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2023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2023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2023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2023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宪法、刑法、民法典等有关保护公民人身权的相关条款,说明人身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明确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提升法治意识。2.运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明民法保护公民人身权的依据,培育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3.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说明在互联网时代,法律必须更加注重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维护公民隐私权,公民必须提升法律素质,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1.必要性

(1)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

和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

的权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人身自由最基础

[思考小测]车祸发生后,按法律规定要先保护现场,而道德却要求人们先救死扶伤。广东的杜先生开车撞伤一名摩托车驾驶员,事后将伤者先行送医救治,交警因此认定他破坏了现场,需负全责。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理判决,交警事故认定合法准确,但司机第一时间积极救助伤者,避免伤者生命健康受到更大的损失,应承担七成的民事赔偿责任。

结合生命权、健康权的特点和民法典基本原则分析人民法院作出该判决的合理性。

提示:人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公序良俗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判决应该鼓励社会积极救助伤者,杜绝视而不见、见死不救等冷漠社会现象的发生。因而该判决是合理的。3.要求

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

他人的人身权利。

4.侵权责任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

减少的收入。

(2)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

。尊重误工死亡赔偿金

2.表现

(1)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

((2)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

、名誉权和荣誉权。姓名权名称权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1.姓名权

(1)含义:是

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2)依据: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

上的基本特征。(3)法律规定: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

、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自然人人格干涉

(4)表现: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

、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2.肖像权

(1)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

(2)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

他人的肖像权。网名外部形象侵害

【拓展】肖像权的内容

(1)肖像制作专有权。

①肖像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他人、社会的需要,决定自我制作肖像或由他人制作自己的肖像,他人均不得干涉。

②肖像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的同意或授权,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

(2)肖像使用专有权。

①自然人有权以任何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并通过使用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财产上的收益,他人不得干涉(但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

②自然人有权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决定从中获得报酬。

③自然人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

(3)肖像利益维护权。

①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允许制作自己的肖像。

②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允许使用自己的肖像。

③公民有权禁止他人对自己的肖像进行毁损、玷污、丑化和歪曲。三、名誉隐私不可侵1.名誉权

(1)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

(2)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

、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

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品德诽谤2.隐私权

(1)含义: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

(2)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3)意义: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

的体现。私密信息社会文明进步3.个人信息

(1)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

保护。

(2)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

、正当、必要和诚信等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

(3)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合法

【拓展】名誉权≠隐私权

名誉权和隐私权均以尊严性精神利益为客体,我国民法对于公民的隐私权,是与名誉权一并保护的。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①二者涉及的内容不同。隐私是公民不愿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

②侵害的方式不同。侵害名誉往往是采取侮辱、诽谤的方式,而侵害隐私表现为公开散布。

③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主体为公民或法人,而隐私权只能为公民所有。

材料一秦某一家5口在某酒店就餐。席间点了一道菜,该菜是锅巴炒鱿鱼再浇上滚沸的汤料而成。服务员张某在上该道菜时,未提示大家注意,就将沸汤往菜盘中倒,操作过程中,滚烫的汤料溅到秦某脸上,秦某本能地躲避,致椅子滑倒摔倒在地,右腿骨折,秦某要求酒店承担责任。

(1)服务员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秦某的哪些权利?

答案:服务员张某的行为构成对顾客的人身伤害,侵犯了秦某的身体权、健康权。

(2)秦某可以要求酒店承担哪些侵权责任?

答案:秦某可以要求酒店承担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护理费、赔礼道歉和精神赔偿等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材料二

小郝在全市中学生游泳比赛中荣获200米自由泳冠军,获奖照片还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但她后来发现,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的灯箱广告上印有那张获奖照片和自己的名字。小郝与同学就此事展开讨论。观点一:“该商店的做法侵犯了小郝的权利。”观点二:“该商店的做法虽有不妥,但客观上扩大了小郝的知名度,谈不上侵权。”

(3)小郝能否对自己的名字和照片主张权利?为什么?

答案:小郝能对自己的名字和照片主张权利。因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对自己的姓名和肖像有依法使用的权利。民法典保护自然人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不受侵犯。

(4)该公司的做法侵犯了叶挺烈士的什么权利?对于该权利,法律有何规定?

答案:名誉权。民法典中有关名誉权和荣誉权的法律规定:①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材料三

某公司通过其自媒体账号在网络上发布了时长1分9秒的短视频。该视频篡改叶挺烈士的《囚歌》,并添加了侮辱性用语。该视频发布传播后,引起了公众关注和网络热议。

一、全面认识人身权

1.含义

人身权,与财产权相比较而言,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2.内容

(1)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其人格和尊严的民事权利,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

(2)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维护其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权利,它包括亲权、亲属权和配偶权等。

3.特点

人身权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一般不具有可转让性,受到侵害时主要以非财产的方式予以救济。

4.地位

(1)人身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是其他民事权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它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只有重视民事主体的人身权,才能激起社会尊重人格尊严和珍视人的价值的意识,才能唤起民事主体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积极性。二、区分人身权利名称法律保护行为法律禁止行为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姓名权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公民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肖像权自然人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身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公民的肖像名誉权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法对其名誉享有的人身权利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隐私权自然人对于私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以及为了保障私生活的安宁和不受干扰而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三、图示人身权的判断方法四、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

二者关联相当密切,但在性质、客体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名称隐私权个人信息权权利属性是一种精神性的人格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兼具人格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综合性权利,既包括精神价值,也包括财产价值权利客体主要是私密性的信息或私人活动注重的是身份识别性权利内容主要是维护个人生活安宁、个人私密不被公开、个人私生活不被打扰等主要是对个人信息的支配和自主决定保护方式侧重于事后救济;主要采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主要采用法律保护的方式应当侧重于预防;除了精神损害赔偿外,还可以采用财产补救的方法;保护方式呈现多样性和综合性(2022·广东)下面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A.是错误的,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B.是正确的,有秘密就应当与大家共享C.是正确的,发现别人的隐私就该及时揭露D.是错误的,有的秘密能说、有的秘密不能说

解析:漫画中的人物把别人的隐私公布出去,其行为是错误的,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A项符合题意。隐私权是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的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漫画中的人物将别人的隐私公之于众是错误的,B、C两项错误。只要涉及法律保护范围内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