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电影成像技术在胃动力检测中的应用_第1页
mr电影成像技术在胃动力检测中的应用_第2页
mr电影成像技术在胃动力检测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r电影成像技术在胃动力检测中的应用

采用针灸法和胃内压法评估胃肠动力的传统方法,可以辐射或入侵。无创造性间接。检查方法(如胃电图)技术要求高,难于理解,临床较少采用。功能MR检查无创、无辐射,近年已用于评估胃肠道功能,但目前国内有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健康志愿者采用磁共振FIESTA序列电影扫描,旨在观察空腹、餐后正常胃蠕动状态,并定性、定量评估胃动力。1数据和方法1.1病例选择及手术史收集2011年8—9月期间11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5名,女6名,年龄24~25岁,中位年龄25岁,均在理想体重范围内(BMI±25%),临床除外胃肠道疾病、近期未服用影响胃排空和胃动力的药物及食物、无腹部手术史;均对MR检查知情同意。1.2动态扫描tt法检查前受试者禁食6h。偏右侧卧位。使用GESignaHD1.5TMR仪,先于空腹状态下沿胃底-胃窦长轴行斜冠状位单层动态扫描。然后嘱受试者饮用500ml室温水,依上述方法采集饮水后5、15、30min的图像。扫描参数:TR3ms,TE1ms,FA55°,带宽83.3kHz;FOV32cm×32cm,层厚8mm,矩阵224×192,NEX2。每次扫描屏气约18s。1.3图像分析将所收集的图像上传至GEAW4.4工作站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由2名有经验的腹部放射学专家分别分析图像,经讨论得出一致结果。1.3.1初始胃腔直径d4测量3处数据:胃波凹陷时的胃腔直径(D1,A处)、胃波两侧非凹陷的胃腔直径(D2、D3),取其平均值作为A处初始胃腔的直径,即D4=(D2+D3)/2,PGC=(D4-D1)/D4×100%(图1)。1.3.2动波深度和移动距离的确定用胃蠕动波深度(d)、速度(V)和移动距离(Δx)来计算GMI。统一选取胃小弯处蠕动波以减少误差。蠕动波深度指胃蠕动波在胃壁凹陷的深度。移动距离是蠕动波在给定的单位时间(t)内沿切线方向向幽门移动的距离(图2)。GMI的定义:V(mm/s)=Δx/t,GMI(mm2/s)=V×d。1.4胃腔收缩的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对胃底、体及胃窦部空腹、饮水后胃腔收缩幅度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饮水后不同时间段GMI(mm2/s)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饮水后胃动波的特性所有受试者均顺利完成试验。MR电影成像可以清晰捕捉到各时期胃蠕动波,均为顺蠕动方向。空腹状态下,胃大多处于萎陷状态,不易观察胃蠕动收缩情况。11名受试者中,4名在胃底、胃体部可见蠕动波,7名在胃窦部可见蠕动波。饮水后所有受试者均可在胃底、体部和胃窦部观察到蠕动波,饮水后胃底、体部和胃窦部PGC均高于空腹状态[胃底、体部:0(0~3.32%)vs6.16%(4.91%~10.20%),P=0.003;胃窦部:8.78%(0~39.06%)vs55.23%(47.34%~71.89%),P=0.003],而且胃窦部收缩程度更强。11名受试者中,9名测得饮水后胃蠕动波深度、移动距离及速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单独随时间变化未见明显规律。饮水后15min时GMI为(31.41±11.23)mm2/s,高于5min时[(20.07±7.88)mm2/s,F=6.152,P=0.005],但在30min时GMI有所下降(26.22±12.69mm2/s),分别与5min和15min时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min:F=1.624,P=0.238;15min:F=0.844,P=0.198)。余2例未测得可供评价胃动力的数据。3胃功能特性与测量数据胃动力紊乱是导致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胃肠功能紊乱在人群中呈高发流行的趋势,但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检查方法来评价胃肠动力功能,对其诊断和随访比较困难。评价胃动力的“金标准”是胃压计和腔内恒压计,但均仅局限于胃近端或远端。胃压计用来评价近端胃张力和顺应性,具有侵袭性,胃内有食物存在时测量有误差,且胃压力袋本身也会影响胃动力情况。恒压计用来评价胃远端胃窦收缩性具有侵袭性。临床常用的X线消化道钡餐造影有辐射,不适用于儿童及孕妇等身体较弱的患者。MR无创、无辐射,可多平面成像,具有高空间分辨力和突出的软组织对比效果,可以动态观察胃的状态及获得评估胃功能的多个指标。MR电影成像具有可快速重复采集、无辐射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心肌功能评价。本研究采用MR电影成像方法评价胃动力功能,可在单次屏气内获得同一部位较多数量的清晰图像。以往MR电影成像时受试者多采用仰卧位。由于500ml液体不能充满全胃,液体主要积聚于位置相对较低的胃底、胃体部,因而所采集的图像数据难于评价许多胃功能指标。本试验中受试者偏右侧卧位,使液体更多在胃窦积聚,采用斜冠位采集,能够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并可观测胃蠕动情况。目前用于评估胃排空的成像序列和试餐并未标准化。Marciani等曾探讨应用不同试验餐是否会影响胃动力,结果提示不同试验餐后胃收缩频率、蠕动波移动速度在不同时间段无明显差异,由于组织对比欠佳,摄入固体食物后胃腔收缩幅度未见明显变化,而摄入液体后则在不同时间点存在变化。本研究选用室温水作为试餐,无需额外添加对比剂便可清晰观察胃壁与周围组织,方便而经济。有关胃底、胃体及胃窦部在空腹及餐后的PGC情况鲜见报道,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分析餐后胃窦部收缩情况,其PGC为40%~60%,与本组结果一致。本研究分析空腹时胃收缩状态,发现7名受试者在空腹时未观测到收缩情况,原因考虑为空腹状态下胃腔处于萎陷状态,蠕动波振幅小、缓慢,不易观察。Baba等测得餐后30min时GMI值为19.6mm2/s,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Ajaj等测得餐后GMI分别为1.3、2.5、2.9mm2/s,与组结果相差较大,分析原因,可能是扫描位置不同、试验餐类型不同所致。本研究采集所获胃蠕动波深度、移动距离及速度等数据随时间延长未见明显规律,与Ajaj等的研究结果相比,胃波移动速度在餐后15min轻微升高,而在30min未见改变,考虑可能是样本偏倚所致。本组有2例受试者摄入试验餐后未测得确切的胃动力数据,可能由于试验餐未能完全充填胃腔,图像对比不够清晰,胃蠕动波收缩幅度小,或受试者本身胃蠕动相对缓慢,单次扫描时间(约18s)较短所致。本组摄入试验餐30min后的GMI与餐后5min及15min时比较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