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诗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诗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诗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诗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送别怀人诗对接教材初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送友人》(李白)、《月夜忆舍弟》(杜甫)、《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题材特征内容感情常用技法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2)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情感(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1.根据提示,填写表格初高中已学篇目常见标志情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友人》《月夜忆舍弟》《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代〕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送友人李白〔唐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B.“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C.“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D.“萧萧班马鸣”一句是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6.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月夜忆舍弟杜甫〔唐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7.对《月夜忆舍弟》一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B.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C.“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D.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8.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9.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宋代〕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0.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11.结合全词,试分析“闲”字流露出的词人的情感。答案(五)送别怀人诗1.根据提示,填写表格初高中已学篇目常见标志情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送友人》送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月夜忆舍弟》忆、月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2.A3.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景。4.①依依不舍,传达出因朋友离去无限惆怅的情景。②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5.C选项中的“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有错误,应该是“依然不舍得离别。”6.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7.B下句,作者所写的不是客观实景。8.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9.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