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州区长江二桥北桥头至高铁片区连接道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PAGE20万州区长江二桥北桥头至高铁片区连接道工程黑龙江立交体系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排水工程部分)1设计内容及依据1.1设计内容本次设计为万州区长江二桥北桥头至高铁片区连接道工程-黑龙江立交段排水工程。雨水管道管径为d400~d1200,管道总长约1600m。K3+259-K3+280段及E匝道雨水管道统一由K3+370处雨水管道接出至3#箱涵,K3+740-K4+000段雨水管道近期顺坡排入现状水系,远期K3+840-K4+000段雨水管道接至K3+840处预留2#排洪箱涵、K3+740-K3+840段雨水管道排入D匝道雨水系统。所有雨水最终均排至龙溪河。污水管道管径为d400,总长度约为660m。K3+850-D4+000段污水顺坡由北向南排至龙三路污水管网系统,其他黑龙江立交北段污水由北向南经D匝道接至黑龙江路污水管网系统,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消火栓及配套管网的设计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市政消火栓设置间距应不大于120m;在重要建筑、道路交叉口及隧道出入口处增设消火栓,方便消防队员的使用;市政消火栓距路缘石不宜小于0.5m,并不大于2.0m,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海绵城市建设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不在本次设计范围。本专业初审审查无审查意见。1.2设计依据(1)我院与甲方签订的本工程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资料;(3)本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成果及评审意见;(4)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及要求。2设计规范及原则2.1设计规范(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8)《城镇给水排水构筑物及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08-2010)(9)《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0)《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2.2设计原则(1)城市排水管道方案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2)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3)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4)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5)充分考虑与片区周边及片区内已建成或已设计管线高程顺接。3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进行设计,管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排水体制本设计按照规划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3)基本设计参数1)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为10m/s;塑胶管道用于排放雨水时为8.0m/s,用于排放污水时为6.0m/s;钢筋混凝土管道为5m/s。2)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雨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75m/s。3)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表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4)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道路下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对应最小设计坡度为0.002。5)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4污水系统4.1污水系统计算(1)污水量计算方式本次设计拟采用污水面积比流量进行设计计算。本次设计单位面积定额取值1.0L/s·h(2)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A×q(L/S)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A:污水管道服务面积(公顷)q:污水面积比流量(L/S)(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A(l/s)水力计算按曼宁公式:(m/s)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m2)—h﹤D/2水力半径:(m)Or:A=(π-θ+sinθcosθ)r2(m2)—h﹥D/2(m)n:管材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非满流)取n=0.014,塑料管或玻璃钢夹砂管取n=0.011。4.2污水系统设计(1)平面设计黑龙江立交段道路宽度为35m,污水管位于道路西侧人行道下,距路沿石3.2m,管径d400,控制埋深约2.9m。具体详见管线综合横断面图。(2)纵断面设计污水管道基本按道路纵坡,道路纵坡较大时采用跌水,管道埋深按2.9m控制。(3)污水预留支管两个交叉口之间一般按间距80~120米布置污水支管。污水预留支管管径为d400,坡度为0.5%。污水预留支管检查井位于规划道路控制红线外1.5米处。(4)污水出路污水管道管径为d400,总长度约为660m。K3+850-D4+000段污水顺坡由北向南排至龙三路污水管网系统,其他黑龙江立交北段污水由北向南经D匝道接至黑龙江路污水管网系统,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5)污水计算书本次计算按管段最不利情况校核,即最大流量、最小坡度、最大充满度情况下校核输水能力:污水量管径坡度流速充满度管道输水能力(l/s)最大流量总变化系数最大设计流量DIvH/Dq2(L/s)Kz(L/s)(mm)(m/s)20.71.9640.594000.0020.930.6565.37由于管段在最不利情况下输水能力远大于设计流量,因此,本次设计污水管管径满足污水排放功能。5雨水系统5.1雨水系统计算暴雨强度(q)采用万州区暴雨强度公式:(L/S·Ha)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重现期:道路P=5年排水涵洞P=10年重要节点P=50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10(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ψ=0.7。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5.2雨水系统设计(1)平面设计黑龙江立交段道路宽度为35m,雨水管位于道路两侧侧人行道下。西侧雨水管距路沿石1.5m,管径d500-d1200;东侧雨水管距路沿石1.2m,管径d400-d600。人行道雨水管渠埋深约2.5-3.2m。具体详见管线综合横断面图。(2)纵断面设计雨水管道基本按道路纵坡,道路纵坡较大时采用跌水,人行道下管道覆土厚度按2.0m控制。(3)雨水口本工程雨水口采用砼雨水口,雨水篦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并具有防位移、防噪音、防盗等功能。雨水口联络管为d300平口式钢筋砼管,以0.01的坡度坡向雨水检查井。雨水口一般布置在与检查井垂直的方向上接入。在道路凹曲线段布置雨水口时,雨水口应设在该段最低处。交叉路口雨水口按照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中布置的雨水口位置接入雨水检查井。(4)雨水预留支管两个交叉口之间一般按间距80~120米布置雨水支管。雨水预留支管管径为d500,坡度为0.5%。雨水预留支管检查井位于规划道路控制红线外1.5米处。(5)雨水出路雨水管道管径为d400~d1200,管道总长约1600m。K3+259-K3+280段及E匝道雨水管道统一由K3+370处雨水管道接出至3#箱涵,K3+740-K4+000段雨水管道近期顺坡排入现状水系,远期K3+840-K4+000段雨水管道接至K3+840处预留2#排洪箱涵、K3+740-K3+840段雨水管道排入D匝道雨水系统。所有雨水最终均排至龙溪河。(6)雨水计算书道路桩号范围管长L(m)本段(ha)转输(ha)合计(ha)t2=∑l/vl/v单位面积径流量qo=Ψ·q设计流量Q(L/s)管径(mm)坡度水力半径流速(m/s)管道输水能力(l/s)备注K4+020-K3+700(地面积水时间t1=5min)K4+020-K3+700801.30.01.30.000.73300.243756000.0050.15001.8513东侧801.31.32.50.730.52288.147206000.010.15002.6726东侧801.53.04.50.000.67300.24135110000.0050.25002.01574西侧801.54.56.00.670.47289.24173510000.010.25002.82226西侧1002.78.511.21.140.52282.02315912000.010.30003.23620西侧D匝道(地面积水时间t1=5min)D匝道1001.02.73.70.000.41300.2411006000.0250.15004.11147西侧1001.03.74.60.410.54293.3313588000.010.20003.11563西侧800.84.65.40.950.43284.8715388000.010.20003.11563西侧E匝道(地面积水时间t1=5min)E匝道2700.40.00.40.004.19300.241204000.0030.10001.1135西侧K3+380-K3+259(地面积水时间t1=5min)K3+380-K3+2591000.70.00.70.001.55193.011354000.0030.10001.1135西侧300.01.11.11.000.40182.612015000.0030.12501.2244西侧1000.70.00.70.001.55193.011354000.0030.10001.1135东侧300.01.81.81.550.36177.413196000.0030.15001.4397东侧6人行通道消防设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次设计人行通道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但应设置ABC类灭火器。本次消防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5),最大保护距离15m。在人行通道进出口处各设两具灭火器,并配备灭火器箱(人行通道较长处,按最大保护距离15m增设)。7材料、基础及接口7.1材料管径d300mm的雨水口联络管采用国标Ⅱ级钢筋混凝土管(平口管)。管径400≤d≤800mm排水管道采用HDPE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B1型),管径800<d≤1500mm排水管道采用国标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管)(需采用满包砼基础的管道可采用平口管),管径d>1500mm排水管道采用国标Ⅱ级钢筋混凝土管(企口管)(根据调查,万州当地无法采购d>1500mm的钢筋砼承插管)。环刚度SN≥8000N/㎡的HDPE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B1型)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材》(QB/T2783-2006)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埋地聚乙烯钢肋复合缠绕排水管材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10:2006)执行。钢筋混凝土管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11836-2009)》的技术要求。7.2接口雨水口联络管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高填方路段采用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参见06MS201-1。HDPE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B1型)接口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详见厂家使用说明。采用砂石基础的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采用柔性橡胶圈承插接口,详06MS201/1-23。橡胶密封圈应满足JC/T946-2005的要求。采用混凝土基础(360°满包)的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详06MS201/1-29。采用混凝土基础的管道,每隔20~25m设柔性接口,可采用06MS201/1-36中180°混凝土基础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同时柔性口部位的混凝土基础应设变形缝,缝内填2cm厚沥青木板。7.3基础雨水口联络管采用360°全包混凝土基础,详见雨水联络管360°全包混凝土基础大样。HDPE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B1型)管顶覆土0.7-6.0m采用180°砂石垫层基础,做法详《埋地聚乙烯钢肋复合缠绕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10:2006)》施工。钢筋砼管道基础根据《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6MS201-1)进行选择。正常情况下,管顶覆土>0.7m的管段,管道基础采用180°砂石基础,做法详06MS201-1。埋深<0.7m或>6m的排水管采用满包混凝土加固。8检查井、跌水井及其它构筑物8.1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钢筋砼检查井,按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3选型。爬梯均采用球墨铸铁材料。(3)检查井井盖、盖座车行道采用重型防盗铸铁井盖井座,人行道采用轻型球墨铸铁井盖井座。井盖、座荷载等级与道路设计荷载等级一致,新建项目的检查井盖必须采用“三防”井盖。位于车行道的井盖应满足D400等级要求,位于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的井盖应满足B125等级的要求。井盖、座荷载等级与道路设计荷载等级一致。井盖应具有防跳动,防意外开启的弹性紧锁功能。盖板背面需铸有生产批号、厂家信息、以便质量跟踪与监督。检查井盖采用φ700,井盖面应分别有"雨"、"污"标志,施工时不得错盖。设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与路面齐平,设于绿化带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可高于地面0.3m。(4)设在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圈周围应进行加固(详见井圈加固大样图),周围0.8米宽范围用8%的石灰土回填,并分层夯实。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5)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8.2跌水井当跌落水头大于1.5m、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材料及附件技术要求同检查井。8.3雨水口(1)本工程道路上采用混凝土双篦雨水口,雨水篦为球墨铸铁材料。(2)雨水篦可变载荷标准值取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3)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0.01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4)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以保证有效收水。(5)雨水口雨水篦标高应比路面标高约低3~5厘米。8.4排水预留管及检查井雨水支管:一般按80~120m间距设置支管,管径为d500~d600,坡度为0.5%,支管检查井位于道路用地控制红线外1.5米处。污水支管:一般按80~120m间距设置支管,管径为d400,坡度为0.5%,支管检查井位于道路用地控制红线外1.5米处。道路用地控制红线外现状地面标高低于道路设计标高1.5m以上,可暂不设置支管检查井,仅将支管伸出路肩墙0.5m,用页岩实心砖将管口封死。其余支管及检查井视地块开发情况适时砌筑;道路用地控制红线外现状地面标高高于道路设计标高1.0m以上,则将支管埋至路堑墙脚,其余支管及检查井视地块开发情况适时砌筑。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做好地面标记和施工记录,以便今后查找。9排水施工要点9.1管道施工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桩号和管道距中心线的距离或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污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以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沟槽在填方地段、地基受到扰动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度按相关设计图。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还必须符合《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等专业规程。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塑料管除进行进场检验外,还应进行管道回填压实度检验及变形率检验等。所有的排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应带井试验。7)沟槽回填管道、涵洞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明)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设计图说明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等相关规定。回填材料采用砂砾石。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若管顶50~1000mm区域与道路设计路基重合,应按道路回填土要求的具体做法施工。9.2验收与维护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验收按《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17)规定,排水管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当包含管道内窥检测报告(含影像资料)、竣工测量成果资料等相关工程资料。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排水管道维护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执行。9.3其他(1)本说明及设计图未特别予以说明的内容,均应遵照相关施工规范及各种专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进行。(2)施工中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处理。(3)根据2007年重庆市建设委员会根据建设部《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有关规定,颁发的《关于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四号)》(渝建发[2007]240号)及其精神,本设计优先采用国家推广的化学建材技术。本工程中排水管道、检查井井盖、盖座及雨水篦在施工时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原因调查重点基础知识点
- 助力成功 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的规范化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员等级考试题型分析与试题及答案
- 《新媒体营销》期末试卷及答案1
- 快速原型与模具设计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嫦娥创意美术课件
- 种子繁育员专业术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体育经纪人职业资格考试解析试题及答案
- 备考技巧分享 2024篮球裁判员试题及答案
- 云-边-端协同架构设计-洞察分析
- 品管圈PDCA案例-中医医院减少住院患者艾灸烫伤率医院改善成果汇报
- 《新闻基础知识》近年考试真题题库(附答案)
- 【MOOC】大学摄影基础-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固体物理学-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心衰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 20241115某克缝纫机供应链计划IBP PPDS详细解决方案
- 爱护环境主题班会课件
- 大班游戏活动案例《快乐沙池》
- 糖尿病饮食指导护理
- DB41T 1633-2018 排油烟设施清洗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