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动物细胞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途径相同,排除两者的途径也相同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水的总体运输方向始终与无机盐的运输方向相同C.植物细胞在吸收水的同时一定也在吸收无机盐D.越冬时期的植物细胞内的自由水含量较低2.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其病因之一可能是多巴胺过度分泌。多巴胺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仅为153的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并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多巴胺在兴奋传递过程中只能作用于神经元上的受体B.多巴胺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自由扩散C.多巴胺分泌异常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有影响D.多巴胺可通过体液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3.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其中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甲和乙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丙和丁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其中甲的基因型为AbRXTY,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含5条染色体B.乙的基因型为AbRXTYC.丙含2条常染色体D.丁的基因型不是aBr就是ABr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有中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B.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C.对实验材料和相对性状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D.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而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相关的结论5.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到aC.在图2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6.YY的个体与yy个体杂交,得到F1后再自交,F2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A.1/2 B.1/4 C.2/3 D.1/3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婺源县城北郊,北起秋口镇秋口水电站,南至县城星江大桥,主要包括星江干流(饶河二大干流之一的乐安河上游)及其周边滩涂,总面积346.6公顷,湿地面积为320.6公顷,全部为天然湿地。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经初步统计有维管植物203种,野生脊椎动物4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7种,并在月亮湾保护区发现全国最大的蓝冠噪鹛野生种群。(1)深秋时节鸳鸯、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候鸟成群结对来此越冬,次年清明节前后飞回北方,影响该地候鸟种群密度的主要种群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方法调查蓝冠噪鹛的种群密度。(2)随着季节的更迭,河水有涨有落,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发生改变,物群落的这种变化属于____演替。(3)下图为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年,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相似,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增加、减少)。(4)在“浮游藻类(a)→小鱼(b)→中华秋沙鸭(c)”(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这一食物链中,小鱼粪便中的能量流向_________,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缩短食物链_______(可以/不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5)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增加入口密度。8.(10分)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超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承受范围,引起神经节细胞凋亡,导致视觉的进行性不可逆损害,进而使人患青光眼。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节细胞与其他神经细胞关系如图所示。研究发现,视觉的形成是感光细胞释放的物质到达双极细胞,引起双极细胞膜外____________内流,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从而产生兴奋,最终在________形成视觉。(2)上图中M为连接在神经节细胞轴突表面上的电流计,研究发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则刺激B点(AC=CD)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__的偏转。(3)临床上多采用降低眼压的手段治疗青光眼,但眼压恢复正常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数目增多,使损伤加剧,最终视力锐减。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①T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进入视网膜。将正常小鼠进行升高眼压处理后,在小鼠的视网膜中找到了T细胞。②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想进一步验证神经节细胞损伤是T细胞进入视网膜,眼压恢复正常后T细胞继续发挥作用,使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造成的。实验材料:甲鼠:缺乏T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乙鼠:缺乏B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丙鼠:同时缺乏T细胞、B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请帮助科研人员写出科学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毛色红毛棕毛白毛基因组成A_B_A_bb、aaB_aabb(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种(不考虑正反交)。④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10.(10分)独脚金内酯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独脚金内酯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其生命活动起_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科研人员用GR24处理拟南芥的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推测,GR24可以______侧枝的产生,突变体可能出现了独脚金内酯________(填“合成”或“信息传递”)缺陷。(3)为进一步研究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野生型植株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①进行实验处理时,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__________(填“A”或“B”)中。②据图分析,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的作用________(填“显著”、“不显著”或“无影响”),由此推测GR24是通过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NAA的作用抑制侧枝生长。11.(15分)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免疫过程,m、n代表相关免疫器官,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图2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n表示的场所是________,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_。(填字母)(2)在图1中,②和③表示受抗原刺激a、c细胞后进行的一系列的增殖分化过程,形成e、d、k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3)在图2中,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在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其中表示抗原X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数量的曲线是________。判定的依据是在第8天注射抗原X时刺激了图1中_______(填字母)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________(填字母)。(4)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过程中的细胞,通过是否切除图1中__________(填字母)器官来控制自变量,通过器官移植观察有无___________来断定细胞免疫是否发生作用。如果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理论上器官移植在__________组动物体内能完好保存,当我们再次输入__________后结果就与对照组一样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作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度和渗透压。【详解】A、动物细胞吸收水的方式是被动运输,无机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二者吸收途径不同;排水的途径是排汗、排尿、排便、呼气,排出无机盐的途径是排汗、排尿、排便,二者排出途径不完全相同,A错误;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水的总体运输方向有的与无机盐运输方向相同,有的与无机盐运输方向相反,B错误;C、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和吸水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细胞在吸收无机盐的同时可以在失水,C错误;D、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越冬时期的植物细胞内的自由水含量较低,代谢减慢,D正确。故选D。2、C【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详解】A、由题可知“多巴胺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仅为153的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故多巴胺的受体除了在神经细胞上以外,甲状腺细胞上也有多巴胺的受体,A错误;B、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完成的,B错误;C、多巴胺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有影响,C正确;D、多巴胺会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因为只有靶器官表面有相应的受体,故只能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D错误。故选C。3、C【解析】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详解】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说明经过交叉互换产生的A和b基因也位于同一条染色体,因此AbRXTY含有4条染色体,A错误;B、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含有同源染色体,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异常,同时根据题干信息,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说明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若发生在B与b之间时,在产生AbRXTY的同时,乙细胞的基因型ABRXTY,若发生在A与a之间时,在产生AbRXTY的同时,乙细胞的基因型abRXTY,因此乙的基因型为ABRXTY或abRXTY,B错误;C、根据B的解析可知,丙和丁细胞的基因型为aBr或abr,a基因和b(或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因此丙和丁细胞中中含有2条染色体,C正确;D、交叉互换可能发生在A与a之间,也可能是B与b之间,故丁的基因型可能为aBr、abr、ABr,D错误。故选C。4、D【解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一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这两个实验都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A正确;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B正确;C、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并且从豌豆的众多性状中选择了7对性状;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同时也从果蝇的众多性状当中选择了易于区分的白红眼性状进行研究孟,C正确;D、孟德尔和摩尔根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萨顿在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D错误。故选D。5、C【解析】该题主要考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该过程涉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及电位特点:静息电位是指未兴奋区域的电位,由K+外流引起的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指兴奋区域的电位,由Na+内流引起的外负内正。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未兴奋区域向兴奋区域传导,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由兴奋区域向未兴奋区域传导。【详解】A、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表现为静息电位,a、b处电极均接在膜外,均为正电位,两电极之间没有电势差,此时电流表测得为零电位,不是静息电位,A错误;B、刺激X,兴奋会以该点双向传导,兴奋由a传导向b时,a先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兴奋部位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而未兴奋部位膜内为负电位,因此膜内局部电流传导方向为a到b(正电位到负电位),B错误;C、由于兴奋是由a传向b,a处先形成动作电位,因此两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形成t1~t2的曲线变化,当兴奋传导至ab之间时,a处恢复为静息电位,b处未兴奋,两电极之间没有电势差,形成t2~t3的曲线变化,当兴奋传导至b处,b处形成膜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与a电极处形成电势差,从而产生t3~t4的曲线变化,C正确;D、t1~t2,t3~t4分别是a、b处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均由Na+内流造成,D错误。故选C。6、D【解析】YY的个体与yy个体杂交,得到F1为Yy,F1自交,F2为1/4YY、2/4Yy、1/4yy,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3,D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出率和迁入率②.标记重捕法(2)次生(3)①.10②.C③.减少(4)①.分解者②.b/a×100%(或b/a)③.不可以(5)年龄组成【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2、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4、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小问1详解】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由题意分析可知,影响该地候鸟种群密度的主要种群特征是迁入率和迁出率;蓝冠噪鹛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应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小问2详解】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随着季节的更迭,河水有涨有落,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于起点不为零,因此这种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小问3详解】图甲曲线所示种群在4~10年中种群的λ小于1,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故在第1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低点。第8年时种群数量在减少,故与图乙中的C衰退型相对应。8~10年间种群的λ小于1,种群数量仍然在减少。【小问4详解】在“浮游藻类(a)→小鱼(b)→中华秋沙鸭(c)”(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这一食物链中,小鱼粪便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00%,该食物链中b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a表示生产者的同化量,所以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但不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小问5详解】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是在调整年龄组成。【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1).Na+(2).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3).大脑皮层(视觉中枢)(4).两次方向相反(5).将甲、乙、丙小鼠都进行眼压恢复处理后,观察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6).甲小鼠和丙小鼠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无明显差异,且远小于乙小鼠【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有的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由突触的结构决定的。【详解】(1)兴奋的产生是由于Na+内流进入神经细胞,使膜内电荷分布由负电荷变为正电荷,即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视觉是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的。(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刺激B点,兴奋先传导到A点,A点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此时D点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所以此时电流表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导到D点时,A点已经恢复为静息电位,此时发生一次与第一次方向相反的偏转。(3)该实验目的是验证神经节细胞损伤是T细胞进入视网膜,眼压恢复正常后T细胞继续发挥作用,使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造成的。所以实验的自变量为淋巴细胞种类不同,因变量为小鼠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故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为:将甲鼠(缺乏T细胞,患青光眼)、乙鼠(缺乏B细胞,患青光眼)、丙鼠(同时缺乏T细胞、B细胞,患青光眼)都进行眼压恢复处理后,观察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实验预期结果:甲小鼠和丙小鼠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无明显差异,且均远小于乙小鼠。【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探究视网膜损伤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9、(1).4(2).AAbb和aaBB(3).红毛∶棕毛∶白毛=1∶2∶1(4).4(5).1/3(6).1/9【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以及9∶3∶3∶1变型的应用。由题意: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知猪毛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个体相互交配,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据此答题。【详解】(1)由表格知:棕毛猪的基因组成为A_bb、aaB_,因此棕毛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2)①由两头纯合棕毛猪杂交,F1均为红毛猪,红毛猪的基因组成为A_B_,可推知两头纯合棕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红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②F1测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根据表格可知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1∶2∶1。③F1红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基因型有:A_B_、A_bb、aaB_、aabb,其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aabb,能产生棕色猪(A_bb、aaB_)的基因型组合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4种。④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棕毛猪A_bb、aaB_所占比例为6/16,其中纯合子为AAbb、aaBB,所占比例为2/16,故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2/6,即1/3。F2的棕毛个体中各基因型及比例为1/6AAbb、2/6Aabb、1/6aaBB、2/6aaBb。棕毛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毛个体(aabb)的杂交组合及概率为:2/6Aabb×2/6Aabb+2/6aaBb×2/6aaBb+2/6Aabb×2/6aaBb×2=1/3×1/3×1/4+1/3×1/3×1/4+1/3×1/3×1/2×1/2×2=1/9。【点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染色体上的控制生物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0、①.调节②.抑制③.信息传递④.A⑤.不显著⑥.促进【解析】1、由题干“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可知,独脚金内酯符合植物激素的概念,可据此答题。2、图1中,GR24对拟南芥的野生型植株的侧枝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而突变体植株的侧枝数目几乎没有影响,由此可推知突变体植株可能出现了独脚金内酯信息传递的缺陷。3、图3中,GR24对侧枝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NAA+GR24处理组对侧枝长度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只用NAA处理组,由此可推知GR24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NAA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教育与培训解决方案合作协议
- 保密协议金融方面
- 影视行业制作管理与后期剪辑方案
- Unit8 lesson 6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川教版三上信息技术3.2 添加角色 教学设计
- 全国冀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新授课 第7课 Internet Explorer下载 教学设计
- 2025年简易网站服务合同5篇
- 19 食物与营养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 电子支付商户合作协议8篇
- 标准驾校培训合同范本8篇
- ommaya囊的护理教学课件
- 新款h2夜视移动电源
- 《Python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
- 纸箱车间双色水性印刷机作业指导书及质量标准
- 2022-2023年(备考资料)辐射防护-医学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10
-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 PMC年终个人总结精编ppt
- DBJ∕T 15-129-2017 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监测及评价标准
- Q∕GDW 11612.4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 闽教版(2020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整册教案
- 疫情期间离市外出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