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江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_第1页
无锡市江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_第2页
无锡市江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_第3页
无锡市江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_第4页
无锡市江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22页,共=sectionpages2222页2021-2022学年度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直线3x-y+a=0(A.30∘ B.60∘ C.150∘双曲线x2a2-y2A.2a B.a2 C.2 若椭圆C:x2a2+y2b2=1(A.​55 B.35 C.​若椭圆x2m+y2n=1(m>n>0)和双曲线x2a2A.m-a2 B.12(m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M为AC与BD的交点,若A1B1A.1

B.​3

C.2

D.2《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其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EF//AB,若AB=3EF,ΔADE和ΔBCF都是正三角形,且AD=2EF,则异面直线DE与A.π2 B.π4 C.π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一般方程为x2+y2-6x-8y+24=0,点A,B是圆C上不同两点,|ABA.4,285 B.215,295椭圆x2a2+y2b2=1(a>b>0)上一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FA.[22,1 ) B.[2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在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已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条平行直线l1:x+y+1=0和l2:x+y+6=0截得的线段长为A.x=2 B.x=3 C.y=1设m∈R,过定点A的动直线l1:x+my=0,和过定点B的动直线l2:mxA.直线l2过定点(1,3) B.直线l2与圆C相交最短弦长为2

C.动点P的曲线与圆C相交 D.|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A.直线BD ​1⊥平面A ​1C ​1D

B.三棱锥P-A ​1C ​1D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两焦点分别是F1,F2A.若k≠0,则△ABF2的周长为4a

B.若AB的中点为M,则kOM·k=b2a2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若椭圆x2 m+y22=1的离心率为1已知向量n=1,1,-1和直线l平行,点A2,0,2在直线l上,则点P-4,0,2已知点A(-2,-2),B(4,2),点P在圆x2已知P为|x|+|y|=m上的点,过点P作圆O:x2+y2=1的切线,切点为M、N,若使得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小题10.0分)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经过点(2,3),且与椭圆9x(2)经过P((本小题12.0分)已知一个动点M在圆x2+y2=16(1)求点P的轨迹方程;(2)若点P的轨迹的切线在两坐标轴上有相等的截距,求此切线方程.(本小题12.0分)

如图,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AD=2,点M、N分别是(1)求证:平面MND⊥平面PCD(2)求点P到平面MND的距离.(本小题12.0分)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AB=AD(1)证明:OA⊥(2)若ΔOCD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E在棱AD上,DE=2EA,且二面角E-BC-(本小题12.0分)已知A(8,0),B(4,0),动点M((1)求点M的轨迹方程;(2)过点E(1,0)的直线交(1)中轨迹于PQ两点,交y轴于F点,若FP→=λ1(本小题12.0分)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1)求双曲线C的方程;(2)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F,与双曲线C相交于P,Q两点,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D,使得∠PDQ的平分线与x轴或y轴垂直?若存在,求出定点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分析】将直线方程整理成斜截式,利用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列方程求解,

本题考查了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解答】解:由3x-y+a=0得:y=3x+a,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性质与几何意义,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根据对称性取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2ax,右焦点坐标为【解答】解: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设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2ax,右焦点坐标为(c,0),

又a2+4=c

3.【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椭圆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利用2b=a+c,结合a【解答】解:由2b=a+c得b=a+c2.

又因为a2=b2+c2,所以a2=a+c

4.【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根据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1【解答】解:不妨设|PF1|>|PF2|

根据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1|+|PF2

5.【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及数乘运算,空间向量的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属于中档题.

以A1B1【解答】解:由题意,B1M=B1B+BM=B1B+12BD

=B

6.【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所成角,可过F作FG//AE交AB于G,连接CG,得到∠CFG【解答】解:如图,在平面ABFE中,过F作FG//AE交AB于G,连接CG,

则∠CFG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AE与CF所成的角.

设EF=1,则AB=3,AD=2.

因为EF//AB,AE//FG,所以四边形AEFG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FG=AE=AD=2,AG=1,BG=2,

又AB⊥

7.【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圆的方程,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垂径定理求弦长以及与圆有关的轨迹和最值问题,属于中档题.

化圆的方程为标准方程,求得圆心坐标与半径,再由弦长求得|CM|以及点M的轨迹,最后得【解答】解:化圆C的一般方程为标准方程得(x-3)2+(y-4)2=1,

∴圆心为C(3,4),半径为1,

∵|AB|=65,

∴|CM|=1-

8.【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离心率的求法,椭圆的定义,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以及正弦型函数的值域求法,属于较难题.

设左焦点为F',根据椭圆定义:|AF|+|AF'|=2a,根据B和A关于原点对称可知|BF|=|AF'|,推知|AF|+|BF|=2a,又根据O是Rt△ABF的斜边中点可知|AB|=2c【解答】解:∵B和A关于原点对称,

∴B也在椭圆上,

设左焦点为F',

根据椭圆定义:|AF|+|AF'|=2a,

又∵|BF|=|AF'|∴|AF|+|BF|=2a

…①,

O是Rt△ABF的斜边中点,∴|AB|=2c,

又|AF|=2csinα

…②,

9.【答案】B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两平行间的距离及直线方程的求解,属于基础题.

求出l1,l2间的距离,由已知分析l与l1【解答】解:由已知l1,l2间的距离为|6-1|12+12=522,

又直线l被两条平行直线l1和l2截得的线段长为5,

则l与l1所成的锐角为45°,

又l1的倾斜角为135°,

所以l的倾斜角为0°或90°,

直线l经过点P(3,1),当

10.【答案】AB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直线系方程及其应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属于中档题.

利用直线系方程及其应用,对A进行判断,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得点B(1,3)在圆C内,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对B进行判断,再利用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得直线l1与直线l2垂直,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得直线l1与直线l2的交点P是以A,B为直径两端点的圆,再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得点B(1,3)在圆C内,点A0,0在圆C外,对【解答】解:对于A.因为直线l2:mx-y-m+3=0,即直线l2:mx-1-y-3=0.所以由x-1=0y-3=0得x=1y=3,因此直线l2过定点B(1,3),所以A正确;

对于B.因为点B(1,3)在圆C内,而点B(1,3)到点C(2,4)的距离为1-22+3-42=2,所以过点B(1,3)且被点B(1,3)平分的弦长为232-22=2,

因此B正确;

对于C.当m=0时,直线l1与直线l2垂直;

当m≠0时,

直线l1与直线l2垂直,而直线l1:x+my=0过定点A0,0,

11.【答案】AB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考查棱锥的体积计算,考查线线角、线面角的求解,属于中档题.

在A中,由条件可证得BD1⊥A1C1和BD1⊥DC1,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结论;在B中,B1C//平面A1C1D,三棱锥P-A1C1D的体积为定值;在C中,当P与B1重合时,直线AP【解答】解:在A中,连接B1D1,A1C1⊥B1D1.

由BB1⊥平面A1B1C1D1,A1C1⊂平面A1B1C1D1,得BB1⊥A1C1.

又B1D1与BB1是平面BB1D1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A1C1⊥平面BB1D1D.

又BD1⊂平面BB1D1D,∴BD1⊥A1C1.同理可证BD1⊥DC1.

又A1C1∩DC1=C1,A1C1,DC1⊂平面A1C1D,∴直线BD1⊥平面A1C1D.A

12.【答案】A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的应用,椭圆与直线位置关系,中点弦问题,椭圆的几何性质,属于较难题.

由椭圆的定义判断A,由中点弦,“作差法”判断B,由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离心率的范围,判断C,由AB无最小值判断D.【解答】解:直线l:y=k(x+c)恒过定点(-c,0),即过左焦点,

∴△ABF2的周长为AF1+AF2+BF1+BF2=4a,A正确;

设Ax1,y1,Bx2,y2,

则k=y1-y2x1-x2,点Mx1+x22,y1+y22,

∴kOM=y1+y22x1

13.【答案】83或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考查离心率的计算,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比较基础.

分类讨论,利用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m>2时,则m-2m=14,∴m=83;

0<m<2

14.【答案】26【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两点间的距离的求解,利用空间向量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利用空间向量法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点A(2,0,2)在直线上,点P-4,0,2,

∴AP=(-6,0,0),AP=6,

∵向量n=1,1,-1和直线l平行,

则AP在

15.【答案】28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圆的参数方程,训练了利用三角函数求最值,是基础题.

由题意设P(2cosθ,2【解答】解:∵点P在圆x2+y2=4上,∴设P(2cosθ,2sinθ),

又A(-2,-2),B(4,2),

16.【答案】(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轨迹问题,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中档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点P在x2+y2=2上,然后转化为曲线|x|+|【解答】解:如图,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OPM与△OPN全等,

由∠MPN=90∘,则△OP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OP|=2

所以点P在圆x2+y2=2上

又点P在|x|+|y|=m上

∴P为|x|+|y|=m与圆x2+y2=2的交点,

即曲线|x|+|y|=m与圆x2+y2=2有8个公共点,

对于|x|+|y|=m,当x≥0,y≥0时,x+y=m,

当x≤0,

17.【答案】解:(1)椭圆9x2+4y2=36,即x24+y29=1,故c=5,

焦点为0,5,0,-5,

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y2a2+x2b2=1a>b>0,

所以【解析】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和意义,属于基础题.

(1)由条件可设所求椭圆方程为y2a2+x2b2=1(a>b>0),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2,b218.【答案】解:(1)设P(x,y),M(由x02+y02=16,得(2x-(2)由点P的轨迹方程(x-4)2+y2=4,可知圆心(4,0),半径为2,

当切线在两坐标轴上截距均为0∴k=±33当切线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且不为0时,设切线方程x+由相切有|4-a|2=2,

∴a=4±22,

切线方程为x

【解析】本题考查圆锥曲线中的轨迹问题,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中点坐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中档题.

(1)设Px,y,Mx0,y0,根据中点公式可得(2)分类讨论:当切线在两坐标轴上截距均为0时,设切线方程y=kx,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k的值即可得到切线方程,当切线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且不为0时,设切线方程x+y=

19.【答案】(1)证明:因为PA⊥平面ABCD,AB⊥AD,所以AB、AD、AP两两互相垂直,

以点A为坐标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A(0,0,0),B(2,0,0),C(2,2,0),D(0,2,0),P(0,0,2),

M(1,0,0),N(1,1,1),

故MN=(0,1,1),ND=(-1,1,-1),PD=(0,2,-2),

设m=(x,y,z)是平面MND的一个法向量,

可得m⋅MN=y+z=0m⋅ND=-x+y-z=0,取y=-1,得x=-2,z=1,

则m=(-2,-1,1)是平面MND的一个法向量,

同理可得n=(0,1,1)是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解析】本题考查点面距离的向量求法、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向量求法、线面垂直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1)以点A为坐标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分别求出平面MND和平面PCD的法向量,根据两平面的法向量数量积为0,即可得证平面MND⊥平面PCD.

(2)由(1)可得PD和平面PCD的法向量m的坐标,根据d=|m⋅20.【答案】解:(1)证明:∵AB=AD,O为BD中点,

∴AO⊥BD,

∵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AO⊂平面ABD,

∴AO⊥平面BCD作EF⊥BD于F,作FM⊥BC于由(1)知AO⊥平面BCD,BD⊂平面BCD,所以AO⊥BD,

则AO/​/EF,所以EF⊥平面BCD,因为BC⊂平面又因为EM⊂平面EFM则∠EMF为二面角E-BC-因为BO=OD,▵OCD为正三角形,BO=OD=OC=CD=1,

所以∠OBC=∠OCB,∠OCD=∠ODC,且∠OBC+∠OCB+∠OCD+∠ODC=1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