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研究_第1页
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研究_第2页
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研究_第3页
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研究_第4页
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教考衔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三年间的题型变化2021年:分析论证特点,概括内容要点,谈理解,谈看法。1.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2.嵇康有诗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谈谈你对此的理解;3.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中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5.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6.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2022年:追求创新,在探究观点基础上增加了迁移运用。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2.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5.杂交水稻培育的成功有什么意义?6.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2023年:致力于“反套路”,推出各种“新花样”。1.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2.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3.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侧重点有什么不同?5.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6.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类型一: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解释现实现象【例题】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2022新高考Ⅰ卷)【能力】学生要能理解文本观点,并运用文本观点分析、评价文外材料的能力。【误区】很多同学错在没有抓住两个核心观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隔靴搔痒。【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学的“恕道”,体现了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②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进步提供思路和方法,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启示】⑴当看到题干有“结合材料”的类似要求,就要准确全面理解材料观点,不能脱离观点另起炉灶。⑵分析必须有理有据,“理”是材料观点,“据”是文外材料,而且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即有“分析”过程。⑶就这道题而言,还需要阐释句子含义和价值。【评价】1.核心素养对得准——文化传承与理解,对《论语》经典核心观点的学习,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有重要意义。2.课程目标对得准——理解多样文化,能有效考查学生是否“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3.命题导向价值高——符合“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的命题原则。类型二: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解决文本问题【启示】⑴准确定位材料,锁定关键句,知道从哪里找答案依据。如材料二第三段“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中的这一句话就非常重要。⑵4分题有“2+2”和“1+1+1+1”两种赋分,这里是第二种,四个答案分别对应四个角度——师古、师洋、解决当下问题、发挥自身长处,每点1分,有遗漏就得不到该点的分数。【评价】这道题的价值大概在两个方面——超强的反侦察能力和刻意追求的反套路倾向。符合“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的命题原则。2.区分度和效度高,考查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避免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低端考查。命题人有意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能否准确抓住和提炼有效信息的实战能力。类型三:比较异同或评价材料的观点态度【例题】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2022新高考Ⅱ卷)【能力】本题从比较角度设问,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仍然是考查学生定位获取、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误区】⑴漏掉要点,如“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是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⑵理解能力不足,如根据“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而回答“杨宪译采用‘临摹式翻译’”。【答案】①霍克思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②杨宪益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启示】⑴两个答案要点是“2+2”赋分,每个要点是“1+1”赋分,即每人的翻译追求1分,译文特点1分。⑵先分要点,后分层次,即先确定要答两个要点,再考虑每个要点答两句话,一句答追求,一句答特点,这样思考,写出来的答案既简洁又避免重复。【提醒】这种“比较”考法非常受命题人青睐,如——2022年全国乙卷诗歌鉴赏题:本诗(《白下驿饯唐少府》)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2020年浙江卷诗歌鉴赏题: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后有附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秋江送别》(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类型四:论证方面以理清思路、分析论证结构为主【例题】论证思路。(4分)(2021新高考Ⅰ卷)【能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分析各段之间或段内的逻辑关系,进而梳理论证思路的能力。【误区】⑴方法不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⑵宏观把握能力不足,不知道材料一是纵向论证思路,材料二是段内照应关系展开。⑶具体概括能力不足,如不能准确概括材料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启示】⑴即使是论证思路,也避免了“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套板表述,“无路可循”。⑵评分参考很灵活,如第①点答出“从缘由……纵向展开”得1分,第②点答出“点出……观点后”得1分,或者答出“列举……”得1分。【积累】论证结构、论证思路、论证层次、论证过程,是同一类题,都要答出文章是如何一步步论证的过程。(一)论证结构论述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但不同的文本出于论述方式的需要,又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1.并列式结构特点为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标志性词语。2.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照,通过二者的对照,突出其中一方面论述的准确性。往往一方面着墨较多,作为论述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3.层进式也称递进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先后顺序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能随便变动。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表递进的标志词语,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4.总分式各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总分式结构包括三种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或分总式,因为正文多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和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二)论证思路横:构成要素:一个层面不同角度。纵:循事物内在联系:表及里、现象到本质、因到果。反:反面着眼,向相反方向延伸。比喻、类比:运用能和论点构成类比或比喻的故事、寓言、事物展开论述。正反对比: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来论证。(三)论证特点:①中心论点的提出(直接/间接:背景、原因)②论证结构③论证方法④论证方式(先破后立/先破后立)类型五:创新突破,如和语言文字运用题放在一起考【例一】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2020新高考Ⅰ卷)【能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定位获取、整合加工信息的能力、下定义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误区】⑴下定义的格式弄错,不符合“……是……”的句式要求。⑵属概念过大或过小。⑶对概念的本质特征提取不全面。⑷本质特征排序不当,写成语序不当类病句。【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验证】①句对应下定义的格式和属概念,得1分。②③④分别从“时空结合的特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三个方面界定了该定义的本质属性,每点1分,共3分。【提醒】本题将“下定义”这种老题型与信息类文本阅读放在一题里考,有突破性意义,体现高考命题创新与守正统一的基本思路。这种突破可能还会衍生出其它新的考法,如将阅读文本的话题与作文材料的话题关联起来考,将《乡土中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信息类文本或文学作品阅读放在一题里比较……【例二】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2020新高考Ⅱ卷)【相关语段】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积累】句子作用一般看四个方面:一看句子内容(意思+观点),二看句子位置(结构+线索),三看句子运用的手法,四看句子的语言特点。【误区】⑴层次不明,如句子作用对应的四个方面相互交叉。⑵理解不透,如不能通过句子的表面意思看到深刻含意。⑶界定错误,如句子手法用的是借代,答成比喻或其它。【答案】①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与奥逊·威尔斯“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遥相呼应,既使文章结构严谨,又再一次强调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人类也不例外”,突出了文本主题。②同时,作者引用两句观点对立的名言,旨在用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观点,总结全文,使读者获得愉悦的审美阅读体验。【验证】5分题的赋分方式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