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应用(原卷版)2_第1页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应用(原卷版)2_第2页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应用(原卷版)2_第3页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应用(原卷版)2_第4页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应用(原卷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应用【章末测试巧练B卷】考试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l35.5Cu64Zn65一、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1.(2023·绍兴)小敏在鉴别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时,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梳理并编制了检索表(如图)。检索表中S代表的是()检索表1a具有可燃性...............P1b不具有可燃性...............22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Q2b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33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R3b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SA.氢气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2.(2023·舟山模拟)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事实结论A植物细胞有细胞核;动物细胞有细胞核;……所有生物细胞都有细胞核B氢气能燃烧;甲烷气体能燃烧;……所有气体都能燃烧C金属铜有熔点;金属银有熔点;……所有金属都有熔点D地球有卫星;木星有卫星;……行星都有卫星A.A B.B C.C D.D3.一个烧杯中盛放有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无固体残留,再向烧杯中加入14g铁粉,充分反应后,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经洗涤干燥后称得滤渣质量为m,忽略外界环境和实验操作等因素对滤渣质量称量的影响,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可能大于16gB.若m=14g,则反应产物中一定有氢气C.若m=14g,滤渣中一定不含铁D.若m=16g,则过滤所得的滤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4.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铁片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B.室温下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后,恢复至室温C.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6.(2019·嘉兴模拟)已知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碱B.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C.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D.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7.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SO42−A.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B.一定存在CO3C.一定不存在Na+D.一定不存在Cl8.如图所示,已知甲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初中化学常见盐的黄色溶液,乙为NaNO3溶液.为探究甲的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进行了探究(每步加的试剂都是过量的)。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①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甲中溶质不一定是FcCl3和Na2SO4C.C可能是碳酸钡D.E一定是氯化银9.一包混合均匀的不纯碳酸钠固体,杂质可能是CuSO4、KNO3、CaCl2、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2g。(已知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CaCl2B.样品中一定含有KNO3,可能含有NaHCO3C.样品中一定含有NaHCO3,可能含有KNO3D.所加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9.8%10.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铁、铜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A.烧杯中有铜粉无铁粉 B.烧杯中有铁粉无铜粉C.烧杯中有铁粉有铜粉 D.烧杯中无铁粉无铜粉11.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3个 B.2个 C.1个 D.0个12.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13.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有Fe;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⑤若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14.(2018九上·衢州期中)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Fe2+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15.(2018·台州)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A.Na+、CO32、SO42 B.Cu2+、CO32、SO42C.Cl、CO32、SO42 D.Na+、Ba2+、Cl16.(2017九上·江东期中)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编号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A.A B.B C.C D.D17.已知溶液的导电性与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越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如两个氯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导电性相当)。现向含有Ca(OH)2和NaOH的混合液中通入CO2气体,下列测得溶液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与通入CO2气体体积(V)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 B.C. D.18.下图表示Fe、Zn、Mg、Al分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与所用的金属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19.下列各组物质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XYZAFeFeCl2Fe2O3BCO2Na2CO3CaCO3CH2H2OH2O2DCa(OH)2NaOHNaClA.A B.B C.C D.D20.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C.C、H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9D.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二、填空题(共7题;共34分)21.(2021九上·嵊州期末)纯净的二氧化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1)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极稳定,氢氟酸(HF)是唯一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的酸(生成物为H2O和SiF4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钙(CaSiO3(选填序号)。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22.(2021九下·金华月考)某科学小组向一定量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1)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的成分是。(2)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23.(2020九上·婺城期中)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晨同学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首先她取了一定样品,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0~t1时刻表示加入的氯化钡过程;t1时刻之后表示加入的稀硝酸的过程,她将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2)BD之间(不包括B、D端点)对应的溶液中的一定存在的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24.铜、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1)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选填“大”或“小”)。(2)“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3)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別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代号)

A.曲线X、Y、Z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B.反应后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C.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25.(2020九上·余姚期末)A~F均为初中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碱的是B、C,属于盐的是D、E,其中D是钠盐;胃酸中含有F能帮助消化,A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回答:(1)A的俗名是。(2)图中的相互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写出标号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6.(2019八下·长兴期末)将某暗紫色的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黑色固体C与白色固体G混合加热可制取B。另一种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1)黑色固体C与白色固体G混合加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2)如图所示是某些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则收集F气体的方法可以选择装置。实验室制取该气体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是什么?。27.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B、C、D、E、F、G、H、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能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和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俗名苏打。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情况)。三、实验探究题(共7题;共48分)28.(2021·浙江模拟)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通入氮气的目的是。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A中的固体选用CuO,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出现现象,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实验反思】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与CuO的质量比,在下列数据中不可能的是。A.1:5B.1:8C.1:10D.1:1529.(2021八下·杭州期中)实验室有一瓶白色粉末因标签遗失而无法确定为何物,为测定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白色粉末加入到一洁净的烧杯内。②往①内加入质量为m1克的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发现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将该生成的气体导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待反应完全后,对烧杯中的残留物进行检测,发现只含有水和氯化钠,且水的质量为m2克,并经分析实验的数据后确定水也是生成物之一。请回答:(1)大量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名称)。(2)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3)你认为根据下列哪个条件可以确定水为生成物之一(选填符号)。A.m2>m1B.m2<m1C.m2>m1a% D.m2=m13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猜想与假设】猜想1:在常温下不能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反应;猜想2:在常温下不能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实验与现象】步骤1: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步骤2: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生成,并闻到刺激性气味;步骤3: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4:立即停止加热;步骤5: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入少量水中,溶液呈蓝色。(1)【结论与解释】Ⅰ:上述两个猜想中,猜想是正确的;Ⅱ: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2,立即停止加热可避免产生更多的SO2;(2)【反思与评价】小明觉得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设计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个改进装置,你认为甲和乙两装置中,更合理的是装置,理由是。31.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小科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图所示思维模型:[模型应用]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吸氧剂能吸收氧气而变色。[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实验结论]该气体由组成。[实验反思]装置C和D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实验改进]小江同学认为,原气体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去掉B、C、D装置,也能达到检验CO2的目的,你认为小江的具体做法是。32.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完全变质”或“部分变质”)(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象。33.Fe(OH)2是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可用于制颜料、药物等,但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氧化过程中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沉淀,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现用铁片、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水等试剂制取少量的Fe(OH)2,装置如图。(1)检查气密性。关闭阀门A和B,让1中液体进入到容器2中。虚线框所在装置,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容器2中充满氢气后,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应出现的现象是。(3)实验完毕,关闭阀门A和B,制得的Fe(OH)2在容器(选填“3”或“4”)中。(4)本实验中所有配制溶液的水需煮沸,容器2、3均密闭,其主要原因是。34.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他们观察到U型管左侧产生白色沉淀,右侧产生气泡。实验后,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U形管内的白色物质过滤后,他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Cl;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HCl;猜想四:溶质为。【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判断猜想三是不合理的,理由是。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有气泡产生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接着他们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Na2SO4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为验证猜想,他们进一步实验,实验设计如表,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交流】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