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美与人的解放_第1页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美与人的解放_第2页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美与人的解放_第3页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美与人的解放_第4页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美与人的解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美与人的解放

1844年,马克思在26岁时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黑格尔主义到革命实践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转变。这一变化的重要标志是1844年他没有正式发表《宗教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从更深层的视角看,《手稿》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方面已经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最初的、但又实实在在的轮廓。自《手稿》问世以来,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各学派以及西方学术界中产生了持续的重大的影响。撇开一些人制造的“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别有用心的“神话”对立不说,从政治、经济、哲学、美学、文艺学等角度,对其进行诠释、研究的专著,论文数不胜数。而且由于立场各异,视角不同,结论亦各异。但承认《手稿》是内涵丰富、深刻的的文本却是大家的共识。在以往的《手稿》研究中,从自然观和自然美的角度切入的较少见,甚至罕见。本文从这个视角立论,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并期望在今天生态美学的新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关于自然和自然美的思想,能受到更大的关注和研究。一、自然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P219)在这两者的关系中,承不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和实在性,承不承认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实在性,又是其中的关键。恩格斯把这一“重大的基本问题”进一步升格为“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P220)他总结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P219-220)如上所述,在1844年,马克思已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而且是实践的革命的唯物主义的转变,因此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实在性是不言而谕的。首先,《手稿》指出:“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可见,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而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P89-90)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可见,自然界是一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实实在在的感性物体。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和一切旧唯物学派的结论是一样的。但是,马克思在看到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时,却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即二者“交互作用”的新论点,即人对自然界起作用,自然界也对人起作用,这就对刚在德国古典哲学领域闹了一次革命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作了批判和匡正。费尔巴哈对黑格尔主义的抽象思辨哲学进行了大胆的根本性颠覆,以诉者感性的直观代替了青年黑格主义者的抽象思辨。从唯心主义走向了唯物主义,为此,恩格斯赞扬他“是个杰出的哲学家”。(P241)但是他只是一个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他不能克服通常的哲学的偏见,即不反对事情本身而反对唯物主义这个名词的偏见”,(P227)把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和这一世界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时特别指出,费尔巴哈在对黑格尔进行扬弃批判时,把黑格尔哲学中精华的东西也扔掉了,这集中表现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上。《手稿》在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清算时,走的是另一条路子,马克思取其“合理内核”即黑格尔的辩证法,并对其唯心主义性质作了根本的革命性的改造。于是,《手稿》中的崭新命题“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就被提出来了。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和人二者的“交互作用”,实质是承认不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马克思在他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更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P54)这可看作是对《手搞》“交互作用”的具体注解。人的本质力量从整体上看是无限丰富(虽然在具体的个体之中有差异,甚至是很大的差异)的。它包括了人的各种各样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等。马克思认为工业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自然科学通过工业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了准备。“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P89)这样,“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也就容易为人们接受了,从马克思逝世到此后的120多年中,世界自然科学也就是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更证明了这一点。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自然界对人的作用,影响又是如何的呢?一是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不致于死亡的无机的身体;二是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为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更充分的展示,提供了巨大的历史舞台;三是自然界和人的需要(生存需要,生命需要等等)也会产生对立和矛盾,限制人的无休止的甚至是贪婪的需要的满足。后来恩格斯指出的自然对人类报复的思想,其实在《手稿》中已露端倪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之一,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真正解决。以上我们对马克思自然观中的自然的客观性、实在性和自然和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即辩证关系作了说明。那么自然是怎么生成的呢?它是从来就有的吗?或者是如“创世者”们所说的是“神”创造的?马克思从历史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出发,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望无尽头的不断生成和形成的过程。认为地球构造说和自然发生说是对大地创造说和创世说的实际驳斥和致命打击。确实,亿万年来,地球(也就是自然界)经历了漫无尽头的巨大的变化和发展,由浑沌初开到生命的出现,特别在后来有了高级生命即人类的出现,它的变化和发展更达到了惊人的程度。那么,自然生成,形成的漫长过程,是有规律可循?还是无序的盲目的?或者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所说的“在这个自然界中,今天的一切都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模一样,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仍将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模一样”。(P265)1844年撰写《手稿》的马克思当然不可能像1875—1876年撰写《自然辩证法》的恩格斯那样对自然界、自然史、自然科学有那么深刻而全面的理解。而且《手稿》的重点在经济学和哲学的领域。那时的马克思只是依据来自黑格尔的并且对之进行革命性改造的辩证法,把人和人的自我意识,整个“类”即人类的历史、及之于整个自然的产生看作一个过程。一个生成的过程,无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物质都以运动为自己的基本形式,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人类历史如此,社会变化发展如此,自然界同样亦如此。关于这个话题,20世纪20年代,匈牙利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契,曾点名批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声称没有什么关于自然界的客观辩证法,有的只是关于人和人类历史的主观辩证法。到了后来,卢卡契曾为此自我批评,承认其犯了年青学徒期的幼稚和错误。最后,关于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的“自然主义”。马克思在《手稿》的《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章中,第一次谈到了他对共产主义的看法或者也可说是他最早为共产主义下的定义: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P81)众所周知,费尔巴哈一直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马克思在《手稿》中也确实借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些语言,如类、类本质等。正如马克思也借用了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些语言,如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等一样。但你能说这些语言的含意还和费尔巴哈、黑格尔使用时一样吗?这里的自然主义当然已不是唯物主义的别称,而是指人和自然矛盾对立的消解,人道主义的人已不是费尔巴哈感性的人而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了。至于黑格尔的人的抽象性和思辨性,也自然完全颠倒过来,恢复了人的感性和社会的现实性(有产者、无产者、土地所有者、农民等等)的人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最早论述,当然还含有思辨的和乌托邦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包含着卓绝的真理因素,如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和谐等等。综上所述,可以把马克思的自然观归结为: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实在性,指出人和自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自然又对人产生影响和制约;第三,马克思还认为自然是一个不断运动,不断生成的过程;第四,特别可贵的,远在一百六十多年前,他就提出了人和自然相互和谐的命题。二、西方自然美的演变历程,对我国美是客观存尽管伟大的古代希腊哲学家曾经创立了这样唯物而辩证的观点,即“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P271)但这只是一种“天才的直觉”。随着罗马帝国灭亡后整个欧洲进入神学统治的一千多年中,这种自然观的优秀传统中断了。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才提出了“一般自然历史和天体理论”,指出地球和整个太阳系是显现在时间进程中所形成的某种东西。但他的不可知论又使自己陷入了二元论的泥淖而不可拔。紧接着的黑格尔还倒退了一步,他心目中的自然不过是其臆想中的最高的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的外化,是精神发展的低级阶段,据此,他不承认自然有美,即使有美,也是低级的美。尽管这时,欧洲浪漫主义诗派的某些代表人物如拜伦等,已开始在自己的诗歌中讴歌自然之美。与西方的传统截然相反,古代中国的自然观及对自然美的认识,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先秦时代的老庄哲学就有“天地有大美”、“大美无言”等命题。公元3—4世纪的魏晋时代,自然山水和田园之美出现于诗人和画家的笔下。随着山水田园诗派和画派的出现和确立,这个优秀传统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薪火相传延续不断。19世纪的马克思当然无法了解远在东方的古代中国的美学传统。他的《手稿》所要研究的也不是专门的美学问题,他只是在谈到私有制使人性、人的类本质产生异化时才谈及主体的审美感觉,并以穷人和矿物商人对美景的感悟为例证加以说明。他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因此,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P87-88)这是一段常被人们称道和引用的话,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1.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出发,道出了自然美的客观性和实在性的本质。但这种自然事物的美,又只是作为美的潜在形态深藏在自然物中。这种美的潜在形态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根据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自然生成”的思想,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出:自然美的生成也是以往全部自然史的产物。它不断形成、生成、运动、乃至消亡。因此,它的千变万化,乃是自然美的又一特征。3.只有当自然美的潜在形态和人的审美感觉相联系时,人的审美本质对象化于自然美的潜在形态时,自然美的美感才会在审体主体的心中油然而生。4.不同的主体,其审美感觉又是有差别的,有时不仅是丰富性的大小程度,还可能是审美感觉有无的问题。5.因此,人性的全面复归,人的本质全面复归是必要的,而这种全面的人性和人的全面本质,当然就包含了人的审美感觉、审美本质。“美是难的”。古希腊哲人如是说。按照这一逻辑命题,自然美更是难的。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曾掀起了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中,自然美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按其总观点,可分为客观派、主观派、实践派等派别。客观派坚持美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因此,自然美亦即存在自然物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派则认为美在心中,美只是主体心中的一种感受,自然物的美亦如是。实践派根据《手稿》中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命题,认为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都只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客观派则反诘说,很多自然之美,如日月星辰、河岳山川,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特定的时间内所无法达到的。但它们却依然是美的,你怎么解释?实践派于是碰到了难题。这场讨论持续了几年,虽然没有什么统一的结论,但由于大家都自认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因此马克思的《手稿》获得了普及。这也是这场讨论的一个重要结果。三、审美感受的生成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在地球上诞生,就已存在。只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古代中国人谓之“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才变得复杂起来。到了近现代,人类工业化的进程,更是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高速度,向自然界贪婪地索取自己永不满足的一切。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也就开始了。马克思在《手稿》中敏锐地感到这种端倪,指出了人和自然的对立矛盾必须消除,以达到人和自然的统一。稍后的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中更是向人类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