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氮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核与石灰混用肥效增强B.植物吸收氮肥属于氮的固定
C.使用碳钱应深施盖土D.尿素属于镀态氮肥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6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Z)<r(W)
B.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D.X分别与Y、W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3、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B.醋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溶液中
c(CH3COO)
c(H+)
C.向(M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七^~~-减小
C(CH3COOH)
c(CH3co0)
D.将CFh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C,溶液中增大
c(CH,COOH)c(OH)
5、某学习小组在室温下用O.Ol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01mol/L的H2A溶液,滴定曲线如图。(H2A的电离
+
分两步,H2A=H+HA,HA-UH++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室温时,E点对应的溶液中0.01mol/L<c(H+)<0.02mol/L
B.F点对应溶质是NaHA,溶液显酸性
C.G点溶液显中性的原因是溶质为Na2A
D.H点溶液中,c(Na+)=2c(A2')+2c(HA-)
7、下列图示(加热装置省略,其序号与选项的序号对应)的实验操作,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纯净的氯气
。浓盐酸
KMnCh固体NaOH溶液
C.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lniL0.05inolI.PflImLO.lmolI.
FeXSO,”溶液YVCuSO,溶液
2mL5。出。溶液
D.实验室制备少量NO
8、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酒精B.食盐水
C.氯化钾D.铜丝
9、已知:①©+HNO3亲黑►(ry-NOj+HzOA”V0;②硝基苯沸点210.9C,蒸储时选用空气冷凝管。下列
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的是()
10、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镯系金属的化合物A(如下图所示),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
中Z位于第三周期。Z与丫2可以形成分子ZY6,该分子常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下列关于X、Y、Z的叙
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Y>Z
B.氢化物的稳定性:X>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
D.化合物A中,X、Y、Z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水银B.硬铝C.青铜D.碳素钢
12、在NazCrzCh酸性溶液中,存在平衡ZCrtV一(黄色)+2H+=Cr2Ch2-(橙红色)+H2O,已知:25℃
时,Ksp(Ag2CrO4)=lX10-12Ksp(Ag2Cr2Ch)=2X1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2c(Cr2O72-)=c(CrO42-)时,达到了平衡状态
B.当pH=l时,溶液呈黄色
C.若向溶液中加入AgNCh溶液,生成AgzCrCh沉淀
D.稀释NazCnCh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13、已知某二元酸H2MCh在水中电离分以下两步:H2MO4=H++HMO/,HMO4^H++MO42\常温下向20mL0.1mol/L
NaHMCh溶液中滴入cmol/LNaOH溶液,溶液温度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氢氧化钠溶液pH=12
B.图像中F点对应的溶液中c(OH)>c(HMO4)
C.滴入NaOH溶液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D.图像中G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HMO4)+2c(MO42-)
14、核能的和平利用对于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核聚变,因其释放能量大,无污染,成
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其反应原理为;H+:H-;He+,;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和T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元素
B.通常所说的氢元素是指;H
C.:H、:H、:H是氢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D.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
H—OO-H
15、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
H-OO
PO2)也可与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02)却不能与D2O发生氢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PO2属于三元酸B.NaH2PO2溶液可能呈酸性
O
II
C.NaH2PO2属于酸式盐D.H3PO2的结构式为H-P-O-H
H
16、化合物Al。产°)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反应1反应2反应3
O—.X——Y-一J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1可用试剂是氯气
B.反应3可用的试剂是氧气和铜
C.反应1为取代反应,反应2为消除反应
D.A可通过加成反应合成Y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化合物H是一种除草剂,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催化制
3HCHOB|—|HCl.CHjCH.OH
\-----------^1|-----------------------*CICH2()CH2CHJ
CHJCHJCH3
CHjCH,CHi()
DEG
(1)B和A具有相同的实验式,分子结构中含一个六元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则B的结构简式为,
A-B的反应类型是o
(2)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C1CH1COOH的名称(系统命名)是o
(3)D-E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4)FTG的化学方程式是o
(5)1是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②是某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产物。
I的结构简式是。
CH,
(6)设计由乙醇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11(H(XH?CH.j
18、苯二氮卓类药物氟马西尼(F)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官能团有氟原子、和o(均填名称)
(2)C3H502cl的结构式为«
(3)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相同,其反应类型是
(4)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
(5)反应⑤生成“物质F”和HC1,则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是F的同分异构体,其中X部分含一COOH且没有支链,满足该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
虑立体异构)。
(7)已知氨基酸之间脱水能够形成含肽键的化合物,请设计由甘氨酸(HOOCCH2NH2)和CNCH2COOC2H5制备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19、水合船(N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
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肿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a2c。3+N2H4H2O+NaCl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填标号)。
A.容量瓶B.烧杯C.烧瓶D.玻璃棒
(2)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3)设计实验方案: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反应后锥形瓶中剩余NaOH的浓度(实验提供的试剂:H2O2溶液、FeCh
溶液、0.10mol・L“盐酸、酚配试液):O
实验二:制取水合肿。(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4)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锵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C
储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填标号)。A.CO(NH2)2溶液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三:测定储分中肿含量。
(5)称取储分5.0g,加入适量NaHCCh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
淀粉溶液,用O.lOmoH」的1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已知:N2H4H2O+2I2=N2t+4HI
+H2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本实验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实验测得消耗L溶液的平均值为18.00mL,储分中水合脐(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20、亚硝酰硫酸(NOSO4H)纯品为棱形结晶,溶于硫酸,遇水易分解,常用于制染料。SO2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
时可制备NOSO4H,反应原理为:SO2+HNO3=SO3+HNO2>SO3+HNO2=NOSO4H.
(1)亚硝酰硫酸(NOSOJ1)的制备。
①仪器I的名称为,打开其旋塞后发现液体不下滴,可能的原因是。
②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字母,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
③A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④B中“冷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为。
(2)亚硝酰硫酸(NOSChH)纯度的测定。
称取1.50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并加入lOO.OOmL浓度为0.100()moH/的KMnCh标准溶液和10mL25%
的H2sO4,摇匀;用0.50()0mol-LT的Na2c2。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前读数1.02mL,到达滴定终点时读数为31.02mL。
已知:i:oKMnO4+DNOSO4H+□=DK2SO4+ciMnSCh+C1HNO3+ciHzSCh
ii:2KMnO4+5Na2c2O4+8H2SO4=2MnSO4+IOCO2T+8H2O
①完成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KMnO4+ONOSO4H+□=coK2sO4+oMnSO4+oHNOj+oH2sO4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③产品的纯度为O
21、1,2-二氯丙烷(CH2CICHCIC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加成法制备,主要副产物为3-氯丙烯
(CH2=CHCH2C1),反应原理为:
1
I.CH2=CHCH3(g)+Cl2(g)^=^CH2ClCHClCH3(g)△Hi=—134kJ•mol'
-1
II.CH2=CHCH3(g)+Cl2(g)^^^CH2=CHCH2C1(g)+HC1(g)△Hz=—102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⑴已知CH2=CHCH2Cl(g)+HCl(g)^^CH2ClCHClCH3(g)的活化能E,(正)为132kJ•mol,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逆)为
kJ,moT'o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z=CHCH3(g)和CL(g)。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II,容器
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60120180240300360
压强/kPa8074.269.465.261.657.657.6
①用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压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即”詈,则前⑵min内平均反应速率
V(CH2C1CHC1CH3)=kPa-min。(保留小数点后2位)。
②该温度下,若平衡时HC1的体积分数为:,则丙烯的平衡总转化率a=;反应I的平衡常数&=kPa'CKp
o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保留小数点后2位)。
(3)某研究小组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kCHCL和Ck,分别在A、B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CHzClCHCICL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产率/%
1(X)2(X)3()040()5()0温度/t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代号)。
a.使用催化剂A的最佳温度约为250C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不影响C&CICHCICK的产率
c.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AH不变
d.提高CH2CICHCICH3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控制温度
②在催化剂A作用下,温度低于200C时,CH2CICHCICH3的产率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③P点是否为对应温度下CH2cleHC1CH3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A.将硫酸钱与碱性物质熟石灰混合施用时会放出氨气而降低肥效,故A错误;
B.植物吸收氮肥是吸收化合态的氮元素,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
C.碳酸氢核受热容易分解,易溶于水,使用碳钱应深施盖土,避免肥效损失,故C正确;
D.尿素属于有机氮肥,不属于铁态氮肥,故D错误。
答案选C。
2、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
族元素中最大的,为金属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6,所以
计算X、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分别为氧和硫。X为氧,Y为钠,Z为铝,W为硫。
A.原子半径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X)<r(W)<r(Z),故错误;
B.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硫酸,两两之间均能反应,故正确;
C.因为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故错误;
D.X分别与Y形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氧和硫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只含共价键,故错
误。
故选B。
3、A
【解析】
A、蒸储与物质的沸点有关,与溶解度无关,正确;
B、洗气与物质的溶解度有关,错误;
C、晶体的析出与溶解度有关,错误;
D、萃取与物质的溶解度有关,错误;
答案选A。
4、B
【解析】
c(NH:
+
A、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1-)=C(NH4),则=1,故A错误;
B、醋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反应后溶质为CH3coONa,CH3co(T部分水解,导致c(Na+)>c(CH3CO(T),
即一>1,故B正确;
C(CH3COO)
C、向O.lmob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导致溶液中CHjCOOH的数目减少、
)的比值增大,故C错误;
H+的数目增大,同一溶液中体积相同,则溶液中
c(CH3coOH)
D、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CH3COO-的水解程度增大,其水解平衡常数增大,导致
C(CH3COO1
的比值减小,故D错误;
c(CH3coOH).c(0H-)~&(CH3COO)
故选:B„
5、C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112A分步电离,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F点20.00mL0.01mol/LNaOH溶液与20.00mL
0.01mol/L的H2A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HA,G点溶液显中性,溶质为NaHA和Na2A,H点40.00mL0.01mol/LNaOH
溶液与20.00mL0.01mol/L的H2A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2A„
【详解】
A项、由题给信息可知,H2A分步电离,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则0.01mol/L的H2A溶液中0.01
mol/L<c(H+)<0.02mol/L»故A正确;
B项、F点20.00mL0.01mol/LNaOH溶液与20.00mL0.01mol/L的H2A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HA,NaHA溶液中只
存在电离,溶液显酸性,故B正确;
C项、G点溶液显中性,溶质应为电离显酸性的NaHA和水解呈碱性的Na?A,故C错误;
D项、H点40.00mL0.01mol/LNaOH溶液与20.0()mL().01mol/L的H2A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2A,因H2A第一步完
全电离,溶液中不存在H2A,则Na2A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关系为c(Na+)=2c(A”)+2c(HA-),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侧重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注意酸的电离方程式,正确分析图象曲线变化
特点,明确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是解答关键。
6、D
【解析】
A.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因此不能通过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比较C1与C的非金属性强弱,同时盐
酸易挥发,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干扰二氧化碳、水与硅酸钠的反应,因此图中装置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大于
硅酸的酸性,则不能比较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为粉末固体,隔板不能使固体与液体分离,关闭止水夹,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图中装置不合理,故B错
误;
C.碳酸氢钠与氯化氢会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应用饱和食盐水,故C错误;
D.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可使气体与水隔离,从而可防止倒吸,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A项是学生们的易错点,其中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因此不能通过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比较C1与C
的非金属性强弱,应用高氯酸;同时盐酸易挥发,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会干扰二氧化碳、水与硅酸钠的反
应,因此图中装置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则不能比较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
7、C
【解析】
A、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铳酸钾溶液氧化;
B、盐酸易挥发;
C、研究催化剂对反应的速率的影响,过氧化氢的浓度应相同;
D、NO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详解】
A、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无法判断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乙醛还是乙醇,故A错误;
B、因盐酸易挥发,收集到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故B错误;
C、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加入的溶液的体积相同,金属离子和过氧化氢的浓度也相同,符合控制变量法的
原则,可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NO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应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乙醇催化氧化、气体的制备以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把握实验原理及实验装
置图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方案的合理性、操作性分析。
8、C
【解析】
电解质包括酸、碱、多数的盐、多数金属氧化物、水等物质,据此分析。
【详解】
A、酒精结构简式为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食盐水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属于盐,属于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
D、铜丝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9、C
【解析】
A.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如将浓硝酸加入浓硫酸中,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可能为导致液体迸溅,
故A错误;
B.反应在50℃〜60℃下进行,低于水的沸点,因此可以利用水浴加热控制,这样可使反应容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
温度,但图中水浴的水的用量太少,反应液受热不均匀,故B错误;
C.硝基苯为油状液体,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分液操作时应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瓶塞打开,下端紧贴烧杯
内壁,下层的液体从下口放出,故c正确;
D.蒸储分离提纯操作中温度计用来测量蒸汽的温度,控制蒸馈出的物质的温度,温度计水银柱应在烧瓶的支管口处,
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D项蒸储提纯时温度计的位置在具支试管口,如需测混合液的温度时,可以置于蒸储烧瓶液体内,故根据实验需要调
整温度计的位置。
10、D
【解析】
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观察正离子结构+.z失去一个电子后,可以成3个共价键,
Y
说明Z原子最外面为6个电子,由于Z位于第三周期,所以Z为S元素,负离子结构为一,Y成一个共价键,
为-1价,不是第三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大于X,应为F元素(当然不是H,因为正离子已经有H);X得到一个电子
成4个共价键,说明其最外层为3个电子,为B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电子层数F<S*,离子半径FYS2-,所以Z>Y,A选项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B,则有BH3VHF,所以X<Y,B选项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B,则酸性H3BO3(弱酸)<H2SO4(强酸),
所以X<Z,C选项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A中X、Y、Z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11、A
【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是合金,硬铝是一种铝合金、青铜是Cu-Sn
合金、碳素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水银是金属单质,不是合金,答案选A。
12、C
【解析】
A.当2c(SO??-KCrOU)时,无法判断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则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A错误;
B.当pH=l时,溶液酸性增强,平衡正向进行,则溶液呈橙红色,B错误;
C.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溶度积常数越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溶解能力越差,已知
Ksp(Ag2CrO4)<Ksp(Ag2Cr2O7),若向溶液中加入AgNCh溶液,先生成AgzCrCh沉淀,C正确;
D.稀释NazCnCh溶液时,溶液中clCrCh')、c(H+),c(Cr2O7*)均减小,由于Kw不变,则c(OlT)增大,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
温度未变,则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不变,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必然增大。
13、B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NaHMCl,与NaOH发生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温度达到最高,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F点温度最高,
此时消耗NaOH的体积为20mL,计算出氢氧化钠的浓度,然后根据影响水电离的因素、“三大守恒”进行分析。
【详解】
A.根据图像分析可知,F点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NaHMO4+NaOH=Na2MO4+H2O,
Kw1Q-14
20xl0-3Lx().lmol-L-i=20xl0-3Lxc(NaOH),推出c(NaOH)=0.1mol/L,c(H+)=)=-^-p=1013moVL,贝!|pH=13,
故A错误;
B.F点溶质为Na2Mo4,溶液中质子守恒为c(OH-)=c(H+)+c(HMOj)+2c(H2Mo4),所以c(OH-)>c(HMOj),故B正
确;
C.根据题意,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溶质Na2Mo4,属于强碱弱酸盐,即溶质为Na2M04时,水解程度最大,E
到F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F到G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抑制水的电离,因此滴加氢氧化钠的过程中,
水的电离程度先变大,后变小,故C错误;
D.由A选项推出c(NaOH)=0.1mol/L,G点加入40mL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质为等浓度的NaOH和Na2Mo4,
Na+的浓度最大,MO42-部分水解,溶液显碱性,贝Uc(OLO>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2-+
c(Na)+c(H)=2c(MO4)+c(HMO4)+c(OH-),贝!Jc(Na)<c(HMO4)+2c(MO?'),故D错误;
答案选B。
14、C
【解析】
A项、D和T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核素,故A错误;
B项、;11是氢元素的一种核素,氢元素是指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1的原子,符号为H,故B错误;
C项、;H、;H、:H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项、该反应是原子核内发生的反应,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反应,故D错误;
故选Co
15>D
【解析】
根据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及次磷酸(H3PCh)也可跟D2O进行氢交
换,说明羟基上的氢能与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0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说明次磷酸钠中没有羟
基氢,则H3P0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H3P0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则H3P02属于一元酸,故A错误;
B.NaH2P02属于正盐并且为强碱形成的正盐,所以溶液不可能呈酸性,故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H3P0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则H3P02属于一元酸,所以NaH2P02属于正盐,故C错误;
O
D.根据以上分析,H3P0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结构式为kLoH,故D正确;
I
H
故选:D。
【点睛】
某正盐若为弱碱盐,由于弱碱根水解可能显酸性,若为强碱盐其水溶液只可能是中性或者由于弱酸根水解为碱性。
16、C
【解析】
实现此过程,反应1为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反应2为卤代环戊烷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反
应3为醇的催化氧化。
【详解】
A.反应1为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可用试剂是氯气,A正确;
B.反应3为醇的催化氧化,可用的试剂是氧气和铜,B正确;
C.反应1和反应2都为取代反应,C错误;
D.酮可催化加氢生成相应的醇,D正确;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
17、'加成反应酸键2-氯乙酸浓硝酸、浓硫酸、加热
()()
\/
CH,CH,
+CICHC(K)H—I*I'H.Cl+HO
鼠
CH,CHS()
o
CH
CHCH-(H,CHjCH.OH1'
CHKHzOH萼*CH式H()
-----------------CICHOCHjCHa
5()()
HCI
CH
T
CH3
【解析】
B和A具有相同的实验式,分子结构中含一个六元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3个分子的甲醛分子HCHO断
()
IhcCM?
裂碳氧双键中较活泼的键,彼此结合形成B:「B与HCI、CH3cH20H反应产生C:CICH20cH2cH3;间
o0
\/
二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E为,在Fe、HC1存在条件下硝基被还原变为-NH2,
CH
产生F为:F与C1CH2COOH在POCh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G:XHCCH,(I,G与C发
CH»O
生取代反应产生H:9》一、、
CH.jYHICI
0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是
()
Hi/\w
(1)3个分子的甲醛断裂碳氧双键中较活泼的键,彼此结合形成环状化合物B::'凡,AT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
\/
应
(2)C结构简式为CICH2OCH2CH3;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叫键;C1CH2COOH可看作是乙酸分子中甲基上的一个H
原子被C1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名称是2-氯乙酸;
(3)D为间二甲苯,由于甲基使苯环上邻位和对位变得活泼,所以其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E为
2,则D-E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浓硝酸、浓硫酸、加热;
(4)F与CICHzCOOH在POCh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G和水,F-G的化学方程式是
CHCH
⑸E为3硝基化合物与C原子数相同的氨基酸是同分异构体,I是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
征:①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②是某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产物,则该芳香族化合物的一个侧链上含有1个
CH-COOH
-8OH、1个-N.和1个_%_,I的结构简式是O
(6)CH3cH20H在Cu催化下加热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H3CHO,3个分子的乙醛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
/\/\
(H-CHCH-anCH[-CHCH-CH.
CH1
oo,()o与乙醇在HC1存在时反应产生.J,,…,故由乙醇制备
\/\/tilH(KH:CHj
CHCH
Tr
CH3CH.
()
,,口―一CH,-CH-,•口3,、口f%
(HCuA催化剂IItH(HOH|
1
的合成路线为:(HCH()HCH()巴空Ac)-----------------o
CICH(K-H:CH."\/HCI
CH
I
CHi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与合成、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等,掌握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是解
题关键。要根据已知物质结构、反应条件进行推断,注意根据物质结构简式的变化理解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充分利
用题干信息分析推理,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
18、氨基竣基C1COOC2H5取代反应C10H9N2O2F
【解析】
根据合成路线可知,A与C3H0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与C2H50H发生酯化反应并成环得到C,C与
CH3NHCH2COOH反应生成D,D经过反应④得到E,E与CNCH2COOC2H5反应得到F和HCL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
(1)A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氟原子、氨基和竣基,故答案为:氨基;竣基;
⑵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与C3H50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T一,逆推可得C3H502cl
的结构简式为C1COOC2H5,故答案为:C1COOC2H5;
(3)反应①为A与C3H502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反应②为B与C2H50H发生酯化反应并成环得到C,两者都是取代
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1IIX)
(4)化合物D的结构式为।/Ov、,根据各原子的成键原理,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9N2O2F,故答案为:C10H9N2O2F;
卜O5
D
(5)E与CNCH2coOC2H5反应得至UF和HCL反应方程式为:
+HC1,故答案为:
(6)i是F的同分异构体,则X为一C4H7。2,又X部分含—COOH且没有支链,则X有一CH2cH2cH2COOH、
—CH2CH(COOH)CH3,—CH(COOH)CH2cH33种结构,即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故答案为:3;
(7)结合题干信息,制备|时,可先将甘氨酸(HOOCCH2NH2)脱水缩合得到
在与POC13反应得到与CNCH2coOC2H$反应制得
,,合成路线为
CNCHCOOCH
HOCXZCH,NHj225故答案为:
HMCJOCX
poa,
HOOCCH^NH,
19、(1)B、D(2)C12+2OH=CIO+Cl+H2O(3)取一定量锥形瓶内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后,滴加
2~3滴酚酸试液,用0.1()moM/i盐酸滴定,记录消耗盐酸的量,重复上述操作2~3次。(其它合理答案给分)(4)B
N2H4H2O+2NaClO=N2?+3H2O+2NaCl(5)酸式溶液出现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6)9%
【解析】
试题分析:(3)取一定量锥形瓶内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后,滴加2~3滴酚配试液,用0.10moH/i盐酸滴
定,记录消耗盐酸的量,重复上述操作2~3次,加入H2O2防止次氯酸根的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产生盐酸和氧气,干扰
实验结果的测定。(4)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次氯酸根离子在酸性和加热条件下容易分解,所以分液漏斗中的
液体是NaOH和NaClO混合溶液。(5)①碱式滴定管上的橡皮管易被碘水腐蚀,故用酸式滴定管;②由化学方程式的
三段式可知n(N2H4・H2O)=l/2n(L)=1.8mol,故W(N2H4H2O)=((1.8xl0-3x50)/5)xl00%=9%»
考点:一定浓度溶液的配置;酸碱中和滴定;物质的性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0、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上口的瓶塞未打开或漏斗未与大气相通或漏斗下端活塞的凹槽未与瓶颈上的通气孔对齐
a—de—cb—deTfNa2sO3+H2sCh=Na2sO4+H2O+SO2T或Na2SO3+2H2SO4=ZNaHSCh+SO2T温度过低,反应速
率太慢,温度过高,浓硝酸易分解,SO2逸出2KM11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Ch+2H2sth滴
入最后一滴Na2c2。4标准液后,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颜色不恢复84.67%
【解析】
(1)①根据图示中装置的形外分析名称;漏斗内的液体与大气相通时液体才能顺利流下;
②亚硝酰硫酸(NOSChH)遇水易分解,装置A制取的SO2中含有水蒸气,必须先干燥在通入B中反应制取亚硝酰硫酸
(NOSChH)时,要防止空气中或其他实验仪器中的水蒸气进入B中,SCh有毒,未反应的剩余SO2不能排放到大气中;
据此分析;
③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或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硫;
④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同时浓硝酸不稳定;
(2)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守恒及物料守恒分析配平;
②在氧化还原滴定操作中,高镒酸钾自身为紫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紫色褪去,自身可做滴定操作的指示剂;
③结合反应ii,根据题给数据计算过量的KMnOa的物质的量,在结合反应i计算NOSO4H的物质的量,进而求算产
品纯度。
【详解】
(1)①根据图示中装置A图所示,仪器I为分液漏斗;漏斗内与大气相通时液体才能顺利流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业协会组织与行业自律考核试卷
-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学翻译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地域史研究方法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玄武区六校联考2025届初三考前抢分(三)语文试题含解析
- 宜春市樟树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景德镇市名校2025届中考仿真模拟冲刺卷(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 室内设计合同书订立
- 简单的合伙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鸭场租赁合同书
- 低压电工安全培训课件-
- Oracle ERP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TSG-R0005-20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22版)
-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化城市幼儿园的办园标准
- 【推荐】大华“智慧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excel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CASEAR2简易操作手册
- 中国墓葬文化(专业应用)
- 中医方剂学歌诀大全(最全收藏版)
- 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