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郁南农业成为绿色的国_第1页
如何让郁南农业成为绿色的国_第2页
如何让郁南农业成为绿色的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让郁南农业成为绿色的国

最近,广东省西部山区的郁南市有很多人的兴趣。在“中国无核黄皮之乡”的金字招牌上,郁南每年都举办“黄皮节”。不仅有报道称,“两艘黄皮树支撑着一个伟大的行业”。此外,今年1.8万吨黄皮以3.6亿元的价格创造了良好的价格。当地农民可以说是收入盈余。以果为媒,擦亮“招牌”,郁南在提升知名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收获颇丰,也引发了人们对善用“国”字招牌的诸多思考。把“两基础”作为建矿立制的平台,带动广东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无疑,一块块“国”字招牌,往往能吸引来不少好奇乃至肯定的目光,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如果只停留在‘吸引’上,那么‘国’字招牌的含金量难免会大打折扣。”郁南县副县长陈文绍说,2002年郁南被授予“中国无核黄皮之乡”称号,那一年也成为郁南真正走上“种果成势,变果成金,以果成名”的绿色经济发展路子的发端。因中国无核黄皮原产地在当地而获得第一块“国”字招牌之后,郁南马不停蹄地踏上了“护牌”和“创牌”之旅。2003年8月,郁南县全面启动无核黄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2004年6月,郁南无核黄皮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依托这一品牌优势,郁南县在无核黄皮“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上狠下功夫,种植面积从申报前的万余亩发展到现在的约7万亩,种植区域由申报前的1个镇扩展到现在的9个镇,真正成就了从“两棵母树”成就一大产业的奇迹。2002年至今,郁南县通过每年举办“无核黄皮节”,以果为媒进行招商经贸洽谈、绿色郁南推介等活动。6年来,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0个,投资总额29.56亿元,明显加快了山区经济发展步伐。同时,该县还结合“郁南无核黄皮品尝节”活动,大力推进“西江生态游”“南江风情游”和“百里果乡游”,以特色旅游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全面做活城市经济。黄皮收获时节,城里人到农村摘果,给农民“打工”,成为郁南一道独特的景观。“像郁南这样,不少地方政府能够围绕自己的农业、工业乃至第三产业的突出特色,进行‘国’字招牌的包装和申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获得通过的成功率很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专家沈周秦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广东各县市的“国”字称号涉及荔枝、柑橘、龙眼、芒果、枇杷、金柚、肉桂、青榄、青梅、黄烟、水晶梨等特色农产品。在对工业产业特色的挖掘方面,广东各地也各领风骚。以纺织行业为例,广东拥有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潮州市)、中国男装名城(惠州市惠城区)、中国女装名城(东莞市虎门镇)、中国手套名城(茂名高州市)、中国工艺毛衫名城(汕头市澄海区)等,都是各地结合“人无我有”的特色工业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塑造的结果。金字招牌,旅游产业大有可为除了对工农业特色进行充分挖掘,亮出属于自己的“国”字招牌外,一些地方将目光回溯,放在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充分开发上,同样独树一帜地晋升“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中国碉楼之乡”开平,随着成功申报成为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已声名远扬。开平碉楼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然而,遍布开平乡村的1833座碉楼,多年来却“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多少人看到它们的独特价值所在。知情人士透露,转机来自2000年前后一位从国务院办公厅到当地挂职的领导的一个动议:碉楼建筑的背后是深厚的侨乡文化,为什么不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9年前,人们对开平碉楼与村落能否申遗成功持怀疑态度,4年前,我们成功地拿到了中国建筑学会授予的‘中国碉楼之乡’称号,名气大为提升。几年前,有的人还在怀疑:开平有条件发展旅游产业吗?实践说明答案是肯定的。”开平市旅游局局长邝积康用这样的数字对比来说明金字招牌的重要性:2007年申遗成功前(1至6月),开平主要景区门票收入与上年同比增长仅11%;申遗成功后(11至12月),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30%。“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开平华侨文化底蕴深厚,开平市将紧紧抓住华侨文化这个特色,既打‘碉楼牌’,也打‘华侨牌’。紧紧抓住华侨文化这个特色,进一步发掘、利用,建立一批华侨文化基地,把丰富的华侨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业中,使游客既欣赏碉楼风光,又能品味华侨文化。”8月19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开平市委书记冯立坚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打响碉楼文化品牌,发展旅游产业,将成为开平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样,地处粤东的梅县作为“中国山歌艺术之乡”,近年来通过国际山歌节、客家山歌旅游节、千人山歌大合唱等系列活动,把“客家文化”这首山歌越唱越响。“客家的山歌、围屋、饮食都很有名,对于看腻了钢筋水泥的都市人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回归’去处。”梅州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表明,近年来借助“山歌牌”“客家牌”,旅游人数日增。2007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01.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5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和13%。另据透露,梅州目前正在申报“中国客家文化保护区”,由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挂帅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近期有望获批。“国”字评论员:“中国旅游城市”的下一步描述将自己放在整个国家的视野下寻找比较优势,从而找到自己的“国”字招牌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通过理念创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粤北山城连州依托悠久深厚的连州文化、岭南独特的建筑和人文景观,成功申报成为首个“中国摄影之城”即是典型一例。当连州遇上摄影,连年举办国际性的摄影年展,这个当年范仲淹的发配之地顿时声名鹊起,带着最前卫艺术理念的专业人士陆续进驻,“北有平遥,南有连州”的说法开始在摄影界流传,带来更多的是全国乃至世界的探询和关注。连州市委书记林文钊将摄影年展的目标总结为:通过连续的运作,创立一个国际性的、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摄影节,集学术交流、专题研讨、摄影创作、图像展示、图片交易于一身,创造一个文化与经济、专业与市场共赢的长久局面,提高连州形象,催生连州经济的转型。如今看来,这一目标已经在逐步实现,连州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连州的知名度在国内乃至国外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去年,我市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了23%,旅游总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10.7%,旅游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继去年成功获得“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市)”“中国十佳最具原生态旅游大县(市)”等称号后,连州今年更是明确3年投入20亿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加大旅游综合治理、旅游功能配套、旅游教育培训和旅游宣传,大力发展“大旅游”,向下一块“国”字招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冲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