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调查范围与地点调查设计范例:家庭结构变迁中的居住分化与养老服务分流一项基于泛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说明调查范围与地点二、课题论证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意义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研究意义:在人口老龄化的现时代,“未富速老”给中国带来的养老保障压力不言而喻。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变得似乎既关键又脆弱,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由于流动性和居住方式分化的加剧,在养老安排上也会呈现多元化的选择方式。正基于此,本研究从家庭居住空间与养老模式互动关系的理论视线出发,考察分析当前城乡居民的居住分化情况,以及他们由此而致的养老意愿和养老安排。这将有助于我们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的双重结构性压力下做出适宜的养老保障方式选择,并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发展建构相应的社会化养老支持体系,减少后顾之忧。(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述评:本课题研究涉及家庭结构转变与养老方式选择及居住安排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外早在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就总结了西方在这之前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这标志着西方世界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后的研究成果可划分为四类。a.从父母与子女的家庭代际关系视角研究养老方式选择(马克·赫特尔,1988;马文·哈瑞斯,1988;Dean,Kolody,andWood,1990),他们一致认为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反哺关系的遗迹也将消失。b.从经济供养和养老职能实施者(地)的角度探讨养老问题的研究,研究更侧重于考察代际之间经济支持类型的功能强弱比较分析(Grando,etal,2000)。关于养老职能承担角色的分析种类更为繁多。如养老院养老、公寓养老等(哈尔·肯迪格,1997)。c与b视角相应,从养老经济支持提供者与养老职能实施者(地)相组合的形式入手,研究各种不同照护方式与家庭养老结合后,对老年人的照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Knipscheer,1992;Leeetal.,1995)。d对于居家养老方式的研究。他们指出居家养老是对老人最好也是最有效率的照料方式(MaedaandShimizu,1992;Wolf,1999),而且他们还相信只要家庭制度继续存在,家庭养老功能就不会完全被各种照护机构所取代(Gierveld&VanTilburg,1999)。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涉及a家庭养老功能与具体养老方式转变的研究。有三个分析视角,一是对于影响家庭养老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者从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原新,2004),“重幼轻老现象“(乐章,2000),家庭结构小型化(杜鹏,1998)等方面展开;二是具体养老方式的多元化研究。许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分类法,如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穆光宗,1998)、子女养老(吴元清,2002)、居家养老(原新,2004)、机构养老(王爱珠,1996)、自立养老(杜守东,2002)等不同但却有重合交错的称谓。三是对于各种养老方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呈现出“结合”说(邬沧萍,1998;唐仲勋,1998)、“并存”说(洪国栋,1998)、“主辅”说(张文范,1998)、“综合”说(熊巍俊,1994)、“替代”说(王鉴,1996)等几种观点。b.老年人居住方式的研究,有两个分析视角,一是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要求进行分析(风笑天,1997;陈功,2002;周浩礼,2005)。二是居住安排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有学者表明老人对不同养老方式的选择会对他们居住方式的改进或改变产生不同的影响(杜鹏,1998;谭琳,1995)。而有学者则从不同居住安排的老人的社会人口学方面基本特征分析(杜鹏,1998;谭琳,1995;曾毅、王正联,2004;褚劲风,2003;鄢盛明、潘晓南、李洪涛,2000);还有学者发现很大比例的老年人没有按照他们认为最好的居住方式居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居住方式(约翰·罗根、边馥芹,2003;姚远,1996;穆光宗,1999)。c.居住安排与养老方式的组合研究。居住方式变化决定养老的支持来源(鄢盛明、潘晓南、李洪涛,2000),进而有学者提出将住房和养老结合起来(柴效武、徐智龙,2003;孙以栋,2005),同时要适应家庭结构转变下多元化的选择(邱海盈,2000:63)研究不足与研究趋势:既往的研究给予我们启发和理论准备之时也呈现了需要弥补之处。首先,在中西方实证性的养老问题研究中,多数研究对象比较单一。尽管研究者也清楚从家庭代际关系的视角出发,但多数研究都是以供养者(子女)或被供养者(父母)一方为研究对象,缺少比较分析。这在分析养老意愿和对养老方式评价时往往容易产生偏差。其次,在研究内容上,对不同养老方式的功能分化和差异描述较多,对各种养老方式所出现问题的解释较多,但对影响人们是否选择新型养老方式或是否放弃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原因探讨较少,而真正将与养老功能密切相关的居住安排纳入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为数更少(从宏观层面或微观个体特征层面展开理论分析的较多)。再次,从研究视角而言,即使有将居住安排与养老方式关系纳入分析框架的,主要也是从养老方式选择对居住安排的影响角度来分析。就国内而言,近几年只有少数学者注意到了居住安排这一忽略变量,并分析了居住安排对家庭养老功能履行状况的影响,但主要是将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居住安排有无影响子女向老人提供养老支持。而这正如研究者们自己所发现的那样,“父母所报告的情况对评估子女赡养行为的现状可能更有意义”,能将父母和子女配对研究是最理想的方式(鄢盛明、陈皆明、杨善华,2001)。(3)选题意义: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转型的双重结构性压力下,如果我们试图分析在住房体制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进一步深化的局面下,如何利用现有的社会养老资源,做出适宜的养老保障方式选择,并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发展建构相应的社会支持体系,减少后顾之忧,那我们必须得进行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这也即本项目的研究意义所在。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确定调查内容(1)主要内容:确定调查内容中国在一段时间内(2000—2020年)不得不面临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规模急剧膨胀。而目前总体经济状况尚处于相对欠发达状态,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人们是否愿意继续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方式(子女养老)?他们对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究竟会受哪些因素影响?日趋紧张的住房消费处境下,居住安排对他们的养老方式选择有无影响?居住分化的扩大会对农村和城市居民在养老意愿上分别产生哪些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会在哪些方面影响城乡居民的养老方式选择和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我们克服上述研究的不足,从居住分化与养老选择的互动关系出发,做出实证分析。提出假设(解释性研究)(2)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提出假设(解释性研究)a.研究的基本思路:在对变量个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居住安排、养老选择操作化后,结合研究问题,本研究的具体研究假设如下:确定调查对象、分析单位图1研究思路简要示意图养老观念和社会支持体系居住面积居住方式居住期望个人月收入职业地位家庭年收入社会支持网络和资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子女数城乡居民个体特征未来养老方式选择未来居住安排居住状况社会经济地位确定调查对象、分析单位图1研究思路简要示意图养老观念和社会支持体系居住面积居住方式居住期望个人月收入职业地位家庭年收入社会支持网络和资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子女数城乡居民个体特征未来养老方式选择未来居住安排居住状况社会经济地位b.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对象的配对调查。本研究的对象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并且从有已立业子女和有父母亲这两类年龄特征组做比较,为了更为准确地研究养老方式选择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可以做研究对象的配对调查。即编制父母亲问卷和子女问卷,同时调查父母亲和子女,形成真正的配对比较样本。从分析方法的使用上,要不断发现忽略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有解释原因和预测的优点,却不能掩盖在发现相关关系上的不足。所以,在对居住安排和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须将所有参与分析框架的变量重新赋值,分析中不断发现忽略变量,同时以定性深度访谈资料补充经验研究。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全国推广效果。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不仅在于其“未富速老”,规模庞大,还在于其地区差异明显。所以实证研究要想全面准确地把握居住安排及其变化对未来子女赡养的影响,必须使用全国性的城乡样本资料进行研究。从分析的理论基础出发,界定清楚本文的核心概念。从比较典型的几种理论观点,孝道论、代际交换论、依附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从而界定核心概念养老方式和居住安排。(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我们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量化统计分析。主要运用的方法有交互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查中的资料收集工具为访问式问卷,调查采取入户访问的方法。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所做结论的有效性,采用了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抽取四个不同老龄化率城市,每个城市各抽取了10个社区居委会,每个社区居委会调查20户。确定研究类型确定研究类型说明资料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抽样方案(4)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a.基本观点:首先,选择与已婚子女分开,和配偶独住,不仅是多数人的现实状况,也是人们对未来老年居住安排的主流意愿。其次,在养老方式上,多数城市居民不仅在现实中没有获得子女赡养,在未来预想中也没有将其视为依靠。农村居民家庭在经历变迁后也日趋现代化。整体而言,老年时独自(与配偶)居住,并依靠社会养老或自我养老可能会成为城市居民安度晚年的主流形式。最后,影响城乡居民未来居住安排和养老方式选择的共同影响因素是居民的文化程度,以及他们目前的居住方式。而未来的居住意愿则直接影响城乡居民对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b.创新之处:理论视角、主要观点和技术路径的创新首先,在研究对象上,我们不仅要研究城市居民,还要研究农村居民,不仅要研究老年人,还要研究作为他们子女辈的中青年人,做城乡之间的比较研究和中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参照比较研究。其次,在研究分析方法上的改进。以定量方法研究变量A(居住安排)是否是变量B(家庭养老功能履行)的影响因素时,采取两步骤:一,A对B有无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则A可能是B的影响因素;二,为了使的这一分析结论更为有效,根据现有的理论认识发现变量C(家庭经济条件)可能也是B的影响因素,因此控制变量C,如果发现A仍然影响B,则认为A是B的影响因素,反之则会认为A不是B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地发现因素A的影响作用方式为价值取向则还需要在论证方法上作完善。再次,在研究视角上,将社会发展中的养老问题与居住结合起来研究,从家庭居住空间与养老模式互动关系的理论视线出发,考察分析当前城乡居民的居住分化情况,以及他们由此而致的养老意愿和养老安排,是一种新的尝试。最后,在研究结论上,从关键变量中得出结论,“与子女分居:多数人养老前的例行化模式”。换而言之,无论是社会经济地位状况如何及子女数的多少,他们选择分开居住的主流意愿没有受到影响。再就是“啃老与养老:代际交换的差序平衡”。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1)课题负责人近年已有相关成果:①城市女性的养老资源及策略选择——基于性别差异与家庭功能变迁的探析,论文,2010②老龄化与老年人,专著章,2009③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报告,2009④公共服务与阶层和谐,专著章,2008⑤长三角及江苏省人口发展功能区人口政策——老龄化问题研究,研究报告,2008⑥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消费观念的变迁,论文,2008⑦家庭功能变迁中的养老选择,论文,2007⑧居住安排与养老选择——对江苏省813位城市居民的调查研究,论文,2006⑨南京市城乡居民的居住质量及其变化研究,研究报告,2006⑩南京市人口发展对老年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报告,2005(2)主要参考文献:①蔡昉、都阳、王美艳,2005,《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②柴效武、徐智龙,2003,《售房养老模式中的“柠檬市场”》,《浙江金融》第7期。③邱海盈,2000,《城市老年人居住模式变迁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期。④孙以栋,2005,《老年住宅的命脉亲情》,《城乡建设》第9期。⑤王爱珠,1996,《老年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⑥邬沧萍,陈卫,1998,《世纪之交的全球人口问题》,《世界经济》第10期。⑦鄢盛明、潘晓南、李洪涛,2000,《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晚年生活(上)--对北京市一个街道的探索性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5期。⑧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⑨中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会/住宅社会学学术委员会,1991,《住宅社会学导论》,安徽人民出版社。⑩David.G.Troyansky.TheOldPersoninthWesternWorld:FromthemiddleAgetotheIndustrialRevolution.HumanitiesandAging.SpringerPublishingCompany,Inc.,1992.11)DeJongGierveld,J.andVanTilburg,T,1999,LivingarrangementsofolderadultsintheNetherlandsandItaly:coresidencevaluesandbehaviourandtheirconsequencesforLoneliness,JournalofCross-CulturalGerontology,14:1-24.12)RobertH.Binstock,LindaK.George.HandbookofAgingandtheSocialSciences.HarcountBraceJovanovich,Publishers,AcademicPress,Inc,1990.13)UnitedNations,2002,WorldPopulationAging1950-2050,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PopulationDivision.14)UnitedNations.ProfilesofCoordinatingBodiesonAgingandNGOsforOlderPersonsinAsiaandPcific.NewYork:1997.注: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成果数量要与《课题论证》活页相同,活页中不能填写的成果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要在本表中加以注明。与本课题研究无关的成果不能填写;主持或参加的各类项目不能作为前期成果填写;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成果要分开填写。课题负责人的成果不列入参考文献。三、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障1、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2、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前期相关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3、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1、2略3、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本课题组负责人和成员都为大学社会学专业教师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多数在海内外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都先后参加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省级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在家庭与养老研究方面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掌握了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和实践动态,都能熟练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计算机统计软件,更为有利的是,我们已有的教学和科研积累为课题组成员构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共识平台和经验分享机制。以下是项目研究的具体条件和保证。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负责人近年来一直关注家庭功能变迁中的养老选择问题,硕士和博士论文系统研究了居住安排与养老方式选择的关系,构建了居住分化和家庭转型研究的理论框架,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且对这一领域的许多相关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成果。将居住安排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框架扩展到农村及代际间是完全可行的。因此,负责人有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借款合同协议书模板集锦
- 牛羊交易合同模板
- 软件购买协议书范本
- 购销合同违约金涉及的会计处理
- 软件购买合同的范例分析
- 公司与股东借款协议模板
- 节能型供暖合同
- 农业科技设备采购及技术服务合同
- 2024年江西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附答案
- 北京智芯电表协议
- 2024年时事政治试题库附答案(综合题)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及常考题型
- 警务指挥与战术学总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绘本小狐狸卖空气
-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除法》单元测评必刷卷(北师大版)
- 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 媒体创意经济:玩转互联网时代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华东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素养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 中考二次函数应用题(含答案)
- 画说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基于“三新”背景下的2025届新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