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高中衔接阅读题中选材示例与巧练_第1页
2023年初高中衔接阅读题中选材示例与巧练_第2页
2023年初高中衔接阅读题中选材示例与巧练_第3页
2023年初高中衔接阅读题中选材示例与巧练_第4页
2023年初高中衔接阅读题中选材示例与巧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初高中衔接阅读题中选材示例与巧练考点:1.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选材角度2.曹翰《内宴奉诏作》——题材相似与情感基调不同3.汪曾祺《桃花源记》与文论——从选材和叙述两个角度对文本一进行简要分析4.徐贵祥《高贵的清贫》——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考点研究】一、常见考点1.从选材和叙述两个角度对文本一进行简要分析2.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3.选材角度4.题材相似与情感基调不同【考点示例】一、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选材角度【考点解读】1.对比与主题2.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3.选材角度文本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⑦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⑩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问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B.“‘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英国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C.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是因为“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D.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A项,“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反映不出“中国的日益强大”。C项,由文章第五节“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可知,对“日落仪式”的象征意义理解有误。D项,“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理解错误。由文章最后一节“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可知,是从对比中抒发胜利的自傲之情。故选B。

问题2第⑦段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彰显了什么样的主题?答案将156年前英国占领香港时升起英国国旗与今天英国海军士兵降下米字旗进行对比,将英国黯然离去,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自豪之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和主题的分析能力。本题,要找到对比点,然后再说对比的效果。从此段内容可以看出,“156年前”与“今天”形成对比,“156年前”一名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有此可推断出主题: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自豪之情。问题3有人说本文能够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角度独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同意。本文选材角度别具一格。选择了英国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把对现实场景的记述和对历史事实的回顾融合在一起,通过表现英国的失落感来反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自豪感,从而使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具有了一种深刻的历史纵深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本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答同意,就要从选材的角度来谈这篇文章的独特性,例如:选择英国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还有表现主题的方式,通过表现英国的失落感来反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自豪感,如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二、曹翰《内宴奉诏作》——题材相似与情感基调不同【考点解读】2.题材相似与情感基调不同文本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问题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1)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2)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问题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译文三十年前我就熟读了兵书《六韬》,也算得上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豪。曾经因为国家危难披金甲征战不辞辛劳,而今依然位低身闲,也不愿卖掉心爱的宝刀。膀臂强健,尚嫌铁弓弓力太软;眼睛明亮,仍能看得清战地上高飘的烟云。昨夜庭前秋风乍起,敌人入境侵扰,苦恼不能策马疆场,羞看这带有团团花纹的旧战袍。赏析首联从青年时期写起,颇有一种自豪感:"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曹翰说他自己少年时就胸怀大志,好学上进,孜孜不倦,研读《六韬》,精通兵法,一心从军为国建立战功。由于懂得军事,深知战略,故能使自己的英名与当时的一些俊杰列在一起这里的"常得"二字,写出了自信、自慰自豪的心情。此联起得自然、平实,为后面的铺叙、议论先开个好头。颔联承前而升华,是传诵一时的名联:"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这两句被写入《宋史·曹翰传》,曾受到宋太宗的赞赏。其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它对仗工整精妙,浑然天成,更在于它形象地概括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深含感慨。在国难当头之际,他顶盔贯甲,驰骋沙场,英勇对敌;当国泰民安的时候,尽管官俸不高,生活贫困,但也舍不得卖掉伴随自己杀敌立功的宝刀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说,在战时需要武器,在和平时也不能丢掉武器,有备无患,以防万一。颈联对不卖宝刀加以深化,写眼下自身状况:"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论武艺,自己虽然步入晚年,但身体依然强健,臂力过人,刀马娴熟,尚觉铁弓弓力太软,不足以用论韬略,自己深通阵法,胸藏兵机,善于攻防。据《宋史·本传》所载,曹翰几次率兵征讨,多获胜利,立了不少战功。可见这一联所写并非夸大之辞,基本上符合他的自身实际,体现了一种老当益壮的精神,和当年的老将廉颇、马援有些相似。尾联以委婉之辞,倾诉心曲,怨而不怒:"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曹翰所历三朝,为一代名将在这金风萧瑟,"沙场秋点兵"的时刻里,作者不能身赴边陲,征讨对敌,而在宫中参加内宴,只能低头看自己旧战袍上的"盘花",所以产生惭愧之感。这里的羞"字用得很准确,它生动地表现了将军本色和老人的拳拳爱国之情,太宗为之"恻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此诗塑造了一位渴望为国建立新功的老将形象;同时亦反映出宋朝建国后,最高统治者猜忌武将、重文抑武的真实情况。全诗语出肺腑、感情充沛,笔力雄健,风格豪迈爽朗。【考题对接】一、汪曾祺《桃花源记》与文论——从选材和叙述两个角度对文本一进行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桃花源记汪曾祺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诗并记》附会出来的。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有桃花源。不过如果要在中国选举出一个桃花源,这一个应该有优先权。这个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桃源旧属武陵。而且这里有一条小溪,直通沅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这样说的么:“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高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头尤其好。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问起擂茶的来历,说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得了瘟疫,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说:“我会治!”她熬了几大锅擂茶,说:“喝吧!”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都城纪胜·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梁录·茶肆》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一番,这才满意。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云是明代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的兵砍尽。竹子这个东西,每隔三年,须删砍一次,不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丛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摸了摸,似乎有点棱。但一切竹竿似皆不尽浑圆,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和我在成都薛涛井旁所见方竹不同,——那是真正“的角四方”的。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红卫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头鸟龟昂着头,空空地趴在那里。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斫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注】之民的风度。晚饭后,管理处的同志摆出了纸墨笔砚,请求写几个字,把上午吃擂茶时想出的四句诗写给了他们: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令花。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作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有删改)【注】一作“亡怀氏”,传说中我国远古时期部落名。相传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文本二: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摘自张延国《古今(桃花源记》《岳阳楼记》之比较——兼及《汪曾祺散文的意义和限度》)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同题散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虚幻的,而本文所写的桃花源则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B.文中写到桃花观里的牌匾和方竹亭前的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丰富了文章的内涵。C.文末的诗既写出了桃花源的历史文化意蕴,也写出了作者历经“大乱十年”后对今天生活的满足。D.文章结尾说“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对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提出了委婉的批评。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全文以桃花为线索,但行文又不受这一线索的束缚,而是挥洒自如,纵横驰骋。B.作者时而着眼生活的实景,时而倾吐内心的感受,有虚有实,虚实相生,表达灵活多变,内容紧凑自然。C.文中写擂茶的配碟时,列举出将近十种食物的名称,不避繁复,表现了作者对擂茶的兴趣之浓。D.本文语言雅俗共赏,以平实质朴为主,也不乏典雅之语,如“闻擂茶之名久矣”“砍尽则不复长”等。3.文本一用了较多笔墨写吃擂茶,对此你如何理解?4.结合文本二,从选材和叙述两个角度对文本一进行简要分析。一、汪曾祺《桃花源记》与文论【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D.“对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提出了委婉的批评”分析错误。根据文意可知,写小伙子磨石碑一事,主要表现了武陵人淳朴自由、随意自然、不过分追求功利的生活状态。故选D。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A.“全文以桃花为线索”分析错误。根据文意可知,本文的线索是作者的游踪(或行踪)。故选A。3.①擂茶是当地名饮,作者久闻擂茶之名,对擂茶颇有兴趣,此次来目的之一就是吃擂茶;②擂茶做法讲究,别具风味,充分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文化内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笔墨来描写“擂茶”,其中既写了擂茶的制作过程、所用主辅料、吃擂茶的体验,如“茶叶、老姜、芝麻,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高头……连喝几碗,浑身舒服”;还引经据典,表达了对擂茶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如“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有二:一是擂茶是当地名饮,作者久闻擂茶之名,对擂茶颇有兴趣,此次来目的之一就是吃擂茶;二是擂茶做法讲究,别具风味,充分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文化内涵。虽然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却表现出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地域色彩,切合游记散文的特点。4.选材:选取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如“吃擂茶”和“磨石碑”,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吃擂茶,表现出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地域色彩;写小伙子磨石碑,表现了武陵人淳朴自由、随意自然、不过分追求功利的生活状态。叙述:平淡、含蓄节制。如文中叙述桃花观里的牌匾和方竹亭前石碑的遭遇,表达了对“文革”这场灾难的揭露和批判,但是以一种平静的语气叙述出来,并非“金刚怒目”式的叙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的能力。从选材的角度看:本文所选均是“吃擂茶”“磨石碑”“竹林”等事情或景物,题材细小而琐屑,因为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发生或出现在现实的桃花源里,所以作者这样写,其目的在于借此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日常生活审美化。比如写吃擂茶,表现出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地域色彩;写磨石碑,表现了武陵人淳朴自由、随意自然、不过分追求功利的生活状态。细细读来,让人领略到武陵人极富文化内涵的生活情态。从叙述的角度看:文章语言质朴,文风轻逸,平淡、含蓄而富有节制。如文中叙述桃花观里的牌匾和方竹亭前石碑的遭遇,表达了对“文革”这场灾难的揭露和批判,但是以一种平静的语气叙述出来,并非“金刚怒目”式的叙述;再如写小伙子对我“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这个问题的回答,又显得舒缓、淡定,表现了武陵人的淳朴自由、随意自适。这些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避免了僵硬、滥情和夸饰,让人领略到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二、徐贵祥《高贵的清贫》——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高贵的清贫徐贵祥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此处是个宜居的山坳,四面环山,一幢阔大而又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这就是方志敏故居。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1米82,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他们放弃了富裕的物质生活,追求着精神上的高贵。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我们后来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们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这个当年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方志敏,掌管着闽浙皖赣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都受到严厉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在敌人的刺刀下面,这个命悬一线的囚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那个情节,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而且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2017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两次写到年轻女孩心目中的方志敏,由外及内,一方面表现方志敏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表现他的内在精神。B.“好阔气的铅山县委”,虽说是挖苦,实则是批评,可见,方志敏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希望全体革命者厉行节俭。C.作者联想到《牛虻》中亚瑟临刑前谈笑风生的表现,与方志敏形成类比,意在突岀方志敏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D.文章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对“清贫”的理解,叙述详略得当,议论逐层深入。丰富了文章内涵,突显了文章深度。2.综观全文,如何理解“高贵的清贫”?3.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二、徐贵祥《高贵的清贫》【答案】1.C【解析】C.“与方志敏形成类比,意在突出方志敏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错误,牛虻的主人公“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与方志敏被抓时“这个命悬一线的囚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一致,都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而不是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2.“清贫”指生活清寒贫苦,“高贵”指精神富有;而“高贵的清贫”则指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家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建设未来美好中国而舍弃富裕的生活,拒绝名利的诱惑,坚守贫困,清白节俭,英勇无畏,他们清正廉洁的品质,无比高贵,令人敬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首先理解“清贫”,其本意是指生活清寒贫苦,由“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可见,清贫是指他们为了建设可爱的中国,为天下苍生带来美好的生活而放弃了自己的享受;再理解“高贵”,由“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可见,作者所说的“高贵”,是指伟大的精神,不为名利所动,指为天下苍生谋幸福。3.①取材丰富。探访故居,听朋友介绍;陈述故事,介绍优秀事迹;联想亚瑟,进行英雄类比……文章层次清晰,内容具体,体现了散文选材的多样性。②语言形式灵活。文章叙述娓娓道来,议论有条不紊,描写具体形象,如“身高1米82……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运用引用、反语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语言富有表现力。③表现手法多样。文章夹叙夹议,在叙述中体悟“清贫”,在议论中赞颂方志敏的品格的“高贵”。叙述详略得当,议论逐层深入,体现散文灵活的表现手法。④主题集中。文章不论是写方志敏外在形象,还是表现他的内在精神,都围绕他“生活清贫,精神富有”这一主题,赞颂了方志敏拒绝名利诱惑,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形散”具体来说指散文的写作手法自由,写作题材广泛,又指文章的格式不拘泥于形式。散文所描述的人与事就是可有可无的“形”。散文的写作对象可以多样,不一定非要有具体的情节发展。“神聚”则是指散文所描述的对象以及事件,都必须为一个中心思想来服务,而这个中心就是你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次情感,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神”。在“形散”方面,文章取材丰富。开篇以“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探访方志敏故居引入,再“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通过朋友介绍和作者自己的陈述介绍方志敏时代的优秀事迹,最后,“我至今仍然记得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那个情节”,联想了《牛虻》中的亚瑟进行类比,写法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