.音乐声只能传递信息;

D.剧院内墙壁上的蜂窝状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13.(2020•无锡)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提醒同学们要控制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14.(2020・淮安)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

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15.(2020•镇江)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是声源的()

A.振幅B.频率C.材料D.结构

16.(2020•南通)如图,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17.(2020•陕西)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I1*1-2图-3图-4

A.图-1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图-2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图-3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4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18.(2020•通辽)图中有关声和电磁波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B.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色;

C.丙是利用卫星系统导航,其信息传播的媒介与“B超”相同;

D.丁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19.(2020•泸州)夏季,泸州市江阳公园的音乐喷泉随音乐舞动,供市民欣赏。以下关于声现象

说法正确的是()

A.音箱发出的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

C.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保持340m/s不变

20.(2020•恩施)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

C.用装有不同水量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1.(2020•荆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振动就可以听到声音;

B.狗是人类忠实朋友,它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类要广;

C.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中传播,不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隔音墙能隔音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这一方面控制噪声的

22.(2020•湘潭)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

主要是()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D.不能控制噪声

23.(2020•营口)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步”,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开会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4.(2020•广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D.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25.(2020•凉山)学完声现象后某同学归纳出下列知识结构,其中错误的是()

乐音的特性音色

A.履率

[在声源处减弱

减弱噪声的途及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B.I在人耳处减弱

f产生

声现象传播

C.I声速

[乐音

声讦的肿类

D.1噪声

二、填空题

26.(2020•哈尔滨)物理课上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音叉的产生的,用大小不同

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27.(2020•荆州)洪湖介于荆州的洪湖市和监利县之间,是中国第七、湖北第一大淡水湖。如图,

小华和爷爷在洪湖划船观光时,惊喜地发现水面下有游动的鱼•“鱼”是光的形成的虚像。桨

划水时发出声音,这声音主要是由桨和水的产生的,由传入人耳。爷爷用桨划水时,

船向前行,这里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的。

28.(2020•苏州)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而

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

29.(2020•丹东)学校音乐课上,同学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同学们的歌声是声带一

产生的,歌声是通过传播到音乐老师的耳朵里的。

第二章声现象真题训练

2021年中专扬理一秘复国

一、选择题

1.(2020•鄂州)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C.敲击水瓶琴D.真空罩中响铃闹钟

【答案】B。

【解析】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B符合题意;

C.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0•山西)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

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只能在水中传播

C.传播速度是3xl08m/sD.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Ao

【解析】A、超声波是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超声波可以在任何介质中传播,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l()8m/s,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此数值,故C错误;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

3.(2020•长沙)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Bo

【解析】A、液体能够传声,所以鼓声可以通过水传播,故A错误;

B、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敲鼓的力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其响度越大,即鼓声越大,故C错误;

D、通过鼓声指挥参赛队员们说明鼓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o

4.(2020・南京)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

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答案】B。

【解析】A.真空不能传声,哨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振幅变大,哨音的响度变大,改变J'哨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改变了哨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B。

5.(2020•赤峰)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Ei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

B.编钟发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故A项

正确;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项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声体的振幅不一样,响度不同,故C项错误;

D.编钟的结构和材料与其它乐器不同,所以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发出声音的音色不

同,故D项错误。故选A。

6.(2020•朝阳)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

【答案】Ao

【解析】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村民耳中的,故A正确: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因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村民根据音色,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

顺,故D错误。故选A。

7.(2020•湘西)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喷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

场面。关于啖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和喷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喷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答案】Ao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鼓和啖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8.(2020•沈阳)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

C.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Ao

【解析】A.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

B.用力拨动琴弦,增大了琴弦的振动幅度,可以提高琴声的响度,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响度大小无关,故C错误;

D.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

9.(2020•天门)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震耳欲聋”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

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

C.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比在固体中慢,故C错误;

D.“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A

10.(2020•宜昌)生活中经常用“高”来形容声音,以下的"高''描述音调的是()

A.男高音歌唱家B.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

C.引吭高歌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答案】A。

【解析】A.男高音歌唱家中高音,指的是声音音调的高低,故A符合题意;

B.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不符合题意;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20•湘潭)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

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

A.音量B.响度C.音调D.音色

【答案】Co

【解析】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由于水的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会发生变

化,音调就不同,所以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音调,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o

12.(2020•衡阳)在剧院欣赏音乐时,小张跟小明讨论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

B.扬声器音量调大可提高音调;

C.音乐声只能传递信息;

D.剧院内墙壁上的蜂窝状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答案】Ao

【解析】A、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演奏同一首乐曲能分辨出声音的不同,即音色不同,

故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故A正确;

B、将扬声器音量调大后,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音乐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墙壁做成凸凹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

波的反射,使响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

13.(2020・无锡)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提醒同学们要控制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答案】Ao

【解析】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控制声音的大小,即控制

响度,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2020•淮安)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

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答案】CO

【解析】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匕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

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用大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改用小的力拨动钢

尺时,钢尺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小,即钢尺会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故选:C。

15.(2020•镇江)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是声源的()

A.振幅B.频率C.材料D.结构

【答案】Bo

【解析】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振幅影响声

音的响度;材料、结构影响声音的音色;故B符合题意。故选B。

16.(2020•南通)如图,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答案】Bo

【解析】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则水的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改变的是声音

的音调。故选B。

17.(2020•陕西)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2图-3如4

A.图-1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图-2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图-3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4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答案】B“

【解析】A、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说明液体也能传声,故A错误;

B、改变试管内的水量空气柱长度改变,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故B正确;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错误。故选:B。

18.(2020•通辽)图中有关声和电磁波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B.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色;

C.丙是利用卫星系统导航,其信息传播的媒介与“B超”相同;

D.丁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错;

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弦的长短,从而改变音调,B错;

卫星系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所以二者所用的媒介

不相同,C错;

声呐的原理是回声定位,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D对。

19.(2020•泸州)夏季,泸州市江阳公园的音乐喷泉随音乐舞动,供市民欣赏。以下关于声现象说

法正确的是()

A.音箱发出的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

C.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保持340m/s不变

【答案】Bo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B正确;

C.不同的乐器的材质和结构不同,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故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

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在相同温度下,介质不同,声音传播的

速度不同;在同种介质中,介质的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B。

20.(2020•恩施)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

C.用装有不同水量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C。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

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三大类,因为水能够传播声音,所以水中的

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可研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即减小不必要的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荆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振动就可以听到声音;

B.狗是人类忠实朋友,它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类要广;

C.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中传播,不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隔音墙能隔音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这一方面控制噪声的

【答案】Bo

【解析】A.人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且有传播介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

则振动也听不到声音;故A错误;

B.人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Hz,狗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15-50000Hz,因此狗

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类要广;故B正确;

C.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故C错误;

D.利用隔音墙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

22.(2020•湘潭)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

要是()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D.不能控制噪声

【答案】B。

【解析】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是在传播过程中

控制噪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e

23.(2020•营口)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步”,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开会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解析】A.人能否听到声音,除了物体需振动以外,还与是否有传声介质、声音的频率范围、

响度大小、距离发声体远近、人耳是否健康有关,故A错误;

B.轻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B错误;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故C错误;

D.开会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

24.(2020•广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D.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故B错误;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快于在空气中的速度,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