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复种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_第1页
我国耕地复种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_第2页
我国耕地复种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_第3页
我国耕地复种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_第4页
我国耕地复种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耕地复种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一、农作物复种指数的演变趋势中国的农业重复系统有着悠久的历史。轮作复种制度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发展了北方两年三熟和南方稻麦两熟制。隋唐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一年二熟双季稻栽培有较大发展。明清时期,随着玉米、甘薯、花生、烟草等新作物的引入,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形式更为丰富,从而使多熟制不断完善。北方地区二年三熟制更加普及,一年二熟制有了初步发展。南方双季稻的栽培面积则更加扩大,稻麦、稻豆、稻薯轮作复种的一年二熟制和一年三熟制有较大发展。1949年以来,我国大力推广以复间套种为中心的多熟制模式,全国的农作物复种指数基本上处于上升状态(刘巽浩,1997),南方的复种指数提高最为明显(黄国勤,2001)。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运用,我国多熟种植在多元化、高效化、农机化等方面发展较快,不断挖掘高产潜力,体现了现代型多熟制的特色与发展趋势(陈阜,1997)。在复种指数的计算上,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被广泛应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复种指数的空间精度(范锦龙等,2004;闫慧敏等,2005)。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扩张占用大量耕地致使上等耕地迅速减少。扩大复种指数、挖掘复种潜力成为各地区保证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增加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研究各地区的最大复种指数出发研究复种发展潜力,并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各地区的复种行为,从而为我国未来复种制度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保障未来我国食物的供给安全。二、我国计算农业复种指数我国耕地的复种制度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准确计算1949年以来全国的复种指数变化情况存在着很大困难。复种指数的求算需要准确的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由于耕地面积统计的准确性较差、争议较大,影响了对复种指数的正确计算。按统计局口径统计的我国耕地面积1949年为9788万公顷,1957年达到最大值11183万公顷,2005年降为8681万公顷。据笔者的估计,我国的耕地面积1949年为9804万公顷,1949—1965年耕地面积由于大量开荒而以逐年增加为主,按国土资源部的耕地统计口径,1965年我国的耕地面积达到13886万公顷的最大值,以后由于荒地开发减速和城乡建设占地的迅速增加而耕地以下降为主,到2005年下降为12208万公顷(梁书民,2005)。1949年我国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2429万公顷,复种指数为1.268。1949—2005年间的耕地变化可分为统计局口径和国土部口径两个序列,利用二者可算出两个序列的复种指数。前者由于未计算临时性耕地及其播种面积,复种指数偏高,后者由于计算了临时性耕地,但统计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未包括临时性耕地上的播种面积,复种指数偏低,而实际的复种指数应介于二者之间。1949—1965年由于大量新开荒地的播种面积未被统计,致使该期间按国土部耕地面积口径计算的复种指数呈下降趋势,估计1965年的复种指数为1.032。由于无法得到准确的播种面积数据,这个复种指数估计值偏小,准确度和可信度均较差。而按统计局口径的耕地面积计算的复种指数为1.383,由于统计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是基于统计局口径的耕地上的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同实际耕地面积的对应性较差,所以统计局口径的复种指数偏大,也不能反映实际复种指数。如将两个统计口径的耕地面积之差认为是临时性耕地面积,且假设临时性耕地上的复种指数为1.0,临时耕地上的播种面积未被统计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则可以通过统计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同临时性耕地面积之和作为实际播种面积来估算实际复种指数。按上述方法计算的1965年实际复种指数为1.286。将此方法类推到其他年份,在已知临时性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历年的实际复种指数。2005年按统计局口径计算的复种指数为1.791,按国土部口径计算的复种指数为1.274,而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实际复种指数为1.563(见图1)。三、农业复种潜力求算各地区复种发展潜力须知道各地区的当前耕地面积、临时性耕地面积、统计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最大可能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中国国土资源年鉴》有各地区1996年以来历年的耕地面积数值,《中国农业年鉴》有各地区历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值。各地区的临时性耕地数量可以从1995年统计局和国土部两种口径下的耕地面积之差计算出。各地区的最大可能的农作物复种指数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10℃积温多边形层面同耕地和省市区行政区划多边形层面的交集计算出。个别北方地区的农膜和蔬菜大棚的使用可能使实际复种指数超出理论最大复种指数,在实际计算中取较大者作为该地区的最大复种指数。本研究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中引用的积温与熟制的对应关系大致为:≥10℃积温为1000~1500时,在休耕情况下可栽培早熟喜凉作物,故复种指数仅为0.5;≥10℃积温为1500~3500时,可常年栽培喜凉作物和中温作物,复种指数为1;≥10℃积温为3500~4000时冬小麦可以复种早熟喜凉作物,熟制可达两年三熟,复种指数为1.5;我国主要农耕区的≥10℃积温在4000~5000之间,冬小麦可复种玉米、谷子、甘薯和大豆,可稻麦两熟和栽培双季稻,是典型的一年两熟地区,复种指数为2;≥10℃积温在5000~6000时双季稻可加冬作油菜、大麦或小麦,熟制可达两年五熟,复种指数为2.5;≥10℃积温在6000以上时双季稻加冬作油菜、大麦或小麦可常年栽培,或常年栽培三季稻,熟制可达一年三熟,复种指数为3,是最大值。用于计算各地区复种潜力的主要公式如下:耕地面积(国土部口径)=统计局口径耕地面积+临时性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统计局口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临时性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剩余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潜力-复种指数(当前)实际播种面积潜力=耕地面积×剩余复种指数名义播种面积潜力=实际播种面积潜力+临时性耕地面积经研究发现,2004年中国各地区的耕地面积总计12241万公顷,其中以黑龙江最大,在1000万公顷以上,川渝、河南、山东、内蒙古、河北、云南、安徽和吉林的耕地面积较多,在500万公顷以上,上海、西藏、天津和青海较少,在100万公顷以下。全国临时性耕地面积总计3527万公顷,其中以西南山区和东北高纬度地区较大,云南、贵州、川渝、内蒙古和黑龙江在250万公顷以上,老直辖市的临时性耕地面积最小,北京、上海和天津均在10万公顷以下。可以推测原始的耕作方式撂荒农作制的存在是我国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统计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笔者曾于1992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进行过粮食生产调查,发现一年或数年轮荒的刀耕火种现象在全州的3个县均相当普遍,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的耕地撂荒耕作现象也较为普遍。2004年全国的实际复种指数为1.543,其中湖南、江西、福建、河南、川渝、安徽、广西和湖北在1.85以上,它们一般为南方城镇化不发达的省份和北方平原的农业大省;高纬度和高海拔省份的复种指数较低,如新疆、黑龙江、青海和西藏。全国的复种指数潜力为1.821,其中南方省份较大,如粤琼、广西、福建、江西和湖南均在2.5以上,北方和青藏高原省份的复种潜力最小,如西藏、青海和黑龙江复种指数潜力在1.1以下。2004年全国剩余复种指数为0.279,其中粤琼和广西最大,在1.0以上,其次为浙江、福建、天津、云南和北京,在0.5以上;剩余复种指数为0或接近0的地区有辽宁、宁夏、内蒙古、吉林、甘肃、黑龙江、青海和西藏。2004年全国名义播种面积潜力为6936万公顷,是当年耕地面积的56.66%,其中云南、川渝、广西和粤琼的名义播种面积潜力在500万公顷以上,贵州、山东、湖北、内蒙古、黑龙江、安徽和河北的名义播种面积潜力在250万公顷以上。2004年全国实际播种面积潜力为3409万公顷,其中广西、粤琼、云南和川渝的实际播种面积潜力在300万公顷以上,山东、湖北、河北、浙江、江苏、新疆和江西的实际播种面积潜力在130万公顷以上(见表1)。四、农业劳动力流失和复种指数变化农民的复种行为主要决定于复种经济效益的变化。从1984年以来我国的农作物复种指数随农产品价格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来看,复种指数的上升主要是人口增加和城镇化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增加的结果。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农产品在全国的流动带来了各地区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蔬菜瓜类种植面积的增加对各地区的复种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也是个别地区复种指数下降的原因之一。农业机械化有利于解放农业劳动力,从而促进复种指数的增加。虽然现代农业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复种潜力,但是复种潜力是决定复种指数变化的自然原因,是现有农业生产技术下农作物复种的上限,也是决定复种指数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局部地域内,城镇化的发展占用大量的高复种潜力地块,必将使该地域内的复种总潜力下降,从而影响复种指数的增加。1984—2004年我国各地区复种指数变化的基本情况为:江苏、天津、北京、上海和浙江的复种指数呈下降状态,其中浙江下降最多,为0.529,北京和江苏下降也在0.4以上;其他省份的复种指数呈上升状态,其中贵州、广西、宁夏、河南、云南、川渝、安徽、福建和内蒙古上升较多,复种指数增加在0.3以上,其中贵州增加将近0.5,为最多。下面从复种潜力、农业劳动力、蔬菜瓜类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四个方面分析我国1984—2004年复种指数变化的影响因素。1.为复种扩大了空间1984年各地区的复种指数增加潜力分布呈南大北小的态势,广西、粤琼、福建和云南均超过了1.0,为这些地区的复种增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低为上海0,其次为西藏0.053,东北三省和青海、甘肃在0.18以下,为这些地区的复种指数增加设置了上限。而北京市1984—2004年间的城市扩张占用了大量的平原区高复种耕地,从而使总体复种潜力下降,是其复种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安徽省、川渝和河南我国总体农业劳动力过剩,从而为复种指数增加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如安徽、川渝和河南。但是个别省份的农业劳动力缺乏是存在的,如非农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天津和江苏,以及农民外出经商较多的浙江,农业比较利益的低下造成农业劳动力的缺乏是这些地区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3.蔬菜生产对复种指数的影响1984—2004年间全国各地区的蔬菜瓜类种植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上海增加0.323,为最多;北京、浙江、福建、天津、粤琼和山东增加都在0.18以上。蔬菜瓜类生产占用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而影响了其他作物的种植,对复种指数增加具有负面影响。福建和广西由于地处南亚热带,以露天栽培蔬菜为主,蔬菜的劳动密集度大大下降,为例外情形。4.回归模型的建立1984—2004年各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率以西藏最高,为7.097,其次为河南、安徽、贵州、宁夏、山东和河北,均在4.4以上。其中西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又有复种指数潜力限制,实为例外情景;河北、山东受蔬菜瓜类比重增加影响,复种指数增加微弱,其他四省份均为复种指数增加较多的地区。为定量计算各地区的复种变化行为,笔者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将城镇化因素淘汰,将各地区1984—2004年的复种指数变化同复种潜力、农业机械化和蔬菜瓜类比重3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从而得出了我国省级复种指数变化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如下:Y=-0.09092+0.29845X1+0.08027X2-1.48506X3T值:-1.27716.06394.4096-5.7307R2=0.8755,F=56.28,观测值:28(不含西藏和浙江)其中,Y:复种指数增加值,1984—2004年;X1:复种指数增加潜力,1984—2004年;X2: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比率,1984—2004年;X3:蔬菜瓜类播种份额增加值,1984—2004年。为验证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对各地区复种指数变化的影响,笔者还将1984—2005年历年全国的蔬菜瓜类面积同城镇化率进行了一元二次回归,结果如下:y=-0.54142504x2+0.88704567x-0.14368554R2=0.9818,观测值:22,1984—2005年其中,y:全国蔬菜瓜类比重;x:全国城镇化率利用以上两个回归模型的结果,加上人口增加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产品消费增加进而对复种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得出我国复种变化完整的因素作用模式图(见图2)。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上述模式符合索罗(Solow)模型,即我国各地区的复种发展决定于资源、劳动力和资金。其中复种潜力为资源供应,蔬菜生产可代表劳动力供应的减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代表资金投入项。五、发展复种的资源整合和复种潜力的对策研究复种潜力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开发复种潜力发展农业生产。由于临时性耕地的播种面积未被统计,我国的名义复种潜力很大,但实际复种潜力仅为名义复种潜力的约一半。从复种发展的因素分析可知,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对农产品的总需求将进一步上升,从而导致复种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蔬菜瓜类的生产在近中期内快速上升,其对个别省份复种增加的阻碍作用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各地区的名义复种潜力和实际复种潜力可以作为复种发展的重要参考目标,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复种指数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差异很大,如何挖掘各地区的复种潜力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笔者总结了各地区发展复种的对策,以供讨论:(1)云南、川渝、广西和粤琼的名义和实际复种潜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