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历史13周周考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18春历史13周周考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18春历史13周周考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18春历史13周周考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18春历史13周周考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光中学2022春高一历史周末练习(第13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C.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2.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A.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B.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C.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D.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3.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这么写道:“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据此推断宋朝A.重农抑商发生质变B.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发生新的突破C.市镇经济全国繁荣D.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最主要财源4.明清对外政策上,朱元璋“固守”内地,虽有郑和下西洋的海外发展,但遭到全体臣下的反对;清代更严申海禁,后海禁虽开,但通商只限于广州一地。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B.重农抑商政策的延伸C.统治者固步自封的思想D.西方殖民者的入侵5.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古代中国在每一个王朝创立之初,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这里“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指A.平均分配土地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C.建立赋税征收制度D.重建小农经济6.“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君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7.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A.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B.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C.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D.民主政治惠及社会下层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9.某国19世纪70年代冶金企业平均投资为10多万元,20世纪初则达到200多万元;同一时期的冶金企业由上千家减少为100多家。据此可知该国A.已经完成工业革命B.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C.出现新式的生产组织形式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0.“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个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个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5~16世纪)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丧失了其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B.贸易通道的改变C.英国法国的竞争D.世界市场的形成11.史学家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产品、海运、殖民地是海权的三大环节;应该拥有并运用优势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确立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实现国家战略目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C.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2.下表为1843-1850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情况一览表。这些历史现象的出现年代白银兑换制钱文数指数年代白银兑换制钱文数指数18431847184418481845184918461850A.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C.加速了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13.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14.20世纪初,中国沿海及内河沿岸的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内陆乡村依然是“昼出耕田夜织麻”,农民主要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这说明当时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城市仍处封闭状态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D.社会生活新旧并存15.如表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工业产量的统计表。表中所述现象电力(千瓦)煤炭(公吨)水泥(公吨)生铁(吨)钢(吨)1927年772百万百万498千436815300001936年1724百万百万1243千958683556347A.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B.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D.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16.1911年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增至亿银元,同时549家中国企业开始使用非人力驱动的机器设备。投资约为亿银元。到1933年,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76家,雇佣产业工人超过50万。材料反映出当时A.经济近代性的因素增加B.中国工业发展严重依赖列强资本C.中国沦为列强经济附庸D.北洋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17.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生产、财务计划的内容,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苏联上述举措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C.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18.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B.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C.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歧严重19.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C.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20.下表为20世纪50、60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的成就,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1957年3月3日成功进行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试验比美国早9个月1957年10月4日成功向太空发射一枚人造卫星比美国早近4个月1961年4月12日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并安全返回地面比美国早10个月A.美苏争锋中苏联取得了战略优势B.苏联率先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C.改革是苏联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D.苏联的体制为技术领先提供了保障21.1925年,苏联谷物的总产量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平,但畜牧业还低于革命前的水平。工业总产值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周转量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0%。这说明当时苏联A.迫切要求改变经济体制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終完成C.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止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22.右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内外政策,依据史实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国家干预,扩大对企业的投资B.国家垄断,奉行贸易保护政策C.增强国力,确立世界霸主地位D.“美国优先”,导致二战爆发23.1929年经济危机很快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这说明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B.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C.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D.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24.观察下面漫画,下列有关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导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严重失衡B.导致公民道德水准严重地下降C.在初期就暴露出难以克服的弊端D.已经走向无法实施的困难境地25.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上述消费方式A.使经济持续繁荣发展B.埋下了经济危机隐患C.消除了生产过剩问题D.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25分)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租佃契约关系大约在两晋隋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至北宋占据主导地位。安史之乱后,包括均田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宋朝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使得宋代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再加上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无常,使宋代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非常频繁。在此基础上,宋代租佃制得到了较快发展。较之以往的庄园农奴制,在宋代租佃制下,地主与佃户间的主仆关系只存在于租佃关系中,不再具有世袭性的永久性,一旦租佃关系解除,人身依附也随之消失,佃户与田主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尽管佃户依然背负着沉重的地租负担,田租征收以实物为主,但他们基本上摆脱了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当然,租佃制的不断膨胀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租佃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8分)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可能是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巨大的社会变化,因为城市居住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的绝的多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后世界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9分)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中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指出这一时期苏俄(联)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作用。(8分)国光中学2022春高一历史周末练习(第13周)答题卡9位准考证号码班级姓名座号________________26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请在各小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和小题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国光中学2022春高一历史周末练习(第13周)参考答案1.C【解析】根据“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结合所学,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使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故C正确;A是材料信息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排除B;D属于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表现,不属于最主要原因,排除。2.B【解析】“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说明对外管理贸易机构增多,体现出对外政治、经济联系加强,B正确;贸易税收难以看出是主导,A错误;文化影响力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唐朝时期属于开放大国心态,D错误。3.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可以推断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最主要财源,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是指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绝对化错误,排除。4.C【解析】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主观原因是人为因素,所以统治者自身的、人为的固步自封的思想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但是本题的其他三个选项均属于客观方面的原因而非主观原因,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5.D【解析】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所以每一个王朝创立之初都会重建小农经济作为王朝进行统治的经济基础,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是每一个封建王朝都平均分配土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C均只是重建小农经济的具体措施,所以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6.C【解析】材料信息“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说的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均田制,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不是按人口分配的,故A项错误;君主土地私有制也不是按人口分配的,故B项错误;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是土地私有制,故D项错误。7.A【解析】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一系列保护工人和社会福祉方面的法律开始颁布,说明工业化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发展,A正确;材料没有比较英国和世界福利制度信息,B错误;C中根本保障说法绝对;D中民主政治不符合材料经济信息。8.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19%”的信息可知A项中“垄断”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供不应求的现象,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可知此时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故选C。9.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与19世纪70年代相比,20世纪初该国冶金企业投资幅度增加,但是企业数量在减少,体现了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这是垄断组织出现的表现,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出现,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1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工商业城市衰落,英国、荷兰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故B项正确。A、C与意大利无关,故AC排除。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排除。11.A【解析】近代殖民争夺国家中,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成为18世纪最大殖民帝国,A正确;B不属于争霸战争;C属于新大陆探险,不是殖民扩张;D依靠的商业资本发达获得殖民霸权。12.B【解析】表格显示出白银兑换制钱文数指数逐渐增加,体现出银钱钱贵的现象,说明民众和政府之间矛盾加剧,B正确;A不符合材料信息主旨;C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带来影响;D是19世纪60-70年代产生。13.B【解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由此起步,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为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政治和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物质和阶级条件,可见洋务运动引发了“转石效应”,故选B。ACD项均与材料中涉及到的“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不符合,故排除。14.D【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沿海地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生活习俗和思想文化进入中国,沿海地区居民生活逐渐西化,内陆地区由于位置偏远,继续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题干中提到内陆农村依然保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模式,该项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沿海地区生活方式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内陆地区保持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存在新旧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故D正确。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存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故C项错误。沿海地区城市开放为通商口岸,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城市不再处于封闭状态,故B项错误。15.A【解析】表格主要反映了从1927年到1936年中国工业产量显著提高,工业产量提高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故A项正确。从1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确实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不是迅速发展,由于此时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中国社会经济,外国垄断资本的渗透和侵蚀以及日本对中国一步步紧逼,民族工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表中并没有涉及官僚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表格仅仅体现了中国工业产量的大幅提高,并不能说明工业结构具有不合理性,故D项错误。16.A【解析】材料信息是,近代中国,西方企业、中西联合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投资逐步增长,数量也有明显增加,这说明外国资本、中外合资和民族资本在推动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中国工业发展严重依赖列强资本,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中国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故C项错误;北洋政府时期指的是1912—1927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D项错误。17.A【解析】材料中的“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是为了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因此苏联的上述举措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国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变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苏联通过新经济政策,在1925年已基本完成经济恢复的任务,排除D项。18.D【解析】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27年,这一时期并未确立优先发展工业战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认为农业发展落后不利于经济发展,而布哈林并不认同,故C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和布哈林的不同的观点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分歧,故D项正确。19.C【解析】材料反映了苏俄企图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但这个做法不符合苏俄国情、严重脱离现实而遭到失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农业税尚未实行,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实物配给制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921年春天苏俄敌对势力不再强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0.D【解析】20世纪50、60年代美苏争锋中苏联处于战略守势,排除A;材料中只是提到部分科技成果,不能得出B结论,排除B;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僵化的科研机制,排除C;苏联实行高中集中的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