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1.gif)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2.gif)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3.gif)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4.gif)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446dbd4680965225606380da82e3d62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B.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2、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OH-=H2O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C.铜粉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D.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3++3OH-=Al(OH)3↓3、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使反应发生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A.所得溶液中c(Cu2+)=0.225mol/L B.所得溶液中c(Cu2+)=0.03mol/LC.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L D.反应中转移0.06mol的电子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C.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CaClOD.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铁能被磁铁吸引②在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③镁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并发出强光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Fe3O4⑤在空气中加热铜可生成黑色的CuO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全部6、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①CO2②HCl③H2O④O2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7、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B.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8、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下表选项物质对应正确的是选项MNPQANH3·H2OBa(OH)2铜KSCNBNaBaCl2FeOKSCNCNaOHBa(NO3)2锌粉KSCNDNa2O2MgCl2FeKSCNA.A B.B C.C D.D9、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B.液氮可用于医学和高科技领域,制造低温环境C.高温或通电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D.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时,氮气作还原剂10、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Fe3+→Fe2+ B.Zn→Zn2+ C.H2→H2O D.CuO→CuCl211、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CuS+8HNO3=3Cu(NO3)2+2NO↑+3S↓+4H2OB.3Cl2+6KOH=5KCl+KClO3+3H2OC.3H2O2+2KCrO2+2KOH=2K2CrO4+4H2OD.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12、不能用单质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NaClB.FeCl2C.AlCl3D.MgCl213、下列气体中不能做喷泉实验的是()A.氨气 B.二氧化硫 C.氯化氢 D.一氧化氮14、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u(OH)2+HCl与Cu(OH)2+CH3COOHB.NaHCO3+H2SO4与Na2CO3+HClC.NaHCO3+NaOH与Ca(HCO3)2+NaOHD.BaCl2+H2SO4与Ba(OH)2+Na2SO415、向盛有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乙二酸饱和溶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乙二酸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16、将盛有和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和剩余的气体可能分别是()A.B.C.D.17、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Cu(OH)2B.CaCO3C.HClOD.Na2O1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D.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19、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均不能确定20、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a2+、K+、OH-、Cl- B.Fe2+、H+、SO42-、NO3-C.Cu2+、Na+、NO3-、SO42- D.Fe3+、Na+、SO42-、I-2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铜丝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2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Fe(OH)3生成FeO B.实验室加热NH4Cl固体制取NH3C.SO2和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D.Na在空气中燃烧制取Na2O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A、B、C、D四种元素,A的最高正价与其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A、D次外层都是8个电子,A与D的化合物DA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B有两个电子层,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C2-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试写出上述各元素的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画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________________,C2-:__________。(3)元素A、C、D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4)写出A、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4、(12分)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含同一元素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B、C、D在常温下都是气体,且B为红棕色气体。(1)①A、D、E三种物质中从相同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②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D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_______;(2)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写出E的稀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D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可与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为: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利用此原理制氯气并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1)从①、②、③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制氯气装置(A处)___________(填写序号)。(2)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Na2SO3溶液中,然后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含有。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_____至无明显现象,然后再加入少量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4)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___(填“盐酸”或“次氯酸”)。26、(10分)某研究性实验小组欲验证浓硝酸在与Cu、Ag合金的反应过程中除生成NO2气体外,还会有少量NO生成。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常温下,NO2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中银与HNO3反应时所有可能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前要先打开活塞______(填“K1”或“K2”),其目的是___________。(3)装置中B瓶选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a.H2Ob.浓硫酸c.NaOH熔液(4)装置E中长颈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__。(5)反应停止后,欲想证明有NO生成,需要怎样操作:__________,当出现何种现象说明有NO生成____________。27、(12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下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而不用排水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A.氨气难溶于水
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气密度比空气大
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序号)。A.闻到有氨气逸出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蓝C.棉花被气体冲出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红(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同学是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28、(14分)二氯化二硫(S2Cl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S2Cl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信息:①将干燥的氯气在110~140℃与硫反应,即可得S2Cl2粗品。②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化学性质S112.8444.6略S2Cl2-77137遇水生成HCl、SO2、S;300℃以上完全分解为S和Cl2;S2Cl2+Cl22SCl2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用单线桥表示B中反应的电子转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D中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G和H之间应增加_____________装置。(5)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加热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1)国际化学年的中国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请填空:①若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__________来灭火。金属钠应保存在__________中。②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③“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__剂,具有_______性;④过氧化钠在太空及潜水艇中作为供氧剂的两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Fe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将该产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请回答:a.若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变成________色。b.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3)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
A.钠性质活泼,需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由于钠密度大于煤油、与煤油不反应,所以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A正确;B.浓硝酸见光容易分解,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使瓶塞与瓶身粘在一起,故保存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使用玻璃塞,可以使用橡胶塞,故C正确;D.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容易分解,所以氯水需要避光密封保存,通常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正确;答案选B。2、D【解析】
A.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故A正确;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故B正确;C.铜粉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故C正确;D.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OH-=AlO2-+2H2O,故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如: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电荷守恒等。3、A【解析】
n(HNO3)=0.1L×0.4mol/L=0.04mol,n(H2SO4)=0.1L×0.1moL/L=0.01moL,n(NO3-)=n(HNO3)=0.04mol,溶液中的氢离子既包括硝酸电离的又包括硫酸电离的:所以n(H+)=0.04moL+2×0.01moL=0.06mol,n(Cu)==0.03mol,3Cu+2NO3-+8H+=3Cu2++2NO↑+4H2O3mol2mol8mol0.03mol0.02mol0.08mol由反应关系可以看出,NO3-过量,H+不足,根据H+计算生成的铜离子,则生成的n(Cu2+)=0.06mol×=0.0225mol,c(Cu2+)==0.225mol/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n(Cu)=0.0225mol×2=0.045mol,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mol=0.336L;故选A。4、A【解析】
A.硅原子质子数为14,核外有14个电子;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D.是强碱弱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详解】A.硅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为14,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B.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其质子数为8,该氧原子可以表示为:,故B错误;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故C错误;D.是强碱弱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选:A。5、D【解析】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故正确;②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贫血时可通过补铁治疗,故正确;③镁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并发出强光,故正确;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Fe3O4,故正确;⑤在空气中加热Cu可生成黑色CuO,故正确;故答案选D。6、A【解析】
由于酸性:H2CO3>HClO,所以Ca(ClO)2在空气中易与CO2、H2O反应生成CaCO3和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用含CaCO3的Ca(Cl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Cl2中必然含有CO2、H2O、HCl等杂质,而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生成的HClO不稳定,不会混在固体中,制得的氯气中不可能含有O2。答案选A。7、A【解析】
A、钠和水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现象,故剩余的金属钠不能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A错误;B、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以防中毒,B正确;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散热,防止液体飞溅,C正确;D、水和酒精互溶,酒精在桌上着火时不用水扑火,立即用湿毛巾盖灭,D正确;答案选A。【点晴】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意外事故处理方法洒在桌面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冲洗而要根据情况迅速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碱洒在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水银洒在桌面上进行回收后再撒上硫粉酸液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液溴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擦去,再用酒精擦洗8、C【解析】
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和M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要求在溶液中M能电离产生或者与水反应产生,、Na、、四种物质均满足条件;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和N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要求试剂N能提供Ba2+从而生成白色的沉淀,且试剂不含,如含有,则会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因为红褐色会遮盖白色;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和P产生浅绿色溶液,说明试剂P和硫酸铁反应生成了亚铁离子;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和Q反应生成红色溶液,则试剂Q为KSCN溶液。【详解】A.N试剂与硫酸铁生成红褐色沉淀,不满足题目要求;B.P试剂不能与硫酸铁生成亚铁,不满足题目要求;C.各物质均满足题目要求;D.N试剂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不满足题目要求;故答案选C。9、D【解析】
A.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故A正确;B.液氮气化吸热,所以可以制造低温环境,故B正确;C.高温或通电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为高能固氮的过程,故C正确;D.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氮气中N的化合价从O降低到-3,作氧化剂,故D错误。故选D。10、A【解析】
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题中物质具有氧化性,加入还原剂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以此解答。【详解】A.Fe3+→Fe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B.Z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C.H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D.Cu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A。11、D【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变价元素,非氧化还原反应中不存在变价元素。【详解】A.3CuS+8HNO3=3Cu(NO3)2+2NO↑+3S↓+4H2O中,S、N元素发生价态变化,不合题意;B.3Cl2+6KOH=5KCl+KClO3+3H2O中,Cl元素价态有升有降,不合题意;C.3H2O2+2KCrO2+2KOH=2K2CrO4+4H2O中,O、Cr元素发生了价态变化,不合题意;D.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中,无价态变化元素,符合题意。故选D。12、B【解析】
Cl2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化合生成相应的盐(氯化物),当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所以氯气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与铝反应生成高价的氯化铝,与Fe反应生成FeCl3,不能用单质直接反应得到的是氯化亚铁,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强氧化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变价金属氧化生成最高价氧化物,常见的强氧化剂有:氯气、次氯酸、硝酸、氧气、高锰酸钾等。13、D【解析】
A.NH3极易溶于水,能做喷泉实验,故A正确;B.SO2易溶于水,能做喷泉实验,故B正确;C.HCl易溶于水,能做喷泉实验,故C正确;D.NO难溶于水,不能做喷泉实验,故D错误;故答案为D。【点睛】关于喷泉实验需要明确以下实验原理:(1)通过减小烧瓶内压强形成喷泉,必须满足①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②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当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触容器内气体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2)增大烧瓶外压强也可以形成喷泉,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使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例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14、D【解析】
A、盐酸是强酸,能拆写成离子,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因此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错误;B、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HCO3-不能拆写,两者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CO3-+H+=CO2↑+H2O,CO32-+2H+=CO2↑+H2O,故错误;C、前者:HCO3-+OH-=H2O+CO32-,后者Ca2++2HCO3-+2OH-=CaCO3↓+2H2O+CO32-,不符合题意,故错误;D、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Ba2++SO42-=BaSO4↓,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D。15、B【解析】
向盛有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乙二酸饱和溶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这说明高锰酸钾被还原了,由此可知,乙二酸具有还原性,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答案选B。16、A【解析】
解题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为和,设混合气体中的体积为。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1)若剩,则,解得,、项不正确。(2)若剩,则,解得,项正确,项不正确;答案选A。17、D【解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据此解答。【详解】A.Cu(OH)2溶于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属于碱,A不选;B.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盐,B不选;C.HClO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属于酸,C不选;D.Na2O是由Na、O两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D选;答案选D。18、C【解析】
A.氯气属于单质,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漂白粉是利用了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用于净水,原理不相同,故B错误;C.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故C正确;D.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D错误;故选C。19、C【解析】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数目的粒子,所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答案选C。20、C【解析】
A.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微溶物质Ca(OH)2,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B.Fe2+、H+、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Cu2+、Na+、NO3-、SO42-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澄清透明,C符合题意;D.Fe3+、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2+、I2,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21、B【解析】
A.铜丝能导电,Cu是金属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不是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熔融的MgCl2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Mg2+、Cl-,可以导电,该物质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B符合题意;C.NaCl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Na+、Cl-,但该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C错误;D.蔗糖是化合物,无论是在水溶液中还是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因此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22、C【解析】
A.用酒精灯加热Fe(OH)3,Fe(OH)3分解生成Fe2O3,故A错误;B.实验室加热NH4Cl固体,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又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取NH3,故B错误;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和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故C正确;D.室温下,钠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lCSKS2->Cl->K+HClO4+KOH=KClO4+H2O【解析】
A、B、C、D四种元素,C2-离子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为硫元素;B有两个电子层,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碳元素;A的最高正价与其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则A处于ⅦA族,A次外层电子数是8个,则A为氯元素;D次外层电子数是8个,A和D的化合物DA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A为氯元素,A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核外电子数为18,所以D的阳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数为18,故D为钾元素,据此分析。【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元素符号为Cl;B元素符号为C;C元素符号为S;D元素符号为K;(2)A为氯原子,其结构示意图为;C2-为硫离子,是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3)A为Cl;C为S;D为K,故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根据核电荷数越大的,离子半径反而小可得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K+。(4)A、D的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ClO4、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O4+KOH=KClO4+H2O。24、N2NO2致冷剂3Cu+8H++2=3Cu2++2NO+4H2O2NH4Cl+Ca(OH)2CaCl2+2H2O+2NH3↑【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B为红棕色气体,则B为NO2,C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C为NO;A气体在闪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则A为氮气(N2);E与铜反应生成NO,则E为硝酸(HNO3);D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NO,且D是A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则D为氨气(NH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氮气(N2),其中N的化合价为0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D为氨气(NH3),其中N的化合价为最低价-3价,只能升高,E为硝酸(HNO3),其中N的化合价为最高价+5价,只能降低,因此三种物质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N2;②B为NO2,D为氨气(NH3),氨气易液化,常用作致冷剂;(2)①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H2O,其离子方程式为3Cu+8H++2=3Cu2++2NO+4H2O;②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点睛】本题考查框图形式的无机推断,解题的关键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准解题的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为“B为红棕色”气体可推测B为二氧化氮。本题的易错点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25、②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会反应生成次氯酸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干燥装置)Cl2++H2O=+2Cl-+2H+稀盐酸(或HCl溶液)BaCl2(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
(1)由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可知,反应有液体参加,需要加热,所以选装置②;(2)装置B中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中可能混有少量的水蒸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而漂白,因此应在在A和B之间增加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除去Cl2中的水蒸气;检验硫酸根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因此检验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无明显现象,然后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3)氯气把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自身被还原为Cl-,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Cl-+2H+;(4)氯气通入水溶液会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能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盐酸。26、Ag+2H++NO3-=Ag++NO2↑+H2O3Ag+4H++NO3-=3Ag++NO↑+2H2OK1把装置中空气赶走,防止NO被氧化b防止倒吸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O2D中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解析】(1)银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银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变稀,银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硝酸银和水,反应的可能化学方程式为Ag+2H++NO3-=Ag++NO2↑+H2O、3Ag+4H++NO3-=3Ag++NO↑+2H2O;(2)通入氮气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因此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前要先打开活塞K1,其目的是把装置中空气赶走,防止NO被氧化;(3)B装置是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避免在C中冷却后水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所用试剂是浓硫酸,答案选b;(4)由于氢氧化钠吸收尾气时可能会发生倒吸现象,所以装置E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5)A中的反应停止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再通入氧气,若反应中确有NO产生,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27、2NH4Cl+Ca(OH)2CaCl2+2NH3↑+2H2OBD乙氨气被浓硫酸吸收B丙【解析】
(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2)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密度比空气小;(3)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4)实验室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5)碳酸氢铵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吸收氨气,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详解】(1)三位同学都是利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反应生成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华日式屋顶花园施工方案
- 度假别墅装修合同协议
- 医疗药品冷链运输协议
- 服装辅料干线物流合同
- 北京市装修赔偿合同
- 铝艺别墅护栏施工方案
- 项目股权招募方案
- 借款管理服务合同范例
- 买卖电池合同范例
- 膜结构车棚施工方案
-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全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六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六套)
-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 电和磁整章思维导图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 动物疫病传染病防控培训制度
- 美团代运营合同模板
- 初中英语七选五经典5篇(附带答案)
- GB/T 43676-2024水冷预混低氮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