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实践教学的思考_第1页
关于高校实践教学的思考_第2页
关于高校实践教学的思考_第3页
关于高校实践教学的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高校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从实践教学看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地方高等教育学院应明确认识到,要培养满足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重要目标是促进产业结合,保持学校合作,向应用技术类型的高校转型。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作为地方一所本科艺术院校,转型是适应国家的教育形式,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学校产品设计专业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的全局出发,全力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文化艺术人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办学时间短,与老牌本科艺术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同类院校、职业院校面临激烈的竞争,加快学校转型是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从产品设计专业2014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中不难发现,学生设计的作品离产品生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对产品价值和功能的体现上还不够,这表现出的就是学生没有真正去企业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缺乏对市场、使用者的了解,多停留在自己的想象阶段。在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做的设计方案在进行模型制作时会因为制作工艺、材料等原因而不得不放弃最初的设计方案。由此,加强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当务之急,在以前的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力度不够,由于各方面原因多数没有落到实处。借学校转型之际,强化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运用实践教学平台,丰富大学生实践体验空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从2003年开始设置,最初是产品艺术专业方向,后升格为产品设计专业,至今已有11年,培养了8届5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学校的产品设计专业开办之初主要是借鉴其他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开辟自己的人才培养途径和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产品设计领域没有很大建树,部分学生放弃所学专业,改行从事其他职业。这不仅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地处四川绵阳,其工业经济的发展相对沿海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许多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去沿海城市就业。通过对学校2007届至2013届毕业的7届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调查得知,学生刚走出校园时很多用人单位反映他们眼高手低,创意和想法虽有,但无法表达和实施,实际上这是实践教学偏少造成的结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产品设计专业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主要表现在,一是健全了产品设计工作室,加大了工作室设施设备的投入,改善了工作室的条件,以满足基础实践教学的需要。二是建立实践实训基地,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前往合作企业实习,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制作工艺,熟悉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等。三是参加各类设计比赛,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设计方案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潜能,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完整、系统的产品设计创意。四是导师制教学。教师建立相应的设计工作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与老师一起从事与专业有关的产品设计项目,在项目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产品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虽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专业与市场对接不足,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学生实践实训场地不足,行业人员参与教学课时不足,工作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教学项目的引入不足等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于保守,教学改革不深入,往往流于表面,流于形式,要想改变这些不足,学校必须革故鼎新,站在专业前沿来思考问题,从市场入手,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和改革,以利于专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发展。三、专业与企业、市场的对接在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学校产品设计专业的转型势在必行,在原有的实践教学基础上,应该思考专业如何与企业对接、市场对接,如何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让学校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得更深入、更具成效。(一)对研究地质专家、学者的建议学校产品设计专业开设了11年,专业教师相对年轻化,对产品设计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因此,产品设计专业师资力量的充实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需要产品设计一线的设计师,也需要对产品设计行业有深入研究的资深专家、学者。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在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上接受“视觉同盟”网站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大学师资的结构,大部分是从学校来,到学校去。国外70%教设计的老师在企业中干过很多事,然后再回到大学中从事教学工作,他对企业的需求很清楚。”由此,产品设计专业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应着力加强,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产品设计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一线的设计师、工程师、管理人员来校执教,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信息和行业技能,培养学生从市场的角度、企业的角度、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设计,去学习专业。(二)高校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认识不到位,设计课程体系不健全国外对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其教育经验在国内同类设计院校中也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培养出的产品设计人员与国外培养的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操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高校引入产品设计专业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对人才的培养还相对混乱,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产品设计这个专业(有些学校叫工业设计),但形成了两级分化,有的偏重于理科,有的偏重于艺术(外观造型),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研究一些产品表面的华丽装饰或产品的内部结构,造成表里不一,对产品设计不能形成体系认识。学校的产品设计专业发展还不完善,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这个方案的制定需要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去研究产品设计的业态环境,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来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课程的开设方面亦是如此。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考虑学生的实践实训是很重要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规范性,也有利于实践实训的实施。(三)中小企业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利用企业、设计公司等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实地项目设计中来,通过对企业文化、产品市场调研、消费者信息反馈等进行合理、有效的数据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现有产品改良或创新,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全面了解产品设计程序的一个有效途径,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增强其实践能力,对学生也是一个好的锻炼过程,以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深入到企业内部,直接让学生参与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合理地选择学习的重点。目前学院与成都、绵阳等地的许多设计公司、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是教、产、研教学模式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抓手,这些合作中与产品设计专业对口的较少,很多的合作还停留在文件上。教、产、研教学模式必须有团队、有基地、有项目,形成一个教、产、研链条,让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而不是签一个合作协议而已。(四)校企共建专业的优势现在高校开设的专业比较老旧,很多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亦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如何打破这一格局,是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思考的问题。校企共建专业,无疑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开设专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同学校一起来培养人才,这样也会很好地解决学生实践实训和就业问题,使培养出的学生能直接被市场所接纳,而不是在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实践后再上岗,这样会减少一部分企业的培训资金,学校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来提高自己,学校也可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培育人才的质量,这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双赢的良好举措。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实施,但力度不够,未能达到最佳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课程安排、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践实训、就业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五)入学时的专业满意度《中国青年报》报道的一则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报告》显示,57%的大学生毕业后变动工作两次以上。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的情况看,对口的占55%,不对口的占45%。报告显示,入学专业满意度方面,24.75%对入学时的专业满意,17.53%不满意刚入学时的专业。由此可见,要想改变这一根本现状,只有从源头入手,在生源质量上把好关,这就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做起,让学生刚进入学校在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地选择专业,而不是盲目地跟风,从而导致对所选专业没有学习兴趣,毕业后难以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在学生毕业时要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严格把握好学生的毕业设计关口,让毕业设计与企业产品研发或某些科研项目等结合在一起,让毕业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商品或科研成果。四、对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展望在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中,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在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上,逐渐向正规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方向迈进但在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