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查对制度与护理会诊制度》_第1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查对制度与护理会诊制度》_第2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查对制度与护理会诊制度》_第3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查对制度与护理会诊制度》_第4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查对制度与护理会诊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03月20日查对制度查对制度(一)定义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斲、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查对制度应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斱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劢时,须双人核对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医疗器械、设斲、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二)

求查对制度具体细则1—医嘱查对打印、转抄和处理医嘱后应双人查对无误后执行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述一遍,医生确认后执行整理、转抄医嘱执行单(输液、注射、服药、其它治疗等)后须经二人查对并双签名医嘱每日查对1次,每周大查对1次查对制度具体细则2—给药查对给药前必须严格三查八对三查:用药前查、用药中查、用药后查。八对: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用药时间、用法及药品有敁期。查对制度备药时查对药品质量、批号及有效期给药时应查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用药时间、用法及药品有效期对易导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应经过双人核对;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给药时患者提出疑问,应查清后方可执行具体细则2—给药查对案例: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三大医疗事故

美国波斯顿一家肿瘤研究中心,为两位乳腺癌患者注射正常4倍量的抗癌药物环磷酰胺导致心跳骤停,其中一位丧生。该中心将两位病人作为新的治疗试验计划的患者,主治医师将治疗总量误认为一次剂量,治疗中虽然药师发现,但主治医师执意应用,导致事故发生。BetsyLehman事件医嘱开具错误案例: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三大医疗事故

1995年12月13日,美国一家医院医师为7岁患儿实施耳鼻喉科小手术进行局麻时,误将肾上腺素当成局麻药利多卡因,导致病人死亡。Benkolb事件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2013年7月,某市一家三甲医院儿科一患儿输液时,家长发现患儿所用抗生素过期,导致纠纷,家属索赔。2015年9月初,某省一家医院ICU患者家属发现患者使用的漱口液口泰过期,导致纠纷,家属索赔。护士长称是药房发出的药,到药房调查发现,该批号的口泰3

年前已经停止进入该院。医院认为护士长管理不当,发现问题推卸责任,给医院正常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管理不当,因此对该护士长进行处理。案例:用过期药事件未查对药品有效期案例:2016年用过期药案,纠纷3年仍未解决未查对药品有效期案例:2018年用过期药案,多人被处理查对制度具体细则3—输血查对采血取血与发血人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根据医嘱,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进行采血,采集者在输血申请单上记录采血时间并双签名。查对制度具体细则3—输血查对B血袋有破损、漏血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F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A标签破损、字迹不清C D血液中有明显凝块E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GH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红细胞层呈紫红色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输血查对输血前输血时输血中输血后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血液制品和输血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准确无误方可输血。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实验结果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查对。加强巡视,再次核对血袋信息与患者信息是否相符。再次核对医嘱及输血信息,将输血记录单及交叉配血报告单放在病历中。用后血袋上注明患者床号、姓名、输血结束日期及时间,放于专门的容器中保存24小时。做好输血前、中、后的护理记录,输血医嘱执行实行双签名案例:输血错误事件1988年7月,某医院外科因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血标本采集错误,导致患者术中出现溶血反应。医院花费大量经费挽救患者生命,患者获救。责任护士辞职,涉及医生扣罚3月绩效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定

义指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进行多种方式的核查,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手术查对1接手术患者时,手术室人员与病区责任护士查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其标示、术前用药、所带术中用药、病历、资料及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等,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2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实施三方核查并签名。3手术室护士查对无菌包外信息、3M标签、包内灭菌指示卡的灭菌情况及手术器械是否符合要求;查对一次性物品名称、规格、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完整;核查手术体内植入物标示内容、合格者与有效期。使用后将包外信息卡及植入物标签粘贴于《手术清点记录单》背面。4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术前与缝合前必须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双人清点纱布块、纱布垫、沙(棉)球、器械、缝针、线轴数目等;术前清点结束,巡回护士必须复述一遍,确保清点物品数目准确性。术中临时增加或减少的物品,以同样方法清点、记录。体腔关闭前、术毕,需再清点复核一次,并签字。清点物品数目不符时,如不能确认物品未留在体内,不得关闭体腔或交接班;如已确认物品未留在体内,手术者与手术护士须在《手术清点记录单》上说明并签字确认。5凡病情需要填入体内的纱布、纱条或内植物等应详细记录在《手术清点记录单》上,由手术医师确认签字,以便取出时核对。6急救药品空安瓿、输液输血容器等用后要集中放在一起,以便查对;抢救物品、器材等抢救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补充,归还原处并保持整齐清洁。7用药与输血应按要求进行查对。8术前当家属面取下假牙和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案例: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三大医疗事敀1995年2月的51岁WillieKing因糖尿病引发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须截除左下肢,因秘书在用电脑填写手术通知单时,

误将左侧输成右侧,导致误截的悲剧。WillieKing事件查对制度具体细则5—消毒供应查对回收物品时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标记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方能封包。查对制度具体细则5—消毒供应查对消毒灭菌员与质量监测员共同查对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一次性物品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出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认真查对包的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物资入库必须查对厂家批号、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查质量、查灭菌标识和日期。查对制度具体细则6—饮食查对01每日查对医嘱后,核对床号、姓名及饮食种类02对特殊治疗饮食、检查饮食、护士应查对落实03禁食患者,应在床头设醒目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原因发放治疗膳食前查对患者姓名、病区、病床号、住院号、膳食种类。因病情限制饮食的患者,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用。查对制度具体细则7—标本采集与运送查对03采集时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诊号、床号及诊断无误后方可采集。01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负责采集。02采集前:查对医嘱、检验/检查申请单、标本容器上的标签相符。04采集后:再次核对检验/检查申请单、标本容器上的信息与患者是否相符。查对制度具体细则8—医疗器械、设施设备使用查对应有设备运行正常的明显标记。使用前应查对器械、设备名称、器械、设备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0102护理会诊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会诊会诊制度规范会诊行为的制度。护理会诊凡在护理业务、技术方面存在疑难问题,本科室或本机构难以解决时,可请求他科、多科或其他医疗机构护理专家进行会诊,共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分为机构内会诊和机构外会诊。护理会诊制度会诊范围特殊的专科护理技术运用发生非本专科的严重护理并发症专科新技术、新业务、新仪器、新设备的运用疑难、重症、重大抢救患者护理会诊范围护理会诊制度会诊种类科间会诊由责任护士于我院企业微信平台审批栏内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附录1),经申请科室护士长审核,科护士长审批同意后进行科间会诊。单学科会诊时由申请科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主持,多学科会诊(患者的护理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共同讨论决定)时由科护士长主持。院内会诊特殊病历或典型病历,由申请科室护士长于我院企业微信平台审批栏内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附录1),经科护士长审核,护理部审批同意后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前往或应邀机构外会诊,应当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院外会诊①邀请院外会诊:由申请科室护士长于我院企业微信平台审批栏内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附录1),经科护士长审核,护理部确认会诊的必要性,根据情况与有关医疗机构联系,安排会诊。②应邀院外会诊:护理部收到院外会诊申请,审核同意后通知相关会诊专家出诊,会诊结束后会诊专家将填写完整的会诊记录单(附录2)提交至护理部登记备案。科内会诊需本病区内符合会诊资质人员进行患者护理会诊时,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护理组长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会诊意见在护理记录中记录,不需填写会诊单。需本病区内符合会诊资质人员进行患者护理会诊时,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护理组长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会诊意见在护理记录中记录,不需填写会诊单。护理会诊制度会诊人员①本科及以上学历;②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或取得专科护士证书。③本专业工作年限≥5年。

护理会诊人员由科室护士长选拔推荐。符合资质者填写护理会诊人员资质审核表(附录3),经护士长、科护士长审核,护理部批准同意后留护理部备案。资质要求审核流程护理会诊制度科间及院内会诊基本要求1.申请会诊需要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填写患者诊断、简要护理病史、拟解决的护理问题等,申请者掌握指征,根据情况选择普通会诊或急会诊。2.应邀科室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会诊,急会诊应当在会诊请求发出后10分钟内到位,普通会诊应当在会诊发出后24小时内完成。涉及不同院区的急会诊,会诊护士需在30分钟内到位。特殊情况下,如周末申请的会诊,最迟不超过48h;急会诊可先电话通知。3.会诊请求人员应当陪同完成会诊,会诊情况及会诊意见应当在会诊记录单上做好记录。护理会诊制度科间及院内会诊基本要求4.会诊前,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