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所八景行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科研实践及其贡献_第1页
行所八景行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科研实践及其贡献_第2页
行所八景行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科研实践及其贡献_第3页
行所八景行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科研实践及其贡献_第4页
行所八景行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科研实践及其贡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所八景行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科研实践及其贡献

黄炳伟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创始人。2013年是黄秉维先生诞辰百年。岁月易逝,先生驾鹤西去已经整整12年了。我们有幸常随先生左右,前后几十年之久。师生之情,雨露之恩,同事(上下级)之谊,耳提面命,不敢有忘。百年纪念,可思之情,可书之事,万千袭来,难以言表。早前,我们在编辑先生的文集《自然地理综合工作六十年》和《地理学综合研究》时虽撰写了“黄秉维与中国地理学”和“黄秉维学术思想及其实践”两文,仍感言未尽意,勉以《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90周年文集》中“中国现代地理学开拓者”为续,以先生题词“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为题,阐述先生的地理学术思想、科研实践及其贡献,但先生学海无涯,我们体会肤浅,所述难及万一,谨求指正。1黄慕维的地理学术思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流。先生认为闭关自守、画地为牢势必阻滞地理学的进步,主张从有关学科中汲取营养,掌握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规律,通观在不同客体中的相应过程以研究其发生、发展及其地域分异,从而健全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40年代,黄秉维就表示“我国幅员广大,……地理未经研究之面积,实尤甚多。吾人即此研修,宜可根据所得之客观事实,于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别有发明,别有创立,欧美之精华固可撷采,但不必囿于成说,自沮进步。”中国地理学者在地理思想与方法上应当有所发明与创新。自50年代前后他主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即为此躬身力行,直至20世纪结束,先生离世。先生从17岁起就在地理学这一园地上辛勤耕耘,立志为祖国为人类有所贡献。他始终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在地理学的领域中涉足深广,对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许多方面都有探索,成就斐然。黄秉维的地理学术思想大致可以概括表述为:(1)突出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2)强调地理学为农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服务;(3)开拓和深化地理学研究;(4)不断指引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他本人70载的研究实践大致可以归纳为:(1)中国自然区划;(2)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保持;(3)地表热量与水分平衡;(4)农业自然生产潜力;(5)华北农业与水利问题;(6)中国东部坡地的改良与利用;(7)确切估计森林的作用;(8)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对策;(9)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可以看出,先生尤其精于中国自然环境的综合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地理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他对地理学为农业服务有深刻的理解,并在研究工作中坚持实践,始终不懈。在他主持的中国自然区划中,重点为利用土地和水的事业服务,以后他专门研究自然条件和作物生产的关系,深入分析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关注华北农业和水利,提出华南坡地利用和改良等,都是与此一脉相承的。2地方地理:“中国的地理”是研究“区域”先生把握地理学的基础学科性质,突出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20世纪50年代初,他认为“一个科学研究宁可要深的,不要肤浅的,要是还站得住,肤浅的广的也好,不广的也好,都站不住,我扬弃肤浅的东西。但要深的东西又要综合,怎么综合。当时学苏联,各个专业都比较发达,我们逐步引向综合。怎么引呢?年轻人要钻研深的东西,我觉得没有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识,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搞不好。所以想来想去,我们训练人就要采取些办法,有些人化学基础比较好,有些人物理基础比较好,有些人生物基础比较好,有这些知识就好办了”。他指出“综合是地理学存在的依据,综合必须有分科的深入研究,并不能有重要的缺门。综合研究是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又在分析基础上综合”。“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如不与经济研究结合,仍不能为社会和农业出谋划策”。“地理学应该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应指向资源和环境。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已指出,地理学应当为地面区域之比较研究,地理学以研究世界事物所组成复杂体之区域差异为目的,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上区域的差异之科学,区域地理为地理学之主体。70年代后期,他提出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的综合性课题应包括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黄秉维认为现在“区域单位是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因此,需要将它们放在一起来研究,把地表的一个部分作为人类之家来研究”。从资源角度分析自然条件、评价土地类型、探讨自然生产潜力、拟订土地利用规划,以期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保持和利用;从环境角度则根据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的变化,判断其目前是否恶化以及未来恶化的可能,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为环境评价与整治、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先生指出:地理学界参与环境、资源、区域规划和国土整治等方面的工作与有关学科互相渗透,而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及综合的方法更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区域的综合研究已开始孕育重大的变革。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地理学的性质、内容、方法以及在科学中的地位均将大改旧观。可见,综合与区域的结合是地理学特有的性质。综合与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综合分析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早在编撰《中国地理》(长篇)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黄秉维就对组成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作了全国性的区划。在40年代他发表了“中国之植物区域”,具有开拓意义。黄秉维先生于1959年完成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是体现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学术思想的范例。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中,他根据自然地理原理,以部门自然区划为基础,采用地理相关法,比较研究各项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侧重于现代特征,依次表达温度、水分状况和地形条件的差别,第一次揭示出中国地域分异的自然地带性规律。他按生物气候即地带性原则,先表现水平地带性,其次反映出垂直地带性,然后再依照下垫面性质来划分。概括说明全国自然区划在实践中的用途及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60年代他对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补充和修改了原有方案,指出热量与温度的差别,明确将原来的‘热量带’改称为‘温度带’。80年代中期,他简化了区划体系,提出新的区划方案。鉴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明显地打破了温度条件分异的纬向地带性规律,他主张将青藏高原作为高级区划单元独立列出,充分反映出宏观地势因素的重要作用。中国自然界的亚热带性很发达,黄秉维对确定亚热带的范围给予了特别关注,将亚热带划分为南、中、北三个带。针对关于热带北界位置的争论,他按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柯本气候分类标准,认为不宜将热带界线北移至南岭,而且修正了原有方案,将典型的热带称为中热带,其北的过渡区域称为边缘热带。他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将区域与土地类型研究冶为一炉。以持久地维持、提高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地的自然生产潜力为目的,对自然因素进行综合论证,有利于区划工作的提高和深入。黄秉维先生的区划工作完成了一项历史性的突破,将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先生牢牢把握地理学的性质和特点,坚持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不断开拓指导地理学的综合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同时维持了地理学学科的稳定。3针对土地的治理规划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之初,先生认同竺可桢关于地理研究所为广义农业服务的主张。为农业服务是地理学基础应用学科的主要方向。强调为农业和各项建设事业服务使地理学有了立足之地,用武之所。在地理学科研实践中加强了与生产、决策部门的协作,使生产、教学、科研三大部门鼎足而立,并且长期保持一定的优势。20世纪50年代初,他参与黄土高原科学考察,并于1953年首次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方式分为水力、重力、风力和洞穴侵蚀。结合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经济规划的拟订,他编制了我国第一幅1:400万黄河中游土壤侵蚀分区图,并按照发生侵蚀的自然营力编制了水力和风力侵蚀程度图,为中国土壤侵蚀规律研究和治理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上述工作及其结论至今仍是黄河和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水利部门编制的有关规划中一直沿用黄秉维当年的分区方案和说明。80年代,他根据黄土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分析控制面上水力土壤侵蚀的因素后认为,保持面上土壤是可能的。他提出陡坡耕地退耕,减弱坡面水力侵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等对策措施。主张黄河中游保持土壤的面上措施要与增加农业产量与改善当地群众的物质生活结合起来。他认为小流域治理应遵循两个原则:一要使地力长期不下降而提高;二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率。60年代,他积极支持黄淮海平原盐水平衡观测试验研究和农业区划研究。70-80年代,他亲自主持参与了“华北农业与水利”和“中国东部(华南)坡地改良与利用”等为农业服务的重要科研实践。华北平原干旱和土壤盐渍化是农业长期低产歉收的根源。充分有效利用降水是解决和减轻干旱的基本途径。一部分灌溉农业改为旱作农业,既有利于解决灌溉用水的紧张和浪费,又有助于土壤改良,削减灌溉面积并不减少水、土中养分的投入效率,旱作农业生产和节约灌溉用水是解决原有矛盾又具两面得利的途径。他认为西北、华北节水的重要意义不亚于节能。中国东部(华南)坡地改良与利用是黄秉维先生提议并选择的课题。他提出“华南坡地改良与利用研究”方案,并亲自赴粤,组织专家修订计划,开展试验研究,还曾多次前往指导。中国东部坡地生产力低下,土壤侵蚀严重,又危及下坡和下游安全。综合考虑坡面径流、坡面水蚀、土壤保持、木本油粮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传统和非传统农业的经验,黄秉维提出采取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养分供给等措施以改良坡耕地土壤;利用坡地非耕地,凭借速生植物可以提供纸浆、木材、饲料、果品等以兴利除害;最大限度提高一面坡或小流域的持续生产力等,提高坡地的经济效率,改善民生。同时,减小对坡下及下游的危害。从全球变化角度看,坡地改良利用可以增加对大气中CO2的吸收,对于未来可以部分抵消因海平面上升而丧失的土地。此后,又在三峡库区秭归等地指导开展等高植物篱试验等后续工作,对于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山区发展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这些为农业服务的科研实践同时也体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4黄共享的地理成为国际经济走廊的核心地理学的深化研究是推动地理学科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断推动地理学深化研究是黄秉维学术思想的重要方面。为了改变传统地理学偏重于描述,无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弱点,他主张吸收数学、物理、化学的知识,建立观测、分析、实验的技术来认识自然现象的性质、动态和年龄,建立定位观测了解自然现象的时间变化,设置风洞、人工河床、水分平衡、盐分平衡试验场等模拟在自然界中的条件和过程。毫无疑问,这些方法将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他提出了地表热量水分的分布、转化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研究,化学元素在地理环境中迁移过程的研究(地球化学景观或化学地理)和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的研究(生物地理群落学)三个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从更广阔的视野看,3个方向存在着外延部分叠合的关系,可以将不同尺度的研究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之中,并将导致对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及其地域分异秩序的全面了解。近几十年来,各种国际科学计划,如国际水文十年、人与生物圈计划、地圈生物圈计划等的科学实践都提出了地表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研究的重要性。1984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向国际科学联合会提出的报告曾指出:要了解全球变化中的主要问题,必须将互相联系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综合起来,随后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主题。这与1956年黄秉维提出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的3个方向原则上是一致的。但先生的见解要早25年。实验地理研究是提高地理学研究水平的有效方法。针对国际地理学发展的趋势,黄秉维先生深入细致地勾划兰图,设计将数理化应用于地理学研究并付诸实践。1960年前后,根据开展地表自然过程研究的需要,他先后部署了沙风洞、河流地貌、径流、地理环境化学元素测定、沉积物分析、孢粉分析、碳同位素测年等实验研究;组织开展在甘肃民勤、河北德州、石家庄、栾城、山东禹城、北京等地的定位观测,倡导并亲自筹建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为同类工作开了先河。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积极支持遥感应用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从而在地理学的研究中,形成了地域考察、遥感应用和试验手段的结合,为揭示地表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探求地理系统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规律,进行空间尺度的转换,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有利于分析和综合。黄秉维先生关于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革新地理学的思想,促进了地理学研究的深化,具有开拓意义,导致了实验地理学的建立。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地理研究所以学科建立的各研究室在完成全所综合性任务的同时,在深化研究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在发展学科上都各有建树:气候研究室的辐射气候研究、小气候和农业气候研究直接参与热量、水分平衡研究。由辐射研究引向遥感应用,有助于遥感学科的诞生。气候变化研究涉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研究、研究全球变化对中国植被、森林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等工作的汇集,完成《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地理学报》主编出版了《全球气候变化国家研究-森林影响特辑》。60年代初,地理研究所在华北平原从事子牙河盐分平衡观测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地表化学元素迁移与转化的研究单位之一,后来发展为禹城试验站的建立,对华北平原盐渍化土地的改良,最终导致黄淮海平原农业项目获得巨大成就。由官厅水库死鱼事件起步的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成为国内较早进入环境保护领域的学科,且占有一席之地。化学地理研究室因地方病防治研究的出色成果,导致医学地理学的诞生。水文研究室直接参与水分循环和水平衡研究,由农田水平衡、蒸发、土壤水运动、地表径流形成等皆以实验数据为基础而成为地理研究所实验室的重要方面,并参与禹城试验站及所外若干试验站的研究工作,为水文学研究作出贡献。禹城试验站集中了农业水文、农业气象、气候、农田水利等多方面的人员,对地表水热平衡中的关键环节——蒸发,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对地下水运动、土壤水物理特性、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和大气能量传输等方面开展联合观测、联合攻关。在器测法中在国内最早使用了大型蒸渗仪和水力蒸发器,并在蒸发的实验遥感方面成果显著。地貌研究室成立流水地貌、坡地、孢粉、沉积物分析、碳14等5个实验室。流水地貌实验室开展物理模型与数学模拟相结合的实验研究,与水利部门的长期协作,开创河流地貌学与河流(泥沙)动力学相结合的新方向,河流地貌研究由河谷地貌拓展至河床地貌、流域地貌等新领域。地图研究室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地图集的编制,充分应用地理学研究成果与测绘制图部门的长期协作,地理学与测绘科学的结合相得益彰,结成牢固的学科联盟。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在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中也得到了重视。特别是以历史文献和树木年轮等代用资料为依据的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有显著的进展。在黄秉维学术思想的指引下,地理研究所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水平,并且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各阶段的特点紧密联系。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在全国地理界也得到广泛响应,影响了几代人,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地理教学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根据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各高等院校地理系相继开设相关课程,或增加了许多新教学内容。全国地理界先后开展了全国的、省区的以及特定区域和特殊目的的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地表热量水分平衡研究、化学地理和地方病研究、污染防治研究、生物地理群落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研究、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因而,地理学得到环境保护、医药卫生、水利与水土保持、农业、林业、测绘制图、气象、地震及防灾减灾、遥感、人口……各界的广泛认可。由上所述皆是遵循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即:坚持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以数理化生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武装提升地理学的研究水准,寻求为国民经济(尤其是为农业)服务发挥基础应用学科的作用,紧跟国际变化不断深化科研实践,探索新领域,从而影响地理学各分支学科与相邻相关学科间的跨界交融、相互渗透,彼此增强生命力、培养生长点、拓展新领域。充分体现地理学的亲和力。由此,在20世纪的后50年间,中国地理学有了不同寻常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作用。黄秉维先生认为“不管什么科学,分工越细,综合就越重要”。“很多工作不综合就不能解决问题,自然地理仅仅了解自然不够,还要了解社会经济”。“我们地理学显然包含自然和人文,但真正跨学科研究还没有形成。”他认为自然要素的综合,只是地理综合研究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他认为作为地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的自然地理学,尽管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但在原则上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更不能不包括人对自然界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互相脱节的偏向在世界各国都逐渐得到纠正的原因之一。但从已有的大多数工作来看,或失于太浮泛,或失于分割太细,这样的偏向并未得到根本纠正。他从来也没有忽视更深层次的综合。他早年对于经济学等有过涉猎。20世纪50年代以后,虽然没有直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他从地理学研究的矛盾出发,认为地理学家不懂得经济,就不能排除从社会角度看来显然没有意义的东西,其成果也难以适应解决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这一需要。他谈到讨论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一个计值(monetization)方法,并就此指出许多要解决的问题。可见其对综合的深刻理解和在经济学方面的造诣。在谈到陆地系统科学时,他反复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多学科研究不是综合研究,只有跨学科研究,融会贯通,才能算是综合研究。各学科工作分别进行,一般只能得出一堆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合在一起工作,开始时彼此缺乏共同语言,也只是乌合之众。不经过一定交流,仓促上阵,就不会收到众志成城的实效。他还引援R.B.Miller的观点说明跨学科工作的重要及其难点。看来,要解决好陆地系统科学的方法论问题,尚需在理论、方法、技术上做很多艰苦的工作。5黄恩维对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贡献不断指引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是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的最重要方面。这是与时俱进,推动地理学发展的根本。基于黄秉维的广博学养和敏锐洞察,才能洞微见远,审时度势把握地理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温室气体致暖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成为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而在1972年他就曾提出将温室气体致暖列入地理研究所科研计划的建议,可见其见微知著的先见。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人附议。1978年访美,又再燃起他对此问题的兴趣。此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面对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他迅即作出反应。作为地理学家,当然认为这些都是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视之为地理学的生长点,应当思考地理学如何为之服务,做出贡献。他主动,积极参与在我国开展研究工作的设计,自荐担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1984年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的文章和1989年在IGBP中国国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都是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出的公开响应。他认为我们对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影响问题“应当加以重视,认真研究分析,作周到的权衡,在没有把握的问题中寻求可以把握的东西”,并阐明中国在农林牧业和能源利用方面对于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他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目的、研究尺度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为在中国开展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地理研究所和地理学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席之地作出了贡献。20世纪90年代后,黄秉维先生考虑了国内外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与改良、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和社会上的需求,认为有必要研究适合中国情况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以50年为主要目标时间,近至10-20年,以此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他指出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等三个子系统,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本应偕同研究。他认为,(1)人类经常生活和活动主要集中在陆地上;(2)地球系统科学不纯是自然科学,包括了许多涉及社会科学的内容,需要进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而脱离人类集中居住的陆地,跨学科研究顶多只能是舍本逐末;(3)3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广泛的外延叠合,陆地子系统的研究踌躇不前,影响其他两个子系统的研究;(4)陆地子系统最复杂,研究需要较早投入较多的力量。目前情况却相反。但是,过去40多年,整个陆地上进行了很多调查、观测、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收集整理这些资料,再作一些必要的补充,可以成为一个不太差的基础。因此,他认为无论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衡量,还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都应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和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冶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为一炉。他为开展这一研究计划而积极筹措、组织实施。地球系统科学关于圈层联系、过程综合以及实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等基本内容,以及主张反复利用bottomup和topdown方法进行综合,是黄秉维地理学综合研究思想的持续和发展。黄秉维先生关于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较早在敏感的媒体得到反馈。1995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报(海外版)》刊出黄秉维的“中国陆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996年4月13日《中国环境报》发表黄秉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地理学基础——建立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设想”。1996年《地理学报》51卷第4、第5期地球系统科学专栏发表黄秉维“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I)”(编者按指出文章具有深远的导向性)。1998年在《科学》上发表“地理学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黄秉维年逾八秩,还亲自为研究生授课。其讲义收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丛书《现代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章。以“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为题,分三节。在第一节即开宗明义指出“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在第二节“理论与方法的探讨”中,提及“自然方面的综合、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等为难题。在第三节“若干领域的研究内容”中提到: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陆地系统或地球表层研究、中国土地资源与农林牧副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资源与流域管理等方面。这是黄秉维为“地球系统科学与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完整框架,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这里也留下了黄秉维地理学学术思想的清晰脉络。他以其对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渊博学识,娴熟驾驭科学的方法和能力,以综合为纲,指出了填埋界线森严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所存在鸿沟的途径。“地球系统科学”可以视为地理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目标。“地球系统科学”在学科上扩展了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为进入21世纪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为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了理论准备,为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发展铺垫了基石。无疑对当前乃至整个21世纪的地理学及相关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80高龄为研究生授课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内容,足见他对于青年一代的关爱。也是对未来一代寄予厚望。地球系统科学是地理科学的新园地,有待于新人的耕耘。6黄特维的地理学术思想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上文围绕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结合先生的科研实践,阐述先生对中国地理学的贡献。先生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近50年,又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期间,中国地理学有了不同寻常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发挥自身作用。此为其“功”。回顾先生的生平:1930年17岁,经中山大学预科学习升入地理系,师从W.Credner和W.Panzer教授。毕业前后完成南岭考察及山东海岸调查,山水间行走练就了野外工作的基本功。毕业后进前北平地质调查所,从丁文江、翁文灏编撰《中国地理》和《高中本国地理》,独立完成从事综合集成工作的尝试。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在广西宜山受聘浙江大学讲师,次年26岁升为副教授,讲授《自然地理原理》,与赵松乔、陈述彭、施雅风先生等因选修此课程结下师生之谊,后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共事,赵、陈、施都以师事,亦师亦友,合作无暇。1942年他29岁进前资源委员会工作。1949年后任职于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即新旧中国交替期间,黄秉维先生从事经济及管理工作近10年。195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至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