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对大鼠糖尿病诱导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_第1页
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对大鼠糖尿病诱导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_第2页
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对大鼠糖尿病诱导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_第3页
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对大鼠糖尿病诱导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对大鼠糖尿病诱导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

障碍是导致75岁以上人员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每年有1.5亿人发展成为白内障。引发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青光眼、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紫外线辐射等,其中糖尿病是导致白内障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的流行,糖尿病白内障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导致患者视力和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糖尿病白内障的治疗,相关药物的研究较多,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等,但市面上仍缺少一种明确的能预防糖尿病白内障的药物。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是已上市且广泛应用的防治白内障药物,主要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轻度糖尿病白内障或并发性白内障等。目前对于该药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局限于一般情况的观察、给药后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等。本实验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研究现况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检测指标和药效学检测指标,进一步研究其对糖尿病白内障大鼠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大鼠血糖检测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200±10)g,雌雄各半,由吉林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吉)2011-0004]。实验前检测大鼠血糖均处于正常范围。手持裂隙灯检查大鼠晶状体未见异常。1.2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吡诺克辛钠滴眼液STZ[(Aladdin试剂(上海)有限公司],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长春迪瑞制药有限公司),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武汉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1.3仪器、血糖段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血糖仪、血糖试纸(北京康达百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酶标仪(上海普林休斯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4枸杞酸-枸杞酸钠缓冲溶液的制备STZ溶液:精确称取枸橼酸2.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枸橼酸钠2.94g溶于100mL蒸馏水中,以体积比1∶1.32的比例混合,用pH试纸调pH值为4.0~4.5,即为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溶液。精密称取STZ1.00g溶于上述缓冲液中即为所需STZ溶液,实验前新鲜配制。1.5实验方法1.5.1小组1.5.2血糖检测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溶液65mg·kg-1,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缓冲溶液。7d后,大鼠尾静脉针刺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值>16.7mmol·L-1者纳入实验。模型组大鼠给予空白基质滴眼,治疗组大鼠给予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滴眼,每天2次,连续12周。1.5.3测试指标和方法1.5.3.大鼠体质量测定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大鼠饮水、饮食量和尿量的变化,每周称量并记录大鼠体质量;每2周大鼠尾端酒精消毒后针刺取血,滴于血糖试纸上准确反应10s,记录血糖值,监测末梢血糖变化,将血糖<16.7mmol·L-1的大鼠剔除实验。1.5.3.浊度的测定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1次,10min后用手持裂隙灯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并记录。分级标准如下:0级透明晶状体;Ⅰ级轻度混浊,晶状体周边出现空泡;Ⅱ级中度混浊,晶状体周边空泡向中心扩展,核出现雾状混浊;Ⅲ级高度混浊,空泡扩展到核区,核区雾状混浊加重;Ⅳ级核混浊并发展为成熟白内障。1.5.3.3.血液指标1.6anoa分析及组合用SPSS13.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ANOVA、多变量ANO-VA分析,组内比较采用One-WayANOVA分析、独立分组TTest检验。2结果2.1两组大鼠体质量比较本实验过程中,造模前治疗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大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1周、4周、8周、12周两组大鼠体质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造模前治疗组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造模后1周、4周、8周、12周治疗组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6、0.967、0.394、0.449,见表1)。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饮水、饮食和尿量均较空白组有明显增加,为空白组的2~3倍。2.2各组大鼠血糖、血压、时间对比造模前治疗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大鼠的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各时间点两组比空白组大鼠血糖值明显增大(P<0.01);造模前治疗组大鼠血糖值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造模后第1周、第6周、第12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98、0.255、0.184),第3周和第9周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29、0.030)。此现象可能由个别大鼠血糖值极高或极低所致(见表2)。2.3各组大鼠布氏物理性能的比较至实验结束,空白组大鼠晶状体始终透明,为0级混浊;模型组大鼠晶状体在造模后第16天发现有晶状体混浊大鼠出现;治疗组在造模后第29天出现大鼠晶状体混浊。至12周末,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白内障的发展过程见图1。2.4总胆固醇及表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甘油三脂、血清葡萄糖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总胆固醇含量亦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酐含量显著下降,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肌酐含量略有升高,尿素氮、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降低,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63、0.224、0.253、0.695(见表3)。3治疗组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糖尿病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由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白内障。患有此疾病大鼠不仅应有糖尿病“三多一少”即饮食、饮水和尿量增多,体质量减少的表现,还应有晶状体的病变。本研究中,除对大鼠体质量、饮水、饮食和尿量的变化详细记录外还对大鼠晶状体的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并对大鼠血液中一些客观指标进行测定。血糖是检测大鼠是否为糖尿病大鼠的指标之一,血糖的检测以确定大鼠的血糖水平,同时便于及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大鼠。长期的糖尿病患者除有眼部并发症外,肝脏、肾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本实验通过大鼠血液检查,主要对糖尿病大鼠的肝、肾功能进行了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的一项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和中毒等,转氨酶在血液中的含量就会升高。本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表明模型组大鼠肝脏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治疗组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下降,表明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对大鼠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够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将升高。本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而治疗组大鼠血清中肌酐、尿素氮含量没有显著下降,表明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对肾脏保护作用轻。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两个指标都升高对人体的损害属于隐匿且危险的类型,导致的直接损害就是加速全身动脉硬化,包括眼动脉硬化,导致眼局部缺血使晶状体营养不足,白内障形成。本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明显上升,增加了患白内障的风险,而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与模型组大鼠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有下降趋势,表明该药具有平衡血脂,抑制白内障发生的作用。另外,本实验研究发现该药滴眼给药后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综上所述,本实验研究揭示了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对糖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