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题库_第1页
隧道工程题库_第2页
隧道工程题库_第3页
隧道工程题库_第4页
隧道工程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工程题库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

)。

A.50m

B.100m

C.150m

D.200m

2.浇筑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时,方可拆除内外支模拱架。

A.7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D.100%

3.某隧道长1205m,按隧道长度划分应属于(

)。(查新技术标准核对)

A.短隧道

B.中隧道

C.长隧道

D.特长隧道

4.为防止二次衬砌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

)。

A.5℃

B.10℃

C.15℃

D.20℃

5.洞内水准点每公里应埋设(

)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洞口开挖土石方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放线,应采用(

)。

A.自下而上逐段开挖

B.自上而下逐段开挖

C.掏底开挖

D.上下重叠开挖

7.明洞衬砌施工采用跳槽边墙浇筑拱圈时应加强对(

)的处理。

A.拱顶下沉

B.边墙

C.拱脚的基底D.仰拱

8.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严禁采用(

)开挖。

A.全断面

B.单侧壁导坑C.多台阶

D.留核心土

9.隧道挑顶作业宜(

)。

A.先挖后护

B.先护后挖

C.边挖边护

D.只护不挖

10.当隧道塌方很大,塌渣体完全堵死洞身时宜采取(

)。

A.先挖后护

B.先护后挖

C.边挖边护

D.只护不挖

11.在交工验收时隧道洞身开挖分项工程评分中有一项低于85分,而加权平均分大于85分,该洞身开挖分部工程可评定为(

)。

A.优异

B.优良

C.合格

D.精品

12.隧道完成后净高和净总宽应为(

),否则将被扣分。

A.设计值±lOmm

B.设计值±15mm

C.设计值±20mm

D.不小于设计值

13.路线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的街接处水平偏位应小于(

),否则将被扣分。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14.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关系是(

)。

A.上下级关系B.委托与被委托关系C.监督与被监督关系D.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15.规范规定,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应按(

)的频率对承包人的工程独立进行抽样试验。

A.5%-10%

B.10%-15%

C.10%-20%

D.15%-30%

16.按岩石强度,饱和抗压极限强度为8MPa的围岩可称为:(

)。

A.极软岩

B.软质岩

C.中硬岩

D.硬质岩

17.层状围岩层厚在0.1-0.2m之间,按层厚划分可称其岩层厚度为:(

)。

A.薄层

B.中层

C.厚层

D.巨厚层

18.杆体直径大于(

)的锚杆,在安装时应采取使杆体居中的构造措施。

A.18mm

B.22mm

C.28mm

D.32mm

19.3000m以内的隧道,贯通时中线在贯通面的贯通极限误差应为(

)。

A.横向误差小于±150mm,高程误差小于±70mm

B.横向误差小于±100mm,高程误差小于±50mm

C.横向误差小于±150mm,高程误差小于±50mm

D.横向误差小于±100mm,高程误差小于±70mm

20.任意断面掘进机开挖适用于极限强度小于(

)的围岩。

A.10MPa

B.20MPa

C.30MPa

D.40MPa

21.隧道通常是指用作(

)的工程建筑物。

A.岩层中

B.土层中

C.山体中

D.地下通道

22。按地质条件不同,隧道一般可分为(

)两大类。

A.岩石隧道、软土隧道

B.水底隧道、城市道路隧道

C.山岭隧道、海峡隧道

D.公路隧道、铁路隧道

23.浅埋隧道的施工方法一般采用(

)施工。

A.矿山法

B.新奥法

C.明挖法

D.盾构法

24.隧道通常是由(

)组成。

A.洞身衬砌和洞门B.主体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C.墙身和拱圈D.墙身、拱圈和抑拱

25.盾构法是指用(

)掘进并使用装配式机械构筑隧道的一种方法。

A.明挖法

B.台阶法

C.暗挖法

D.矿山法

26.隧道的主体建筑物包括(

)。

A.洞身衬砌和照明、通风

B.洞身衬砌和照明、安全设备

C.洞身衬砌和洞门

D.洞身衬砌和照明、排水设施

27.盾构法最适于在(

)中修建隧道。

A.松软含水地层

B.硬岩地层

C.破碎岩层

D.完整岩层

28.隧道的附属建筑物包括通风、防排水、安全设备等,其作用是:(

)。

A.确保行车安全、舒适

B.保持洞内能见度和清洁空气

C.保持洞内路面干燥

D.防止隧道渗水和行车舒适

29.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当开挖面围岩稳定时,其施工顺序是(

)。

A.开挖-初期支护-施工量测-防水层施工-二次衬砌

B.开挖-施工量测-防水层施工-二次衬砌

C.开挖-施工量测-初期支护-防水层施工-二次衬砌

D.开挖-初期支护-防水层施工-施工量测-二次衬砌

30.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应在(

)进行。

A.围岩和初期变形基本稳定后

B.喷射混凝土达到龄期后

C.围岩和锚杆支护施工后马上

D.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

31.洞内施工测量,洞内导线应根据(

)向洞内作引伸测量。

A.路中线投点

B.洞口投点

C.引道中心线投点

D.洞外投点

32.当围岩稳定性较好,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时,施工顺序为先挖上部弧形断面,然后开挖下部分,上部弧形断面高一般为(

)。

A.1.0-2.Om

B.2.0-4.Om

C.2.0-3.Om

D.1.0-3.Om

33.全断面开挖法施工,一般适用(

)围岩施工。

A.Ⅱ、Ⅲ类

B.V、Ⅵ类

C.Ⅲ、V类

D.Ⅰ、Ⅲ类

34.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

)衡量。

A.最大误差

B.最小误差

C.中误差

D.贯通误差

35.流沙地段隧道施工,隧道结构应采用有(

)的封闭式衬砌。

A.锚喷混凝土B.先拱后墙

C.先墙后拱

D.抑拱

36.初期支护属于柔性支护,与围岩共同工作并(

)。

A、不允许有限制的变形B.不允许有变形C.允许有限制的变形D.允许有较大的变形

37.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

)。

A.80m

B.60m

C.90m

D.50m

38.隧道测量的精度、极限误差、影响值、高差不符值均应符合(

)的规定。

A.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B.公路勘测规范

C.公路隧道勘测规程

D.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39.模筑混凝土衬砌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脚以上1m范围内的超挖,应采用的填充材料为()。

A、同强度混凝土

B.浆砌片石

C.透水性填料

D.片石混凝土

40.初期支护的水泥砂浆锚杆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

)。

A、设计长度

B.设计长度的90%

C.设计长度的98%

D.设计长度的95%

41.二次衬砌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公路质量验评标准》规定,任一延长米的隧道面积中,蜂窝麻面面积和深度分别不超过(

)。

A.3%、5mm

B.3%、lOmm

C.5%、10mm

D.5%、15mm

42.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将围岩分为(

)。

A.4类

B.6类

C.5类

O.3类

43.Ⅲ类围岩其硬质岩石的饱和抗压极限强度(

)。

A.Rb>30MPaB.Rb>40MPa

C.Rb>50MPa

D.Rb>60MPa

44.围岩分类中采用了“遇水降级”的经验方法,对V类硬质岩石(

)。

A.可升一级

B.可降一级

C.可降二级

D.可不降级

45.在描述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的分类指标中,对于层状岩样“中层”是指

(

)。

A、厚度=0.1-0.5m

B.厚度=0.6-1.Om

C.厚度=1.0-1.5m

D.厚度=1.5-2.Om

46.影响围岩完整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下水作用

B.节理发育程度

C.地质构造作用

D.岩层厚度

47.评价围岩完整性的定量指标为(

)。

A.层间结合好坏

B.地下水多少

C.岩层厚度

D.节理发育程度

48.位于断裂破碎带内,节理很发育;岩体破碎呈碎石、角砾状,有的甚至呈粉末、土状,则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的等级划分为(

)。

A.较重

B.严重

C.轻微

D.很严重

49.节理或裂隙(1-2组)规则,为原生型或构造型,多数间距1m以上,多为密闭;岩体成巨块状,则围岩节理发育程度的等级划分为(

)。

A.节理较发育

B.节理不发育

C.节理发育

D.节理很发育

50.污浊空气经由隧道上部抽出洞外,新鲜空气由下部压人隧道,再经风管到下道坑工作面,是隧道机械通风中的(

)。

A.抽出或风管通风B.压力或风管通风C.混合式风管通风

D.高差式风管通风

51.在有平行导坑的情况下,通过最前面的横洞使正洞和平行导坑组成一个风流循环系统,在平行导坑洞口附近安装通风机,将污浊空气由平行导坑抽出,新鲜空气由正洞流入,是隧道机械通风中(

)。

A.风管式通风

B.巷道式通风

C.风墙式通风

D.横洞式通风

52.隧道施工时,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岩尘,资料表明凿岩、爆破、出渣所产生的岩尘量分别约占洞内空气中含尘量的(

)。

A.90%、5%、5%B.85%、10%、5%C.80%、10%、10%D.80%、15%、5%

53.隧道在软卧层地段施工时,为防止塌方,在可能塌方的不良地段采取(

)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快衬砌等措施。

A.不

B.先

C.后

D.要

54.侧壁导坑法施工适用于(

)类围岩土质道路隧道。

A.Ⅲ、Ⅳ

B.Ⅰ、Ⅱ

c.Ⅲ、V

D.V、Ⅵ

55.隧道竣工测量时,洞内水准点每(

)应埋设一个,并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

A、200m

B、500m

C、1000m

D、1500m

56.隧道在流沙地段施工时,施工需采用(

)密闭支撑、边挖边封的方法。

A.后护先挖

B.边护边挖

C.先护后挖

D.不护只挖

57.节理(裂隙)2-3组、呈文形、较规则、以构造形为主、多数间距大于0.4m、多为密闭、部分微张、少有充填物、岩体被切割呈大块状,这样的节理状态等级应定为(

)。

A.节理不发育

B.节理较发育

C.节理发育

D.节理很发育

58.围岩地质构造变动较大,位于断裂层(

)或褶曲四的邻近地段,可有小断层;节理较发育,这样的围岩条件可称为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

A、轻微

B.较重

C.严重

D.很严重

59.隧道内止水注浆用水玻璃的浓度指标是(

)。

A.玻美度

B.黏度

C.黏稠度

D.不透明度

60.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块大小为(

)。

A.5cm×5cmB.10cm×10cmC.15cm×15cmD.7cm×10cm

61、新奥法是(

)。

A.一种施工方法

B.施工原则

C.矿山法

D.全断面施工法

62、选择施工方法应根据(

)。

A.隧道长度

B.工期要求

C.地质条件

D.安全生产

63、当洞口可能出现偏压时,应采取措施(

)。

A.地表锚杆

B.喷射混凝i

C.平衡压重填土D.深基桩

64、在Ⅳ-Ⅵ类围岩条件下,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

)。

A.3车道隧道

B.2车道隧道

C.2车道隧道的停车带

D.跨长大于20m的隧道

65、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布置的周边眼间距误差不得大于(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66、喷射混凝土材料计量,一般应以质量计算,其允许误差为:砂与石料各为(

)。

A.5%

B.3%

C.2%

D.8%

67、进行地表沉降量测的是(

)。

A.覆盖层厚度小于20m的隧道

B.位于Ⅲ—I类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

C.隧道的洞口段

D.位于Ⅰ-Ⅱ类围岩中的隧道

68、汽车专用公路隧道对防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为(

)。

A.拱部边墙不滴水

B.路面不冒水、不积水

C.设备箱洞处不渗水

D.隧道拱部、墙部、路面、设备洞、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均不渗水

69、隧道控制测量的最大误差(即先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

)。

A.一倍

B.两倍

C.三倍

D.四倍

70、明洞浇筑拱圈混凝土的拆模强度的低限为(

)。

A.设计强度70%B.设计强度80%

C.设计强度60%D.设计强度90%

71、岩石隧道开挖中辅助眼的爆破方式为(

)。

A.预裂爆破

B.齐发爆破

C.光面爆破

D.微差爆破

72、光面爆破中炮眼的起爆顺序为(

)。

A.周边眼1,掏槽眼2,辅助眼3

B.掏槽眼1,辅助眼2,周边眼3

C.掏槽眼1,周边眼2,辅助眼3

D.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同时起爆

73、公路隧道围岩分类中的Ⅳ类围岩硬质岩石,其饱和抗压极限强度为(

)。

A.Rb≥60MPa

B.Rb≥30MPa

C.Rb≈30MPa

D.Rb=5~30MPa

74、模板放样时,为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允许将衬砌轮廓线扩大(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75、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标准是以(

)。

A.岩石的综合物理指标为基础

B.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基础

C.地质勘察手段相联系

D.坑道稳定状态为基础

76、设置仰拱的隧道,路面下应回填以(

)。

A.天然砂砾

B.粗砂

C.浆砌片石或贫混凝土

D.稳定土

77、公路隧道洞门内行车道路面宜采用(

)。

A.沥青混凝土

B.沥青碎石

C.水泥混凝土

D.沥青贯入式

78、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理论基础是(

)。

A.充分发挥喷锚支护的作用

B.充分发挥二次衬砌的作用

C.充分发挥岩体的自承能力

D.岩体的平衡拱作用

79、长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

)进行校核。

A.基准点

B.水准点

C.基准点和水准点

D.后视点

80、洞口开挖土石方进洞前应尽早完成(

)。

A.仰坡开挖

B.边坡开挖

C.洞门墙砌筑

D.洞口排水系统

81、明洞衬砌施工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复测(

),衬砌不得侵入设计轮廓线。

A.中线

B.高程

C.中线和高程

D.仰坡坡率

82、全断面开挖法不适用于(

)车道隧道和停车带区段开挖。

A.2

B.3

C.1.5

D.1

83、台阶法适用于(

)类较软或节理发育的围岩的隧道开挖。

A.Ⅰ

B。Ⅱ-Ⅳ

C.V

D.Ⅵ

84、爆破开挖一次进尺应根据围岩条件确定,开挖软弱围岩时应控制在(

)之内。

A.1m之内

B.1-2m之内C.2m之内

D.2-3m

85、锚杆安装作业应在(

)及时进行。

A.初喷混凝土前B.初喷混凝土后

C.架设钢架之前

D.架设钢架之后

86、喷射混凝土、砂浆所用水泥强度不得低于(

)级。

A.32..5

B。42.5

C.52.5

D.特种水泥

87、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应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锚喷厚度不得小于()m。

A.5

B.6

C.8

D.4-6

88、公路隧道按其长度分类可分为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特长隧道,中隧道长度为()

A.L≤250

B.1000>L>250

C.3000≥L≥1000

D.L>3000

89、对明洞衬砌施工,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浇筑混凝土前应复测中线的高程,衬砌时不得侵入设计轮廓线

B.浇筑拱圈混凝土,其强度达到2.0MPa,就可拆除模板

C.明洞拱背回填可先填一边,夯实后再填另一边夯实

D.明洞拱背回填不需作黏土隔水层

90、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边墙马口开挖应(

)。

A.左右边墙马口应同时开挖

B.同一侧的马口宜跳段开挖

C.左、右边墙马口应交错开挖,不得对开

D.先开马口,应开在边墙围岩较破碎的区段,且长度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8m,并且及时施工作边墙衬砌

91、锚杆做拔力试验检查的频率(

)。

A.按锚杆数1%做拔力试验

B.不小于3根做拔力试验

C.同时满足A和B条件

D.满足A或B条件

92、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下列叙述正确有(

)。

A.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空隙,由于对隧道结构影响不大,为了节约成本可不填

B.泵混凝土浇筑二衬时,可先从一边浇筑完成后再浇筑另一边

C.二次衬砌施工完后再施工隧道仰拱

D.二次衬砌施工前应仔细检查已铺设的防水层有无破损,并同时清除防水层表面粉尘

93、某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支撑+双层钢筋网+系统锚杆支护体系,下列施工方法正确(

)。

A.架立格栅钢支撑挂好双层钢筋网再喷射混凝土

B.架立格栅钢支撑挂第一层钢筋喷射混凝土再挂第二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C.不论喷射混凝土多厚,一次就喷射够厚度

D.喷射混凝土应分段、分部、分块,按先拱后墙,自上而下地进行喷射

94、隧道通过松散地层施工,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时常用的手段(

)。

A.先挖后护

B.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

C.强爆破,弱支护

D.全断面开挖

95、下列叙述错误有(

)。

A.断层构造方面与隧道轴线的组合关系只有正交和斜交

B.隧道施工遇到断层一般先探明断层地质情况后再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C.隧道穿过断层地段,施工难度取决于断层的性质、破碎带的宽度、填充物、含水性和断层活动性等因素

D.通过断层带的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距离宜尽量缩短,并尽快地使全断面衬砌封闭,以减少岩层的暴露、松动和地压增大

96、隧道贯通后,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

)地段调整。

A.60m

B.80m

C.100m

D.120m

97、隧道施工是指修建(

)。

A、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

B、地下洞室及巷道;C、躲避洞;

D、地下交通工程。

98、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放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

)。

A、左、右开挖

B、分步开挖

C、上下开挖

D、中间开挖

99、隧道明洞施工当具备相应的机具条件时可采用()。

A.边墙法

B.拱墙整体灌筑

100、加强对地表下沉、拱部下沉的量测及反馈,以指导施工.量测频率宜为深埋段的(

)。

A.3倍

B.2倍

C.1倍

D.四倍

101、锚杆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

)。

A.1倍洞跨

B.0.5倍洞跨

C.2倍洞跨

D.4倍洞跨

102、全断面法适用于V1—IV类围岩,该法可采用深孔爆破,其深度可取(

)。

A.1—2米

B.2—4米

C.3—3.5米

D.4—6米

103、当衬砌采用先拱后墙施工时,拱圈混凝土达到仪器强度70%之后方可进行(

)。

A.拱脚

B.下部断面的开挖

C.边墙

104、仰拱施工应当结合拱墙施工抓紧进行,(

)。

A、使结构尽快封闭

B、浇筑仰拱混凝土

105、二次衬砌混凝土其强度达到2.5mpa时(A)。

A.方可拆模

B.继续浇筑

C.不能拆模

106、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应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初喷厚度不得小于()cm。

A、5;

B、6;

C、8;

D、4-6。

107、检查曲线隧道宽度时,每()用尺量1个断面宽度。

A.50cm

B.40cm

C.30cm

D.20cm

108、岩体的初始应力指两个方面,一个是自重应力,另一个是()。

A.构造应力

B.地下水压力

C.膨胀围岩压力

D.松动压力

109、对隧道总体外观鉴定的要求是()。

A.隧道偏位允许偏差20cm

B.美观大方

C.边坡、仰坡符合设计值

D.洞内没有渗漏水现象

110、洞口的边坡、仰坡用()检查。

A.直尺

B.坡度板

C.三角板

D.断面仪

111、将围岩体和支护视作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其主要的承载单元是()。

A.喷层

B.锚杆

C、岩体

D.钢筋网

112、新奥法施工中有别于传统施工方法的最主要的一个环节是()。

A.喷混凝土

B.施工监测

C.打锚杆

D.立钢拱架

113、隧道净空包括()、通风及其他所需的断面积。

A.照明

B.消防

C.监控

D.建筑限界

114、当洞门的山体有滚落碎石块可能时,一般(),以减少对仰坡、边坡的扰动,确保落石不滚到行车道上。

A.砌挡土墙

B.架防护网

C.接长明洞

D.刷坡清方

115、洞口场地平面总布置图,包括施工和()场地、弃渣场及便道等平面位置及面积。

A.地质

B.供水

C.生活

D.办公

116、劳动组织计划主要是根据进度和(),就洞内外各项工程、各时期所需劳动力进行安排。

A.资金

B.投资额

C.人员数量

D.工程数量

117、施工技术措施制定中要针对施工中易发生的()、安全、进度等问题提出具体措施。

A.技术

B.工程质量

C.劳动保护

D.纠纷

118、各阶段或单位工程计划完成的工程量及投资额应与承包人的()和人力实际状况相匹配。

A.施工经验

B.技术水平

C.设备

D.施工力量

119、对特长隧道施工宜用的导向设备有()。

A.经纬仪

B.激光定向仪

C.全站仪

D.地质罗盘

120、为使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宜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并定期()。

A.修改

B.设立

C.复核

D.观测

121、测量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作(),保证仪器工具的技术状态符合使用要求。

A.观测

B.检校

C.修正

D.丈量

122、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但不宜大于10m。

A.断面仪

B.水准仪

C.经纬仪

D.地质罗盘

123、洞外水准点、中线点应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等定期进行复核。

A.施工进度

B.长度

C.围岩情况

D.施工方法

124、洞口支挡工程应()完成。

A.在雨季之前B.在土石方开挖之后C.在土石方开挖之前D.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

125、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

A.地下水压力

B.土压力

C.偏压

D.变形压力

126、明洞边墙基础应()。

A.用片石混凝土砌成

B.用贫混凝土浇筑而成

C.用与边墙同级混凝土一次浇筑而成

D.用C20混凝土浇筑而成

127、明洞与暗洞衔接施工宜用()。

A.先拱后墙法

B.先墙后拱法

C.跳槽挖井法

D.墙拱交替法

128、浇筑明洞基础时,需先排除坑内积水,这主要是为了()。

A.地基达到承载力设计要求

B.考虑明洞墙基的抗滑力

C.保证明洞基础混凝土应有的强度

D.其他原因

129、明洞基础施工主要本着()的原则。

A.先难后易

B.先易后难

C.先内后外

D.先硬后软

130、护面墙的平整度每20m用()检查5处。

A.坡度板

B.水准仪

C.皮尺

D.2m直尺

131、对截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要求的允许偏差为()。

A.+50mm

B.+100mm

C.不小于设计值

D.不大于设计值

132、周边眼的抵抗线应()周边眼间距。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以上答案均可

133、掏槽中空孔的装药结构是()。

A.与掏槽孔相同

B.与辅助孔相同

C.不装药

D.与周边孔相同

134、岩石越硬,装药不耦合系数()。

A.越大

B.越小

C.随炮眼直径而变

D.随炸药直径而变

135、爆破开挖一次爆破的进尺应该()。

A.为2m

B.为3m

C.为3.5m

D.根据围岩等条件定

136、隧道双向开挖接近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当两开挖面间的距离剩下()时,应改为单向开挖,直到贯通为止。

A.10m

B.15m

C.20m

D.25m

137、周边眼痕迹率应满足()的要求。

A.硬岩≥60%、中硬岩≥70%、软岩≥80%B.硬岩≥80%、中硬岩≥70%、软岩≥60%

C.硬岩≥80%、中硬岩≥70%、软岩≥50%D.硬岩≥80%、中硬岩≥65%、软岩≥50%

138、地质差、断面大对地表下沉有严格要求的情况下,适宜用()。

A.全断面法

B.侧壁导坑法

C.长台阶法

D.短台阶法

139、爆破后,经通风吹散炮烟,超过()后,方准许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面。

A.5min

B.8min

C.10min

D.15min

140、掏槽眼的眼口和眼底间距误差均不得大于()。

A.2cm

B.5cm

C.10cm

D.15cm

141、Ⅱ—I类围岩宜采用()。

A.锚杆

B锚杆挂网

C.喷混凝土

D.锚喷挂网联合支护

142、隧道工程中,常用做系统锚杆和超前支护的锚杆为()。

A.全长粘结型锚杆

B.端头锚固型锚杆

C.摩擦式锚杆

D.混合式锚杆

143、缝管锚杆、楔管锚杆都属于()。

A.全长粘结型锚杆

B.端头锚固型锚杆

C.摩擦式锚杆

D.混合式锚杆

144、树脂锚杆和早强药包锚杆的孔深应()。

A.比杆体长

B.与杆体长度配合恰当

C.比杆体短

D.是杆体长度的95%

145、利用锚杆尾部做钢筋网支承点时,应在锚杆安设()后进行。

A.1d

B.2d

C.3d

D.4d

146、早强水泥砂浆锚杆的砂浆坍落度小于()时,不得注入罐内使用。

A.5mm

B.10mm

C.15mm

D.18mm

147、速凝剂的最佳掺量为()。

A.2%

B.3%

C.根据试验确定

D.根据水灰比的试验确定

148、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A.4d

B.5d

C.6d

D.7d

149、对锚杆拔力的质量要求有28d拔力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值,还有()。

A.14d拔力平均值不小于1.5倍设计值

B.7d拔力平均值不小于2倍设计值

C.最小拔力不小于0.9倍设计值

D.最小拔力不小于0.8倍设计值

150、喷混凝土作业需紧跟开挖时,下次爆破距喷射作业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

A.1h

B.2h

C.3h

D.4h151、先墙后拱法的拱架预留沉落量不宜()。

A.大于10cmB.大于8cm

C.大于5cm

D.大于15cm

152、先拱后墙法的拱架预留沉落量随围岩分类的类别越高,而()。

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需特殊设计

153、已达到初凝的剩余混凝土,()重新搅拌使用。

A.可以

B.初凝后0.5h内,可以

C.初凝后1h内,可以

D.不得

154、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脚2m范围内的超挖,应用与()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同时浇筑。

A.拱圈

B.边墙

C.边墙基础

D.仰拱

155、边墙基底以上1m范围内的超挖,宜用与()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同时浇筑。

A.拱圈

B.边墙

C.边墙基础

D.仰拱

156、做坍落度测定时,拔起坍落筒的时间为()。

A.5-10s

B.10-15s

C.15-20s

D.10-18s

157、采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上的养护时间比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A.长

B.短

C.一样长

D.视外加剂的掺量而定

158、衬砌墙面的平整度的检查方法是()。

A.用1m直尺每20m每侧检查3处

B.用2m直尺每40m每侧检查3处

C.用3m直尺每60m每侧检查3处

D.用断面仪每40m检查一个断面

159、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的原则是()。

A.进洞前先做好地表排水系统

B.不断完善防排水措施

C.选择不妨碍施工的防排水措施D.按防、截、排、堵相结合来综合治理

160、隧道施工防排水设施应与()相结合。

A.截水工程

B.堵水工程

C.排水系统

D,运营防排水工程

161、反坡排水时,抽水机功率应大于排水量所需功率()以上,并有备用抽水机。

A.10%

B.20%

C.30%

D.40%

162、反坡排水时,视线路坡度分段开挖反坡排水沟,反坡水沟坡度不宜()。

A.大于0.5%

B.大于1.5%

C.小于0.5%

D.小于1.5%

163、超前钻孔排水时,钻孔的孔底应超前开挖面()。

A.10m

B.8m

C.2—3个循环进尺

D.1-2个循环进尺

164、衬砌背后或隧底设置盲沟时,盲沟纵坡不宜()。

A.大于1%

B.小于1%

C.大于1.5%

D.小于1.5%

165、压浆地段混凝土衬砌达()时,方可进行压浆。

A.2.5MPa

B.5.0MPa

C.100%设计强度

D.70%设计强度

166、对流砂或含水土质地层,不宜用()做防水层。

A.化学浆液

B.水泥砂浆

C.水泥一水玻璃浆液

D.水玻璃浆液

167、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为()。

A.5cm

B.2.5cm

C.10cm

D.7.5cm

168、对塑料防水板焊接缝检查时,每铺设()延米,剪开焊缝2—3处,每处0.5m,看其是否有假焊、漏焊现象。

A.10

B.5—10

C.10—20

D.20—30

169、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测量的间隔时间在1-15d内是()。

A.1-2次/d

B.1次/2d

C.1次/3d

D.1次/4d

170、锚杆内力监测是每lOm布置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做()锚杆。

A.1根

B.2根

C.3根

D.4根

171、如果在地面钻孔安设多点位移计量测岩体内部的位移,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小于5倍、大于2倍的隧道开挖宽度时,测量频率是()。

A.1-2次/d

B.1次/2d

C.1次/周

D.1-3次/周

172、地表下沉量测一般是在()情况下才有意义。

A.深埋隧道

B.地表水多

C.软弱岩层

D.浅埋隧道

173、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测量是每()布置一个断面。

A.5-10m

B.10-50m

C.5-50m

D.10-100m

174、多点位移计位置应尽量靠近()测点,以便数据上互相验证。

A.锚杆轴力

B.喷层应力

C.净空位移

D.接触压力

175、根据一个断面的量测信息结果,进行设计参数修正,只适用于该断面前后不大于()的同类围岩地段。

A.5m

B.6m

C.7m

D.8m

176、较长地段同类围岩设计参数的修正,特别是降低设计参数,必须以不少于()断面的量测信息为依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7、下面可以判断出围岩已发生松动破坏的是()。

A.

>0B.

=0

C.

<0

D.du/dt=常数178、目前对测试数据散点分布进行数据处理找出其内在规律的常用方法是()。

A.绘散点图

B.列表

C.回归分析

D.绘折线图

179、隧道施工现场总体布置通常宜以(

A、洞口为中心

B、弃碴场为中心C、原材料堆场为中心

D、运输枢纽为中心

180、高程贯通误差调整贯通点水准高程决定应采用(

A、进口高程引测

B、出口高程引测

C、进出口高程平均值引测D、洞口投点引测

181、明洞施工当边坡不稳定时通常用()

A、先拱后墙法

B、先墙后拱法

C、拱墙交替法

D、整体浇筑物

182、采用复合式衬砌时,隧道的开挖轮廓应预留变形量,当设计无规定时,I类围岩应预留(

)厘米。

A、3-5

B、5-7

C、7-10

D、特殊设计

183、按结构要求,模筑混凝土衬砌拱圈截面最小厚度为(

)。

A、30cm

B、25cm

C、20cm

D、15cm

184、二次衬砌墙面平整度采用哪种工具进行检查。(

A、1m直尺

B、1.5m直尺

C、2m直尺

D、3m直尺

185、产生岩爆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层中是否有涌水和岩层是否有裂隙;

B、地层的岩性条件和地应力大小;

C、钻爆所用药量和掘进深度;

D、围岩涌水压力和岩石强度;

186、隧道洞身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拱脚、墙脚以上(

)内严禁欠挖。

A、1米

B、1.5米

C、2米

D、2.5米

187、隧道光面爆破炮眼痕迹保存率应满足(

)。

A、硬岩80%;中硬岩70%;软岩50%

B、硬岩90%;中硬岩80%;软岩50%

C、硬岩85%;中硬岩70%;软岩50%

D、硬岩80%;中岩70%;软岩60%

188、掏槽炮眼应布置在开挖断面的(

)部位。

A、中央稍靠上部B、中央稍靠下部C、中央稍靠左部D、中央稍靠右部

189、喷射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不应超过(

)。

A、3min

B、5min

C、10min

D、15min

190、我国现行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类的依据()

A、岩石物理性质指标

B、岩石强度

C、坑道支撑实测统计地压值D、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为表征的围岩稳定性

191、洞口地质一般不稳定,选定洞门位置(确定隧道长度)的原则(

A、早进早出

B、晚进晚出

C、早进晚出

D、晚进早出

192、爆破开挖一次进尺的确定应根据()

A、施工进度要求B、围岩条件

C、一个班的作业时间D、坑道面积

193、如无特殊需要,锚杆拉拔试验要求(

A、将杆身拉断B、拉至岩石破裂C、拉至填料破碎D、拉到设计拉力为止

194、隧道施工中采用辅助坑道的最主要目的是()

A、提高通风效果

B、便于组织出碴、运输

C、增辟工作面,长隧短挖,缩短工期D、利于排水

195、公路隧道净空是指()

A、公路建筑限界以内的空间B、围岩开挖轮廓线包围的空间

C、衬砌截面中点连线以内的空间

D、衬砌内轮廓线包围的空间

196、新奥法运用锚喷作为初期支护的理论依据()

A、支护是承受地应力的主要结构

B、承受围岩扰动后的松动压力

C、充分发挥与加强围岩的自承效能

D、操作简便施工快捷

197、每个隧道洞口应设立中线桩点,其后视点要设(

A、1个以上;B、两个以上;

C、三个以上;D、无具体规定;

198、一般隧道衬砌混凝土浇筑(

)小时后,应即浇水养护;

A、2—4

B、5—10

C、10—20D、24

199、应严格隧道断面欠挖,仅在岩层完整,抗压强度大于(

)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的稳定和强度时,个别突出岩石可少量侵入衬砌;

A、20MpaB、25MpaC、30MpaD、35Mpa

200、复合式衬砌的防水层施工应在(

)进行;

A、初期支护前

B、初期支护完成后立即

C、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之后

D、根据进度需要

201、对于Ⅱ∽Ⅲ类围岩,且有地下水时,宜采用(

)开挖;

A、中央导坑

B、上导坑C、下导坑D、台阶法

202、隧道施工应尽量减少超挖,对于Ⅱ∽Ⅰ类围岩,其拱部最大不许超挖(

A、25cm

B、20cm

C、15cm

D、10cm

203、横洞或斜井与隧道中线的夹角最小不宜小于(

A、750

B、600

C、450

D、400

204、先拱后墙法施工时,边墙封口应在完成边墙砼灌注(

)后进行;

A、8h

B、16h

C、24h

D、36h

205、预裂爆破的起爆顺序为(

A、边眼1,掏槽眼2,辅助眼3,底板眼4

B、周边眼1,辅助眼2,掏槽眼3,底板眼4

C、掏槽眼1,辅助眼2,周边眼3,底板眼4

D、掏槽眼1,周边眼2,辅助眼3,底板眼4

206、隧道勘察有可行行勘察、初步勘察和(

)三个阶段。

A、施工勘察

B、详细勘察

C、综合勘察

207、隧道内纵坡不应小于(

)。

A、1%

B、2%

C、0.3%

208、洞身衬砌的结构类型(

)、曲墙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偏压衬砌、圆形衬砌等五类。

A、直墙式衬砌

B、木支架衬砌

C、钢支架衬砌

209、洞门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

A、0.5m

B、1.5m

C、3.0m

210、明洞顶填土厚度不宜小于(

)。

A、2.0m

B、3.0m

C、5.0m

211、隧道洞身混凝土衬砌的最小厚度是(

)。

A、50cm

B、30cm

C、20cm

212、隧道中用高分子防水材料,同一生产厂、同一品格、规格的产品()为一批进行验收。

A、10t

B、5000m

C、5t

213、锚杆施工中,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

)Mpa。

A、0.2

B、0.4

C、1.0

214、单向交通隧道白天的照明可划分为:(

A、引入段、过渡段、基本段和出口段B、引入段、适应段、基本段和出口段

C、引入段、过渡段、适应段、基本段和出口段D、引入段、基本段和出口段

215、对向交通隧道采用机械通风界限为:(

A、LN≥600km辆/hB、LN≥500km辆/h

C、LN≥800km辆/h

D、LN≥900km辆/h

216、射流式通风属于下列哪类通风方式:(

A、纵向式B、横向式

C、半横向式D、混合式

217、公路隧道的横断面,主要是指隧道的:(

A、净空断面与衬砌断面之和B、施工开挖断面C、设计开挖断面D、净空断面

218、在(

)围岩地段隧道两相对的边墙之间,宜设置曲线形的仰拱。

A、Ⅳ类B、Ⅲ类C、Ⅲ类及以下D、Ⅱ类及以下

219、隧道偏位检测可采用以下哪种测量工具:()

A、水准仪

B、经纬仪

C、收敛仪

D、重锤

220、隧道工程中使用的原始基准点、基准高程等资料应在开工前由()向承包人书面提供。

A、监理工程师

B、业主

C、设计代表

D、设计单位

221、如果出现承包人与业主签定的合同文件的技术要求比现行施工规范要求的精度高,应按()执行。

A、合同文件

B、施工规范

C、合同文件和施工规范均可D、由质量监督站仲裁决定

222、处理塌方体首先应()

A、加强防排水

B、加固未塌方体地段

C、对塌方体顶部进行喷锚支护

D、打注浆锚杆或管棚301、拱架和模板应式样简单、装拆方便、表面光滑、接缝严密,还要()。

A.美观大方

B.可整体移动

C.有足够的刚度

D.有足够的稳定性

302、泵送混凝土前应润湿管道,润湿时可采用()进行。

A.按设计配合比拌制的水泥浆

B.按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C.按集料减半配制的混凝土

D.按抗侵蚀性要求拌制的混凝土

303、除边墙基底以下lm范围内,其余部位的超挖,可用()方法回填。

A.与衬砌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同时浇筑

B.当围岩稳定并干燥无水时,先用干砌片石回填,再在衬砌背后压浆

C.浆砌片石

D.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304、拱架模板架设前,应按(),对开挖断面进行复核。

A.隧道中线

B.标高

C.允许施工误差

D.预留沉落量

305、做坍落度测定时,从开始装料到拔起坍落筒的整个过程应()。

A.间断进行

B.不间断进行

C.在200s内完成

D.在150s内完成

306、衬砌的施工缝常用()止水。

A.防水板

B.橡胶止水带

C.防水涂料

D.塑料止水带

307、衬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方法有()。

A.施工中留置试块做抗压试验B.回弹仪法

C.超声波法

D.回弹一超声波综合法

308、洞内反坡排水,可根据()等情况选用排水沟或管路,或分段接力或一次将水排出洞外。

A.距离、坡度

B.围岩情况

C.施工方案

D.水量和设备

309、隧道进洞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防止()。

A.地面涌水

B.地表水下渗

C.洞内排水系统不畅

D.地表水冲刷

310、洞内有大面积渗漏水时,宜采用钻孔将水集中汇流引入排水沟,并详细记录钻孔的方位、数量和(),以便在衬砌时确定拱墙背后排水设施的位置。

A.钻孔孔径和深度

B.渗水量

C.钻孔时的压力

D.钻进速度

311、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时,宜用()。

A.水泥浆液

B.水玻璃浆液

C。水泥一水玻璃浆液

D.PM型浆液

312、衬砌背后设置排水设施时,应根据()适当选择排水设施位置,并配合衬砌进行施工。

A.隧道衬砌设计

B.渗水部位

C.混凝土强度

D.开挖情况

313、强调衬砌背后排水设施与衬砌配合施工的目的是()。

A.避免遗漏

B.避免失去排水功能

C.避免施工后发现不合格,造成整治费用的浪费

D.避免衬砌不合格

314、检查注浆过程的施工记录时,主要看()是否合理,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A.注浆压力

B.注浆量

C.浆液成分

D。水泥强度等级

315、防水层的铺设时间为()。

A,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

B.喷射混凝土养护7d后

C.二次衬砌施作之前

D.喷射混凝土养护14d后

316、防水层铺设时,对喷射混凝土层表面的要求是()。

A.不得有锚杆头或钢筋断头外露

B.喷层表面漏水时,应及时引排

C.凹凸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

D.喷层表面要用高压水洗净

317、围岩内部位移的测试仪器为()。

A.收敛计

B.多点位移计

C.单点位移计

D.应变计

318、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

A.清洗

B.观察

C.记录

D.裂缝描述

319、爆破开挖后应立即进行()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描述。

A.出渣

B.工程地质

C.喷锚

D.水文地质

320、位移量测和锚杆抗拔力的测试成果可直接()。

A.指导施工

B.验证设计

C.指导竣工验收D.评价二次衬砌的稳定

321、规范规定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是每10-50m布置一个量测断面,其中的较小值适用于(

)。

A.Ⅳ类围岩段

B.洞口段

C.浅埋段

D.特别软弱地层地段

322、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应与()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面上。

A.锚杆内力

B.喷层应力

C.周边位移

D.拱顶下沉

323、测点应在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初次读数的时间可以是()。

A.在爆破的24h内

B.在爆破的48h内

C.在下一次爆破前

D.根据围岩情况定

324、现场量测手段,按所用仪器和物理效应的不同有()几种方式。

A.机械式

B.电测式

C.光弹式

D.物探式

325、当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应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调整原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

A.或实测位移值已接近允许相对位移值

B.或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C.或周边位移速率为0.1-0.2mm/d

D.或喷层表面出现明显裂缝

326、断面开挖对超欠挖的控制原则(

A、允许欠挖B、不允许欠挖C、不允许超挖D、拱、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327、隧道防排水的原则应采取(

A、排放的办法B、将水堵住

C、施工防排水与运营防排水结合考虑D、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328、隧道竣工时,需测绘以路线中心线为准的实际净空,测点安排(

A、直线地段每50mB、直线地段每30mC、曲线地段每20mD、需要加测断面处

329、明洞衬砌完成后,进行回填时应()

A、墙背两侧可分期单独回填

B、拱背回填对称分层夯实

C、石质地层墙背与岩壁空隙较大时,可采用片石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填

D、空隙不大时,可采用干砌片石回填

330、下列迹象可能是围岩坍方的征兆()

A、突然出水B、不断掉落小石块C、支撑压坏或变形加大D、围岩裂缝逐渐张大

331、隧道双向开挖接近贯通时,采取措施有(

A、两项开挖面距离剩下50m时,一端停工,由单向开挖

B、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

C、浅眼低药量控制爆破保证安全

D、深眼爆破尽快贯通

332、先拱后墙法跳槽开挖马口时,要求()

A、必须错开

B、一般应错开C、不可对开D、围岩状态较好时可采取对开

333、Ⅴ、Ⅵ类围岩初期支护宜考虑选用()

A、锚杆B、喷射混凝土C、挂网

D、钢木构件

334、原则上适用全断面开挖方法的围岩类别有()

A、Ⅱ类

B、Ⅲ类

C、Ⅳ类

D、Ⅴ类

335、向衬砌背后压浆,顺序宜()

A、从有水向无水处压注B、从无水向有水处压注

C、由拱顶中心向两侧压注

D、由两侧向拱顶中心压注

336、爆破作业采用电力起爆时应遵守()

A、装药前将电灯和电线撤离开挖面

B、装药后起爆前将电灯和电线撤离开挖面

C、起爆主导线应敷设在电线和管路的对面

D、多工序掘进时应检查线路确认起爆顺序

E、多水地段不能用电爆

337、喷混凝土在围岩支护中的作用有(

A、支撑围岩作用

B、填补加固围岩C、使围岩表面美观

D、封闭作用

338、喷混凝土最主要的两项检验指标是()

A、抗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回弹率

D喷层厚度

339、锚杆在围岩支护中的作用有(

A、悬吊作用B、防止围岩风化C、组合梁作用

D、加固拱作用

340、喷混凝土完成后,发现表面有裂缝、脱落、露筋、渗水等,则应()

A、修补

B、抹面覆盖

C、凿除重喷

D、再加喷一层

341、锚杆施工质量检查,着重于()

A、孔位(间距)

B、孔深C、布置形式

D、林质

342、以下哪项属于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基本作业()

A、开挖

B、施工测量

C、衬砌

D、给水与排水

343、以下哪项属于隧道矿山法施工的辅助作业()

A、装碴运输

B、供电与照明

C、支撑

D、通风

344、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应()

A、隧道(二车道隧道)每5延米断面处取一组式样

B、隧道(二车道隧道)每10延米至少在拱脚和边墙部位各取一组式样

C、任意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

D、同批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强度

345、公路隧道最常见的质量问题有()

A、衬砌开裂

B、整拱坍落

C、渗漏水

D、限界受侵

346、防止二次衬砌混凝土开裂可采取()

A、较大的骨灰比B、降低水灰比C、加大外加剂用量D、控制拆模时的内外温差不过大

347、浅埋隧道开挖时地表下沉监控量测目的在于了解()

A、地表下沉范围、量值

B、地表及地中下沉随工作面推进的规律

C、地表及地中下沉稳定的时间

D、施工进度安排是否合适

348、为保证衬砌应力量测中钢弦压力盒的工作质量,使用前应对其进行何种性能试验(

A、钢弦抗滑性能试验

B、密封防潮试验

C、频率稳定性试验、振动试验

349、隧道供电电压要求(

A、动力设备应用三相380v

B、一般作业地段照明不宜大于110v

C、成洞地段照明可用220v

D、手提作业等为36v

350、隧道的特殊地质地段是指下列地质()

A、膨胀性土或软弱黄土

B、溶洞区及破碎

C、流沙

D、地下水丰富区

E、瓦斯溢出地层

341、山岭隧道开挖方法有(

A、全断面法

B、台阶法C、导坑法

D、人力开挖法

342、隧道开挖运输轨道轨距常用的有(

);

A、600mm

B、762mm

C、900mm

D、1435mm

343、目前隧道开挖支护方式有(

);

A、木构件支撑B、钢构件支撑

C、锚杆支撑

D、喷射砼支撑

344、山岭隧道施工具有以下特性(

);

A、作业循环性强

B、作业空间有限

C、作业环境恶劣

D、作业综合性大

E、作业动态变化

345、隧道施工方法是指下列方式的总称(

);

A、开挖方式

B、开挖方法C、支护方式D、洞内运输方式E、通风方式

346、岩石隧道爆破一般采用(

A、光面爆破

B、定向爆破

C、预裂爆破

D、抛塌爆破

347、当围岩较稳定时,选择支护方式优先采用(

A、构件支护

B、锚杆支护

C、喷射砼支护

D、锚喷联合支护

348、隧道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浆防水,其顺序应(

A、从下而上

B、从上而下

C、从洞身向两端洞口

D、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

349、隧道施工中对锚杆的施工质量检查内容有锚杆的(

A、向排距

B、长度、方向C、伸长率

D、抗拔力

35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浅埋段和洞口段,应选择(

A、台阶法

B、单侧壁导坑法

C、双侧壁导坑法D、全断面法

351、马口开挖,一般应符合(

A、Ⅱ∽Ⅰ类围岩首轮马口长度不宜大于4M;B、Ⅱ∽Ⅰ类围岩应跳槽开挖,且应错开

C、回头马口开挖应待相邻边强封口24H以后

D、洞口段拱圈悬臂长度不得超过首轮马口长度

352、隧道开挖钻爆设计图应包括(

A、炮眼布置图B、周边眼装药结构图

C、掏槽眼位置图

D、钻爆参数图

353、对于炮眼的角度间距等精度应符合(

A、掏槽眼的眼口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B、辅助眼的眼口排距误差不得大于10cm

C、周边眼的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D、内圈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

354、以下情况不宜采用掘进机开挖(

A、岩石抗压极限强度小于20Mpa的围岩

B、断层破碎带或软弱泥岩

C、石英等硬矿物或成分含量过多的围岩D、地下水渗水量较大的围岩

355、隧道出碴运输轨道要求

A、人力推运的钢轨质量应不小于8kg/m

B、机动车牵引的钢轨质量不小于43kg/m

C、轨枕间距不宜大于70cmD、轨枕长度多轨距加60cm

356、影响楔缝式内锚头锚杆锚固的主要因素有(

A、钻孔深度

B、锚杆有效直径

C、岩体性质

D、楔块端部厚度

357、隧道拱圈砼浇筑应符合(

A、由两拱脚对称向拱顶进行B、分段拱圈合拢宜选在围岩较差处

C、先拱后墙浇筑前应将拱脚支撑处找平D、间歇层面应成辐射状。

358、隧道作业地段照明必须(

A、光照要充足均匀

B、白炽灯每平方米不宜小于15W

C、作业区应采用不超过36V的低压电源D、漏水地段应采用防水灯头和灯罩。

359、衬砌背后压注水泥浆防水时应(

A、该段衬砌达设计强度的70%

B、冬季洞内气温不低于5℃

C、水泥浆温度保持在0℃以上

D、初次压浆压力为0.3∽0.5Mpa

360、当隧道施工塌方时,一般应当(

A、先挖后护

B、先下后上清除碴体

C、先护后挖D、先上后下清除碴体。

361、对于Ⅱ∽Ⅰ类围岩的公路隧道掘进方式宜采用(

A、钻爆掘进B、单臂掘进机掘进

C、人工掘进D、全断面掘进机掘进

362、以下情况暂不宜直接采用锚喷支护(

A、膨胀性岩体

B、严重湿滔性黄土层

C、节理较发育岩体

D、大面积淋水地段

363、对于岩体力学参数测试的内容有(

A、围岩应力、应变B、围岩抗压强度C、围岩变形模量D、粘聚力

364、目前我国水下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

A、围水明挖法

B、盾构法

C、沉埋法

D、全断面掘进机开挖法

365、隧道导坑开挖断面大小应由(

)决定

A、地质条件

B、运输条件

C、质量要求

D、支撑类型

366、目前我国隧道锚喷支护的设计方法有(

A、工程类比法B、理论计算法C、现场监控法

D、专家论证法

367、对于软弱破碎围岩开挖,常用的辅助稳定措施有(

A、留核心挡护

B、管鹏超前支护

C、注浆加固

D、钢拱架支护

368、采用小导管注浆,一般要求(

A、导管长度最少为6M

B、注浆压力为0.5∽1.0Mpa

C、注浆4h后可开挖

D、单管注浆应扩散至管周0.5∽1.0m的半径范围

369、下列部位(

)超挖必须用衬砌相同标号砼回填密实

A、拱顶

B、先拱后墙法的拱脚以上1m范围

C、、边墙基底以上1m范围D、仰拱载允许超挖范围

370、隧道衬砌施工采用泵送砼时,应(

A、泵送前要润滑管道

B、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接头严密

C、砼泵要连续运转

D、粗集料(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输送径的1/3

371、喷射砼的配合比以质量计,其允许误差(

A、水泥为2%

B、砂为3%

C、石料为5%

④、速凝剂为4%

372、隧道洞身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包括(

A、新奥法

B、矿山法

C、全断面法

D、台阶法

373、公路隧道洞身目前采用的不同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即新奥法和矿山法。矿山法与新奥法相比,存在下列(

)特点。

A、施工进度慢,建设周期长

B、机械化程度低

C、直接费用高(指洞身部分)

D、耗用劳动力多

374、隧道超挖回填可用(

)实施

A、水泥混凝土

B、浆砌片石

C、片石混凝土

D、石渣

375、隧道的施工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A、开挖质量检测

B、支护(包括锚喷)质量检测

C、排水质量检测

D、衬砌混凝土质量检测

376、隧道的注浆材料可分为:(

A、水泥浆

B、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C、铬木素类

D、化学浆

377、反映隧道土工织物力学特性的指标主要有:(

A、抗拉强度

B、撕裂强度

C、顶破强度

D、刺破强度

378、隧道防水混凝土的种类有:(

A、普通防水混凝土B、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C、减水剂防水混凝土

D、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

379、隧道开挖质量的评定包括:(

A、出渣量

B、衬砌量

C、开挖断面的规整度

D、超欠挖

380、超欠挖量测定方法有:(

A、求开挖出渣量的方法

B、比较施工量的方法

C、直接量测开挖面断面积的方法

D、非接触观测法

381、钢支撑可分为:(

A、钢格栅

B、型钢支撑

C、工字钢支撑

D、钢管支撑

382、锚杆拉拔力测试实验要求:

A、

B、

C、Rmin≥0.95R

D、Rmin≥0.9R

383、隧道喷射混凝土的速凝剂应做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保证:(

A、初凝时间≤5min

B、初凝时间≤3min

C、终凝时间≤10min

D、终凝时间≤8min

384、隧道洞身的排水系统包括:(

A、环向排水管

B、纵向排水管

C、横向盲管

D、中央或边沟排水管

385、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检测的简单仪器有:()

A、超声波检测

B、刻度放大镜

C、塞尺

D、动测

386、隧道的纵坡应满足:(

A、通常不应小于0.3%,并不大于3%;

B、最大纵坡应在2%以下,不需要机械通风的短隧道不受此限制;

C、通常不应小于0.5%,并不大于4%;

D、最大纵坡应在3%以下,不需要机械通风的短隧道不受此限制。

387、隧道建筑限界包括:()

A、车道、路肩、路缘带及人行道的宽度

B、车道人行道的净高

C、通风、管道、照明设备所需的足够空间

D、富裕量和施工允许误差

388、隧道施工的辅助作业为:()

A、通风与防尘

B、施工排水与供水C、施工供电与照明

D、压缩空气供应

389、锚杆的种类以锚固方式来分,可分为:(

A、机械式

B、粘结式

C、混合式

D、摩擦式

390、在“f”分级法中,“fkp”表示:()

A、人工破碎岩石的破碎性

B、岩石的抗爆性

C、钻孔时的抗钻性

D、支护结构上承受的地压

391、隧道施工方法习惯上分为:(

A、矿山法

B、掘进机法

C、沉管法

D、明挖法

392、分部开挖法可分为:(

A、台阶分部开挖法

B、留核心土法

C、单侧壁导坑法

D、双侧壁导坑法

393、预注浆加固围岩的方法有:(

A、“浸透”注浆B、区域钻孔注浆C、“裂缝”注浆

D、“孔穴”注浆

394、新奥法周边眼的爆破一般采用:()

A、微差爆破

B、齐发爆破

C、光面爆破

D、预裂爆破

395、电爆网络有以下(

)几种形式

A、串联

B、并联

C、串并联

D、混合联

396、隧道施工的基本作业为:()

A、钻爆

B、出渣

C、支护

D、衬砌

397、喷层厚度合格必须满足以下()可认为合格。

A、平均厚度不小于设计

B、检查点的70%不小于设计

C、检查点的60%不小于设计

D、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50%

398、公路隧道按长度分可分为()

A、特长隧道

B、长隧道

C、中隧道

D、短隧道

E、小隧道

399、以下()为摩擦型锚杆

A、缝管锚杆

B、楔管锚杆

C、自钻式锚杆D、水胀锚杆

400、以下()为隧道选测监控量测项目:

A、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B、地表下沉C、围岩体内位移D、锚杆内力和抗拔力

401、以下关于楔缝锚杆的论述正确的是()

A、楔缝式锚杆一昼夜后应再次紧固,以后还要定期检查,如有松弛,应再次紧固。

B、楔缝式锚杆只能作为临时支护,如作为永支护,应补注水混浆或水泥砂浆。

C、锚杆施加预长力时,拧紧力矩不小于50N?m

D、打紧楔块时丝扣有损坏也不要紧。

402、以下关于喷射混凝施工的论述正确的是()

A、水泥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B、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

C、采用的石料粒径不应大于10mm。D、速凝剂初凝不超过5分钟,终凝不超过10分钟。

403、以下关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论述正确的是:()

A、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389MPa。B、钢纤维的长度不大于25mm。

C、钢纤维含量宜为混合料质量的3%~6%。D、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404、以下有关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的论述正确的是:()

A、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

B、喷射混凝土终凝后可进行下一次爆破施工。

C、喷射作业区内气温不得低于10oC。

D、混凝土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

405、以下关于喷射混凝土施工的论述正确的是:()

A、喷射机的工作气压一般为0.1~0.15MPa。

B、严格控制水灰比,喷到岩面的混凝土应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C、作业完成后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积料必须清除干净。

D、喷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406、仰拱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浇筑前应清除积水、杂物、虚渣。B、超挖部分应用片石回填密实后再喷混凝土。

C、喷混凝土仰拱可直接用混凝土代替。D、仰拱封闭施工一般越早越好。

407、以下关于混凝土养护的有关论述正确的是:()

A、采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

B、掺有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

C、养护方式主要是加盖覆盖物和洒水。

D、养护用水的水温应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

408、汽车专用公路隧道,要求以下部位不应出现渗水:()

A、隧道拱部、墙部

B、隧道路面C、设备洞、人行横通道D、车行横通道

409、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的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A、防水层铺设前,喷混凝土层表面不得有锚杆头或钢筋断头外露;

B、橡胶防水板粘接时,搭接宽为20cm,粘缝宽不小于10cm。

C、塑料防水板用焊接,搭接宽度为10cm,两侧焊缝宽度应不小于2.5cm。

D、有水地段不能采用橡胶防水板。

41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以下施工环境条件做了具体的明文要求:()

A、氧气含量

B、噪声

C、空气湿度

D、粉尘浓度

411、斜井运输应遵守的规定是:()

A、斜井内应有足够的照明措施。

B、提升绞车应有深度指示器及报警装置。

C、提升机应设有防过卷装置。

D、斜井垂直深度超过50m时,应有运送人员的专用设施。

412、为稳定开挖面,防止地表沉降宜采用的辅助工法有:()

A、地面砂浆锚杆

B、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

C、管棚超前支护

D、超前导坑

4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