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和au的4-2-吡啶偶氮-par络合物的方波极谱法研究_第1页
au和au的4-2-吡啶偶氮-par络合物的方波极谱法研究_第2页
au和au的4-2-吡啶偶氮-par络合物的方波极谱法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u和au的4-2-吡啶偶氮-par络合物的方波极谱法研究

0金的价态及成矿分析在金矿床,金属矿有几种形状,包括包裹金、裂缝金、晶体金和晶界金。而且,痕量金的存在形态是多元的,有主要以自然金(即固熔体)形式存在的Au(0),呈金属键,有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包括金属互化物及盐类)的价态金,还可能有进入载体矿物晶格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的价态金。如果能研究出一种新的分离方法,使在获得全量金的基础上,还能得到有关价态金的分布信息,则不但能为化探及找矿提供更多元、更充分的依据,而且对于寻找隐伏金矿,提高金异常评价水平、见矿率和金成矿理论研究,以及金矿石选冶工艺流程设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对矿物中金的存在形态研究起步较晚,但在金的价态分析及其应用方面却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但是,极谱法研究金的价态很少有报道。金离子的还原电位较正,当它与CN-及PAR等离子形成络合物后,还原电位就变得较负,在滴汞电极上有较好的还原峰。Au(Ⅲ)与PAR的络合物示波极谱法已有报道。笔者用方波极谱法研究Au(Ⅲ)和Au(Ⅰ)与PAR络合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Au(Ⅲ)和PAR络合物在-0.35和-0.42V处有两个明晰的还原峰,其中第二个还原峰的电流(Ip)与Au(Ⅲ)的质量浓度在0.50~4.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0μg/mL;Au(Ⅰ)与PAR络合物在-0.38V处有一个明晰的还原峰,峰电流(Ip)与Au(Ⅰ)的质量浓度在0.050~2.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30μg/mL。用该方法成功地分析了金矿粉处理后滤液中金的价态和含量。1实验部分1.1树脂复配、标准品溶液和测试液的配制Model384B极谱仪,美国EG&GPARC公司;Model303A工作电极。DMP-40绘图仪。353E交换树脂,核工业部冶金工业研究所合成。Au(Ⅲ)标准溶液(ρ=10μg/mL)和Au(Ⅰ)标准溶液(ρ=5μg/mL),按文献配制。pH=4.5HAc-NaAc缓冲溶液。100μg/mLPAR的乙醇溶液。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水是二次离子交换后,再经亚沸蒸馏器提纯的水。1.2标准液和样品溶液分别取5mL缓冲溶液及适量的PAR于3个25mL容量瓶中,后2个容量瓶中依次加入金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定容。取10mL转入电解池中,采用三电极系统: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在扫描电压为-0.3~-0.6V范围内进行测定。2结果与讨论2.1空白溶液中au-par和au-par的极谱图PAR和Au-PAR的方波极谱见图1。图1中的(a)、(b)和(c)分别是空白溶液、Au(Ⅲ)-PAR和Au(Ⅰ)-PAR的极谱图,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到,Au(Ⅲ)-PAR和Au(Ⅰ)-PAR的区别。2.2还原峰的选择当pH为4~5时Au(Ⅲ)和Au(Ⅰ)与PAR的络合物有良好的还原峰,当pH>5或pH<3时Au(Ⅲ)的还原峰消失,故选择pH为4.7。2.3ag-agcl参比电极ml时par的浓度实验固定Au(Ⅲ)和Au(Ⅰ)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μg/mL和1μg/mL,改变PAR的质量浓度。当PAR质量浓度大于3μg/mL时峰电流达到恒定值,但是,PAR质量浓度超过10μg/mL时PAR在Ag-AgCl参比电极上吸附较为严重,影响测定。因此,选择PAR的质量浓度为5μg/mL。2.4吸附时间的确定Au-PAR的峰电流受富集时间的影响。富集时间在25~35s之内时峰电流达到最大,当富集时间大于40s时峰电流开始下降,这说明了该反应是吸附反应。实验表明,富集时间选择30s最好。2.5峰电流下降Au-PAR峰电流与温度相关。温度在15~25℃之间时峰电流达到最大,当温度超过30℃时峰电流明显下降,在25~30℃时峰电流下降率为3%~7%。因此,实验选择温度为20℃。2.6扫描电压的选择由于PAR在-0.1~-0.3V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还原峰,把扫描电压选择在-0.3~-0.6V之间可消除它的影响。又由于Au(Ⅲ)的两个还原峰相邻较近,要求仪器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故选择频率为50Hz,脉冲高度为20mV。2.7pcnaAu(Ⅲ)的质量浓度在0.50~4.0μ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Ip(nA)=182.54ρ(μg/mL)-84.933(R=0.9994);Au(Ⅰ)的质量浓度在0.050~2.0μ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Ip(nA)=304.81ρ(μg/mL)+17.129(R=0.9996)。2.8干扰金的测定对于1μg/mL的Au(Ⅲ)和Au(Ⅰ),1000倍的K+,Na+,Ca2+,Mg2+,SCN-,NO3-,Cl-,SO42-,Sr2+;50倍的Mn2+,WO42-,Cr(Ⅲ),Al3+,Ag+,Zn2+;20倍的In(Ⅲ),As(Ⅲ),Co(Ⅱ),Ni(Ⅱ)不干扰测定。当Fe3+或Fe2+的含量大于0.1倍时,干扰金的定量分析;大于50倍时,干扰金价态的定性分析。3样品分析3.1洗脱样品将金矿粉的NaCN浸取液在353E交换树脂上吸附后,用50g/LNaSCN溶液洗脱,并取10mL洗脱液作为样品Ⅰ。在100mL三角瓶中,加入0.05g金粉、2gMnO2及20mL5%NaSCN,用1∶3H2SO4调节pH=1,电磁搅拌4h,过滤,并取滤液10mL作为样品Ⅱ。3.2还原电位auscn样品的方波极谱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两个样品的还原电位都是-0.38V,与Au(Ⅰ)的极谱图相当符合,证明它们是Au(Ⅰ)的溶液,金的存在形式是Au(SCN)2-。3.3定量分析将样品稀释10倍后进行测定,其测定结果见表1。将样品Ⅰ加入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回收率为94%~104%。4测定还原峰与检出限用方波极谱法研究Au(Ⅲ)和Au(Ⅰ)与PAR络合时,Au(Ⅲ)和PAR络合物在-0.35和-0.42V处有两个明晰的还原峰,其中第二个还原峰的电流(Ip)与Au(Ⅲ)的质量浓度在0.50~4.0μg/mL范围内呈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