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北省高一9月月考高一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关于诗歌,如今人们常常说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回暖”或“升温”。这个关键词表达了人们对当下诗歌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也有种种现象可以证实着人们的这种判定。其实,新诗文体形式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也从来没有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同时,不只是新诗,当代旧体诗词的写作人数及作品数量同样得到了几倍的增长,旧体诗词的采风、研讨、吟诵等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演进,人们在改变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以诗歌为载体,非常便捷地交流感情,传递智慧,散发温馨,乐享生活。在诗歌面前,人们似乎打破了年龄、职业、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了平等并超越于尘俗之上。诗歌与新媒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如果说10年前网络诗歌海量涌现时,不少人发出的“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之类的断言不无道理的话,那么,今天的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了。诗歌的短小、快捷等文体优势,遇到微信平台,可谓如鱼在水。还有,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让诗歌呈现了崭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中国诗歌网一开始就拥有电脑端、手机端、APP三个端口,随后又申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方位的立体多向传播。中国诗歌网以建设“诗歌高地、诗人家园”为宗旨,以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引领网络诗歌发展方向为己任。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前些年的梨花体、羊羔体,诗歌常常遭人诟病,许多诗人也常常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诗人身份。羊羔体遭媒体热炒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连诗歌文本读都没有读过,就想当然地认为羊羔体完全是不好的、负面的、应该否定的东西。殊不知,一旦接触羊羔体作者车延高的诗歌文本,平心而论,其中不少诗作还是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的。综上所述,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氛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原因也不难找出:有科技发展和新媒体的因素,有诗歌和诗人自身的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人心变化的因素。有人对新媒体与诗歌发展的关系看得很重,认为技术革命因素对今日诗歌回暖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个人觉得技术力量仍然是一种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所致。尤其值得欣喜和令诗歌界振奋的,是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当下诗歌气候的回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摘编自杨志学《当下诗歌回暖与升温》,有改动)材料二:诗歌在社交媒体的火热发展固然可圈可点,但火热的背后理应给予冷静的思考。首先,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诗歌的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诗意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数字幻境,除去第一条推送,诗歌公众号剩下的内容均是以“诗意”为名的商品营销。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为了追逐利润和文化的同质性,不惜剥夺‘本真’文化所具有的批判功能和协商方式,使其丧失了‘说不的勇气’。商业化的过程导致了‘本真’文化的贬值,通过将它变成待售商品的方式降低了准入的门槛。”其次,诗歌变得娱乐化。在社交媒体中,长久压抑的诗歌在自由、自我的媒介语境中得到释放,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都有一种“快感”重拾的体会,这种“快感”的失而复得驱使受众对诗歌进行过度消费,诗歌被娱乐化为一种日常的消遣。特别是诗歌与明星的结合,加重了诗歌的娱乐性质,使诗歌被当成日常生活的娱乐符号被受众消费,忽略诗歌内容、深层意义,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或者仅是对读诗人的声音进行消费。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诗歌陷入“庸俗化”的陷阱。作品不再按照年代、流派等标准划分,而是被拉到了同一水平,成为均质、庸俗的内容物。它们能否出场,取决于是否与当下生活状况乃至舆论热点相匹配。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主题分布不平衡、质量良莠不齐。除了付费阅读的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中每天一篇诗歌主题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寻,无论是读诗的人还是诗本身的质量都得依据不同受众的喜好具体分析。这实质是一种将诗歌庸俗化传播的表现,是一种对受众心理的顺从。换言之,诗歌公众号并没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或者通过对某一类诗歌的传播达到一个效果,其只是做诗歌的搬运工,这样就很难保证传播的质量。(摘编自柳家旺《社交媒体中的诗歌传播研究》)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信传播平台、中国诗歌网站的出现足以证实人们对诗歌“回暖”的判定。B.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演进,人们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看待诗歌。C.阿多诺认为文化商业化,导致了“本真”文化贬值,将其变成了商品。D.依托社交媒体的诗歌作品质量良莠不齐,这与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有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中国诗歌网的例子证明了由于电脑与手机的有机结合、联动,诗歌呈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B.在当前,新诗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队伍都在不断壮大,诗歌数量迅猛增长,可以想见,这一形势可能会持续。C.诗歌公众号的受众常常会忽略诗歌的内容,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若将诗歌与明星分离,就能够避免诗歌娱乐化。D.除付费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推送的诗歌主题依受众喜好而定,这显示了它们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诗歌的商业化”观点的一项是()A.某市开展体验“诗歌诗情”主题活动,推介乡村诗歌文化体验旅游线路。B.某公众号以“快乐王子——苏轼”为主题,策划了一系列专题推送。C.某食品节以古代名人诗句为特色小吃命名,商品销量大幅度提高。D.某APP将往期诗歌内容制作成有声作品,放在固定栏目,进行展示。4.结合材料一,请简要谈谈诗歌回暖的原因有哪些。5.人民日报指出:“滤清一切浮华,诗歌的本质和初心不会改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A2.C3.A4.①诗歌本身的发展与时俱进;②人们看待诗歌和诗人的眼光更客观、冷静、正常;③科技的进步为诗歌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④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5.①“滤清一切浮华”是说要消除诗歌在社交媒体火热的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如:商业化、娱乐化、庸俗化;②“诗歌的本质和初心不会改变”意思是: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与新想象,归根结底只是技术与文学结合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能够不被这些所困,就会发现诗歌那表现人情感的本质和初心是不会改变的。【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微信传播平台、中国诗歌网站的出现足以证实……”说法错误,文中用新诗文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发展证明了诗歌“回暖”或“升温”。根据原文“今天的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了”“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可知,微信传播平台,只是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而中国诗歌网的问世,只是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就能够避免诗歌娱乐化”说法绝对。根据“这种‘快感’的失而复得驱使受众对诗歌进行过度消费,诗歌被娱乐化为一种日常的消遣。特别是诗歌与明星的结合”可知,诗歌被娱乐化的原因是受众对诗歌进行过度消费。诗歌与明星结合只是诗歌娱乐化的一种表现,将诗歌与明星分离,不一定就能够避免诗歌娱乐化。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原文“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诗歌的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可知,“诗歌的商业化”主要表现为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A.以“诗歌诗情”为主题打造一条乡村诗歌文化体验旅游线路。是资本入住的表现。符合“诗歌的商业化”观点;B.以“快乐王子——苏轼”为主题,策划了一系列专题推送。没有体现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C.某购物网站以诗句为标题推送特色小吃。并非是在诗歌公众号上投放广告,其本身就是购物网站,所以不符合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的特点;D.放在固定栏目,进行展示。这与资本进驻和广告投放无关。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原文“其实,新诗文体形式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也从来没有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同时,不只是新诗,当代旧体诗词的写作人数及作品数量同样得到了几倍的增长……”可以看出:诗歌本身的发展与时俱进。根据原文“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演进,人们在改变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了”可看出:人们看待诗歌和诗人的眼光更客观、冷静、正常。根据原文“诗歌与新媒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还有,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让诗歌呈现了崭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可以得出:科技的进步为诗歌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根据原文“尤其值得欣喜和令诗歌界振奋的,是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当下诗歌气候的回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可以得出: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意义,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回答本问题首先要理解“滤清一切浮华,诗歌的本质和初心不会改变”的意思,根据两则材料的表述不难明白,所谓“浮华”是指那些诗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与新想象。“滤清一切浮华”就是摒弃这些虚浮不实的形式。“诗歌的本质和初心”是为表现人的感情服务的。然后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那些虚浮不实的形式;根据“在消费主义驱动下,诗歌的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商业化的过程导致了‘本真’文化的贬值”可知,商业化通过将诗歌变成待售商品的方式降低了准入的门槛。诗歌变得粗制滥造,虚浮不实;根据“‘快感’的失而复得驱使受众对诗歌进行过度消费,诗歌被娱乐化为一种日常的消遣”“诗歌变得娱乐化”可知,诗歌面临娱乐化倾向的问题,诗歌被当成日常生活的娱乐符号被受众消费,忽略诗歌内容、深层意义。只有剥离了这种娱乐化的倾向,才能让诗歌回归最本真的面貌;根据“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诗歌陷入‘庸俗化’的陷阱”“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主题分布不平衡、质量良莠不齐”可知,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使诗歌陷入“庸俗化”的陷阱。只有跳出诗歌“庸俗化”的陷阱,摆脱对受众心理的顺从心理,才能提升诗歌本身的质量。综上所说,“滤清一切浮华,诗歌的本质和初心不会改变”就是告诉我们,只有让诗歌摆脱商业化、娱乐化、庸俗化的陷阱。才能更清晰的看到诗歌的本质和初心。(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粮食学群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最后的晚餐。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猪娃子耶,回来哟!”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一句用形象而诗化的语言写出了动植物获取阳光,变成粮食,为人们提供了生命的能量。B.“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是说机器不仅改变了粮食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人观念的异化。C.“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意指因为有着农村生活经历,使我之后的人生历程中总是用农民的视角想问题。D.这篇散文使用了记叙、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通过叙写关于粮食的故事来表达对农业文明、社会人生的感悟和反思。7.下列对本文对比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自然段以人们日常见面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的话题,突出粮食的重要性。B.农业时代的人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与大机器时代吃饭成了工作和角力场形成对比,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现在的人不用亲自种粮食了。C.文章从粮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及人们对待粮食的态度等多方面进行对比,既有温情的叙写,也有冷峻的批判,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D.文章最后又回到对童年生活片段的回忆,使文章形成了“过去——现在——过去”的多重对比,从而引出了文末对立意的提升。8.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9.文中“养猪送猪”情节描写细致,请对此进行赏析。【答案】6.C7.B8.①机器改变了人与粮食之间的关系。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人们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②化肥、激素和农药改变了粮食的正常过程。它们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③用“篡改”说明了现代人与粮食的关系违背了自然原本的规则,表达了对现代人对粮食不够尊敬和珍惜的批判。9.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挠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③细致描写这一情节,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表现了人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主题。【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C.“总是用农民的视角想问题”错误。由原文“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可知,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有农村生活经历的痕迹,而非“用农民的视角想问题”。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B.“农业时代的人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错误。由原文“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可知,农业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现在的人不用亲自种粮食了”表述不当,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如: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含义把握能力。由原文“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可知,机器改变了人与粮食之间的关系。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人们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由原文“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可知,化肥、激素和农药改变了粮食的正常过程。它们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大机器时代以及化肥和激素的应运而生使得现代人与粮食的关系违背了自然原本的规则,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从而表达了对现代人对粮食不够尊敬和珍惜的批判。而“篡改”一词表达了这一含义。【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的把握能力。由原文“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可知,对猪进行喂养、为猪挠痒梳毛、清除上头的虱子为动作描写。由原文“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最后的晚餐”中“于心不忍”是对两位老人的心理描写。由原文“猪娃子耶,回来哟!”可知,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由原文“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可知,猪肥膘晃荡是对独轮车上的猪的形象描写。所以文中“养猪送猪”情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细腻逼真,生动形象。由原文“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可知,“养猪送猪”情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同时,一家人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猪,在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从而表现出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由原文“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可知,大机器时代,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人们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所以细致描写“养猪送猪”这一情节,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表现了人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于弘文殿聚四部。书二十余万卷,置弘文馆于殿侧,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欧阳询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讲论前言往行,商榷政事,或至夜分乃罢。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上曰:“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十二月己巳,益州大都督窦轨奏称獠反,请发兵讨之。上曰:“獠依阻山林,时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竟不许。上谓裴寂曰:“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壬申,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木A心B不直C则脉理D皆邪E弓F虽劲G而发H矢I不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指经、史、子、集四部,后世亦称为四库。B.太子,已经确定继承皇位或王位的王子,通常为君王的嫡长子。C.如是,像这样。与《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句中的语意相同。D.大理,在文中指云南的地方政权。五代时段思平据南诏地,号大理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重视文化,遴选才学之士,临朝听政之暇,常在内殿与其讨论古人之言、过往之事,或是商量政务,有时直到夜半才结束。B.窦轨诬称獠人反叛,请求征讨。唐太宗认为獠人只是偷窃,并非反叛,地方官员倘能施以恩德信义,他们自然归服,最终不许出兵。C.封德彝久未举荐贤能,理由是没有奇才。唐太宗告诫他,用人不可求全责备,应当取其所长,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说国内没有贤才。D.长孙顺德受贿事发,唐太宗反而赐予他绢帛,目的是以此羞辱他,令其反躬自省;如果顺德不知羞耻,则是禽兽,杀掉他也是无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2)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14.唐太宗是如何对待“上书言事者”的?他对作为大臣的“公辈”又有何要求?请简要说明。【答案】10.CEG11.D12.B13.(1)我凭借(用)诚信统治万民,不愿空有慰问救济之名而无那实际的恩惠。(2)(太宗)仍然爱惜他有功,没有将他治罪(治他的罪),只是在朝廷赏给他几十匹绢帛。14.①高度重视上书言事者的意见,将他们的奏章贴在宫殿墙壁上,以便进出宫殿时随时观看。②希望大臣能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与君主的心意相符。【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木心不直,脉理就都弯曲弓力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是笔直向前。“木心不直”,是“则脉理皆邪”的原因,“则”表示结果,应在其前断开,即C处;此处的“弓”是“虽劲而发矢不直”的主语,因此应在“弓”前断开,即E处;“弓虽劲”和“而发矢不直”之间形成转折关系,“而”表转折,应在“而”前断开,即G处。故在CEG三处断句。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C.说法正确。句意:何必贪财到如此地步呢!/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D.“大理”在文中不是地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唐在五代之前,当时还没有大理国。文中“大理”指大理寺,为中央司法机构,长官为大理寺卿,次官为大理少卿。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B.“窦轨诬称獠人反叛”错误。所谓“诬称”,是指明知事实并非如此,却为达到个人目的,有意诬告陷害。从原文“益州大都督窦轨奏称獠反”中看不出窦轨是有意诬告陷害;至于唐太宗认为獠人只是“鼠窃”,州郡长官应当“抚以恩信”,而不应轻易动用武力,这正是太宗见识超过常人之处,从这里也推不出窦轨的上奏是诬陷獠人的结论。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御”,统治;“存恤”,慰问救济;“其实”,古今词,指慰问救济的实际恩惠。(2)“不之罪”,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为“不罪之”;“但”,只是;“绢数十匹”,定语后置,几十匹绢帛。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对于唐太宗是如何对待“上书言事者”的这一问题,从文中“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可知,唐太宗对于这些意见非常重视,将这些奏章贴在宫殿墙壁上,以便进出宫殿时随时观看。而他对大臣们的期许则可以从“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可知,他希望大臣们能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与君主的心意相符,以达到励精图治的目的。参考译文:太宗在弘文殿聚集经、史、子、集各类书籍共二十多万卷,又在殿旁设置弘文馆,精心挑选天下闻名的博学之士虞世南、褚亮、欧阳询等人,命他们以原官身份兼任学士,隔日到宫中值宿,(太宗)临朝听政之暇,(将其)召入内殿,讨论前人之言、以往之事,商讨政务,有时直至夜半才散。甲申,民部尚书裴矩上奏:“遭受突厥侵凌的百姓,请(朝廷)赐予每户一匹绢帛。”太宗说:“我凭诚信统治万民,不愿徒有慰问救济之名而无恩惠之实。各家户口有大有小,怎能同样赏赐呢!”于是根据人口确定赐予标准。十二月己巳,益州大都督窦轨上奏称獠人谋反,请求发兵征讨他们。太宗说:“獠人倚仗山林之险,不时出外偷窃,这是他们的习俗;州郡长官如能以恩德信义安抚(獠人),(他们)自然相率归服,岂能轻易动用武力,掠夺其人,视他们为禽兽,(这)难道是为民父母的本意吗!”最终没有答应。太宗对裴寂说:“近来很多人上书进言,议论政事,我(将奏章)都贴在房屋壁上,可以进出观看,常常思考治国之道,有时直到夜深才睡。您等也应恪尽职守,与我的心意相符。”太宗命封德彝举荐贤能,很久没有推举。太宗诘问何故,(封德彝)回答说:“并非(我)不尽心尽力,只是如今没有奇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同用物,重在各取每人的长处,古代治国安定清平的君主,难道是向其他朝代借用人才吗?你正应忧虑自己不能了解(贤才),怎能抹杀一国之内的贤才呢!”壬申,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少时喜好弓箭,得到十几张良弓,自认为没有超过(它们)的了,近来给制弓的人看,(他们)竟然说‘都不是优质的木材’。我问这样说的缘故,制弓者说:‘木心不直,脉理就都弯曲;弓力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是笔直向前。我这才醒悟从前辨析不精。我凭弓箭平定天下,对弓箭的认识尚且不足,何况天下事务繁多,哪能全部知晓呢!”于是命令五品以上京官在中书内省轮番值宿,多次召见,询问(他们)民间疾苦、政事得失。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长孙皇后堂叔)接受别人赠送的绢帛,事情败露,太宗说:“长孙顺德如果能对国家有益,我与他共享府库的资财,何必贪财到如此地步呢!”太宗仍然爱惜他有功,没有治罪他,只在朝廷赏给他几十匹绢帛。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反法律,接受贿赂,罪不可赦,为何还赐给他绢帛?”太宗说:“他有人性,得到赐绢的侮辱,比受刑还重;如果不知愧耻,(不过)是一禽兽罢了,杀他又有什么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③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①筿(xiǎo):细竹。②裛(yì):同“浥”,沾湿。③故人:严武。诗人初到成都时,曾靠严武接济,分赠禄米。15.下列关于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相互衬托,自然天成,诗人在经历颠沛流离后获得了一处安居之所,心情是轻松舒展的。B.杜甫诗中善用叠字,如“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本诗颔联中“娟娟”“冉冉”既生动形象,又富有音韵之美。C.颔联用比喻、色彩对比、多感官描写等手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微风轻吹,翠竹轻摇,细雨蒙蒙,荷花妖娆,红翠相映,色彩鲜明。D.颈联中的“厚禄”“恒饥”放在句首,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尾联的“欲填沟壑”的说法不致有失实之感。16.请概括诗中“狂夫”的形象特点,并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狂”是怎样表现的。【答案】15.C16.①诗中的“狂夫”是一个穷困潦倒,但旷达乐观的形象。②景物烘托。诗的前两联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表现了“狂夫”虽饱经磨难但还能兴致勃勃地欣赏美景,烘托了“狂夫”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③反衬。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不免挨饿,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打击,反衬了“狂夫”的乐观旷达。④直抒胸臆。诗的后两联通过狂夫的直抒胸臆,自嘲“狂夫”,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面对严酷现实愈加顽强的旷达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比喻……等手法”说法错误,颔联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颔联句意是: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嫩竹,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由此可见,这里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刻画了一个贫困潦倒却旷达乐观的“狂夫”形象。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优美宜人的草堂环境,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象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为下文写“狂”做铺垫;第五、六句强调了“恒饥”的贫困处境,表现了“狂夫”的乐观旷达;而第七、八句直接表达心志,“填沟壑”,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狂夫”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打击,这就是所谓的“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絮”“红蕖”。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突出了“狂夫”贫困志不移的高贵品质。而对于“狂夫”“狂”的形象,诗歌中用了如下手法:烘托手法。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优美宜人的草堂环境,这一联的意思是说,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使荷花格外娇艳,微风吹送,清香可闻。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象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为下文写“狂”作铺垫。反衬手法。五六句写了诗人的现实生活处境,诗人强调世态炎凉和“恒饥”的贫困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绝,他一家子就得重陷长久的饥荒之中,上句“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接着下句“恒饥稚子色凄凉”是因上句而来,说明了“厚禄故人书断绝”的结果。即便如此,狂夫也并未消减自己的“狂”,这些现实的困境反衬狂夫的乐观旷达。直抒胸臆。七八句“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直接表达心志。“填沟壑”,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惟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自称自己为狂夫,并且“老更狂”,表现了狂夫在岁月流逝中面对严酷现实愈加顽强的放达。(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毛泽东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2)国家“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我市中小学校体育与艺术活动精彩纷呈,正似“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秋”便是如此。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怅寥廓②.问苍茫大地③.忽如一夜春风来④.千树万树梨花开⑤.万里悲秋常作客⑥.百年多病独登台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寥廓”“苍”“作”“寂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儿化”是北京极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儿化往往利用卷舌作用生成一种与原有语音形式相近的新形式,从而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意义。例如,“尖”到“尖儿”,“亮”到“亮儿”,儿化后词性发生了改变,词的功用得以扩大。儿化自诞生起就与附加词义和感情色彩相联系:可表示“细小”,如门缝儿、家雀儿;可形容“喜爱”,如胡同儿、发小儿;还可带有“轻蔑、厌恶”,如败家子儿、破烂儿……但其表示褒贬爱憎也需要看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儿化,因其在语音、词汇上的丰富功能和意蕴,得以在上千年的语言流变中保存和发展。《红楼梦》是以北京话为语体写成的,这个语体的重要标志就是①。曹雪芹对儿化词的运用是独具匠心的。其儿化用语多出现在口语场合,例如在人物对话如拉家常、闲聊中。但作为统治阶级的贾政、北静王、贾雨村等则嗜好运用晦涩的文言雅文。贾府中运用儿化词语上自贾母、王熙凤下至刘姥姥、老嬷嬷等阶层。当然,②,儿化词的表意也各异:贾母的儿化词语包含对晚辈的关爱,凤姐儿则多表现为幽默打趣,刘姥姥等下层人物多出自质朴粗俗。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摩挲这本书时,或许思绪会接上“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老庄思想。B.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章。C.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D.“一二•九”运动彰显了青年学生勇于担当的民族脊梁精神。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20.作家汪曾祺去世后,儿子汪朗在《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写道:时间真快,爸爸走了十几年了。他要是还在,今年该是91岁了。多想当面再喊他一声——“老头儿”!请赏析句中的儿化词“老头儿”的表达效果。【答案】18.B19.①引入儿化词②人物身份不同20.“老头儿”一词中使用儿化,有轻微的戏谑语气,表面上似乎对父亲不够尊重,但恰恰体现了汪曾祺和子女关系的融洽,也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亲昵和深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处“细小”表示强调。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强调。C.表示反语否定。D.表示特定事件的日期,即特定称谓。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此处要求点出儿化音这一语体的重要标志,而结合前文“门缝儿、家雀儿、胡同儿、发小儿、败家子儿、破烂儿”等的共同特征“儿”可知,此处应填“引入儿化词”;②处,根据后面举例中的贾母、凤姐儿、刘姥姥这些人的不同身份,以及所产生的“儿化词的表意也各异”的结果,可知应是由于身份不同产生表意不同,故可填“人物身份不同”。【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老头儿”的意思是年老的男子,文中是作者对父亲汪曾祺的称呼,包含轻微戏谑的语气,表面上似乎对父亲不够尊重,实际上是表达对父亲的“喜爱”之情,此处想喊已去世的父亲一声“老头儿”,体现的是汪曾祺和子女关系的融洽、地位的平等,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亲昵和深情,慈祥可爱的父亲永远鲜活于儿子的心中。(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来,苏东坡又火了。苏东坡早已不仅仅是个古代的文学人物、政治人物,而且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文化符号。苏东坡从众多文人中脱颖而出,除了他具有传奇丰富的人生故事、儒释道于一体的人生观和诗文书画俱佳的才华,还因为他塑造了令人神往的文化人格。苏东坡的文化人格有何特别?首先,虽然苏东坡“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终按照勇于进言、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朝堂上,他能在王安石变法时直陈得失,丝毫不计个人之利害;贬谪中,他并不灰心丧气,更未就此躺平,每到一地,他总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力求造福一方百姓。其次,苏东坡有着超然物外、宠辱不惊的人格魅力。纵览苏东坡的一生,他虽也曾深受恩宠,名头大,官位大,但也曾饱受贬谪之苦,人生起伏更大。他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能够“一蓑烟雨任平生”,让生活在苦难中开出花来。其实,苏东坡的热度从未消减,历朝历代谈论、研究、追随他的人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在各种文艺作品中讲述苏东坡、吟咏苏东坡,也是在呼唤苏东坡身上的那种文化人格。21.文中画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22.在论述苏东坡的文化人格时,文中使用了“躺平”“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地鸡毛”等词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21.示例:苏东坡虽然“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终秉持勇于进言、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或改为:但一生始终按照勇于进言、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处世)。22.未“躺平”写出了苏轼面对贬谪依然乐观旷达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写出了苏轼不受自身遭遇的影响,一心为民;“一地鸡毛”写出了苏轼不幸的经历。用这些现代化的口语来描写苏轼,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也写出了苏轼在不幸的生活经历中积极乐观的精神。【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修改语病的能力。画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虽然苏东坡‘只缘身在此山中’”关联词位置不当,两个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改为“苏东坡虽然‘只缘身在此山中’”;二是成分残缺,“按照勇于进言、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中“按照……”是状语成分,后缺对应的行为动词,应在其后添加“处世”;或者将“按照”改为“秉持”,将其后的成分变为宾语。修改后的句子为:苏东坡虽然“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终秉持勇于进言、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或改为:但一生始终按照勇于进言、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处世)。【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句表达效果的能力。①“躺平”,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下文说“每到一地,他总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因此“未‘躺平’”写出了苏轼面对贬谪的乐观旷达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指付诸行动,更加有干劲。结合语境“每到一地,他总是……”“力求造福一方百姓”分析,“撸起袖子加油干”写出了苏轼不受自身遭遇的影响,一心为民。“一地鸡毛”,用来形容琐碎微小、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结合前后文“曾饱受贬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 教案装订顺序
- 四个自信课件
- 玉溪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田径》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教练员继续教育考试题目及答案-知识题库
- 湖南师大附中2024-25届高三年级月考试卷(二)(英语)
- 电商公司整体薪酬设计(早期)
- 《信号基础设备》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双频、双模移动通信手机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 鸡尾酒种类大全
- 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 (高清版)JTG 2112-2021 城镇化地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中国新能源汽车安全发展报告-2023-03-新能源
- PE100管施工方案水平定向钻
- 实验室试剂管理培训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都师范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
-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导学案
- (2024年)小学体育多媒体课件
- 物资设备盘点报告(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