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排水系统12给排水系统概述车站给排水系统3车辆段给排水系统4人防给排水系统1给排水系统概述给排水系统概述水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必需资源之一,而给排水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排水系统是车站及车辆段生产、生活和消防及人防用水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保证车站和车辆段给排水畅通,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服务。同时对车站和车辆段内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给排水系统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及车辆段给排水系统是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部分组成,如下图4-1所示。其中给水系统主要由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水消防给水系统组成,排水系统则包括污水系统、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对于不能直接排放入城市污水系统或没有城市污水系统可接入区域的,应设置污水处理装置。2车站给排水系统车站给水系统车站排水系统车站给排水系统车站由于其运营及管理的需要,因此包含了给排水专业所涉及的绝大多数系统,繁多的系统为设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地铁车站中,给排水系统较为复杂。其主要特点就是系统多、设备分散、管理复杂。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给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消防用水,人防用水的需求。车站生产用水的构成如图4-2所示,包括车站公共区域地坪等冲洗用水、车站设备用房洗涤盆用水、车站冲洗用水、空调冷冻机的循环水、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生活用水主要指车站工作人员使用的卫生间、茶水间等用水。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消防用水主要指消火栓用水。人防用水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除在平常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外,作为地下工程还兼有人防工程的特点,在战时可作为人员掩蔽的场所,在给水工程中也应考虑到相应的人防要求。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1)水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一般分布在城区,周围有完善的市政给水管网,车站给水系统采用城市自来水作为供水水源,在车站两端的风亭处,分别用两条进水管将城市自来水引进车站,并在引入管上加设电动和手动蝶阀,进水管管径为DN150~DN200mm,与城市自来水的接管点处水压要求不低于0.2MPa。手动蝶阀平时开启,两条给水引入管上的电动蝶阀及隧道两端的消防电动蝶阀由车站控制室BAS实行监控,两条引入管互为备用,进站前设置水表和水表井,每条进水管水表前设置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1)水源生产、生活和消防采用分开的直接给水方式,由城市自来水引入水管接生产、生活及消防水管。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2)进出车站的给排水管道布置①给排水管道不能穿过连续墙,宜在出入口或风井部位布置,因轨道交通车站连续墙厚度近1m,预留空洞会给结构工程带来不便。②给水管道严禁跨越通信和电器设备用房。③给水干管最低处设置泄水阀,最高处设置排气阀,排气阀一般设于设备用房端部没有吊顶的部位。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2)进出车站的给排水管道布置④给水干管穿越沉降缝处,宜设置波纹伸缩器。⑤由于生产、生活给水管一般采用塑料管材,塑料管材的线胀系数大,轨道交通车站站厅、站台层长度一般在100m以上,管线布置时要有效地减少或克服管道线性变化值。⑥地下区间给水干管的布置,当为接触轨供电时,应设在接触轨的对侧;当为架空接触网供电时,可设在隧道行车方向的任一侧,管道和消火栓的位置不得侵入设备限界。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3)用水量标准①生活给水地铁车站生活给水主要用于卫生间(公共卫生间及内部卫生间)给水、车站人员饮用水等,通常其用水定额如下:车站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定额为50L/(人·班),每小时变化系数为2.5;车站乘客的生活用水定额为6L/(人·天),每小时变化系数为1.5。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3)用水量标准②生产给水地铁车站生产给水主要包括公共区地面冲洗用水、循环冷却水补水、通风空调大小系统机房清洗用水、污废水泵房冲洗地面用水等,其用水定额如下:冲洗水量按每次3L/㎡计,每天冲洗1次,每次1h。冷却、冷冻系统补水按循环水量的2%~3%计。其余各处工艺用水点按照各专业要求配置。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3)用水量标准③消防给水地下车站的消火栓用水量按20L/s计算。地下人行通道的消火栓用水量按10L/s计算。消防按同一时间发生一次火灾计,火灾延续时间为2h。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只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每股水柱不小于5L/s。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4)生产、生活给水系统的组成我国各地地铁的发展状况及运营要求各不相同,在给水系统的设置上略有区别,但其核心系统基本一致,一般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用水设备等组成。①引入管一般将从市政给水管网上接管点引至车站室外埋地管段为引入管。给水引入管一般和消防给水引入管结合设置,一般规模的地铁车站其生产、生活给水引入管通常为DN80~DN100mm,经水表井后由风亭或者出入口等引入车站。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4)生产、生活给水系统的组成①引入管通常管径小于或等于DN50mm的采用全铜质截止阀,大于DN50mm的采用闸阀或者双偏心蝶阀,分别如下页图4-3和下页图4-4所示。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图4-3地铁车站给水管道阀门(截止阀)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图4-4地铁车站给水管道阀门(闸阀)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4)生产、生活给水系统的组成①引入管一般根据地铁公司运营的需要,通常在生产、生活给水引入管以及各用水点均设置水表计量,根据各地具体运营管理的要求不同,一般在引入管、卫生间用水管、冷冻站补水管以及冷却塔补水管等处设置远传水表,水量信息直接传至车站BAS。地铁车站普通水表如下页图4-5所示,地铁车站远传水表如下页图4-6所示。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图4-5地铁车站普通水表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图4-6地铁车站远传水表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4)生产、生活给水系统的组成②用水设备车站内部用水设备包括卫生间卫生器具、开水间开水器、各机房用水点水龙头以及车站冲洗水栓等。对于用水设备的选用与普通公共建筑类似,保证安全、卫生、节能环保,选用非接触式和节水型卫生设备,卫生洁具及其五金配件必须符合《节水型生活卫生器具标准》的要求。冲洗水栓一般设置在站台层公共区两端的冲洗水栓箱内,用于站台层地面的冲洗。地铁车站冲洗水栓结构如下页图4-7所示。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图4-7地铁车站冲洗水栓结构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5)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车站的消防给水主要供给车站及相邻区间的消防用水。消防给水系统由水源(城市自来水)、消防地栓、水泵结合器、消防水泵、管道、阀门、消火栓(喷头)、水流指示器等组成。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5)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消防给水系统的管网压力能满足消防水压、水量要求时,不另设加压系统;否则,需设消防水泵进行加压。车站的消防干管布置成环状,并与区间消防管网连接。按消防要求,车站两条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的引水管上设闸阀,水表前设室外消火栓。区间消防管端头设电动蝶阀和手动蝶阀旁路,平时电动蝶阀关闭,手动蝶阀开启2%,一旦区间发生火灾,BUS开启电动蝶阀,保证区间消防水压、水量。车站给排水系统1.车站给水系统(6)车站生产、生活给水系统的控制要求及与其他专业接口车站生产、生活水系统的显示及控制要求较少,若设置远传水表,则需要与BAS等专业配合,需要将水表的信息上传至车站BAS。通风机房、冷冻站等处冲洗装置的位置及用水量与通风等专业协调设置,便于使用。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车站排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排除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隧道结构渗漏水、事故消防废水及敞开式出入口和风亭部分的雨水等,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需要。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车站排水系统位于给排水系统的最末端,其功能为对车站内部一切污废水进行接收、汇集、排放,主要包括排水装置、收集管道、排放装置等。排水系统设备结构示意图如下页图4-8所示。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8排水系统设备结构示意图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1)排水系统分类排水系统可分为污水系统、雨水系统和废水系统。①废水系统废水包括消防废水,站厅、站台地面冲洗废水,环控机房和各类排水泵房洗涤池排水,事故排水,结构渗漏水等。②污水系统污水主要指车站内卫生间及开水间生活污水。现在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都设置了公共卫生间,所以要考虑乘客生活排水量。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1)排水系统分类③雨水系统在隧道洞口、车站露天出入口及敞开式风亭处,当雨水不能自流排除时,宜单独设置排水泵房。此外,在折返线车辆检修坑端部、出入口和局部自流排水有困难的场合需设置局部排水泵房。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2)排水量标准工作人员生活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5%计算。生产用水排水量按工艺要求确定。冲洗、消防废水量与用水量相同,结构渗漏水量为1L/(㎡·天)—上海标准。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3)车站废水排水系统以地铁站为例,地铁车站位于地下,因此车站内部的所有废水均需要经提升后排出车站,这些废水包括结构渗漏水、冲洗地面废水、消防废水、自动扶梯下基坑等低洼处的积水、电缆隧道最低点的积水等。这些废水通过地漏、管道、排水沟等汇集到车站废水泵房,经废水泵提升,其中消防废水水量最大,是决定废水泵房规模的主要因素,此外在南方等地下水丰富的地区,结构渗漏水水量也较大。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3)车站废水排水系统①车站废水系统的组成及特点车站废水系统的组成比较复杂,车站的废水排水点比较分散,在排水点的设置方面,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1.给水点周围考虑相匹配的排水点,公共区要适当设置地漏。车站冲洗地面等的排水一般通过地漏引至道床排水沟排除,除在冲洗水栓周围设置地漏外,根据各地运营管理的要求不同,在站厅层、站台层公共区等每隔30~40m沿边墙设排水地漏。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3)车站废水排水系统①车站废水系统的组成及特点2.有排水需求的设备周围设置排水点,考虑设备的排水、泄水等。车站有排水需求的设备主要集中在消防泵房、污水泵房、废水泵房、风道内通风系统表冷器、通风大小系统机房、冷冻站等。一般在其排水设备周围设置排水沟(排水沟规格由排水量确定,一般沟深不小于100mm,坡度不小于0.5‰),在排水沟终点设置地漏,利用地漏将废水引至道床排水沟并最终汇入废水泵房。当无法将废水引入废水泵房时,则设置局部小型提升泵坑。下页图4-9和下页图4-10所示分别为冷冻站内冷却泵旁的排水沟和污水泵房内污水泵旁的排水沟。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9冷冻站内冷却泵旁的排水沟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0污水泵房内污水泵旁的排水沟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3)车站废水排水系统①车站废水系统的组成及特点3.车站的局部低点应考虑适当的排水方式。车站的过轨电缆通道等处,虽然没有常规的排水要求,但由于处于车站的局部低点,因此也要考虑其积水的排除。此部分积水通常水量很小,因此不需要设置固定的排水设备,可仅考虑临时的排水设施。一般在车站的此类场所,设置700mm×700mm×700mm的集水坑,并在坑边设置电源插座,当坑内积水较多时,利用小型手提式潜水泵排至附近固定式排水点或道床排水沟。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3)车站废水排水系统①车站废水系统的组成及特点4.消防废水的排除。车站的消防废水是车站排水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车站的各处均应该为消防废水考虑适当合理的排水设施和排水出路。这些排水设施可以与常规的排水点公用,也可单独设置。5.结构渗漏水的排除。我国南方地下水较多,车站结构渗漏水水量大。设备区离壁墙内设置排水沟,沟内每隔30~40m设置排水地漏,将结构渗漏水引至道床排水沟。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3)车站废水排水系统②车站废水泵房车站废水泵房设置在车站的线路最低点,结构渗水,站厅、站台冲洗和消防废水沿线路排水沟,经横截沟排至集水池。泵房内设两台排水泵,根据液位要求分别启动使用。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3)车站废水排水系统②车站废水泵房地铁常用的废水排水泵主要有立式排水泵和潜水排水泵两种。立式排水泵电动机不浸没在水中,电动机维修方便,但其水泵尺寸较大,运输、安装不便,立式排水泵废水泵房布置如下页图4-11所示;潜水排污泵体积小,安装、运输方便,其缺点是水泵维修时需将水泵从水池中提出,维修不便。目前国内城市中,北京地铁车站废水泵房采用立式排水泵,其余城市均采用潜水排水泵。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1立式排水泵废水泵房布置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3)车站废水排水系统②车站废水泵房据地铁设计规范,废水泵站集水池的有效容积按不小于最大一台泵的15min的流量计算。一般废水池容积在15m³左右。水池内通常设置超声波或压差液位计检测水池液位,控制水泵运行,一般设置低液位报警水位、停泵水位、1泵启泵水位、2泵启泵水位、高液位报警水位,一般情况下单泵交替运行,水量大时,双泵同时运行。废水泵房内设有控制柜,一般由水泵自带,控制柜设有水泵自动/手动按钮、启泵按钮、水泵报警指示等。废水泵房废水泵控制柜面板如下页图4-12所示。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2废水泵房废水泵控制柜面板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4)车站污水排水系统地铁车站污水排水系统一般由排水设备、收集管网、污水池及污水泵房组成,其作用是将地铁内部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包括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粪便污水、盥洗污水等)收集并经提升后排至室外市政污水管网。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4)车站污水排水系统①卫生间、卫生器具及污水管道一座普通规模的车站,一般设置有公共卫生间及内部卫生间。公共卫生间通常设置在车站站台层公共区或某个出入口,主要供乘客使用,包含男卫生间、女卫生间及残疾人卫生间三个部分,具体规模由建筑等专业根据各站的客流情况进行设计。内部卫生间一般位于车站站厅层设备区的大端,主要供车站工作人员使用,其规模视各车站土建条件而定,一般不大,通常包括开水间、淋浴间等。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4)车站污水排水系统②污水泵房车站的污水泵房是车站污水排水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收集装置、提升装置以及管道附件等部分。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污水泵房形式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1.污水池+卧式污水泵。采用该形式的污水泵房的地区以北京为主,目前北京绝大多数线路均采用此种形式的污水泵房。该系统由土建污水池及卧式污水泵组成,污水泵房一般与公共区卫生间贴建,为减少污水泵房面积,污水池大部分位于卫生间下方,采用卧式泵污水泵房,其示意图如下页图4-13所示。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3采用卧式泵污水泵房示意图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4)车站污水排水系统②污水泵房2.污水池+潜水污水泵。该种形式的污水池位于污水泵房下,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流入污水池,污水池内设置两台潜水排污泵,一用一备,将污水提升至室外管网。目前除北京外,大多数城市均采用此类形式的污水泵房,其示意图如下页图4-14所示。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4采用潜水泵污水泵房示意图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4)车站污水排水系统②污水泵房3.新型污水提升装置。近些年,国内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污水收集及提升装置,有代表性的为一体化密闭提升装置和真空污水收集提升装置。目前两种污水提升装置在国内均有了初步的应用。(①)一体化密闭提升装置:一体化密闭提升装置一般为成套设备,如下页图4-15所示,主要包括密闭式集水箱、两台干式潜污泵(一用一备)、一台手动隔膜泵、液位开关、控制箱、潜水电缆、紧固件、连接件等。一体化密闭提升泵站布置如下页图4-16所示。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5一体化密闭提升装置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6一体化密闭提升泵站布置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4)车站污水排水系统②污水泵房3.新型污水提升装置
(②)真空污水收集提升装置:真空污水收集提升装置由真空机组、真空管路及卫生器具组成。真空污水收集提升装置利用真空机组在压力平衡罐及管道内形成真空,污水在室外大气压与管路真空压差的作用下,被快速地抽吸进真空管路并排至真空机组,由真空机组排放至排污地点。
下页图4-17所示为典型真空污水收集提升装置的原理,下页图4-18所示为某真空污水收集装置的外观。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7典型真空污水收集提升装置的原理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8某真空污水收集装置的外观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5)车站雨水排水系统地铁车站大部分位于地下,雨水通常不进入车站,但个别车站会有露天出入口或敞开式通风口,此部分雨水将汇入车站。车站露天出入口如下页图4-19所示,车站局部雨水排水泵站如下页图4-20所示。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19车站露天出入口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图4-20车站局部雨水排水泵站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6)车站排水系统的控制要求及与其他专业接口①污水泵房设有两台污水泵,一用一备,可自动轮换使用,二级负荷,由BAS进行监控。污水池设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污水泵设就地手动控制、就地液位自动控制及BAS远程控制。车站控制室BAS显示污水泵的启、停、故障状态信号以及污水池的水位信号(高报警水位、开泵水位、停泵水位、低报警水位)。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6)车站排水系统的控制要求及与其他专业接口②废水泵房每处废水泵房设有两台排水泵,根据液位控制启停,一级负荷,消防电源,由BAS进行监控。集水池根据需要设置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或压差式液位传感器。排水泵设就地手动控制、就地液位自动控制及BAS远程控制。车站控制室显示排水泵的启、停、故障、手/自动状态信号以及集水池的水位信号(高报警水位、第一台开泵水位、第二台开泵水位、停泵水位、低报警水位)。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6)车站排水系统的控制要求及与其他专业接口③局部排水泵房设有两台潜水排污泵,一用一备,可自动轮换使用,二级负荷,由BAS进行监控;集水池设投入式液位传感器;排水泵设就地手动控制、就地液位自动控制;车站控制室显示排水泵的启、停、故障状态信号以及集水池的水位信号(高报警水位、开泵水位、停泵水位、低报警水位)。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6)车站排水系统的控制要求及与其他专业接口④雨水泵房设有两台潜水排污泵,根据液位控制启停,二级负荷,由BAS进行监控;集水池设投入式液位传感器;排水泵设就地手动控制、就地液位自动控制;车站控制室显示排水泵的启、停、故障状态信号以及集水池的水位信号(高报警水位、开泵水位、停泵水位、低报警水位)。车站给排水系统2.车站排水系统(6)车站排水系统的控制要求及与其他专业接口⑤临时排水泵在排水泵附近设可移动的手提潜水泵,220V电源,二级负荷。3车辆段给排水系统车辆段给水系统组成及功能车辆段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车辆段给排水系统车辆段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两条管径为DN200mm的进水管分别接在城市自来水管网的不同干管上,互为备用,以保证供水安全。根据设计工艺不同,可采用水泵—水塔联合供水方式和变频变量恒压供水方式等工艺。两种方式的给水流程分别如下页图4-21和下页图4-22所示。前一种是城市自来水进入水池后,经水泵提升至水塔(水箱),再由水塔向车辆段内的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室内各用水点从室外环状管网引入。1.车辆段给水系统组成及功能图4-21车站局部雨水排水泵站图4-22变频变量恒压供水方式流程车辆段给排水系统后一种是城市自来水进入水池后,由变频变量恒压给水设备直接送至车辆段室外给水管网,室内各用水点从室外环状管网引入。为保证供水安全,无论采用哪种给水工艺,室外给水管网均采用环状。车辆段给排水系统1.车辆段给水系统组成及功能生活、生产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源、蓄水池、水泵、水塔、管道、阀门、气压罐及水龙头等设备或构筑物组成,一般采用枝状管网。其功能是满足车辆段生产、生活用水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车辆段给排水系统1.车辆段给水系统组成及功能(1)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消防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源、蓄水池、消防水箱、水泵、水塔、管道、阀门、气压罐及消火栓等设备或构筑物组成,一般采用环状管网。车辆段给水消防系统的功能是当车辆段内发生火灾时,提供满足消防要求的水量、水压。车辆段给排水系统1.车辆段给水系统组成及功能(2)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生活排水量标准应按用水量的90%~95%确定。生产用水排水量按工艺要求确定。冲洗和消防废水排水量和用水量相同。车辆段给排水系统2.车辆段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1)车辆段排水系统概况①排水量定额车辆段给排水系统2.车辆段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1)车辆段排水系统概况②含油废水及洗车的废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时,应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并尽量重复利用。③车辆段附近无城市污水排水系统时,则车辆段内的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④车辆段的生活污水,宜集中后按重力流方式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如不能按重力流方式排放,则应设污水泵站提升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系统。车辆段生活污水处理流程如下页图4-23所示。车辆段给排水系统2.车辆段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图4-23车辆段生活污水处理流程车辆段给排水系统2.车辆段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1)车辆段排水系统概况⑤室内重力流排水管道宜采用阻燃型UPVC塑料管,室外排水管宜采用塑料管或钢筋混凝土排水管。⑥车辆段的停车列检库、定修库、试车线等,当设有检修坑时应有排水设施。车辆段给排水系统2.车辆段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2)车辆段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车辆段排水系统包含车辆段污水排放系统、废水排放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采用分流制的排水方式。①污水排放系统车辆段的污水包括厕所冲洗水及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车辆段内污水处理站的调节沉淀池,经潜水泵提升至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经过厌氧、好氧、缺氧和消毒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的河涌。车辆段给排水系统2.车辆段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2)车辆段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②废水排放系统车辆段的废水包含理发、淋浴废水和餐厅、食堂、汽车维护及洗车等含油废水。理发、淋浴废水排入毛发聚集井;餐厅、食堂、汽车维护及洗车等含油废水就近排入隔油池或油水分离设备,经简单处理后统一排入沉淀池,经潜水泵提升至气浮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的河涌。典型的车辆段废水处理流程如下页图4-24所示。车辆段给排水系统2.车辆段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图4-23车辆段生活污水处理流程车辆段给排水系统2.车辆段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2)车辆段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③雨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由室外排水明沟(或埋地雨水沟)、PVC排水管、排水检查井等组成。雨水不作处理,汇集后直接排入附近河流。4人防给排水系统人防给水系统人防排水系统车辆段给排水系统1.人防给水系统(1)生活饮用水战时不考虑生活用水,只供给饮用水。根据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T50038-2005),战时人员掩蔽部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为3~6L/(人.天)。以广州地铁3号线某人防重要车站为例,饮用水标准按每人每天4L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283-2025长白猪种猪
- 2025年沈阳大车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贵阳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解析
- 单位绿化树木修剪合同范本
- 上水泥合同范本
- 冷库设备租用合同范本
- 企业收款合同范本
- 协议客户合同范本
- 公路项目总承包合同范本
- 制作样册合同范例
- 2024年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商直播》 课件 项目一 走入电商直播
- 《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解读课件
- 中药学电子版教材
- GB/T 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 卧式设备安装
- 桥梁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措施
- CFG桩施工记录表范本
- 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流转交接管理规定(清风出品)
-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
- 复旦校内办事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