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强认真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科学备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1页
宿强认真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科学备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2页
宿强认真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科学备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3页
宿强认真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科学备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4页
宿强认真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科学备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真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科学备考——研习实验题谈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201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内的高考考查内容体系,这为科学构建中国高考考评体系提出了明确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完善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一.专家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2024年高考备考3月4日上午吴教授和吕教授更是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新高考官方模拟考对2024高考各科复习进行指导分析。(一)考评价体系:命题指南和复习指南——“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一核四层四翼”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图1、为什么考(1)高考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命题难应该不会下降。(3)“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依然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2、考什么——考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强调的是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知应会的知识。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的体现。“关键能力”,强调的是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学科素养”,强调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强调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3、怎么考——考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二)重视情景素材的选取和解读——无情景不教学,无情景不命题两位教授一再强调应该分析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贯彻落实“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全面对接基于核心素养建构的课程标准。突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价值立场,以学科基础为本,考查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再现科学研究及实验过程,强化综合性和学科思维方法考查,联系生产实际,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坚持测试必备知识,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全面检测化学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二.研读高考实验题体会化学科学素养2017-2019考查方式具体统计如下:高频考点真题统计2024年高考趋势分析201920182017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全国卷I9、27全国卷III27天津卷9江苏卷19浙江选考28全国卷I26北京卷28(1)江苏卷19、21浙江选考30、31全国卷I10江苏卷4、21本专题是每年高考题的重点,在综合实验设计题中,以探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与含量及制备等为目的,考查原理、实验操作、有关计算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预计2024年主要以科技、生产、生活中的新材料或将课本实验改造来进行考察,难度较大。物质性质的综合实验探究北京卷28全国卷II13、28天津卷4江苏卷12全国卷II10全国卷III26评价型综合实验探究全国卷II10江苏卷13北京卷28北京卷28定量测定的综合实验探究北京卷26全国卷III26江苏卷18浙江选考27全国卷I26全国卷II28天津卷91.真题再现【2019年北京理综卷28】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2与AgNO3溶液的反应。(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浓H2SO4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剂a是____________。(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二者混合物。(资料: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实验二:验证B的成分①写出Ag2SO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②加入盐酸后沉淀D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推断D中主要是BaSO3,进而推断B中含有Ag2SO3。向滤液E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Ag2SO3。所用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___。(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测的产生有两个途径:途径1:实验一中,SO2在AgNO3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2SO4,随沉淀B进入D。途径2:实验二中,被氧化为进入D。实验三:探究的产生途径①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中不含Ag2SO4。做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②实验三的结论:__________。(4)实验一中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O2与AgNO3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有Ag和生成。(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2.真题解读【情景素材】部分高中化学教师认为S02与酸化的AgN03溶液反应时,S02会被氧化,生成Ag2S04沉淀;即使有少数教师认为沉淀是Ag2S03,也不能确定是否含有Ag2S04。试题选取容易被思维定式的一个点作为问题情景,虽然陌生但是所有现象描述清晰,真实问题的复杂性,通过考生在陌生实验场景中的表现来考查考生的化学实验素养,呈现方式新颖。——吕教授提到的学术探究情境、实验探究情景【必备知识】试题综合物质制备的实验探究——SO2的制备、除杂、检验、尾气处理,常见仪器识别、选择与连接等基础知识,物质性质的定性实验探究——常见离子的检验(Ag+、Ba2+、SO32-),速率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探究过程考查实验操作目的与解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操作步骤、现象描述以及原理方程式的书写。试题注重反应原理与化学实验的结合。【关键能力】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3.思路解析(1)实验一主要涉及SO2的制备、除杂、尾气处理,根据反应原理不难得出浓硫酸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试剂a是饱和NaHSO3溶液,所起作用是吸收除SO2外的其他酸性气体探究过程:(2)按照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验证方案-具体实施—现象结论的流程Ag2SO3溶于氨水形成银氨络合物,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2SO3+4NH3·H2O2Ag(NH3)2++4H2O+SO32-。银离子溶解后沉淀D的组成变为BaSO4或BaSO3,若滤液中含有Ba2+和SO32-,可加入H2O(3)按照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验证方案-具体实施—现象结论的流程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Ag+;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由于Ag2SO4微溶于水BaSO4难溶于水,观察现象未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没有SO42-,可判断B中不含Ag2SO4。则可得出结论SO(4)根据信息,相关离子方程式是2Ag++SO2+H2O2H++Ag2SO3↓。(6)根据实验一、二可知:SO2和AgNO3溶液既能发生沉淀反应,根据实验三(5)可知又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沉淀B为Ag2SO3,说明沉淀反应的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大。4.参考答案(1)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饱和NaHSO3溶液(2)①Ag2SO3+4NH3·H2O=2Ag(NH3)2+++4H2O②H2O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①Ag+Ag2SO4溶解度大于BaSO4,没有BaSO4沉淀时,必定没有Ag2SO4②途径1不产生,途径2产生(4)2Ag++SO2+H2O=Ag2SO3↓+2H+(6)实验条件下:SO2与AgNO3溶液生成Ag2SO3的速率大于生成Ag和的速率碱性溶液中更易被氧化为5.问题反思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遇到“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时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基本的实验操作不够熟悉,遇到陌生情境的实验题更是无从下手;对基本的实验原理理解有缺失,容易顾此失彼;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不会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缺乏综合分析探究的能力,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文字表述不精准,不能从实验目的出发进行描述,具体的操作细节关注不到。这也说明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实验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够,为了赶进度,牺牲了一部分本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另一方面也在于我们在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时,往往还是以验证性为主,情景不够新颖,探究价值不高,开放度不够,问题的质量不高。三.立足新高考评价标准,提升探究与创新能力1.回归基础,注重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基础性反映了学生对各学科的基本现象、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理解和把握,全国卷部分化学实验题考查学生接受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其能否对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融会贯通。因此,高中教师应注重“常用仪器的识别和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实验安全”和“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等基本实验方法的落实。2.回归教材,整合教材实验探究性、评价型化学实验题更多考查学生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从题目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从而解决问题。回归教材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实验知识体系,把握相关实验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注重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整合和改进,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迁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针对高考评价体系,无论是哪种题型都必须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生产中的化学现象以及化学实验原理创设真实情境,作为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