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高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1.高三班级语文教案设计
一、设计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这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庄子的散文,主要表现手法是寓言。《逍遥游》大量地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予在生动的想象中。因此学习本文应以此为突破口。同时,本文中比方之奇怪,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化,文字之跳跃,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阅读《逍遥游》时,文字上有肯定的障碍,所以课前安排预习,让同学能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通课文。并让学习小组有选择地制作课件,以便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同学状况分析
同学具备初步的合作探究的技能,在学习文言文时,多数同学懂得借助工具书去疏通文字。但总的来说同学的文言文翻译技能及对古代文化的学习技能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育同学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较简单的问题,采纳问答法,简捷明快。
3.争论法。对有肯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需要广泛地争论。
五、教学重点
1.鉴赏本文运用比方、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七、教学用时:两课时
八、教学内容与步骤
2.高三班级语文教案设计
**届高三第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针对我校实际,为此拟定本计划:经过第一轮全面系统复习后,第二轮重点复习,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行限量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旨在提高同学运用知识的各种技能。除套题训练外,要引导同学关注历次考试中丢分的题,分析失误缘由,实时查漏补缺。高三复习阶段总的时间安排是前紧后松,到临考前把时间完全交给同学,让他们有一个体味、消化、加深理解的过程。
一、解读****年高考试卷,讨论命题角度。
讨论同一考点不同的命题角度,对全面理解考点内涵和命题思路,设计考点专题复习内容有非常的指导作用。作文复习中要着重审题的指导,还要适当训练材料作文,引导同学关注与社会、自然以及与人生、与自身进展有关的作文材料,重点训练同学的语言组织技能。
二、制定具体计划,确保复习的有序进行,做好语文学科的提优补差。
本轮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时间内容第一阶段2月底至3月底
(1)按考试说明,重点复习词语、熟语、标点、病句、语言表达五个专题的练习讲评。
(2)以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鉴赏三个专题为穿插,以便迁移训练,提高应试技能。
(3)作文每二周一次。以复习资料为复习内容逐一落实,结合教育局教研室的月考安排进行统一测试,来检验同学的复习效果。
第二阶段3月底至4月底
(1)以综合练习为主。
(2)六模、七模之后,通过质量分析,针对本校同学实际进行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阅读和鉴赏的查漏补缺复习指导和训练讲评。
第三阶段5月初至高考
(1)以综合练习为主。复习安排同第二阶段。
(2)依据教研室和我校状况,进一步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
(3)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强化复习训练。
(4)考前应试技巧指导。
三、仔细进行个别辅导,加强方法梳理,心理疏导,满怀信心,参与高考。
个别辅导的主要有三种对象:
一是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主要是提升作文水平),
二是本一、本二猜测线上的临界同学,
三是对语文同学缺乏信心的困难生。
针对不同对象因材施教,力争语文学科在**年高考中来个皆大高兴。
3.高三班级语文教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20**年《考试说明》、《学科指导看法》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聪慧,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强化训练这条主线,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和调动同学学习的爱好,培育同学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应考技能,提高同学的审题技能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技能,实施全面科学高效的复习备考。
二、教学目标
1、一轮复习着重基础,二轮复习要在一轮复习基础上查漏补缺,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习,建立知识系统。三轮复习以试题训练为重点,加强应试技能。
2、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技能,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育同学的应考技能。
3、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同学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同学的写作技能。
三、教学重点
1、以课本为载体,夯实同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同学的语文技能和素养。
2、紧扣课内知识,梳理巩固各相关考点,落实考纲要求的每一篇背诵要求,抓好名言名句及文学常识默写识记测验。
3、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抓好各类题型解题方法的指导,要求同学做到答题的规范性。
4、抓实集体备课,发挥集体聪慧的优势,沟通教学心得体会,加强教法和学法讨论。
5、落实培优辅困,全面提高同学成果。
四、教学举措
(一)着重学情,紧抓基础。针对同学一轮复习的实际状况,狠抓薄弱环节,确定目标,对重点知识分块复习。
1、有的放矢,落实背诵。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指定背诵篇目,给同学背诵指明方向。背诵不能靠突击,要细水长流,分课突破,而且每一篇要落实到纸上,让同学切实消灭错别字,力争背诵拿总分值。
2、分类归纳,突破难点。对一轮复习中做过而涌现较多问题、得分不高的考点,如字音字形、成语熟语、病句修改等,要通过再做题,再分类合并归纳,强化记忆,使同学进一步熟识解答题目的方法。
3、语言运用题,重视题干的审读和答题规范化的训练。要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掌控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规范要求。经典的题型要多训练,创新的题型要多接触。
4、通过多种途径,抓升格作文。
一是分类指导。要突破制约同学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写出升格作文,依据他们作文“审题是否精确”“思路是否清楚”“说理是否透彻”“语言上是否有亮点”“材料是否丰富”等状况,对所教同学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评改、指导。
二是讨论近三年高考范文,借鉴立意和构思,找准感觉,然后课堂进行思维训练。
三是加大训练量,训练可做到一周一篇,要挖掘出话题的内涵,要重点把“为什么”这一部分作为重点落实到笔头上。假如写谈论文,说理要透彻,可指导同学综合运用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从多角度把“为什么”讲深,谈透。
四是引导同学做好以下几步:品尝原材料或话题,认真揣摩、领悟出题人的意图,精确把握材料话题或标题的内涵,结合自己熟识的素材,从而确立的立意角度。
4.高三班级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精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繁复的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繁复的感情。
教学难点
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奇妙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致的建筑流传千古,更由于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非常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着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着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假如运用得当,也能加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及写作背景
1.关于: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概,而成为千古绝唱。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来宾。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与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预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兴奋,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那么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四、通读全文
1.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
2.对比书说明,粗通文意,划下不理解的语句。
3.分段请同学在全班诵读,老师订正字音,明确停顿。
五、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熟识文章内容,进入文章情境。
二、课文分析
1.第1段
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与宴会的人物。
起笔先介绍滕王阁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着由天及地,写天地的广阔,写滕王阁的详细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更写出了滕王阁的宏大气概。
如此灵秀漂亮的工地,肯定也会产生杰出的人物吧。“雄州物列,俊采星驰”一句由陈述地理位置转而对人进行描写。在盛赞了宾主之后,又盛赞了这次盛会,最末,又谦逊委婉地介绍了自己参与这次盛会的缘由。
2.第2段,第3段。
2、3两段写景。
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覆盖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绘声绘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古传诵。青天清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
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潇洒之气。
同学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背诵时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及重点句。
老师可请一两位同学当堂示范,但肯定要把握好时间,不同层次的同学不要强求。
3.第4、5段。
写宴会盛况,并抒发人生感慨。
第4段紧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写,说到漂亮的景色使自己心情激昂。极写管弦之感,歌声之美,铺陈宴会宾主欢饮娱乐的场面,多次运用典故,简练、含蓄的表现宴会的豪华。但一想到“四美具,二难并”,心绪一转,不由得“兴尽悲来”,由喜悦渐生愤慨。接下来的几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感情基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此看出,“兴尽悲来”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脉。
“兴尽悲来”,而想到自己弹剑作歌,报国无门,空有绝世才华、却远离都城,无可施展;心怀君主,却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见,不由得让人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大有生不逢时之感。然而并没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劢,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志气。其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思想意义的警句,说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抱负,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决的品质。“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郝援引于此,说明了他不放弃自己抱负,高尚的人生观。
4.第6、7自然段
述说自己的身世以及弹剑作歌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知己难遇。
三、作业
1.背诵课文2-5段。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的检查。
三、总结骈文特点。
可采纳同学自己归纳,汇总后老师指导方法。
由此文可看出骈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讲求平仄,用韵严格,留意藻饰和用典。
5.高三班级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方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方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说明以下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知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者如:假如
⑤那么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说明以下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上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那么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由于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武。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武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武镇静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会计师考试经典例题试题及答案
- 有效准备护士资格证考试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税务师获取资源的试题及答案
-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提升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北师大版)
- 第3-4单元综合素养测评(培优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常考易错题(北师大版)
- 液压技术b卷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子功能陶瓷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风险预警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电子健康秤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关注个体差异在2025年育婴师考试中的应用及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动烧烤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非急救转运服务
- 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体系汇编
- 责任制整体护理PPT演示课件
- 锤击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记录表
- GB/T 8110-2008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 GB/T 16925-1997混凝土及其制品耐磨性试验方法(滚珠轴承法)
- GB/T 15849-1995密封放射源的泄漏检验方法
- 卫生院疾病证明书 糖尿病
- 《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实用详细
- 货币银行学 康书生课件 第1章 货币
-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小数乘整数》课件(区级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