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泰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外合资生产经营10000吨/年聚丙烯丝束项目开发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面比较广,主要是利用公路、港口码头、铁路等交通资源进行功能的设计布局,项目组研究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报关、结算等构成(图8-1)。图图8-1泰州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功能构成示意图(二)发展重点建设物流载体,提供专业服务。优化岸线利用,以泰州港为龙头,建设滨江园区港口物流中心,服务石化、船舶制造建材等产业形态,继续推进建设11个万吨级公用和专用码头,规划在赵泰支港建设集装箱码头为整个开发区甚至泰州市域及更大尺度地域服务;在高新园区建设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加强物流通关及综合功能建设,为未来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整合培育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开发区现有运输企业通过兼并和联合等实现规模化。近期可对这些分散、弱小的企业的各类运输资源进行规范,满足将来运输需求和物流服务需求;远期可结合滨江园区船舶制造和石化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结合引进规模企业的方式,组建具有多式联运能力的综合性第三方现代运输企业,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强化仓储配送功能,实现功能延伸。加强开发区仓储配送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其向现代化的物流中心转化,并通过吸纳运输企业,运输代理企业,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形成区域性的配送中心,鼓励企业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仓储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企业内各部门的联系,使服务功能单一的仓储企业具备运输、整理、加工、包装、代理销售等多种功能。为家具市场、汽车城以及周边的大型超市提供便捷的配送服务。二、信息服务业(一)发展思路及构成——发展思路考虑到泰州经济开发区现状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特征,迫切需要通过新型的服务业业态尤其是为制造业服务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来整体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档次和水平。在开发区“十一五”规划中曾提出要加快软件园的规划与建设,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开发区内软件园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较多的企业入驻,包括软件开发、信息服务、数据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等服务内容已经融入到医药、机电等等多个制造业领域。项目组认为,规划期内,开发区软件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实现开发区内“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二三联动发展”的战略目标。继续强化软件园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重点为开发区内传统机械制造等门类行业提升改造服务,实现区域内产业提升;拓展信息服务业内涵,在现有嵌入式软件开发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拓展,发展更为广阔的服务产品门类;同时扩展行业的服务范围;构建公共研发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中小企业关于信息服务的共享。——内部构成依据发展思路的分析,可以确定开发区信息服务业内部构成主要包括软件开发、系统开发、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芯片设计等多种业态形式。(二)发展重点培育和引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企业。按照企业的结构层次培育要求出发,在现有企业基础上,培育和引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到2015年,培育和引进10家左右年总收入超过1亿元的大型软件企业,5-6家通过国际CMM-2以上认证的国际化软件企业,重组和新建30家左右家依托我市大型企业软件开发人才和技术优势的软件项目公司,100家左右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小型软件公司。与创业园衔接,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孵化基地。依托软件园这一发展载体,与创业园的功能联系,强化软件园的孵化功能,吸引国内外软件行业创新团队入驻,尤其是在软件开发、数据系统集成等领域具有最新科技成果的团队开展成果的孵化与产业化,努力把软件园建成海外学子、国内高校、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创业的基地,创新的高地,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的增长极,泰州市软件产业的集聚区。加快推进服务业外包基地建设。针对软件园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发展规模,特别是在嵌入式软件系统开发领域的成就,重点推进开发区服务业外包工作,建设服务业外包基地。吸引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和相关人才集聚,鼓励加工制造业将软件和商务流程业务外包,实现生产、服务企业互利双赢。三、现代商贸业(一)发展思路及内部构成——发展思路及途径商贸业是泰州经济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传统业态,由于开发区的高新园区和春兰工业园临近城区,更大程度地承担了部分城市功能,房地产开发居住功能逐步凸显,这需要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商贸流通进行拓展,发展现代商贸业,形成更多业态形式在内的产业集群。具体思路是:从提升开发区生活配套的角度,重点发展商贸零售业,可以在临近城区附近布置大型卖场、生活区内布置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型商业业态;依托交通优势,重点发展专业市场等业态,与现代物流业形成有机结合;适当为工业配套发展业态层次较高的商务办公业,提升开发区的商务功能;利用开发区的知名度和窗口作用,发展会展业。——内部构成依据发展思路的分析,可以确定,开发区商贸、商务业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商贸零售、专业市场、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会展等多种业态形式。(二)发展重点——会展随着泰州经济开发区未来产业结构的提升优化,尤其是诸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必要推进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本地产业的重要产品推介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是为打造区域性的会议博览中心夯实基础。规划重点在汽车城以北、泰高公路沿线发展会展业,重点建设会展博览中心,内部可以定期举办汽车博览、汽车沙龙,国内外重要产品在泰州甚至苏中地区发布推介的重要场所。加快开发区会展业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使其作为一个平台,建立泰州市会展业的统一管理体制、行业自律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泰州会展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水平。——专业市场专业交易市场通过集散的办法,交易总量大,产出效益高,而且辐射作用强,带动效应也明显。泰州经济开发区需要下大力气,依托泰高路沿线的汽车城以及春兰园区业已形成的商业氛围,加快建设大型专业市场,完善现代商贸业产业体系。同时,在汽车城的基础上,可以依托开发区产业和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一批大型产品交易市场。加快建设春兰工业园生活类专业市场以及滨江工业园的家具市场的建设,同时与船舶制造相配套,建设苏中地区较大规模的钢材交易市场。在建“有形市场”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发展“无形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搭建新型交易平台,拓展市场覆盖范围,提升市场交易的层次。——商贸、休闲在泰高路沿线布置商贸、休闲业态,形成相对集中的商贸产业带。内部在周山河以南布置行政商务中心,集行政管理、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信息咨询等功能为一体;在高新园区内部的居住社区附近布置一些餐饮、娱乐等商业业态,形成为居住区配套服务的商业业态形式;在凤凰西路打造商业街,重点发展层次较高的餐饮、健身以及娱乐等服务业,成为泰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九章基础设施整合研究以《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分区规划》、《滨江工业园规划》和《泰州春兰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考虑各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各园区基础设施作进一步的定性、定量、定位分析与规划。通过整合研究,促进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使之更好地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创造条件。一、整合原则(一)统筹协调整合研究方案与《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各园区分区规划的控制要求紧密结合,在深化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整。(二)合理利用深入了解各园区基础设施现状及相应布局情况,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资源。(三)分期建设各园区的建设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需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因此,必须采取分期开发,滚动推进的开发方式,并注重每个阶段的相对完整性,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实现滚动开发,使建设运行过程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四)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布局规划要与园区生态环境相适应,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整合方案(一)交通1、高新技术园——道路布局整合近期加快建设引江河路、纬八路,构架《高新技术园区规划》中的“五纵八横”道路框架,增强周山河南北两片区的整体性,沟通拟建引江河路与滨江工业园区的引江河路,使之成为两园区交通便捷通道,并赠强整个园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加快建设经二路、鲍九路、纬一路、鲍徐路、经三路、鹏举路、新人民路、口泰路,形成周山河北片区“三纵三横”和南片区“三纵两横”的次干道道路框架,增强片区内部地块衔接。远期建设周山河、南官河两侧的沿河道路,贯通吴洲南路与纬四路、纬一路与经四路、鹏举路与经五路等路段,有效解决园区道路断头现象。表8-1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道路布局概况——道路等级整合按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三级道路标准,对部分路段进行拓宽整改,提升园区内道路通行水平。其中,主干道道路红线规划控制在32-60米,设计车速为40-60公里/小时;次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20-40米,次干路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0-20米道路——交通配套设施整合结合园区的开发建设,在相关路段同步增设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加油站等交通配套设施。2、滨江工业园——道路布局整合加快建设区府路,构建引江两侧片区快速通道,加快泰镇路的江平路以北的路段建设,构建园区南北地块另一条快速通道;加快滨江大道的赵泰支港至泰镇路的路段建设,形成沿江岸线便捷通道。——道路等级整合滨一路北段,江平路、疏港路、创汇二路等道路的拓宽整改建设,提升园区道路标准,其中滨一路、江平路为园区主干道,道路宽度控制红线为36m;疏港路、创汇二路为次干道,道路宽度控制红线为24m。此外,随着高新技术园区引江河路与本园区引江河路的贯通,引江河路将成为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快捷通道,有效促进两园区的道路交通联系。——交通配套设施整合园区交通配套设施布置较为成熟,但随着相关道路的优化升级,其配套设施也需作改造升级。3、春兰工业园——道路布局整合春兰工业园发展较早,路网布局较为成熟。近期迎春路向东延伸建设,作为未来与姜堰联系的快速通道,规划园区西侧328国道向南延伸,作为未来与高港城区联系的快速通道。——道路等级整合加快经东三路拓宽建设,提高其通行条件,使之成为园区次干道,道路宽度控制红线为30m。(二)供水1、高新技术园——供水量预测根据《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对园区的用地规划,采用城市用地用水指标法对园区用水量进行预测。根据规划确定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园区主要分布有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其工业用地属二类工业用地。由此预测,高新技术园区总用水量为228533m3/表8-2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用水量预测——供水水源整合通过对高新技术园区供水需求和现有供水企业供水能力的比较分析,认为现有供水企业已不能满足园区未来发展需求。为保障园区未来发展对供水需求,应对开发区乃至泰州市供水企业统筹考虑,为园区谋得充足的供水水源。根据《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泰州市沿江岸线规划有3.5公里的饮用水保护区,具备良好的取水条件。建议在此设区域供水水厂一座,水厂供水规模充分考虑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滨江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的供水需求。水厂建设根据服务区域的发展情况,分期实施,提高水厂的运行效率。水厂输水管道DN1500由高永路引至泰高路,园区供水可由泰高路供水管网多路接入,并与寺巷水厂供水管网形成联网供水,保障园区供水需求和供水安全。——供水管网整合加快建设园区给水管网铺设,使园区管网构成环状,确保供水安全。加快吴陵南路、吴洲南路、328国道,凤凰西路、永定西路、振兴路等道路的给水主干管铺设,主干管管径为DN500、DN600、DN800,在其它路上布置DN300给水管。2、滨江工业园——供水量预测根据《滨江工业园规划》对园区地块的用地规划,采用城市用地用水指标法对园区用水量进行预测。根据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园区主要分布有石化、建材、船舶、风电等产业,其工业用地属三类工业用地。由此预测,滨江工业园区总用水量为95437m3/表8-3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用水量预测——供水水源整合根据对园区的供水需求分析,现有供水企业高港自来水厂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园区未来发展需求。通过对高新技术园区和滨江工业园供水需求的统筹规划,滨江工业园供水由高永路拟建水厂的给水干管DN1500接入,并与高港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构成联网向园区供水,可满足园区供水需求,保障供水安全。——供水管网整合完善园区给水管网敷设,使园区管网构成环状,提高园区供水安全。在引江河路、江平路、滨一路、疏港路、区府路、泰镇路敷设供水主干管,管径DN800-DN500,其余道路敷设供水支管,管径为DN500-DN300。3、春兰工业园——供水量预测春兰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主要以家电生产为主,工业用地属一类工业用地。根据《春兰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用地主要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工地、市政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及绿地,各类用地总用水量为28076m3表8-4泰州经济开发区春兰工业园区用水量预测——供水水源整合近期由迎春路城市给水管网DN500接入,增强园区供水安全;远期可由南通路区域供水管网DN1000接入,保障园区供水水量和水压。——供水管网整合园区管网铺设已基本到位,近期随着园区道路的拓宽整合,做好管网维护更新;远期随着园区另一供水水源的接入,做好园区联网供水水压的合理配置。(三)排水1、污水——高新技术园①排量预测城市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污水量按相应的用水量乘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城市工业用地工业废水量可按相应用水量乘以工业废水排放系数。本规划确定生活用水折污系数为0.85,工业用水折污系数为0.7,由此预测园区污水排放总量为150783m表8-5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污水量预测②污水处理厂整合园区已设污水处理厂一处,近期处理能力为25000m3/d,远期处理能力为45000m3/d。建议已有污水处理厂扩大规模,提高处理能力,有效提高园区污水收集率。此外,由于③污水管网整合园区污水收集以周山河为界,周山河以北污水主干管布置在吴洲南路上,主干管管径为DN700、DN900,周山河以南的污水主干管布置在吴陵南路、口泰路、328国道和纬六路上,管径为DN1000-DN600。此外,增设提升泵站2处,分别位于纬六路和经二路,用以提升小区域污水,过河污水管均采用倒虹吸管的方式过河。——滨江工业园①排量预测生活用水折污系数为0.85,工业用水折污系数为0.7,由此预测园区污水排放总量为58926m3表8-6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污水量预测②污水处理厂整合加快园区滨江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工程建设,提高其处理能力,使之与园区污水处理量相匹配,同时要对滨江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提高其尾水排放标准,避免因尾水排放量增加引起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影响排放水体水质。引江河西侧工业污染较小,但若不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建议设置小规模地埋式污水处理装,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此外园内各企业必须经过与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园区污水管网。③排水管网整合园区污水收集干管基本敷设到位,但需进一步完善泰镇路北端污水主干管敷设和引江大道、疏港路、区府路等路段的支管敷设,同时加强园区污水提升泵站设置,有效提高园区污水收集率。引江河西侧区域敷设独立的污水管道,收集至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春兰工业园①排量预测生活用水折污系数为0.85,工业用水折污系数为0.7,由此预测园区污水排放总量为19562m3表8-7泰州经济开发区春兰工业园区污水量预测②污水处理厂整合加快城南第一污水处理厂近期提标改造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满足春兰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的污水处理需求。③排水管网整合园区污水管网已基本覆盖,在春兰路敷设了DN600污水管干管,其他道路下敷设了DN300-DN500污水管道。园区污水经春兰路汇集后,排入泰州市城南第一污水厂处理。2、雨水——雨水量计算开发区各园区采用统一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暴雨强度公式:(升/秒·公顷)p-设计重现期,取1年t-集水时间(分钟)取10分钟雨水量公式:Q=ψ·q·F(升/秒)Q-雨水量(升/秒)Ψ-径流系数,取0.6-0.7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F-汇水面积(公顷)——雨水管网整合切实加强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整合建设,对各园区现有道路尚未敷设雨水管道的加快增设雨水管道;对新建道路要做到管道与道路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实施。三块板的道路分两侧布置,在其他路上布置一根雨水管,各园区雨水管网布置参见相关附图。(四)供电1、高新技术园——用电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法对园区用电量进行预测,根据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园区工业用地属二类工业用地,由此估算,园区总用电负荷为813486kW。取同时系数Kt=0.7,预测本园最大用电负荷为569440.2kW,平均负荷密度为189.31千瓦/公顷。按负载率65%计算,视在功率需876061.8kVA。表8-8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用电负荷预测——供电电源整合根据开发区供电发展规划,高新技术园区将规划建设泰州变(新)、城南变、双寿变和药城变,其中泰州变(新)和药城变已投入建设,预计2009年一期工程可投入运行,届时园区供电容量可达到1046MVA,可满足园区供电需求。远期园区供电容量可达到1289MVA,为园区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供电需求空间。表8-9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近远期变电站概况——供电电网整合加快局部地段腐蚀老化线路的更新替换;部分地段增设10kV电缆回路,减轻现有供电电缆负荷;在建设变电站的同时,跟进电力电缆沟工程建设和电缆线敷设,完善园区供电网络。2、滨江工业园——用电负荷预测滨江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属三类工业用地,由此估算,园区总用电负荷为354465kW。取同时系数Kt=0.7,预测本园最大用电负荷为248125.5kW,平均负荷密度为215.76kW/ha。按负载率65%计算,视在功率需381731.5kVA。表8-10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用电负荷预测——供电电源整合建议园区内设变电站一座,设计供电容量320MVA,近期供电容量容量可为240MVA,远期达到400MVA。届时园区供电总容量达到400MVA,为园区产业发展留有供电需求空间。变电站进线由园区外五观变电站220kV高压线路引入。此外,园区计划引进热电厂,可与变电站联网对园区进行供电。因园区内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故不设10kV集中变配电所,以用户变电所为主。表8-11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近远期变电站概况——供电电网整合架空引入220kV供电线路,引至园区拟建变电站,并使拟建变电站与热电厂联网,形成区域园区联网供电框架。随着园区道路的整合建设,跟进10kV供电线路敷设和更新,完善园区供电网络。3、春兰工业园——用电负荷预测春兰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属一类工业用地,由此估算,园区总用电负荷为124336kW。取同时系数Kt=0.7,预测本园最大用电负荷为87035.2kW,平均负荷密度为184.0千瓦/公顷。按负载率65%计算,视在功率需133900.3kVA。表8-12泰州经济开发区春兰工业园区用电负荷预测——供电电源整合根据开发区供电发展规划,海陵变将增容至126MVA,建议园区建变电站一座,设计供电容量为189MVA,近期供电容量为126MVA,远期供电容量为189MVA。变电站进线由园区外白马变220kV高压线引入。表8-13泰州经济开发区春兰工业园区近远期变电站概况——供电电网整合园区内10kV供电电缆基本敷设到位,近期做好10kV电缆线路维护更新。(五)供气1、高新技术园——气源整合根据国家“西气东输”战略和建设计划,天然气泰州分输站已确定落户于高新区姜寺路南侧。预计09年10正式供气,日供气量为50~60万m3,年供气3亿m3。在天然气到达前,仍以液化气混空气作为燃气主气源,以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为补充,待天然气到达后,可将液化气混空气替换为天然气。——用气量预测根据《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园区规划居住人口18万人,居民用户耗热定额为2050kcal/人·a,天然气热值按35kcal/Nm3计。经估算,园区总用气量为4088万m3。表8-14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用气量预测——供气管网整合园区供气管网设施较薄弱,目前只有梅兰路、江洲南路、天虹路以及吴陵路的少部分地区有燃气管道,管径为De160,规划对园区供气管网进行统一考虑,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原有管道。区燃气干管布置在主要道路上,主要燃气管道连成环状网,保证供气安全,干管管径为De160-De200,在其它路上布置中压燃气支管,管径为De110-De160。管网燃气压力级制采用中、低压两级制,中压管起始压力为≤0.2MPa,末端压力为2800Pa。居民用气采用楼幢式调压与区域调压站相结合的方式,工业用气采用二级门站调压后的中压天然气通过管网输送至各工业用户,工业用气自行调压。2、滨江工业园——气源整合根据《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园区外通港路距离园区约1公里处设供气站一座,因此,园区供气气源可由此供气站提供。供气站供气能力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滨江工业园区的供气需求。——用气量预测根据《滨江工业园规划》,园区规划居住人口2万人,居民用户耗热定额为2050kcal/人·a,天然气热值按35kcal/Nm3计。经估算,园区总用气量为1440万m3。表8-15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用气量预测——供气管网整合园区内暂无供气管网,需统一规划。规划园区主要燃气管道连成环状网,干管管径为De160-De200,支管管径为De110-De160。管网燃气压力级制也采用中、低压两级制,中压管起始压力为≤0.2MPa,末端压力为2800Pa。3、春兰工业园——气源整合近期采用液化气混合空气,与城区管网相接;远期采用天然气,由城区管网向园区中压管网供气。部门用气大户规划直接由中压支管接入,由用户自行调压。——用气量预测经估算,春兰工业园区总用气量为494万m3。表8-16泰州经济开发区春兰工业园区用气量预测——供气管网整合园区已建部分已基本覆盖燃气管网,其中南通路上敷设有DN200燃气管,春晖路、春兰路和迎宾路部分路段已敷设有DN160燃气管。近期在南通路、迎宾路和春兰路上布置中压管网,满足工业用户需求。(六)供热根据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高新技术园区和滨江工业园的企业生产发展对供热具有一定依赖性,又因各园区均不属于采暖地区,因此供热仅考虑工业用热,不考虑居民集中供热。1、高新技术园——热负荷预测规划供热点除向本园区供热外,还需向南部医药工业园区供热,医药工业园区工业用地约460ha,园区工业用地1352ha,工业用地供热指标取50t/(h·km——热源整合园区已引入某热电厂项目,设计日供气能力为200t/h,预计2009年投产。该热电厂的引入可满足园区近期的供热需求,远期建议再引入一定规模的热电厂项目,形成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满足园区及医药工业园需求。——供热管网整合园内尚未敷设供热管网,需统一规划,加快实施。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近期供热管道采用低支架,枝状布置,远期布置复线主干管,保证供热稳定性,主干管设在热负荷集中区。供热管道由热电厂接出,主干管沿吴陵南路敷设,管径为φ400,其它供热管道由吴陵路接入,管径为φ273和φ219。2、滨江工业园——热负荷预测园区工业用地629ha,供热指标取30t/(h·km2),则热负荷为189t/h。——热源整合园区已引入某热电厂项目,设计日供气能力为160t/h,可满足近期园内企业生产需求,随着园区经济发展,更多企业进园落户,建议对该热电厂扩建增容,或再引入一定规模的热点厂项目,满足园区发展需求。——供热管网整合园区尚未敷设供热管网,需进行统一规划。近期供热管道采用低支架,枝状布置,远期布置复线主干管,保证供热稳定性。过道路采用衍架形式,其净高不少于6M;过河采用加强管直接拱跨式。供热主干管管径φ325,其他供热管道管径φ219~φ133。第九章产业空间布局及载体整合研究一、载体整合总体思路(一)充分整合“一区四园”格局从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整合目前开发区存在的“一区四园”,且功能混乱的问题,在提出未来产业发展思路和构建产业集群的前提下,在空间布局时打破原有零散布局特征,进行空间有效整合。(二)主动承接城市扩散功能以建成城市新区和新型工业区为目标,完善基础设施,构筑发展平台,主动接受主城区与高港区的产业、居住等扩散功能和新增功能,优化城市整体布局,推进泰州市城市化进程。(三)促进与邻近园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依据产业关联、错位发展、区域协调等原则,依托经济开发区生态空间、岸线资源、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分工协作,促进开发区与临近园区尤其是高新技术园与医药城之间的联动发展,打造与邻近园区不同的产业特色。(四)提升区域承载功能以建成城市新区和新型工业区为目标,大力实施区域功能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畅通出入交通;加快建设热电厂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管网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标准厂房,为重点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提供平台;全力申报出口加工区,构建外向型经济载体;高标准建设商务、政务、生活配套设施,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二、产业布局基础与原则产业布局是指生产要素、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产业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其中决定区域竞争力与产业布局的先天条件及核心要素为区位因素,后天可以弥补的居于第二位的是区域政策因素。现代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和聚集效益。现代产业布局既是一个市场均衡问题,又是一个区域均衡问题,实质上是成本均衡问题。无论是古典的区位理论还是现代区位理论,距离以及由距离所造成的运输费用,始终是布局问题的关注与关键所在。现实中具体区位的选择是将上述三个方面标准与区域总体发展的要求结合,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作出产业布局的最终选择。(一)布局基础1、产业分布现状是规划布局的基础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历史性与延续性。其中,产业空间布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惰性,并且相对于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需要一个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说,产业空间分布现状是新一轮产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基础,对产业功能分区产生重大影响。泰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分布较分散,形成“一区四园”的空间格局,各园区产业发展各具一定特色,这为经济开发区进行既分散又集聚的产业布局模式奠定了基础。2、开发区功能定位是规划布局的前提开发区的招商、企业入驻,必须以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为前提、指导。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决定了该地域范围的产业门类选择,而产业布局则是各产业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组合,因此,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及相应产业门类的选择是产业空间布局的前提。如前所述,泰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物流等产业,这就决定了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功能布局只能是对这些产业在空间上的落实。3、产业基本特征是规划布局的依据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基本特征,对生产要素、空间区位等因素具有不同的需求度,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在进行产业空间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条件的满足。泰州经济开发区所选择的产业的特征与对环境的影响如表10-1、10-2,对开发区进行功能分区时就必需对这些产业特征及其相互关联性进行全面考虑。表10-1产业对外部环境的需求注:“▲”表示高,“△”表示较高,“●”表示一般,“○”表示无明确倾向。表10-2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影响评价(二)布局原则1、生态优先随着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一项战略任务的确立,生态环境保护被提高到突出的战略位置,生态优先已成为各项建设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泰州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布局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合理界定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廊道,加强保护重要生态要素和生态敏感区,建设以水系、道路等要素为依托的产业功能区之间绿化隔离带,整体提升经济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承载能力;遵循产业基本布局与功能分区原则,实施工业高标准排放和污染集中治理,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型经济开发区。2、资源集约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目前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布局的重要指导原则。泰州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布局应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置换、整合原有土地,挖潜存量,最大化利用土地、岸线、资金、水电等生产性资源,做大做强产业基地;按照土地级差原则,不同区位布局产出效益不同的产业,控制部分土地用途,预留未来产业发展空间;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开发区又好又快的发展。3、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以产业集群方式存在。具体表现为专业化分工程度高,众多企业都有严格而精细的分工,短途运费下降,采购、生产与销售成本降得很低,大大提高了集群企业竞争力。在集群环境中,企业对原材料和产品市场行情、技术动态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并据此作出快速反应,加快了集聚企业间技术的传递而形成技术溢出效应。产业集群具有微观与中观结合的高效率与高效益,是产业布局实现的载体与目标,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开发区作为泰州市招商引资主要阵地和工业经济集中区,应坚持产业集群式发展,以产业分布现状为基础,以产业链、产业关联性与粘合性为原则,坚持空间集中布局,促进同类或相互关联企业集聚,形成“一区(生产集中区)一业”、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多个产业集聚区。三、产业空间布局及重点项目引导(一)布局模式选择在不同的区域和发展阶段,产业布局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一般认为产业布局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均质模式、极核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线)模式和网络模式。从“均质布局”——“极核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是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根据泰州市经济发展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及经济开发区用地分割等特征,选择“多节点网络布局模式”作为泰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布局模式。该模式是将集聚与分散有机结合的空间模式,即产业在小范围内的空间集中和大范围的空间分散,既可避免规模过大的不经济性,又可享受集聚经济效益,既可以通过单个节点的布置带动片区的发展,又可以通过众多节点的发展形成发展网络,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这一模式能够顺应泰州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建设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和城市化的一般要求,同时又为未来产业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产业总体布局根据产业集群的理论及发展模式,从土地资源、岸线资源等自然要素以及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等角度出发,遵循资源集约利用、生态优先等布局原则,综合考虑泰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分布、发展特征、发展方向与资源特色,与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从开发区整体效益出发,整合地块功能,规划提出“一心两翼三轴多片区”的产业总体布局,以此合理组织泰州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从根本上盘活土地存量,整合资源,打造“布局合理化、建设标准化、规模层次化、空间集聚化、产业特色化”的经济开发区,形成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产业集群地。——一心“一心”指以高新技术园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经济开发区的行政服务中心为节点,着重发展机电、新能源、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等产业,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体现高新技术园区的“高”和“新”。——两翼“南翼”——以滨江工业园为载体,着重发展石油化工、建材、大中型机械、大宗物流等临港产业,建设成为辐射整个泰州的外向型港口。“北翼”——春兰工业园为载体,重点作为未来泰州市城区的城市功能得以体现。——三轴“三轴”即“一心”、“两翼”之间的交通联接线,成为带动产业连绵布置发展的重要轴线。“原328国道—泰高路—通港路”公路东部连接线“济川路—经一路—引江河路”公路西部连接线“通扬运河—引江河”水运连接线。——多片区依据资源、产业基础,以及所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开发区形成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新能源和新材料、原料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物流、商贸服务等多个特色产业生产区,以及机电、传统机械、综合等现有产业提升区。(三)产业功能分区及项目引导产业功能分区的安排主要根据经济开发区内部产业布局的需要,落实产业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产业分布现状,通过分析产业的基本特征、城市的主导风向、河流流向和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别安排各类产业用地。1、石油化工暨化工新材料区——空间位置空间上主要集中在江平路以南、泰镇路以西、引江河路以北、滨一路以东的区域,用地面积约为189ha。——布局重点重点布局中海油汽“泰州一体化”项目的基础上,布置后续延伸的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化工装置。同时,滨江工业园内已有或已经开工的相关化工项目,如中海国创、华业石油、润滑生物柴油等。——重点项目引导中海油60万吨基础润滑油、300万吨常减压装置项目;依托中海油延伸下游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设想);依托中海油延伸下游精细化工一体化建设项目(设想)。2、新型机械电子产业区——空间位置船舶机械制造区:位于引江河东岸、滨一路以西、区府路以南、江一路以北之间的区域,用地面积约为94ha。精密机械制造区:精密机械制造区位于凤凰西路以南、经二路—纬一路—引江大道以西、鲍徐路以北,用地面积约71ha;工程机械制造区:工程机械制造区位于振兴路以南、引江大道以西、姜高路以北,经三路以西,用地面积约172.7ha汽车零部件生产区:扬子港以南、吴陵南路以西、纬四路以北、引江大道以东围成的区域,用地面积约108ha;新型电子信息生产区:空间上位于扬子港以南、引江大道以西、纬四路以北的区域,用地面积约108ha;化工机械生产区:位于滨江工业区的西北部,滨一路与引江河路之间的两块用地,用地面积约为80ha——布局重点重点是增加的船舶制造、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新型电子信息以及工程机械等几大新增功能区。内部重点布置一些船舶用仪表仪器、汽轮机叶片、锚链设备以及船舶钢结构等生产企业;挖掘机生产企业;以及专用汽车零部件、汽车门锁等生产企业,在区域内形成空间集聚和规模效应。——重点项目引导台湾程控加油机等商用机械生产项目;广东工程机械项目,主要生产工程机械如挖掘机、吊车;大型船用汽轮机配件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大型船用汽轮机叶片;韩国汽车零部件测试线项目;专用汽车零配件生产项目,主要生产汽车门锁、汽车内饰件等;船舶钢结构配送中心项目;韩国液晶显示器项目,重点生产液晶显示器等产品;锂电池生产研发项目;新型LED显示器件以及数码视听产品引进项目;其它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配套项目。3、原料药生产区——空间位置空间上位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最北端,通港路以北的两块用地,用地面积约为23ha。——布局重点重点布局头孢类原料药、抗肿瘤类原料药及普药原料药等生产企业,有限布置扬子江药业集团在滨江园区的原料生产基地项目。——重点项目引导扬子江药业原料药生产基地配套项目头孢类原料药、抗肿瘤类原料药及普药原料药重点生产项目4、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区——空间位置内部包括两大产业功能区,一是新能源生产区,位于周山河以南、南官河以西、纬八路以北的区域,面积约249h;二是除化工新材料以外的其它新材料生产区,位于纬八路以南、吴陵南路以西、振兴西路以北的区域,用地面积约100ha。——布局重点在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内重点布局光伏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项目,如光伏电子设备和光伏照明设备,光伏上游产业如单晶硅、多晶硅、切片、单晶硅拉棒、多晶硅铸锭的生产规模和布局进行适当控制,以及布置风力发电用底座、轮毂、变压器等关键部件生产企业;此外,在其它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内针对性引进布置关于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其它新型材料的生产企业。——重点项目引导德通电气扩建项目;泰国光伏电子后道系统组装项目;瑞典风力发电机配件项目,主要生产风力发电机变速器;风力发电用变压器、底座、轮毂引进合作项目;高分子材料引进项目;电子信息新材料引进项目。5、现代物流仓储区——空间位置空间上物流区分为两块:一是位于滨江物流园区,空间上沿长江岸线布置,在引江河西岸位于杨湾支路与杨湾路之间,在引江河东岸位于引江河路与滨江大道之间,用地面积约为106ha,另外在泰镇路东侧布置仓储功能区;一是位于高新技术园区内的西北角和西南角,沿引江河布置,用地面积约为64ha(其中广场用地面积为24ha)。——布局重点重点在滨江工业园布置港口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高新园区引江河两侧重点布置仓储用地以及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引导港口第三方物流引进项目;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项目。6、商贸服务区(含信息服务)——空间位置空间位于高新技术园区,以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为节点,沿泰高路西侧分布以及沿凤凰西路布置的商业街。此外,信息服务中心(软件园)位于凤凰西路条带状布置。——布局重点在凤凰西路商业街重点布局规模较大的餐饮项目、娱乐项目,以及各类特色专业店、专营店,形成新城的商业中心,同时在该区域沿路条带状布置软件园;在行政中心沿线重点布置各类专业市场项目以及规模较大的商务休闲项目;在软件园内布置一些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的相关企业。——重点项目引导五星级商务酒店建设项目;高档餐饮娱乐建设项目软件园整体建设项目(技术平台、信息平台等);钢材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滨江园区家具交易市场项目。7、产业提升区——空间位置产业提升区主要指的是开发区原有的相关传统产业集中区域,包括滨江和高新技术园区的部分区域。——布局及发展重点对现有产业提升区的项目保持不动,进行信息化和技术改造,可能的话对部分规模较小、有一定污染的项目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市场主导的方式进行用地置换。第十章产业发展配套支撑体系研究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开发区产业门类多,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需要公共服务体系的配套建设,以此满足于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对技术、人才、信息等各方面的需求,从而形成地区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更好地促进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一)公共研发平台依托德通电气、苏源泰事达、LG等大型骨干企业的企业技术中心,政策上予以支持鼓励科技服务型公司的创办或入驻,创建科技服务创新平台。在规划建设的创业园和软件园内组建四大行业技术中心,包括=1\*GB3①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2\*GB3②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中心、=3\*GB3③新型机械设备技术研发中心、=4\*GB3④石油化工技术研发中心,同时,还可以记住高新园区南侧的医药高新技术园的医药研发中心功能,为原料药的生产研发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技术研发中心载体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创业园内科技孵化器的整体功能,一方面提供新产品开发设计、工艺改进、产品质量检测等科技服务,另一方面承担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任务,力求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二)技术培训平台针对开发区产业发展对人才队伍的需求,项目组认为需要依托南理工泰州学院、南师大泰州学院等现有的院校资源,同时借助南京、上海等地高校以及执业学校的资源,合作共建开发区人才教育培训中心。进行各行业的一线工人培训、技术人员培训、营销人员培训和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等,其中流动性较大的一线工人培训尤为迫切,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建立专家人才库、管理人才库、技术人员人才库及企业需求库,向中小企业推荐各类技术、管理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引进专业服务。(三)信息共享平台依托软件园内各项设施,重点建设开发区产业发展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市政府与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及重点企业网站的服务体系,建立先进、高效、稳定的产业信息中心,经常发布行业内的时尚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整合已有的资源优势,根据本区实际和企业需求,建立全方位、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窗口。同时,依托软件园的优势,充分利用专家库资源,定期组织专家来区内做学术报告,将最新的技术和行业信息传送到各个企业家手上,亲临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为区内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智力保障。(四)行政服务平台组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项目报批、企业报税等服务窗口;吸收社会中介机构,组建专业咨询队伍使中心真正具备能及时提供科技、经济、人才、政策、法律、管理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利用行政服务平台的优势,制订相关特殊行业扶持发展政策,凸显政策高地,提升开发区软环境方面的吸引力。如开发区可以区降低企业入园门槛和运营成本,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用房租金减免、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门奖励返还等措施,通过良好优势的服务和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泰州经济开发区,促使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五)创业融资平台针对开发区未来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的导向,需要重点对中小企业进行培育发展,构建相对完善的创业融资平台,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在创业融资平台内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探索建立规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退出机制。政府投入种子资金,引导现有风险投资公司扩大资本规模,吸引国内外大型风险投资机构进入开发区。在中小企业培育的基础上,每年争取推荐1~2家新能源、新材料、新型机械企业在境内、外的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大胆引进国际资本,与国际财团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人才队伍建设(一)引进归国创业团队和科技人员进区创业增强全球化战略眼光,从提升优化全区新能源、机械制造、新材料、软件服务等产业人才层次的目的出发,建立归国创业团队和科技人员创业团队人才引进基金、创业扶持基金,对一些紧缺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给予政府专项津贴,对携带科技成果或重大课题到泰州经济开发区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给予资金资助;建立技术入股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科技人才的科研成果转化。同时,重点吸引国内外生产经营、现代管理和资本运作方面的人才和国际贸易和国际法律方面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到泰州经济开发区工作。(二)鼓励企业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开发区内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型机械等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内部独立的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本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能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采取内部培训、派出进修等方式,提高企业内部各类人员的专业水平;鼓励在职人员自学成才,提高学历层次,满足企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同时,由政府鼓励支持、社会中介组织,构建开发区人才培训机制,支持重点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三)建立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一是充分利用泰州市教学资源,以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积极与泰州市内开展职业教育与实习制度,调整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扩大新能源、机械电器等研发设计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使其成为开发区相关产业初中级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二是积极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办学或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人才培训制度,为开发区相关产业发展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三、环保配套保护(一)控制污染源,推进循环经济试点通过补助等形式鼓励工业企业加大对污染物的处理投入,提高其生产装置。创造开发区集中供热、供气、实现污水、垃圾和废弃物的统一处理,加快推进集中区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管网的建设,提高城镇污水的纳管率,保证开发区工业企业100%纳管集中处理。控制污染源。同时引导石化产业集群、机械设备产业集群、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等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增强资源二次利用率,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在以上工作基础上,通过开发区内的物质集成、水系统集成、能源集成、技术集成、信息集成与共享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推进开发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使区内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废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尽可能降低、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二)推广清洁生产,关停、淘汰、改造小型污染企业加强环境保护,从治理污染为主转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淘汰污染严重、能耗与物耗高的落后工艺与设备,到2015年,开发区内90%以上的企业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并通过泰州市市级达标验收;在重点企业推行ISO14000认证工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环保体系。根据规划,关停、淘汰、改造一批产业发展开发区内现有的中小型、落后工艺、污染较为严重且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冲突的企业,密切关注集中区内染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污水处理问题。同时,位于居住区附近产生严重噪声污染的企业进行整顿改造。(三)快速开展节能工作加快节能技改,完善企业的节能技术手段,在企业原有耗能基础上通过先进节能工艺推广、淘汰一批能耗大、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艺,推广再生能源的使用。可通过实行优惠政策引导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使区域企业单位能耗有所下降,从而达到清洁、环保、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全开发区内的节能管理制度,把节能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重点,完善企业节能考核办法和奖励措施,将“节能降耗增效益”形成日常考核制度,将节能降耗与职工报酬实际挂钩,强化管理确保实效。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研究一、管理保障建立符合市场运作要求的开发区管理机构,落实各园区建设实施单位,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对开发区各园内企业实行“一站式”全程服务,在管理上保障开发区规划的有序实施。整合“一区四园”空间格局,建立分管办公室。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高新技术园区和民营工业园进行合并,重点在高新技术园区和滨江工业园内设立开发区产业发展办公室,对于产业导向中的相关产业项目进行招商、制定管理办法,具体负责履行规划指导、项目的推进、结构调整、政策研究、协调服务、综合统计等管理职能,形成便捷、高效的管理体制。建设政府引导下的开放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开发区的市场体系及市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保障各功能区的健康发展。二、资金保障建立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辅的开发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金融信贷、吸引外资、政府财政支持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解决建设资金,确保各园区建设目标的实施。扩大招商吸引外部资金。政府在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要积极扩大招商引资渠道,引导外资介入。发挥泰州在资源、人才、市场、信息和良好的城市配套条件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吸引与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一致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发展规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市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政府专项扶持、鼓励资金,对目前较为薄弱的新兴产业给予扶持;政府的科技三项费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其它政府资金均向开发区内新兴发展产业倾斜。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组织开展开发区各类企业的融资洽谈活动,进一步拓展企业与金融单位的联系渠道,促进银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向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放贷款;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开发区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提供融资支持;鼓励和支持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园区重点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对重点企业的贷款担保。争取国家及省级以上各项专项资金。积极推荐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国债计划以及省级以上技术改造、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发展资金、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攻关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重点新产品等专项计划;对列入省和国家各类专项计划的项目,根据国家和省规定,由市财政安排配套贴息资金。三、政策保障制定开放区包括资源能源政策、招商政策、地域政策、工业安全政策、环境管理制度、市场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用好上级政府投资鼓励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鼓励类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积极性,充分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完善土地供应保障政策。根据各园区产业空间布局调整需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合理调整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在各园区内的符合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优先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优先办理农用地转(征)用报批手续。帮助园区重点企业搞好项目策划,对重点建设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安排供地。出台人才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建立以技术资本化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实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控股技术中心制度;鼓励国内外精密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各领域杰出人才到开发区进行研发、创业和成果转化。四、实施保障《泰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导性文件,开发区在确保与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协调衔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将其纳入到正在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去,并强力推动规划的实施。建立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建立规划实施领导体系,成立泰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指导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综合协调,形成有效的规划协调机制。本规划的执行应列入泰州经济开发区主要领导的目标考核体系中去,以发挥规划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功能和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动态管理和监督。按照规划的规划期限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动态管理和监督,定期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及时就规划调整提出政策建议,形成切实可行的规划执行机制,提高规划实施水平,促进开发区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出台实施政策。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6895.3-2024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
- 2024年起重设备出口合同模板国际标准条款3篇
- 2025标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采购合同3篇
- 2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2024年)开发合同
- 2024影视作品海外发行与版权交易合同
- 2024年股东协议:公司控制权及决策机制
- 2025年度GRC构件生产与装配技术创新合同3篇
- 2024消防工程设计与安装一体化服务合同5篇
- 职业学院固定资产购置项目方案
- 个人电动车租赁合同(2024版)一
- 动车组车辆智能运维检修尝试与应用
- 2022年0822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 机械制造企业风险分级与管控
- 鼻空肠管()课件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2-2023学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题含答案
- 家庭管理量表(FaMM)
- 公园绿化应急抢险预案总结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射频治疗
- 托福阅读讲义
- 2023届河南省洛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济源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超星尔雅学习通】《老子》《论语》今读网课章节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