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域交通_第1页
唐代西域交通_第2页
唐代西域交通_第3页
唐代西域交通_第4页
唐代西域交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西域交通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取得高度发展的时期。其经济之兴旺,文化之辉煌,都是前此任何朝代都无法企及的。特别是唐代中国与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新特点,构成了汉魏以来中西交通史上最重要的篇章。究其原因,固然可以列出种种,然唐朝前期对中西交通线的锐意开拓和直接经营无疑是促成这种繁荣局面的重要原因。本文拟结合一些出土文书对此问题略陈己见,粗浅谫陋,请读者指正。唐代中西交通之贯通繁荣首先是与唐朝强大的政治统一和军事保障分不开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战争破坏酷烈而持久,“白骨蔽野”、“饥人自相啖食”。在此情况下,人们尚且救死不遑,岂能致力于生产,经济破坏,商业凋敝,域外交通亦当然破坏,由当时社会上货币的若有若无,正反映出商业的残破不堪。隋朝对中西交通虽较重视,但于长期丧乱之后,不是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而是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外用兵,又横征暴敛,致使天下骚然,战端一开,难免玉石俱焚。一个喘息未定,疮伤未平的残破社会,实不堪此蹂躏。同时,突厥值“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无数,遂大强盛、势陵中夏。”在突厥支持下,高昌王称霸于丝路孔道,“凡西域朝贡道其国,咸见壅掠”,“商胡被其遏绝。”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贞观年间,才有了根本转变。唐朝建立后即着手社会治理。唐太宗深知政治统一,社会安宁乃国之根本,是对内发展生产,对外搞活交流的必要条件。他说:“向使中国不安,日南、西域朝贡使,亦何缘而至?朕何德以堪之!”他采用魏征“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建议,致力于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未几即大见成效:“……改革旧弊,兴复制度……商旅野次,无复盗贼,……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这样的高度繁荣,一直延续到开天年间,达到了“河清海宴,物殷俗阜。……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校。四方丰稔,百姓殷富。……人情欣欣然。”在国内初定之后,太宗开始经营西域。六三〇年灭东突厥,六四〇年平高昌,伊吾城主石万年(粟特人)率七城内附,接着西突厥也臣服于唐。太宗对安国朝贡使说:“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诸胡大悦。太宗逝世后,贺鲁叛乱。为了保障唐在西域的统治和丝路的安全,唐朝出兵平叛。中亚人民以实际行动加入了平叛战争,何国派人向唐廷上表:“闻唐出师西讨,愿输粮于军。”六五七年,贺鲁兵败逃到石国,石国人将其诱捕后送交唐军。西突厥汗国至此灭亡,其部落与中亚领土并入了唐朝的版图。可见,经营西域、打通商路,是唐朝出兵边疆的重要原因,也是西域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高宗平定贺鲁后,于“龙朔元年.……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府百二十六。”这些都督府、州、县“皆隶安西都护府。”从此,中亚地区归入了唐朝的版图。除设置政权外,唐朝还在中亚驻扎军队,大的称“镇”、“军”,小的称“守捉”,以维持地方和保护交通。“广大的国际市场,必藉武力以维持之。唐初用武力扩大疆土,肃清边境;其直接动机虽未必一例在发展国际贸易。但国际贸易的发展,必藉武力以造成边境的安全秩序,则是很显然的事实。”唐朝在中亚广大地区设立完整的军政机构,直接管理中亚地区的商务和交通,是丝绸之路繁荣的可靠保证。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始于先秦,成于汉而盛于唐。汉代丝路在新疆及中亚地区主要是南北两条干线,南北朝时新北道逐渐开通,到隋朝时,丝路中段已发展形成了三条主要干线。裴矩《西域图记》载:“……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钹汗、苏对沙那国、康国、曹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盤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挹恒、帆延、漕国、至北婆罗门,达于西海。其三道诸国,亦各有路南北交通。……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裴矩是根据商胡的口述而记载的,甚为详备。唐代时,这三条干线更为繁荣,北道发展更快,日趋重要,是当时东西方往来的主要通道。联结三道的横行路线增多,形成密布的交通网络。另外,唐朝时又增加了一条沿“参天可汗道”至回纥牙帐,然后西南行越过金山到粟特地区的道路。后来在吐蕃占领河西走廊后,这条入回纥道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唐朝在全国交通线上实行驿馆制,使全境的交通十分便利。驿制起源很早,至唐而益臻完善。唐制“三十里置一驿,其非通途大路则曰馆。”计共有驿站一千六百三十九所,其中“二百六十所水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陆驿,八十六所水陆相兼。若地势阻险及须依水草,不必三十里。”在西域交通线上,西州到焉耆路上有吕光馆、新城馆;西州到北庭路上有龙泉馆;焉耆到龟兹路上有银山碛西馆、铁关西馆、安西馆;伊州到西州路上有达匪馆、赤亭馆、北馆;拔换到疏勒路上有济浊馆、谒者馆、葭芦馆;疏勒到于阗路上有羯饭馆。还有宁戎驿、达匪驿、狼泉驿等。每驿有驿长一人,还有驿丁,由征调百姓轮番服役。每个驿站备有驿马,其马匹数目由该驿的交通位置及其工作量大小而决定,所谓“量驿之闲要以定其马数,都亭七十五匹,诸道之第一等减都亭之十五,第二、第三皆以十五为差,第四减十二,第五减六,第六减四,其马官给……凡马三名给丁一人。”另外,西域交通线上还备有长行马(传马),长行马由长行坊(亦称之为“马坊”、“郡坊”)管理,设在州、县治所。《唐开元十九年正月——三月西州天山县到来符帖目》:由此可知天山县至少有长行马七十匹。一县若此,整个西域长行马数量当很庞大。唐政府对交通用马的管理严格而细致,有建立簿籍、打烙印记、勘定肤第等管理手段,对马匹的使用手续、程序及病、伤、亡事故的处理都有明确的规定。出土文书记载了当时驿馆的管理情况,从中反映出驿馆的重要作用。《唐天宝十三或四载交河郡郡坊草料帐》载:(前后略)1.卅日,怗马卅五匹,当日便送封大夫向天山,食麦两石八斗,付马子赵璀。2.同日郡坊怗银山马六匹,送内使王进朝到,3.同日郡坊怗马五十匹,从银山送封大夫到,食麦四石,付健儿张俊4.同日怙银山馆马十五匹,食麦七斗五升,付杨景泌一日之间,就动用马一百零六匹,送往迎来,事务繁忙,于此可见郡坊、驿馆的规模和作用了。除驿馆、马坊外,唐朝政府还在丝路上置车坊、立牛籍以供役使。《唐六典》卷二三《将作监》:“凡监置役使车牛,皆有年支草、豆,据其名簿,阅其虚实,受而藏之,以给于车坊”。车坊的管理很严格,设专人负责,配有镇兵,每牛均烙有州印为记,不得私换。车坊管理、车牛籍帐总由尚书省兵部的驾部负责,在各州,由兵曹司其事。唐朝在中亚地区也设置了驿馆。显庆二年,苏定方平定贺鲁叛乱后,“悉命诸部,归其所属,开通道路,列置驿馆。”把中亚的交通也置于唐王朝直接管理下。每个驿站往往都成为各地商货聚集的中心,在驿馆周围还开设有民办的客店及商铺、邸店,有的驿站还有手工业作坊,如“唐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可是每一个驿站都是一个商业中心,这为商人的居留和经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阿布赛德有友人告之,彼尝在康府(广州)见一人背负麝香一袋,由撒马尔罕步行至康府也。”如果交通不便利,沿沿无食宿,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唐代时,全国交通要道上实行过所制度。过所,就是通过关戍、守捉的通行证明。过所制度在汉代就已实行,那时也叫作“传”。到唐代时,因中西交通空前繁荣,过所制度更臻完善。《唐六典》:上关令、中关令、下关令,“掌禁末游,伺奸慝。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必据过所以勘之。”过所在中央由尚书省发给,在地方则由都督府或州发给。过所一式两份,一份给请过所之人,一份存档。吐鲁番出土的过所文书即为处理的存档文书。开元二十年瓜州给石染典的过所:(前残)家生奴穆(下残)安西己来,上件人肆驴拾,今月日得牒」称:“从西来至此,市易事了,今欲却往安」西己来,路由铁门关、镇戍守捉,不练行由,」请改给者。”依勘来文同此,己判给,幸依勘」过。府户曹参军重史杨祇开元贰拾年叁月拾肆日给24石染典是从安西(安西都护府当时驻龟兹,今库车县)来到瓜州,带有安西都护府给他的过所,这时“市易事了”,又要回到安西去,所以又请瓜州都督府给过所,瓜州按规定发给他过所,并有户曹参军重的签名。从瓜州到安西,必须经过铁门关(在焉耆县西五十里),铁门关为关戍重地,所以特别提到,请予放行。在石染典过所原件后面,又粘糊上和过所有关的文书,只存四行:三月十九日悬泉守捉官高宾勘西过三月十九日常乐捉官果毅孟进勘西过三月廿日苦水守捉押官辛立用勘西过三月廿一日盐池戍守捉押官健儿吕楚珪勘过悬泉、常乐、苦水、盐池为瓜州西去安西路上的关、戍、守捉,经过时,出示过所,由守捉官亲自勘过签押,可见控制之严密。多地2.驴十头诸市勘问市令张休3.牒染典先蒙瓜州给过所,今至此市易4.事了,欲往伊州交易。路由恐所在守捉,不5.练行由,谨连来文如前,请乞判命。谨牒。7.「任去。琛示8.印廿五日。」9.四月六日,伊州刺史张「宾」押过这件文书,在印字上盖有“西州都督府”官印,最后一行有“伊州刺史张宾押过”字样,所以应是石染典去伊州过所正本(本人所持过所)。推测他从伊州回到西州后又要另去他处,遂向西州申请过所,并把去伊州的过所缴给西州户曹以作证明,这也就是这件文书在西州出土的原因。这三件文书表明:(一),石染典来往于安西、瓜州、伊州、西州等地,每经一州,必须向当地政府申请过所,拿到过所后才能通行。到达所去州后,还要由州长官勘过签字,证明无误(如伊州刺史张宾押过)。在途中每经关、戍、守捉时,由守捉检查并签字放行。在贸易市集由市令勘问。过所上必须写明所去州县、写明人名(石染典、康禄山、石怒怨、穆多地),人数(人肆),身份(“西州游击将军”,“作人”,“家生奴”),并要写明所带牲口数(驴拾)。在《唐益谦等请过所牒文》中,我们还看到过所上必须载明所带牲口的数目、年齿、公母等。特别是马匹记得很详细,要写明每一匹的品种及毛色。这是因为马与军事相关,故控制严格。如果有随行的奴婢,也必须写明其姓名、年岁及买卖文书以备查验。于此可见,唐代在全国切实实行着过所制度,管理严格。过所不是空文,关戍亦非虚设。正如《唐律》规定:“行人来往,皆有公文。谓驿使验符券,传递据牒,军防丁夫有总历,自余各请过所而度。若无公文私从关门过,合徒一年。”(二),从姓名看,石染典及其随行康禄山、石怒怨和穆多地都是九姓胡人。石染典已定居西州,并取得了武散官游击将军的身份。他们匆匆来往于安西、西州、瓜州、伊州之间,是逐利四方的粟特商人(从过所中有“市令张休”字样可知)。这说明了在唐政府有效管理下,当时西域各地交通便利、商业兴盛,一片繁荣景象。除了执行严格的过所制度外,当时,外国人进入中国,还需办理大量的文牍执照和入境签证。这些规定,是唐朝国家制度的一部分,是控制人民的手段,对自由贸易也有一定的限制,但这是必要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对于推行中央政令,防止偷税漏税、逃避赋税、拐卖人口,以及清查破坏活动都是有效的措施。为了保持庞大的交通体系的有效运转,唐政府在财政上有明文规定,以保障交通事业经费开支。《唐六典》:“天下诸州县钱,各有准常,三年一大税,其率一百五十万贯;每年一小税,其率四十万贯,以供军国传驿及邮递之用。”这是交通事业的主要经费来源,还有一种经费是从国库中给驿站拨出一笔本钱,用所获利息维持开支。唐王朝重视交通线路及设施的保护和维修,规定这是地方官的一项重要职责,并三令五申地以此督察地方官吏。如广德元年八月敕:“如闻诸军及诸府皆于道路开凿营种,衢路隘窄,行李有妨。……宜令诸道诸使及州府长吏即差官巡检,各依旧路,不得辄有耕种,并在所桥路,亦随着修葺。”又大历八年七月敕:“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斫伐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