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与文人的心灵世界_第1页
悲秋与文人的心灵世界_第2页
悲秋与文人的心灵世界_第3页
悲秋与文人的心灵世界_第4页
悲秋与文人的心灵世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悲秋与文人的心灵世界

一、中国古代悲秋诗的特点本内省悲伤是一种常见的感觉,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西方与中国对悲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在西方主要以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在中国悲的表现则多见于诗、词。中国古代诗、词中,悲的内蕴和表达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悲秋之作则更是以鲜明的色彩、隽永的韵味表现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崇高之美。悲与崇高,可以说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与之对应的审美感悟;它所赖以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共有的生命意识。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则因生存环境、发展程度、生活方式、时代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其生命意识是具体又复杂的,多样的,变化无方的。自古以来,生活于亚洲大陆以农耕为主的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则紧密联系着日月风云,山水草木,春夏秋冬以及升沉荣辱,家国治乱,离合悲欢。季节的变化,草木的荣枯,世事的盛衰,命运的穷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情感活动,并逐步形成了人们感悟生命,宣泄情感的独特取向和独特方式。其中,对秋生悲,以秋寓悲,借苍凉萧瑟的秋日物象来抒发人世沧桑和生离死别之感,情景契合,创造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审美境界和令人震撼的崇高之美。“崇高之美”是具有普世性及民族性的。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悲所带来的“崇高”之感,都会给人以“净化”作用,达到一种心灵的超越。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乐感文化”。实际上,人们的“悲感情怀”也是非常凸出而深刻的。一优美一宏壮,一阴一阳,相反相成,构成中国特有的民族性格,也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感物方式。从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与博大深沉,慷慨多气,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诗词的基调。丰富多样的悲秋之作交织着悲凉,悲壮,悲慨乃至悲伤等,这多彩情韵既是对人生的体味、感悟,也是多层面的内省反思,展示出中国古代悲秋诗特有的“崇高之美”的丰富内涵。中国古代悲秋诗不同于西方悲剧之以人物个性的鲜明,曲折复杂的情节,不可抗拒的命运,种种悲惨的结局,在人与人,人与天,人与命运的强烈冲突中,乃至以生命意志的破裂来凸现“崇高”。中国是以瑰丽的辞采,生动的意象,强烈的抒情创造出一种既是悲歌慷慨,又能催人奋进;既有内心的强烈冲突,而又终归天人的和谐,在一番尽情宣泄之后,使生命得以安顿的独特的审美境界。这是美与真高度统一的“崇高”,它不是在无可奈何的痛感中使人得以升华、解脱,而是在激活生命潜力之后,最终使人的心灵超越自我,将有限的个体生命融入宇宙造化,得以永恒。二、境界悲而能壮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所要进行的事业必须在有限的生命中完成,所以时间的紧迫感让人感到了时间的短暂与面对时间流失的无措。秋,预示着人人畏惧而不可避免的衰亡,预示着瞬息即逝的时间的过往,其引起人们对生命的莫名忧恐。正是因为人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这一时间性极强的生命推移过程与四季的盛衰相合,才更加觉得生命短暂的可怕。遇秋而生的悲情实际上是欲利用有限的生命有所作为而生命受阻不得其用的结果。置于实现政治理想,建立丰功伟业的语境中的悲秋文学,凸显的是中国古代文人以生存价值超越死亡的生命意识。被称为中国悲秋诗的开山之作的宋玉的《九辩》其开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一个“悲”字引出了中国历代文人与秋的不解之缘。宋玉的《九辩》中包含了深刻的宇宙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在悲怨之后,诗人仍然抱有希望,“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要擦干眼泪去唱歌,壮气可嘉,全诗的结束依赖浪漫主义的想象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但是宋玉把现实的不平转化为超越现实的生命自由,达到人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这充分显示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宇宙情怀。既使得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个体与造化的鲜明对比,升华到了悲而不伤,悲而犹壮的境地,也把悲秋的意蕴强化了。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也抒发了生命短暂的强烈宇宙情怀,但是与上篇相比则又是另一番滋味。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时值深秋,风起云飞,草木黄落,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开篇“秋风起”,“白云飞”展现的壮美景象,为整篇文章奠定了基调。白云的飞扬,草木的黄落,大雁的南归,这幅色彩斑斓,动感十足的秋日美景,壮阔而不苍凉,为后文之感叹生命作了铺垫。接着的“兰秀”与“菊芳”两个意象为秋日的萧飒平添了生命的意趣与无限生机。更引发出汉武帝对“佳人”的深切怀想。“香草、美人以喻君子”,在屈原《离骚》之后,逐步形成了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蕴丰富、托喻深远的独特意象。武帝刘彻是雄才大略,积极有为的君主,这里的“佳人”寄托着他对贤能之士的牵挂,对大汉伟业的追求;而泛舟汾河,中流扬波,箫鼓齐鸣,棹歌高唱,棹工们劈波斩浪,击楫奋进的情景,则进一步抒写了驾驭风涛,积极进取的情怀。“欢乐极兮哀情多”既是诗的转折也是诗人自我的警示,接着发出的“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感叹,却并非对人生易老的无奈的悲鸣,而是激励自己,也是激励世人,少壮及时,努力奋进,不要虚度光阴,落得老来空叹“奈何”!境界悲而能壮。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后来曹操的《短歌行》,其开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面上看,似嫌悲凉,而接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句便使作品的笔调突转,由悲转为面对贤士而来的欢喜,使其境界也是悲而有壮,最后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作结,更超越了一般的壮怀激烈。展示出总揽寰宇、容纳万物的政治家情怀。中国古代诗人,对景生悲几乎无人写悲观绝望,而多是因悲生壮,由悲转壮,因感慨生命短暂而激发内在活力。即便在极为不利的处境中,也从不放弃理想与追求。三、“悲叹”:“亡国之音也”担当精神,爱国情怀,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他们关注历史经验与教训,对历代的治乱兴亡,不仅能理智地思考,也往往感慨万端。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特别而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诗人、词人、艺术家,他们留给后世的不仅有彪炳千古的伟烈丰功,也有与日同辉的名篇佳作。自屈原以下,代有其人。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作者登高临远,俯仰古今,抒发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悲慨之感。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自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该词为王安石变法遭遇挫折,罢相退居金陵后所作,“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开篇以高远的视角,刻画出一幅寥廓旷远的晚秋景象。纵目千里,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征帆”、“酒旗”等意象描述了北宋城市商业经济发达繁荣景象,酒肆歌楼林立的秦淮河面灯火辉煌,白鹭飞翔,星光灿烂,云淡风清。上篇的金陵的繁华景象在特定的秋景中充满自然生机以对比的方式为下篇的怀古抒怀作了过渡与铺垫。“念自昔”一语,却将空间的现状转向时间的历史,“竞逐”一语,将“豪华”的主旋律推向了最高潮。而一个“叹”字,又使“豪华”的高涨气氛陡然跌落,作者的笔锋忽然急转直下,由美景转向悲壮。“门外楼头”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悲恨相续”进一步说明耽乐亡国者不止陈后主一人,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而导致国破家亡者屡见不鲜,“念”、“叹”、“磋”三个字,形象地表达了词人积郁在胸中的悲愤之情和忧怨之气,尽显了历史无情与人世沧桑。“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作者由怀古转而伤时,透露出作者凝重沉郁的心情。接着“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显然是出自中晚唐诗人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淹对唐太宗说:“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旧唐书·音乐志》),表明了王安石居安思危与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悲慨,显示了其对当时政治的强烈针对性,抒发了强烈的兴亡之感。中国文人的担当精神是文人诗作的重要主题之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境地仍能笔锋一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已将心中愤懑化为对天下落魄之士的关怀庇护,及对黎民百姓寒苦处境的悲鸣。四、“清源”—抒发个人身世之感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把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政治抱负,把仕途之路当作自己人生的追求,而由于政局的不稳或皇帝的昏庸,使建功立业的愿望的不得实现,总是让文人长叹仕途坎坷亦或使其理想抱负破灭。另外,生活的艰难和生存境遇的不顺也让文人们的心境,在秋天万物萧瑟的特定背景中更加凄凉、悲慨。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便表现了此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贡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台,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也就是辛弃疾渡江南来后的第八个年头。此时,辛弃疾任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通判。作者登亭远眺江北,他看到沦陷敌手的中原山河,想起了南宋朝廷的妥协政策与自己南归遭冷遇,岁月磋跎,无所作为,心急如焚,感慨万端,登建康赏心亭写下此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写出了江南秋季的特点。“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写山。面对秋日层叠的远山与远处的中原故土,此处用移情及物的写法,传达出词人对国土沦丧的忧愁和愤恨。“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弱的意思。“断鸿”,失群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处境。连用两个比喻,引出了“江南游子”的慨叹。反映了作者渡江南归以报效国家却遭受排挤、不得信任的处境和孤寂无依的心情。“把吴钩看了”,此处以物比人,由物不能尽其用联想到人不能尽其才,生动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激愤,把作者此时此地的感慨全部表现了出来。“把栏干拍遍”,宋王辟之《渑水燕录》记载,刘孟节“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干。尝有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胸中有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此处显出作者强烈的悲慨,更不乏壮美之感。下篇具体申说那“无人会、登临意”的内涵,也由此使整篇的基调由悲转壮。“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说的是张翰鄙薄官场怀念故乡而弃官归隐,作者对官场虽然不满,但他始终执着于恢复中原的宏图。“休说”二字表明作者对传统文人对现实不满而弃官从隐的超越,更有着政治家的气概与民族英雄的品格。“季鹰归未”用提问语气来强调自己欲归不得的苦闷,又抒发了对异族入侵的恨和对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南宋朝廷的激愤。“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此处借《三国志·魏志·陈登传》中的许汜因为求田问舍,被陈登、刘备看不起的典故,表白心迹。“怕应羞见”,更进一步凸显了积极报国的意愿。“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在这里化用东晋桓温北伐途中慨叹光阴易逝的故事,传达出对国事飘摇,人生易老,报国宏愿难以实现的忧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自伤抱负、时无知已、空怀壮志、报国无门,既写出了难言的孤寂又抒写了无尽的悲慨!在众多悲秋诗中范仲淹的《渔家傲》与杜甫的《登高》均是抒发个人身世之感的绝唱,他们通过秋景之诗来抒发心中的郁积,更是通过个人的愁苦来暗示对家国命运的担忧。五、物质与意境上的悲秋景“安土重迁”的思想使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家庭意识伦理观念,但是古代文人又担负着“立言”“立业”的伟大抱负,他们不得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背井离乡使得其内心充满矛盾。所以面对落叶归根的秋景诗人便会有感而发,抒发生离死别,游子思乡的孤独之情。萧瑟凄寒的秋景,残阳冷落的意象,让敏感的古代文人的相思之情在秋景的烘托下便愈显凄凉悲苦。宋代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便是清秋之中抒发思念家乡、羁旅失意的苦闷心情的佳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一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从“奉旨填词”到飘泊游宦的柳永是专擅羁旅行役的高手。词人倚阑“登高临远”想眺望故乡,而故乡太远,爱而不得见,闯入眼帘的却是更加引起乡思的凄凉秋景。开篇用一个“对”字领起,勾画出一幅傍晚时间的秋江雨景,“秋”由于暮雨而清,使阴冷的画面有种明朗之感。“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清代刘体仁《七颂堂词译》中称此句“即敕勒之歌也”眼前的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与内心深沉的情感相应,使此诗有着深深的悲凉的壮美。面对暮秋时节,花叶凋零,美好的时光付诸滚滚东流之水,古人常用流水来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高蟾《秋日北固晚望》“何事满江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