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_第1页
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_第2页
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_第3页
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_第4页
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摘要:对于声乐爱好者来说,由于每个人自身条件和理解能力的不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哼鸣练习中,初学者们可以慢慢学会对气息和音量的控制,了解如何扩展音域等。由此可见,哼鸣的运用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词:哼鸣;练习;声乐训练Abstract:Forvocalfans,itisnoteasytofindtheirowntrainingmethodsbecauseoftheirownconditionsandunderstandingability.Inhummingexercises,thebeginnercanslowlylearnhowtocontrolthebreathandvolume,andlearnhowtoexpandtherange.Itcanbeseenthattheimportanceoftheuseofhumminginvocaltrainingisself-evident.Keywords:Humming;practice;vocaltraining.

目录前言 31哼鸣的概述 31.1哼鸣的概念 31.2哼鸣的作用 42哼鸣的练习方法 53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63.1哼鸣练习能放松喉部肌肉,从而有助于打开喉咙 63.2哼鸣练习有助于灵活获得“高位置”的声音 63.3哼鸣练习可以增加声音的弹性和灵活性 63.4哼鸣练习有助于声音集中,获得良好共鸣 63.5鸣练习有助于解决“换声区”的问题 74结论 7参考文献 8前言歌唱作为一门嗓音艺术,同时又是一门关于用声的学问。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各种练习方法来塑造嗓音和掌握发声技巧。“哼鸣”作为一种简单的发声技巧,其不仅可以帮助歌唱家巩固自己的歌唱技巧,还可以改善初学声乐的歌唱者的音色等。但是,哼鸣练习需要歌唱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此种有效的练习声乐的方法却常常被众多歌唱学习者给忽视。1哼鸣的概述1.1哼鸣的概念从字面意思理解,哼鸣就是在闭口状态下用鼻子发出轻轻的声音,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不准确的。从我国古代到现在,声乐学习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人们对声乐的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对哼鸣训练的讨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哼鸣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鼻音发出,又称鼻腔哼鸣,而另一种的发声部位则是咽喉,也叫咽腔哼鸣。哼鸣的特点是利用气息,在不开口的状态下发出声音,通过鼻腔或者咽腔的振动发声。在哼鸣训练中,身体的各个部位与歌唱训练都处于一样的运动状态,所以,哼鸣也是歌唱方式的一种。哼鸣同时也称为“哼唱”,其主要是通过鼻腔发出m音来进行声乐联系的方法,很多有经验的歌唱家在歌唱时均会在上台前用哼鸣一段时间,以确保在台上能保持流畅气息、洪亮的声音,我们也经常会发现一些老人在公园散步时,会时不时的哼唱几首小曲,且非常动听。笔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以自身学习实践深切的体会到哼鸣对声乐练习的重要性,其不仅能使练习者达到头腔共鸣、声音共鸣的境界,还可以帮助练习者正确的理解声音的位置靠前的概念。在声乐教学中,通常会让学生进行哼鸣,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灵活的调整发声的部位,还可以让学生在歌唱时轻松的达到发声状态,这样一来大大提升了声乐教学的效率。1.2哼鸣的作用在声乐训练中,哼鸣可以让练习者通过面部振动与音乐产生共鸣,进一步提高声乐爱好者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声音的运用、控制都有着极大的帮助。(1)放松心态。哼鸣的动作要领决定了声乐爱好者在哼唱的时候,要获得比较好的共鸣体验,必须在闭口状态下,随着面部肌肉、舌头等器官的动作,让鼻腔和咽腔同时进行振动,进而发出声音。在这样的状态下,歌唱者的心态和身体都会得到极大的放松,容易与音乐产生共鸣,进而可以更加容易地感受到自己在发声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并进行调整。(2)加强对气息的控制。进行哼鸣训练时,由于不需要考虑过多的外界因素,所以,练习者在放松的心态下,更容易集中精神练习。与演唱歌曲不同,哼鸣并不需要大量的吐字,哼鸣时,气息只是单一的在鼻腔和咽腔中进行流动,对气息的控制和运用也更为简单易学一点。长期的哼鸣练习,会让声乐爱好者在表演中灵活、流畅地运用气息,对歌唱系统的提高和稳固,有着良好的效果。(3)提高声音感染力。作为声乐表演中一门独特的艺术手法,哼鸣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哼鸣中,只利用口腔和鼻腔发音,在气息的衬托下,可以发出统一的声音。哼鸣发声的传递是通过口腔、咽腔、胸腔的共同配合来完成的,这些腔体在极为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共鸣,发出的声音在无形中就会得到美化。长此以往,通过不断的哼鸣训练,声乐爱好者的音质和音色会有极大的进步,在表演中对不同类型的音乐的掌控能力会越来越好,感染力也会大大增强。(4)培养更好的歌唱素质。对声乐练习者来说,不正确的练声方法对声带的损害是难以想象的。而哼鸣练习不仅仅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损伤的声乐爱好者,哼鸣也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善他们的现状。哼鸣是在极其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的歌唱练习,不需要像演唱那样消耗极大的气息,所以声带不容易发生疲劳。而且作为一种极其实用的声乐练习方法,技巧学习也比较简单,所以,它很容易培养表演者的歌唱素质。2哼鸣的练习方法哼鸣作为一种简单的发声行为,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开口哼鸣;二是闭口哼鸣。哼鸣的具体发声方式我们在此不进行详细论述,下面我们具体谈谈哼鸣的练习方法,主要有如下步骤:(1)练习者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然后平静的用小腹吸气,并逐渐找到腔体的良好状态,将软腭向上,喉头逐渐向下,再将鼻、口、喉充分打开。(2)在哼鸣发声时,要注意用喉头挡住气流,且保持住喉头的位置,切记不要随音高而随意移动,当然这也需要练习者有良好的肺活量。(3)哼唱时要对声带与气息的搭配进行优化,声带要始终保持在一种紧绷的状态下,随着音区的升高,声带的闭合的着力点也应随着气息压力逐渐加强。高音到低音区时应保证气息压力减弱,但声带不能松懈,渐渐打开胸腔让声音降下来。(4)喉咙逐渐打开,保持身体处在一种上下通气的感觉,在吸气的时候让胸腔呈现出虚张的状态.在胸腔中寻找气息.但不能用胸腔发力。(5)练习时,练习者应清楚的记住哼鸣的感觉与位置,在第一个音发出后,保证随后一连串的声音都紧随其后,从而让每个环节都高度协调。(6)练习时若哼鸣声需要从低音区向高音区的发展,则要保证声音不要大,要做到如小孩撒娇一般,每个环节都协调好,身体松紧适度,下巴与喉肌均要保持高度放松,咽壁立起,声带拉紧。当我们熟练的掌握哼鸣之后,音域会有较大扩张,同时能轻松的将哼鸣效果与艺术歌唱进行结合,歌唱时,我们只需张开嘴巴,保持腔体状态不变,再进行正确的发音,从而就能轻松的形成一种美妙、动听的音乐。然而很多人在练习哼鸣时却走入误区,如有的教师在要求学生练习闭嘴哼鸣时,却要求学生将口腔鼓起来产生腔音,或是在进行张嘴哼鸣时,却要求学生使劲拉下巴从而造成下巴僵硬酸胀。在练习哼鸣时应该做到嘴唇的动作对哼鸣的音色、音质等都没影响。练习者可在练习时边哼边做出咀嚼的动作来检验哼鸣是否正确。3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3.1哼鸣练习能放松喉部肌肉,从而有助于打开喉咙在哼鸣时,我们可以随着打哈欠的动作经软腭硬腭提起来,并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上口盖的拉起动作上,并体会这一过程,当我们的后部肌肉充分放松后,喉部肌肉就打开了。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哼鸣来进行发音,即由哼鸣转唱母音,且开放的喉咙不会随着母音的变换而变换,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练习者的鼻、喉、腔不要有其他多余的动作,保持上下腔体连贯。3.2哼鸣练习有助于灵活获得“高位置”的声音通常人们都比较欣赏高音歌唱家的作品,但我们需要知晓的是一个人能否发出嘹亮动听的声音主要还是取决于其能否获得头腔共鸣,而哼鸣练习可以帮助练习者获得头腔共鸣。在练习哼鸣时,练习者应放开喉咙,让声音感觉是位于头的上部,当我们找到声音时,就可以用哼鸣转为母音,并将母音放在哼鸣的位置上。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完善各发生集体的系条性,发出的声音也会变得集中、柔和圆润,且能达到头腔、胸腔的共鸣,从而获取“高位置”的声音。3.3哼鸣练习可以增加声音的弹性和灵活性上世纪伟大的女高音家需吉娜·克需斯潘的学习经验就是通过哼鸣练习来快速的获取流动音阶,快速地移动声音可以使声音变得灵活、轻巧。练习者在练习哼鸣时,应先进行深呼吸、降低横隔膜的位置,让气息在腹肌与腰肌有控制的支点上缓慢的下沉,哼鸣还可以让气息变得均匀、节省而又有控制,从而能确保歌唱者能用最少的气息来获得最大的声音效果,从而创作出形成美妙的音乐。3.4哼鸣练习有助于声音集中,获得良好共鸣对于声乐的初学者来说,其嗓音通常会显得比较空、虚、散等不集中的现象,哼鸣练习则可有效的解决这一毛病。哼鸣练习时,练习者可先将双唇微闭,上下牙微微打开,嘴唇微闭,咽壁直立让声音从胸腔发出。哼唱时,可以想象从软口盖的小舌处有一个细小的孔,让声音从孔中穿过,从而给将声音都集中到一点。3.5鸣练习有助于解决“换声区”的问题我们在唱歌时通常会发现有时由低音往高音唱时,会感觉到胸部困难,容易卡壳,甚至会出现变调,这就是因为到了换声区的原因,此时两个声区之间的矛盾降到最低限度甚至趋于统一,这就需要练习者解决换声问题,顺利的扩张音域,掌握良好的技能。4结论哼鸣练习作为声乐训练的重要途径,其在声乐训练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声乐训练仅靠哼鸣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师生紧密配合的条件下,灵活的运用一些其他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从而真正帮助学生获得洪亮、圆润、优美的歌喉。从上面的讨论分析中可以看出,哼鸣练习是声乐爱好者要学好音乐的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哼鸣也需要有正确的练习方式才能体现出它的作用,错误的哼鸣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学会合理适当的哼鸣练习,对提升声乐演唱极其重要。(1)学会气息的控制。在哼鸣训练中,从理论上说,气息的控制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练习者都难以掌握气息控制的要点,即便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也难以达到训练效果。哼鸣训练要在极其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很多声乐爱好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气息也随之放松,导致喉头紧缩,难以让胸腔同时共鸣,发出的声音也不够完整和饱满。而且,长时间不正确的练习,甚至会导致声带的损伤。哼鸣训练的吸气极其重要,必须要口鼻共用,从容不迫。在哼鸣的工程中,要保持气息的平稳和声音的统一,这样,流畅的气息流动也会让声音变得优美动听。(2)开口哼鸣。哼鸣时,舌头和上颚的配合也极为重要,而在一般的哼鸣练习中,大多数人都习惯在闭口状态下进行,而这种练习方式往往使老师无法观察到学生在哼鸣练习中口腔内部所犯的错误。而且,正式的表演都需要开口演唱,张开口腔进行哼鸣练习也有利于提高声乐爱好者的表演素质。

参考文献[1]欧阳义怀.哼鸣练习在声乐学习中的多功能效应[J].中国音乐,2005(02):179-180.[2]周密.对声乐训练中“哼鸣”之争的思考[J].人民音乐,2012(01):23-25.[3]徐显辉.哼鸣练习在歌唱中的重要性[J].艺海,2012(04):133-134.[4]王彩卿.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02):142-143.[5]赵慧.歌唱中的哼鸣练习[J].黄河之声,2012(15):21-22.[6]张晓琳.声乐教学中哼鸣练习的技术处理[J].黄河之声,2012(09):18-19.[7]王瑛.论声乐学习中哼鸣的本质特征及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06):162-166.[8]史晓丽.浅析“哼鸣”在歌唱发声中的运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08):117-118.[9]高雅.声乐训练中哼鸣练习的重要性[J].陇东学院学报,2014,25(04):143-144.[10]周琨.声乐教学中哼鸣训练的有效运用[J].戏剧之家,2014(10):245.[11]于继胜.气力哼鸣练习法在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4(08):126-127.[12]朱红雯.浅析发声训练中哼鸣练习的方法[J].职业时空,2008,4(11):66.[13]徐菁.谈发声训练中的“哼鸣”练习[J].黄河之声,2008(24):118-119.[14]王磊.浅议声乐教学中的哼鸣[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526.[15]周新美.声乐教学中“哼鸣练习”的初步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8(03):48-50.[16]肖虹.哼鸣──声乐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手段[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S1):115-116.[17]丁冬.浅析哼鸣练习在声乐学习中的多种作用[J].铜陵学院学报,2006(04):128-129.[18]孙伟.哼鸣与艺术性歌唱[J].黄河之声,2006(09):64-66.[19]胡建军.哼鸣与发声训练[J].黄河之声,2010(10):123.[20]胡建军.哼鸣与发声训练[J].黄河之声,2010(09):53.[21]池浩东.浅谈歌唱中的哼鸣练习[J].黄河之声,2010(11):56-57.[22]吴盼.浅谈“哼鸣”练习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232-233.[23]贺洁琼.打嘟与哼鸣——声乐教学中气息与共鸣融合的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