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广东省茂名一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 B.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现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 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2.(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3.(3分)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4.(3分)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5.(3分)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6.(3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B.镜中生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后方车辆司机观察到自行车的尾灯会发光,所以尾灯是光源 D.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7.(3分)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A.水面“折”枝 B.照镜子 C.手影 D.拱桥倒影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3分)物理学是研究、、热、力、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9.(3分)(1)900μm=m;(2)280m=nm;(3)1.5h=s。10.(3分)用刻度尺测得一根木棒的长度是28.36cm,它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1.(3分)“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很高;“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来辨别的。12.(3分)若一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在该同学身后3m处有一棵树,则他的像与树的距离为m;当该同学慢慢靠近平面镜,他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13.(3分)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14.(3分)如图,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选填“地球”或“月球”);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选填“大”或“小”);太阳光从教室外透过教室窗户玻璃射进教室内的过程中,光速将(选填“不变”、“变大”、“变小”、“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三、作图题(共8分)15.(2分)如图所示,A点为路灯的一发光点,MN为灯下站立着的人,请作出人在路灯下的影子。16.(3分)图中,入射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60°,请在图中画出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17.(3分)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3分,第17题16分,第18题6分,共25分)18.(3分)(1)如图1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2)如图2所示一元硬币的直径为cm。(3)俊雄同学用图3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想测蜡块的体积,发现蜡块不能浸没在水中,后来借助一块铁块成功的测出了蜡块的体积是cm3。19.(16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2)有2mm和3mm的两个玻璃板,实验时应该选用的玻璃板,同时,玻璃板最好是选择(完全透明/半透明)玻璃板。(3)按实验要求摆放器材,点燃蜡烛A,观察蜡烛A的像,把(选填“未点燃”或“点燃”)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直至完全重合。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观察到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4)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5)实验中为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甲图中眼睛应在(A/B/C/D)位置观察。(6)经过三次实验,王强记录物与对应像的位置如图乙,这三次实验中蜡烛A所成像的大小相等,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为验证更多的实验结论,他应增加的测量工具是。(7)在做甲图实验中,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难以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8)实验中若平板玻璃向右倾斜了,如图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填“A”或“B”)。(9)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在玻璃板前(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10)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一小段距离,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A移动(选填“向上”“向下”或“不”)。(11)为了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图丁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选填序号)。20.(6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b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具体操作如下:(1)如图甲所示,纸板上的虚线ON垂直于平面镜,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OB射出。改变光束AO入射的角度,使AO与镜面的夹角变大,则反射角将变;(2)如图乙所示,将图甲中右侧的纸板b沿着ON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在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将纸板ab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并向后倾斜一定角度,让光束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实验数据如表:入射角反射角15°15°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4)小明由此得出结论,请指出他在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五、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共6分)21.(6分)顺风车司机张师傅驾驶汽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进入某固定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518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2.8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这辆汽车在该路段速度是多大?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0小题7分,第22、23小题各6分,共19分)22.(7分)如图所示,昊洋同学用钢尺做探究声音的特征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1)让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越慢时,振动频率越,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2)让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拨动钢尺,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3)用手握住钢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4)该同学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该同学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后来进行了实验并收集了数据如下表所示。你认为比较好的方案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材料锡箔纸衣服泡沫塑料方案A响度较响较响弱方案B距离6m5m1m根据上表的数据,你认为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23.(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kHz到kHz。(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24.(6分)小明的书桌放在靠南的窗边,冬日的暖阳斜射在玻璃圆镜上,在房间竖直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块规则的光斑,他将一支铅笔放在玻璃圆镜正上方约10cm处,墙上光斑中出现了两个黑色的阴影。(1)光斑的形成是因为,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传播。(2)若想将光斑位置下移,应使圆镜沿水平方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墙面。(3)为什么墙上有两个黑影呢?小明进行了探究,如图甲和乙所示,当笔放在玻璃圆镜上时,两个黑影紧挨着,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两个黑影距离增大,于是他认为两个黑影中一个是铅笔的影子,另一个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他的猜想是否有道理:,为什么?。(4)为什么一支笔出现了两个影子呢?小明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面的正上方,结果发现影子只剩下一个,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丁中用光学作图来说明另一个影子形成的原因。广东省茂名一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 2.D; 3.D; 4.C; 5.B; 6.D; 7.C;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声; 光; 电; 9.9×10﹣4; 2.8×1011; 5400; 10.28.3cm; 0.06cm; 1mm; 11.响度; 音调; 音色; 12.120°; 7; 不变; 13.声源; 传播过程; 接收; 14.月球; 大; 先变小后变大; 三、作图题(共8分)15.; 16.; 17.;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3分,第17题16分,第18题6分,共25分)18.247.5; 2.45; 20; 19.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mm; 半透明; 未点燃; 相等; 等效替代法; 不能; 虚;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料沙石运输合同书
- 商场租赁合同
- 学生实习劳动合同
- 公司场地出租合同
- 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和反窃电技能竞赛参考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手房合同补充条款
- 医疗器械委托研发合同
- 金融信息数据交易合同
- 绿桐种植合同范本
- 市政市容工程合同范本
- 某医院宣传品及标识标牌设计制作安装项目投标方案
-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共34张PPT)
- 全国高中物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牛顿第三定律》说课课件
- 护士临床护理培训考核合格证明
- GB/T 10858-2023铝及铝合金焊丝
- GB/T 10058-2023电梯技术条件
- ICH指南指导原则Q9质量风险管理课件
- 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抗洪抢险行动基本知识教案
- 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资格预审文件
- 汉语拼音教程详案资料教学课件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模拟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