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部浅刺加药线点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痉挛性脑瘫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特别是上肢痉挛,这种障碍很难恢复。严重限制了四肢痉挛的学习能力,并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进程。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缓解痉挛一直是偏瘫康复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50例脑卒中后遗留有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应用皮部浅刺加药线点灸治疗,临床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数据和方法1.1皮部浅刺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的年龄调查选择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病区收治的遗留有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42例;年龄39~79岁,平均57.5岁;病程最短者28天,最长者6个月;脑梗死51例,脑出血49例。根据入组顺序,按病人住院号末尾最后1个数字的单双随机分为皮部浅刺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病变性质、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中风病诊断标准①年龄在50岁以上;②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年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中风病诊断标准;③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为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3肢体肌张力恢复评价①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存有单侧偏瘫并伴上肢肱二头肌痉挛;②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法评价瘫痪肢体肌张力0级且≤Ⅳ级;③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级在Ⅱ~Ⅳ级;④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年龄<75岁,病程≤6个月。1.4有其他抗肌张力的患者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的认知、运动功能障碍者;③昏迷及非脑血管引起的肢体痉挛;④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⑤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或使用过其他抗痉挛治疗药物可能影响观测结果者;⑥体质虚弱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者。1.5治疗方法全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并遵照康复师指导进行规范的康复锻炼。1.5.1选取穴位皮肤经皮取穴:头部取患肢对侧运动区,脏腑所属十二经脉在皮表粗线投影区上肢有效穴位即采用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穴相互配合的原则。取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天井、肩贞、合谷。操作:①皮部浅刺:所选穴位皮肤局部常规消毒后,以1寸28号不锈钢毫针与皮肤呈30°角刺入皮下,针尖向手指方向,得气后采用徐疾补泻手法治疗1min,留针20min。每间隔10min行手法治疗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②药线点灸:选择广西中医学院仁爱分院自制直径为0.25mm三号药线,用酒精灯点燃药线后施灸即将有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火星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所选穴位每穴灸3壮。1.5.2极泉、尺泽、大棱取穴:头部取患肢对侧运动区,上肢屈肌侧取极泉、尺泽、大棱,伸肌侧取肩髃、天井、阳池。按照痉挛肢体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1天。1.6观察对象疗效评定评定于治疗开始前(初期)和疗程结束(末期)时,由同一评定医师按照评定量表内容进行评定:(1)痉挛程度评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对观察对象进行量化评定,分为0~4级;(2)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采用改良Bathel指数(MBI)对观察对象进行评定,共10项,满分100分。1.7肌张力完全恢复按改良的Ashworth量表肌张力减轻程度制定标准。痊愈:肌张力完全恢复正常;显效:肌张力为恢复正常,但肌张力已下降2个级别;有效:肌张力下降1级;无效:肌张力治疗前后无变化。1.8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rson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mas评分构成情况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MAS评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4,P=0.012);对照组MAS评分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83,P=0.462)。由此分析,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2.2+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Ba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见表2。2.3两组瘫痪上肢康复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上肢康复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893,P=0.000)。见表3。2.4副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生。3骨骼肌反血药浓度联合肌梭类神经传导体系因为脑血管病等造成了大脑皮层的损伤,形成了皮层与皮层下联络的中断,继而出现以上肢屈伸拮抗肌之间严重失衡的上肢抗重力肌痉挛为主的上肢痉挛异常模式,具体表现为患侧上肢尺侧腕屈肌、三角肌前部肌群、肱二头肌等肌肉呈现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屈曲、前臂旋前、腕指屈曲的异常模式,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有学者研究认为:骨骼肌内有一种感受器——肌梭,受到刺激时可以引起此种治疗方法牵张反射,Ⅰ类神经传入纤维即来自于肌梭。通过肌梭的传入纤维即Ⅰ类神经传入纤维,将刺激信息传入脊髓引起牵张反射,使瘫痪肌肉产生自主性收缩,从而逐渐恢复其原有的运动功能。同时,给予皮肤一定的刺激,能够相对特异地激活脑部功能区,促使大脑皮层与皮层下联络的建立,纠正上肢痉挛异常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皮部浅刺加药线点灸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偏瘫上肢痉挛程度及日常生活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乙方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出让合同范本官网
- 个人催债合同范本
- 2025年遵义a2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范例
- 劳务合同范本保密条款
- 东营市劳动合同范本
- 低成本创业合同范本
- 个人室内植物租赁合同范本
- 弃土场土方外运施工方案
- 辽宁省营口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画垂线和平行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 GB/T 44770-2024智能火电厂技术要求
- 经典女士剪发技术图解教程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第二章-高压开关电器
- 肿瘤病人的姑息治疗和护理
- 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创新应用
- 静脉采血的课件
- 三年级数学-数独练习题打印版10组
- DB3502T 051-2019 家政服务规范 通 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