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林区山地地貌特征_第1页
黑龙江林区山地地貌特征_第2页
黑龙江林区山地地貌特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林区山地地貌特征

山谷是山地形态的组成部分,与多系造山运动有关。其中一些地形遭到外部营养法的切割和破坏。黑龙江林区谷地面积,在林业用地中所占比重较大,约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谷地因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在自然景观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土地生产潜力迥异,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多气形地地貌谷地是山地地貌单元,按其断面形状,分V型谷地和U型谷地。V型谷地宽度较窄,一般为数十米至几百米,比降度较大,多分布于山地上部或地形变化急剧处于切割初期的地带,常有季节性、径流量小的溪流穿过。U型谷地平坦部分较宽,约几百米到数千米,其地形切割明显,比降度较少,主要分布于河川下游、山地与丘陵过带或老年山地。U型谷地一般土壤肥力较高,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场所。2小兴安山峡谷自然资源2.1金属基岩质的来源谷地的矿藏资源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矿、建筑材料及能源。某些谷地蕴藏丰富的金属矿藏(如金矿),天然气体也多在谷地“露头”,谷底尚蕴藏丰富的砂石和泥炭,为发电、农用建筑、制作腐殖酸、苗圃土壤及培育容器基质提供原材料。2.2森林资源植被和土壤是划分自然地带的具体标志,谷地生长着零星的、块状的或面积较大的森林资源。2.2.1桦、水曲柳、赤杨、等5个品种落叶松林主要生长在泥炭沼泽或腐殖质沼泽上,林分中混有白桦、水曲柳、赤杨。下木稀疏,以珍珠梅、蓝靛果忍冬、丛桦为主。草本植物以台草、大叶樟、问荆和蚊子草居多。在小兴安岭北部以兴安落叶松为主,长白山及其余脉为长白落叶松。2.2.2木密度大的花水曲柳林多生长在潜育化暗棕壤上,下木密度较大。主要有山梅花、黄花忍冬、溲疏和东北茶镳。草本植物以蕨类、苔草、轮叶王孙、毛缘苔草及小叶芹等为主。2.2.3花溪县河及窄谷延伸林胡桃楸林主要生长在潜育化暗棕壤,生境湿度大,占据着谷地流水线,溪谷两岸的阶地,呈狭带沿河及窄谷延伸。主要林分类型有:珍珠梅-胡桃楸林;春榆-胡桃楸林和水曲柳-胡桃楸林等,林分特征:组成单纯,胡桃楸为单优势种;灌木层优势种为珍珠梅,伴生乌苏里绣线菊、早花忍冬、狗枣子、刺五加和山梅花等;主要植被有猴腿蹄盖蕨、山茄子、小叶芹、齿叶凤毛菊及乌苏里黄芪等。2.2.4桦、红松、枫桦土、林冷杉林多分布于河谷两岸,呈带状分布,伴生树种有白桦和少量的红松、枫桦等。土壤为潜育暗棕壤或沼泽土。下木主要有青楷子、珍珠梅、柳叶绣线菊、红瑞木等,草本植物以苔草、林木贼、舞鹤草、圆叶鹿蹄草等。2.2.5杨树林赤杨林呈小团状或块状分布,林地重湿,常有小溪穿过。林下多生珍珠梅、红瑞木。草本植物少,以苔藓居多。2.3灌木、整体植被分布及植被组成该灌丛主要分布于海拔200~300m左右的河岸、溪谷旁,在低湿、平坦的开阔山谷中也有分布。土壤多以潜育化暗棕壤、草甸化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地被物厚度2~5cm,分解中等。复盖度100%。主要类型有:柳叶绣线菊珍珠梅灌丛、柳树灌丛、沼柳小叶樟草甸、小叶樟草甸、小叶樟苔草沼泽草甸和塔头苔草草甸等。(1)柳叶绣线菊珍珠梅灌丛是以珍珠梅构成优势层片,伴生柳叶绣线菊、山丁子等。主要草本植物有林问荆、修式苔草、蚊子草、穿地龙、小叶芹、水杨梅、水苏等。(2)柳树灌丛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带,河流沿岸及林地沼泽中的溪流两岸,由于受活水浸渍缘故,只有多种丛生柳树形成沿河灌丛。常见种有:蒿柳(Salixviminal)穗生麻、地榆、驴蹄菜、小叶芹、箭叶蓼、水杨梅、蚊子草等。(3)沼泽小叶樟草甸主要分布于沟谷、河漫滩、林缘等低湿地段,土壤为草甸土、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积水、地被物厚度2~5cm、分解程度强。以小叶樟构成优势建群种,且灌木柳和沼柳有较多分布。主要草本植物有小叶樟、小白花地榆、蝙蝠葛、燕尾凤毛菊。(4)小叶樟草甸主要分布于较低海拔,地势平坦、土壤为草甸土、土层厚、肥沃湿润无积水。植被组成丰富,茂密,最适宜发展农业、牧业和多种经营。植物组成以小叶樟为优势种、伴生种有野豌豆、燕尾凤毛菊、蝙蝠葛、小白花地榆、东北婆婆纳等。(5)小叶樟苔草沼泽草甸分布较普遍,多分布于沼泽边缘及宽谷低湿地,土壤为草甸土或潜育化暗棕壤,土层厚。以小叶樟、修氏苔草构成优势片层、伴生种有野豌豆、燕尾凤毛菊、蝙蝠葛、唐松草、蚊子草、沼萎陵菜等。(6)塔头苔草草甸是典型沼泽,多分在河漫滩、低洼地,地表有季节性或常年性积水,土壤为腐殖质沼泽土。该类型草甸植物种类单纯,以塔头苔草(Careatato)、膨囊苔草、乌拉苔草为主,伴生种有小白花地榆、驴蹄菜、燕尾凤毛菊、水苏、狭叶泽芹等。3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谷地是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与设计时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管理,以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其优化利用的目的。3.1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在谷地森林生态系统内,应保护其基因、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内动植物资源及风景美学资源,防止其退化。3.2生物再生能力谷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由许多不同因素所决定,如生物量的生长率、生态系统的最大承载量,系统内生物再生能力等。因此,要求尽可能地保持谷地天然的生态过程,避免谷地土壤养分的损耗,土壤肥力的衰退。3.4保护谷谷大陆架的资源谷地森林是森林向森林草原过渡的最后一道关卡,森林的多种效益多经谷地的过滤、净化提供给人类,在谷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