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安汤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反复腹痛或腹部不适,以及排便习惯和大便状态的改变。根据罗马Ⅲ标准,本病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未分型4个亚型,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多见,约占40%~45%。笔者认为,肝郁脾虚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机,故以疏肝健脾为治疗原则,自拟肠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并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数据和方法1.1年龄、年龄分布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我院门诊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9~63(36.54±12.82)岁;病程9~53(26.31±16.22)个月。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0~65(37.62±13.31)岁;病程10~51(26.47±14.5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服刑人员有符合统计特征的症状参照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Ⅲ诊断标准。诊断要点:病程半年以上,且近3个月来持续出现腹部不适或腹痛,并伴有下列特点中至少2项:(1)症状在排便后改善;(2)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次数改变;(3)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改变。所选患者病程均超过半年,且大便常规+潜血检查均为阴性,肝、肾功能及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结肠镜检查无明显黏膜异常。1.3主症和次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肝郁脾虚型腹泻的诊断标准。主症:腹泻,每日排便不少于3次,粪便以糊状便或稀水便为主,带粘液。次症:腹痛或腹部不适,腹痛隐隐,痛无定处,排便后缓解,情绪抑郁或焦虑。舌脉象:舌质淡红苔滑或白腻,脉弦滑。2治疗方法2.1药品、剂量、通道予口服常规西药治疗。具体用药:马来酸曲美布丁(开开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88)100mg,每日3次,饭前30min服用;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每次3粒,每天2次,饭后30min服用。2.2以加味剂、思想,制备为诉讼予自拟肠安汤联合西药治疗。拟方原则:疏肝健脾。药用柴胡12g、防风12g、陈皮12g、党参12g、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5g、炙甘草6g、乌梅6g。水煎取汁150ml,再煎取汁150ml,两次混合,分早晚饭前30min服用,每次150ml。西药: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每次3粒,每天2次,饭后30min服用。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停药4周后统计复发率。3治疗效果观察3.1大、肉的相关疗效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大便每天1~2次,成形,无粘液。显效:腹痛及伴随症状明显缓解,大便每天1~3次,略不成形,粘液明显减少。有效:腹痛及伴随症状减轻,大便每天1~3次,不成形,粘液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3.2中医证候积分参照文献将腹泻、腹痛或腹部不适、情绪抑郁或焦虑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级,主症分别记为0、2、4、6分,次症分别记为0、1、2、3分,统计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症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但<95%。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证候积分<30%。3.3结果3.3.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3.3.2两组中医证候的疗效比较3.3.3表3显示了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比率3.3.4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停药4周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11.8%;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停药4周后复发3例,复发率为37.5%。对照组复发率比治疗组高,说明治疗组疗效更持久稳定。4养血柔肝,调和肝郁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对该病病因的认识尚不明确,考虑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知异常、感染、免疫及肠黏膜屏障异常、脑肠轴失调及精神心理障碍等。由于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所以临床治疗多以解痉剂、止泻药、肠道动力感觉调节剂等对症治疗为主,其疗效并不肯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属于“泄泻”的范畴,历代医书对该病症均有较详细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张聿青医案·泄泻》指出:“上则嗳意,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说明本病病因众多,有阳虚、脾虚、寒湿及气郁等多种因素。现代中医医家多认为,肝郁脾虚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机,肝气郁结,肝木横土,脾胃虚弱,运化失司,使小肠无以泌别清浊,大肠无法传导变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肝郁气滞,肠道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传导失司,不通则痛。笔者立法于疏肝健脾,自拟肠安汤治疗本病,其中党参、白术、茯苓共同发挥益气健脾除湿作用;防风胜湿止痛,止痉,疏肝健脾;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兼敛脾阴,与参术合用,可于土中泻木,与防风合用柔肝抑木,通络止痛;柴胡、陈皮调理肝之气机;乌梅酸涩止泻;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全方健脾疏肝,使肝得疏泄,脾运复常,诸症得以缓解。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党参、白术能调理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白芍、防风可调整肠道功能紊乱,并有抗菌、消炎作用;陈皮可抑制肠道肌肉收缩,减轻肠管蠕动;茯苓对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使张力和运动减少,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