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概述_第1页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_第2页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_第3页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_第4页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概述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预览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构成

1、含义: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有关方针、法规和原则。国际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国际贸易国别政策2、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一)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和限制,对出口商品也不给予特权和优惠,使国内外商品等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由市场机制自发进行调节的政策。(二)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是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对外贸易活动,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商品的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生产;使之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囚徒困境所引出的“纳什均衡”B抵赖B坦白A抵赖-1,-1-10,0A坦白0,-10-8,-8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贸易政策的选择贸易政策中的第一次博弈

P(Profit)为进入其他国市场的利益

C(Cost)为开放自身市场的成本B国自由贸易B国贸易保护A国自由贸易P-C,P-C-C,PA国贸易保护P,-C0,0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贸易政策的选择例1:英国1、19世纪初,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土地贵族——保护贸易政策(谷物法、航海法等)2、19世纪中叶,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中取得了统治地位;英国工业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贸易政策(废除谷物法、航海法,取消和降低进口关税)3、1880年开始,英国经济相对衰弱,先后被美国和德国超过——保护贸易政策(20世纪30年代)在谈判和入世承诺中适当地保留了开放市场的必要条件,对农业、服务业中的金融、电信等部门,工业中的汽车等部门设置了一些适度的保护措施。超保护贸易政策又称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aggressiveprotectivetradepolicy)。1862年英国与比利时,1863年与意大利,1864年与奥地利和瑞士,1865年与德意志关税同盟等陆续签订了8个类似条约。《谷物法》(CornLaws,或称“玉米法案”)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有差别,而政府信息不完全③自由贸易理论发源地。由此,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也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答:1)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略);4)中国对贸易的保护并非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对国内市场和产业进行有重点的、有选择性的适度保护。答:1)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略);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构成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而出口能换回金银,进口必须付出金银,因而主张政府采取措施来鼓励出口,严格限制进口,即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关税、信贷优惠、国内税收优惠等措施,保护和扶持本国的战略性产业,以创造本国在这些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以达到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贸易政策。广泛的保护对象:从传统货物与农产品扩大到服务、技术、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如钢铁、纺织、电视、汽车等)。而那些与进口竞争的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则从保护贸易政策中获利。第一次考虑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在解决经济危机方面有重要影响。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自由输入粮食。《谷物法》(CornLaws,或称“玉米法案”)

1815年的第一个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夸特是英国的重量单位,约合千克。)低于80先令英镑为英国的本位货币单位,由英格兰银行发行。辅市单位原为先令(Shiling)和便士(Penny),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兰银行实行新的货币进位制,辅币单位改为新便士(NewPenny),1英镑等于100新便士。)时,绝对禁止粮食进口。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自由输入粮食。1822年做了若干修改。但是,这次修改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近几年来粮价总是低廉,从来没有到过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的水平。实施该法后,谷物价格骤贵,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外国也提高英国工业品进口税,从而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1846年,该法被废除。

例2:美国1、独立战争之后(1775-1783),1791年,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用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2、南北战争之后(1861-1865),工业资产阶级获胜,为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美国继续实行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3、一战后(1914-1918),为保护战争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制药业,美国再次实行高关税贸易保护政策。4、经济危机期间(1929~1933),1930年,美国出台“斯摩特—赫莱法案”,大幅提高关税,贸易保护政策,引发全世界报复。5、1934年,罗斯福制定“互惠贸易协定法”,提出了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6、二战后(1939-1945),美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具有绝对优势地位,为了向外扩张,扛起自由贸易大旗。7、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际竞争力相对削弱,再次转向保护贸易政策。实施纺织品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及其他名目的非关税手段。一些国家当其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取得绝对优势地位时,为了国内在经济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集团的利益,需要向海外扩张时,往往会扛起自由贸易的大旗,要求其他国家为其工业品开放市场。一旦这些国家的产品受到其他国家的挑战,经济相对衰落时,那么又会立即毫不犹豫地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建立起贸易壁垒。同时,一个国家是选择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即贸易政策的决定,常常是内部利益集团斗争的产物。某一个时期,某一利益集团在国内经济和政治上占有优势地位,就可能采取有利于该集团的对外贸易政策;而另一时期,另一个集团在政治上占上风,则会改变贸易政策,以适应该利益集团的需要。小结1无论是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都会使一部分受益,一部分人受损。例,某国出口小麦,进口布,为了维护织布行业的利益和就业,该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对进口布征收关税,试分析其结果。小结2一般来说,那些出口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从自由贸易政策中获利;而那些与进口竞争的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则从保护贸易政策中获利。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历史上最早的保护贸易论。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而出口能换回金银,进口必须付出金银,因而主张政府采取措施来鼓励出口,严格限制进口,即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主张不仅要多卖,而且应该多买;国家不应禁止金银输出,而应放手让金银出口,以便在国外大量购买商品。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1、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1)人物及代表作: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美国开国元勋,政治家、金融家,第一任财政部长。他是一个苏格兰富豪的私生子,1772年来到新大陆,1773-1774年在纽约国王大学(现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就学,写过许多鼓动人心的革命文章和宣传品。在第三任总统的选举中,他支持了长期来的政敌杰斐逊而激怒了副总统,以至在决斗中伤重死亡。1791年,《关于制造业的报告》2、幼稚产业保护论(2)背景: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然而,经济上仍然依赖于英国。当时摆在美国面前有两条路:1)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2)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继续以小麦、棉花、烟草、木材等农林产品交换其他国家的工业品。(3)主要观点:①制造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这是因为制造业能够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而且制造业能够消耗大量的农产原料以及生活必需品,保证农产品销路,稳定农产品价格;同时制造业还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扩大就业。一个国家没有制造业,在政治和经济上就不可能强大。②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国家干预,实行关税保护制度。同时,它也为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和与先进国家相抗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和限制,对出口商品也不给予特权和优惠,使国内外商品等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由市场机制自发进行调节的政策。1841,《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例子:波音和空客3、保护的措施多样化,既有关税保护,也有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措施;5、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20世纪50-70年代)①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而出口能换回金银,进口必须付出金银,因而主张政府采取措施来鼓励出口,严格限制进口,即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一旦这些国家的产品受到其他国家的挑战,经济相对衰落时,那么又会立即毫不犹豫地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建立起贸易壁垒。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1、19世纪初,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土地贵族——保护贸易政策(谷物法、航海法等)1860年,科伯登(英国)&谢瓦里埃(法国)答:1)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古典经济学的怀疑者和批判者,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同时,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应该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提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时期(20世纪初)降低关税和减少纳税品种:所征关税完全是财政关税,禁止出口的法令完全废除。(4)评价:汉密尔顿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国的产业革命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得美国工业得以避免外国的竞争而顺利发展,对美国以后的贸易政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为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和与先进国家相抗衡提供了理论依据。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古典经济学的怀疑者和批判者,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一生坎坷,由于揭露当局的各种弊端并大力主张改革,1825年被驱逐出境,流亡美国。1832年以美国领事官的身份回国,一心想振兴德国经济,却一直遭遇排斥,后被迫流亡法国。在沉重心理压力下在法国巴黎写作,因鼓吹保护贸易,同十分强大的自由贸易做斗争,身心憔悴,再加上生活僚倒,1846年雪夜在一个小镇开枪自杀,结束了57岁的生命。2、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1841,《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主要观点与内容①“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的特点,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过如下5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应该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同时,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应该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适用于当时的英国,而德国应该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以保护本国工业免受外国的强大冲击。②“比较优势理论”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一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固然重要,但它有耗尽的时候,所以产生财富的生产力才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处于工业发展初期的德国,与其实行自由贸易获得财富,还不如通过保护本国工业,获得产生财富的生产力。③反对自由放任原则,主张国家干预。要想发展生产力,必须借助国家力量。英国工商业的发展也是当初政府的扶植政策所造成的。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保护的手段是关税措施,但应渐进提高。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刚刚开始发展、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且有发展潜力的幼稚工业。贸易保护不应成为保护落后和低效率的工具,保护时间<=30年(2)简评①意义: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离出来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学派——自由贸易学派和保护贸易学派的完全形成;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例如,19世纪,在美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最初阶段,20世纪,在日本和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②进步性:强调了生产力的重要性;提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③缺陷:对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很混乱;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材料分析题2001年,中国成功地加入了WTO。在谈判和入世承诺中适当地保留了开放市场的必要条件,对农业、服务业中的金融、电信等部门,工业中的汽车等部门设置了一些适度的保护措施。对于我国的上述立场和做法,请运用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来加以分析说明。答:1)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略);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虽然拥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材料中所提到的产业,或起步较晚正出于成长期,或劳动生产率低下,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理应加以必要的保护;3)WTO条款并不完全排斥适度的保护,而且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优惠待遇的灵活性;4)中国对贸易的保护并非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对国内市场和产业进行有重点的、有选择性的适度保护。这种情况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是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在中国的应用。ANSWER代表人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一个大学教授家庭,父母在剑桥大学任教。危机之后,转向支持保护贸易,并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创立了超保护贸易学说。凯恩斯也从事货币买卖、商品和股票投机,创立了被称为“选美理论”的投资哲学。3、保护就业论1、主要内容(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已经过时:①经济危机之后,大量失业,自由贸易理论“充分就业”的前提不复存在;②自由贸易理论虽然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说明了逆差、顺差最终均衡的过程,但忽视了在调节过程中贸易顺差和逆差对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所产生的影响。凯恩斯认为,逆差会使黄金外流,物价下跌,国内经济活动收缩,经济危机加深,加重失业;顺差则为本国带来黄金,引起物价上涨和利息率降低,从而刺激投资增长,扩大就业。由此,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也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边际消费倾向”: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称为“边际消费倾向”,记为c,它是按递减的规律变化的。1、19世纪初,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土地贵族——保护贸易政策(谷物法、航海法等)1841,《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④绕过GATT/WTO基本原则,,搞“灰色区域措施”(自愿出口限制)。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废除“谷物法”(1846年)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企业资产阶级。2)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继续以小麦、棉花、烟草、木材等农林产品交换其他国家的工业品。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贸易政策)低于80先令英镑为英国的本位货币单位,由英格兰银行发行。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垄断国内市场和争夺国外市场,纷纷采用禁止性关税、商品倾销、外汇倾销、数量限制等措施,贸易保护获得空前发展,出现了超保护贸易政策。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贸易政策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的协议,导致关税大幅度下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过如下5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和限制,对出口商品也不给予特权和优惠,使国内外商品等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由市场机制自发进行调节的政策。法国也开始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条约。答:1)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略);由此,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也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5、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2)投资乘数原理: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由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和净出口构成的。投资作为有效需求的一个构成部分对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产生影响,即,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水平提高,国民收入提高。并且,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新增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这就是投资乘数理论。

新增加的投资不仅可以增加本部门的生产和投入,使失业率降低,还可以带动许多其他部门增加投资和就业,带动人们收入增加,又引起消费和投资的进一步扩大。如,新增加的投资会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使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企业主和工人)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收入的增加又会引起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使从事消费资料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由此增加的国民收入总量将等于新增加投资量的若干倍。凯恩斯投资乘数的推导假定新增加的投资△I=100美元,人们将新增收入的90%用于消费,则:△Y=△I+△I*0.9+△I*0.9*0.9+……2+……)=△I*因此,投资乘数的一般公式可以表示为:

△Y=△I*K=,,△Y=K*△I“边际消费倾向”: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称为“边际消费倾向”,记为c,它是按递减的规律变化的。

在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引申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的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这是因为,贸易顺差可增加一国外汇收入,增加本国的货币供应,从而有利于国内利息率的降低,刺激国内投资,扩大就业,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必然引起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生产增加,投资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如此反复,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是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这就是外贸乘数。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当贸易为顺差时,对外贸易能增加一国的就业量和提高国民收入,且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一国越是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贸易顺差就越大,因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解决失业问题的作用也越大。由此,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也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

结论2、对保护就业论的简评积极作用:第一次考虑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在解决经济危机方面有重要影响。局限:1、将贸易顺差等同于国内投资,实际上,投资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而贸易顺差不能,只是出口相对增加;2、忽视了乘数作用的条件。实际上,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时,一国才能扩大出口,否则必须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从而生产减少,出口也无从增加。主要观点: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某些行业的企业可以获得长期利润。而政府的资助可能促进这些企业战胜外国对手取得成功。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关税、信贷优惠、国内税收优惠等措施,保护和扶持本国的战略性产业,以创造本国在这些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以达到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贸易政策。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战略性出口贸易政策战略性进口贸易政策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例子:波音和空客规模经济:两家公司生产技术能力相近,都有能力生产某种大型客机,而这种大型客机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产量越小成本越高,而且会有亏损。双寡头垄断市场:①一个整体的世界市场只能容得下一个能获利的进入者,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厂商都进入,它们都会遭受到损失;②如果哪一个厂商能设法让自己在该行业上立足,就能获得竞争失败者不能得到的超正常利润。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例子波音空客生产不生产生产不生产-5,-50,100100,00,0波音空客生产不生产生产不生产-5,50,110100,00,0假设欧洲政府补贴空中客车公司10万美元生产这种新型飞机。无政府资助下的损益表(万美元)简评:可以起到扶植战略性产业的发展的作用,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并参与国际竞争具有积极作用;其缺陷在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充分会导致政府决策失误,并且极易招致外国报复。外国政府可能会采取同样的措施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有差别,而政府信息不完全波音空客生产不生产生产不生产5,50,110110,00,0(20世纪50-70年代)1791年,《关于制造业的报告》《谷物法》(CornLaws,或称“玉米法案”)又称“英法条约”或“科伯登—谢瓦里埃条约”。同时制造业还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扩大就业。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危机之后,转向支持保护贸易,并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创立了超保护贸易学说。废除对殖民地的特惠税率,殖民地与外国输入的商品处于同等竞争地位;一、自由贸易政策(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英国)外国政府可能会采取同样的措施“边际消费倾向”: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称为“边际消费倾向”,记为c,它是按递减的规律变化的。《谷物法》(CornLaws,或称“玉米法案”)超保护贸易政策又称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aggressiveprotectivetradepolicy)。其缺陷在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充分会导致政府决策失误,并且极易招致外国报复。投资作为有效需求的一个构成部分对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产生影响,即,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水平提高,国民收入提高。第一次考虑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在解决经济危机方面有重要影响。1841,《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谷物法》(CornLaws,或称“玉米法案”)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时期(20世纪初)危机之后,转向支持保护贸易,并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创立了超保护贸易学说。提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即使欧洲政府补贴空中客车公10万美元,也无优势。波音空客生产不生产生产不生产5,-50,100125,00,0波音空客生产不生产生产不生产5,50,110125,00,0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5~17世纪)自由竞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强制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9世纪)超保护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倾向新贸易保护主义二战后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50-70年代)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时期(20世纪初)滞胀出现后(70年代后)第四节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自由贸易政策(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英国)

1、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18世纪中叶,英国进入工业革命,“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步确立并获得巩固:①其产品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不惧怕与外国产品的竞争;②英国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以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原材料和粮食,并销售其工业品;③自由贸易理论发源地。2、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废除“谷物法”(1846年)废除“航海法”(1824-1854),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殖民地可从任何国家自由输入和输出商品;废除对殖民地的特惠税率,殖民地与外国输入的商品处于同等竞争地位;殖民地可与外国签订贸易协定与建立贸易关系。降低关税和减少纳税品种:所征关税完全是财政关税,禁止出口的法令完全废除。1841年英国纳税进口的商品项目有1163种,到1882年时已逐步减少到20余种。取消外贸特权公司:东印度公司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科伯登条约1860”东印度公司特权公司--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年,全称是“对东印度群岛贸易的英国商人联合公司”,这家公司有垄断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权,其他英国商人不得在这一地区从事贸易活动。1813年和1814年,英国议会分别通过法案,取消了公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从此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经营权下放给所有的英国人。1858年,英国议会又通过法案,撤消印度公司。科伯登条约又称“英法条约”或“科伯登—谢瓦里埃条约”。1860年,科伯登(英国)&谢瓦里埃(法国)这项条约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自由贸易精神签订的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对法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降低葡萄酒和烧酒的进口关税,并承诺不禁止煤炭出口;法国则承诺取消一切禁止性关税和禁止性措施,降低英国工业品的关税,在1864年10月1日以前降为从价税率30%,以后不超过25%。条约还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条款。条约有效期为10年。虽然“科伯登条约”中,英国的开放承诺比法国要多,但由于英国工业品有强大的竞争力,英国从这项条约中得到的利益决不比法国少。1862年英国与比利时,1863年与意大利,1864年与奥地利和瑞士,1865年与德意志关税同盟等陆续签订了8个类似条约。法国也开始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条约。3、对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评价①促进了英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英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②本质是“资本的自由”,考虑的是英国资本对外扩张的需要,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他国家沦为“世界农村”(一)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的实践1、美国建国后,汉密尔顿在“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为使美国经济自立,应当保护美国的幼稚工业,其主要方式是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2、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后,新兴的产业为避免外国工业品的竞争,不断要求实施保护贸易措施。1879年,俾斯麦改革关税,对钢铁、纺织品、化学品、谷物等征收进口关税,并不断提高关税税率;而且与法国、奥地利、俄国等进行关税竞争;1898年,通过修正关税法,成为欧洲高度保护贸易国家之一。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世纪美国和德国)五、超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又称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aggressiveprotectivetradepolicy)。

超保护贸易政策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盛行。背景: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各国普遍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变得激烈。加上1929-1933的经济危机,使得市场矛盾进一步尖锐。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垄断国内市场和争夺国外市场,纷纷采用禁止性关税、商品倾销、外汇倾销、数量限制等措施,贸易保护获得空前发展,出现了超保护贸易政策。(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1、保护对象扩大:既保护本国幼稚工业,也保护国内高度发展的工业和夕阳工业;2、保护目的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采取进攻性扩张;3、保护的措施多样化,既有关税保护,也有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措施;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企业资产阶级。5、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1931年,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引起了统一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瓦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组成了排他性的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日元集团等)。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应该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法国也开始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条约。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的协议,导致关税大幅度下降。2、对保护就业论的简评提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古典经济学的怀疑者和批判者,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1、将贸易顺差等同于国内投资,实际上,投资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而贸易顺差不能,只是出口相对增加;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构成②通过立法使非关税措施法制化,如确认“反倾销”与“反补贴”的法律地位;特定的政策目标: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4)中国对贸易的保护并非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对国内市场和产业进行有重点的、有选择性的适度保护。)时,绝对禁止粮食进口。背景: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各国普遍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变得激烈。殖民地可与外国签订贸易协定与建立贸易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过如下5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盛行。重商主义是历史上最早的保护贸易论。由此,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也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对于我国的上述立场和做法,请运用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来加以分析说明。二、二战后的贸易自由化及主要表现大幅度削减关税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的建立。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的协议,导致关税大幅度下降。③普惠制的实施。1968年第二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过了普惠制决议。自1971年7月1日起,发达国家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①GATT的成立。自1947年以来,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各缔约方举行了8次多边贸易谈判,平均进口最惠国待遇税率从50%降到5%以下。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放宽进口数量限制,取消外汇管制,恢复货币自由兑换,实行外汇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的特点是在美国积极推动下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不平衡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纺织品等工业消费品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其外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农产品这种贸易自由化倾向发展并不平衡,甚至是不稳定的。当本国的经济利益受到威胁时,保护贸易倾向必然重新抬头。特定的政策目标: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广泛的保护对象:从传统货物与农产品扩大到服务、技术、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如钢铁、纺织、电视、汽车等)。非关税为主的体系化保护措施:①强化非关税措施的使用;②通过立法使非关税措施法制化,如确认“反倾销”与“反补贴”的法律地位;③“奖出限入”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形成出口补贴、出口信贷等体系化制度;④绕过GATT/WTO基本原则,,搞“灰色区域措施”(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的政策取向:由一国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贸易保护,如欧盟的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六、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以非关税手段为主

★1977年,欧洲共同体对钢铁进口实行限制;★1978年,美国对进口钢铁采取“启动价格”;★1977年至1979年,美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限制彩电进口;★1981-1982年,美国迫使日本做出向美国出口168万小汽车的“自愿出口限额”。加拿大和德国也相继采取限制汽车进口的措施。★1982年,美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签订钢铁的“自愿”出口限额协议;★1986年的国际多种纤维协定,把对纺织品进口限制的种类从棉类、合成纤维扩大到棉麻、棉丝混纺织品;★高级技术产品如数控工作母机和半导体等也被纳入保护范围。★加强了劳务上的保护主义,如签证申请、投资条例、限制收入汇回等。

灰色区域措施是指进出口国之间,在总协定之外,对某些产品达成双边或多边的限制出口的协议,包括自愿出口限制、有序销售安排、出口节制、出口价格或进口价格调控机制、出口或进口监督、任意性出口或进口许可制度等。由于此类协议是在私下达成的,它们的法律地位介于黑白之间,透明度很低,故形象地称为灰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