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基础 课件_第1页
大学生法律基础 课件_第2页
大学生法律基础 课件_第3页
大学生法律基础 课件_第4页
大学生法律基础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法律根底主讲:李忠教学目标:了解掌握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学习的方法和要求课时安排:0.5学时

重点难点: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方法绪论

绪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是人们的共性。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屡禁不止的课桌文化表达了当代大学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假设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共同心声。但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自由不是恣意妄行,也不是为所欲为,而是相对的、受制约的。个性自由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自然规律;二是社会规那么。逾越这两者的行为,都不可能尝到自由的甘果。法,作为人类选择、接受、沿袭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规那么,自产生之日起便与人们获取或丧失自由息息相关。

对于法和自由的关系,先哲们有过许多至理名言。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过:“为了得到自由,我们才是法律的臣仆。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大师孟德斯鸠进一步指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马克思对此那么阐述得更为明确,他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可见,人们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应该学习法律,掌握法律,以法律来标准自己的行为。法律根底课正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掌握法学的根本观点和法律的根本知识的课程。法盲案例第一节法律根底课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一〕从性质上来说,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属于思想教育课程的范畴。〔二〕任务是向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三〕在内容体系上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般理论又涵盖了我国主要的法律制度。第二节学习法律根底课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法律根底课,有助于深入理解、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和贯彻执行党的根本路线和根本方针,确立坚决正确的政治〔二〕学习法律根底课,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道德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三〕学习法律根底课,有助于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四〕学习法律根底课,有助于完善和优化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总之,大学生学习法律根底课,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完善自身的需要。刘海洋伤熊案第三节学习法律根底课的方法和要求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二〕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三〕重在平时积累,乐于亲身体验第一章法的根本理论

学习目的:

掌握法的一般原理,进入法学之门,为学习后面各章节的部门法知识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底。子目标:掌握法的概念,探究法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解析法的本质,比较法的作用机制与其他社会调控手段的关系;大致了解对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法的创制过程,清楚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法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原那么,认识到全体社会成员遵守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熟悉法律关系的概念,弄清法律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区别,意识到法律关系这个概念在法学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课时安排:1.5学时学习进度:

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0.5学时;第二节我国法的创制和实施0.5学时;第三节法律关系0.5学时。学习方法:

阅读大量法学经典文献,并参加课堂讨论。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一〕

一、法的概念、特征及作用〔一〕法的概念

1.观点分析:

〔1〕西方学者:“自然法〞、“神法〞与“实在法〞。理想法与实在法的关系。注意“法〞的不同使用语境。

〔2〕中国学者:“先王之法〞或“圣人之法〞与“后王之法〞。不存在纯粹的理想法。

2.词源分析:中国“法〞字的古体“灋〞字有三层含义:神明裁判、强制性和公平性。

3.性质分析:“法〞是公开的、具体的、客观的、确定的“标准〞,是追求“有序〞这个目标“行为标准“。

4.法的概念〔二〕法的特征

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标准。

2.法是确定人与人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标准。

3.法是依靠外部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标准。

4.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标准。〔三〕法的作用

1.法的指引作用2.法的预测作用3.法的强制作用4.法的威慑作用5.法的教育作用山村的变化案例提示:法律与其他社会调控手段的关系请您思考:法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二〕二、法的起源、开展及本质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法的起源与法的创制主体有密切的关系。国家是法的主要创制主体。追溯法的起源必须首先追溯国家的起源。

1.观点分析:

〔1〕西方学者:

A.自然起源论:以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博丹,黑格尔为代表。

B.社会契约论:以格老秀斯,洛克,卢梭,霍布斯,斯宾诺莎为代表。

C.暴力论:以伏尔泰,边沁为代表。

〔2〕中国学者:

A.墨家的“壹同天下之义〞论。

B.儒家的“化性起伪〞论。

C.法家的“人口论〞。

儒、墨、法家的国家与法的起源论的实质是暴力论。

2.恩格斯的观点:

唯物史观。国家与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开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法的本质是其阶级性。国家与法的开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议制〕和社会主义几个阶段。法最终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三、法与其他社会调控手段的关系

1.法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2.法与道德风气的关系

3.法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4.法与政治纲领的关系第二节我国法的创制和实施

一、我国法的根本精神

我国法的创制和实施必须符合四项根本原那么,这四项根本原那么也是我国法的根本精神。

二、我国法的创制

1.影响我国法的创制的因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立法者的素质

〔3〕我国的立法技术水平

2.我国法的创制主体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国务院

〔3〕省、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4〕自治地方的人大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3.我国法的渊源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规章〔4〕地方性法规、规章〔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特别行政区根本法〔7〕经济特区法规〔8〕军事法规〔9〕国际条约

4.我国法的创制程序

〔1〕提出法律议案〔2〕审议法律草案

〔3〕通过法律草案〔4〕公布法律第三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建立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注意:法律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区别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可能成为法律关系中权利〔力〕的享有者或者义务的承担者。

2.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最大量的客体

〔2〕行为

〔3〕精神财富

〔4〕各种合法权益

注意:在现代文明社会,人不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3.法律关系的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必须是法律上确定的或者认可的权利和义务。

三、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这里要讲的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法律事实。它包括:

1.事件:客观性的法律事实。

2.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注意:一个法律关系可能是由数个法律事实引起的,一个法律事实也可能产生数个法律关系。第二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

学习目的:

总目标: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局部,学习邓小平法制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现代法制建设的根本历程,洞悉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成因。

子目标:了解邓小平法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历史背景把握他的法制理论的根本精神。用邓小平理论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含义,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体会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弄清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深刻理解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系;把握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总体设计,意识到搞法制建设不是一个单一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建设,认识到法制建设与党风建设、经济建设和教育的综合联系。了解“一国两制〞设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对“一国两制〞的内容有个根本的认识,深刻领会“一国两制〞设想对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0.5学时

学习方法:

读?邓小平文选?,比较邓小平的法制理论与邓小平的经济、政治理论等的关系;联系实际,领会邓小平法制理论对中国法制建设的深远影响。第一节邓小平法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改革开放根本国策的提出

——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说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开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是真正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建设四化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样一种政治局面,不能靠搞政治斗争来获得和维持,而要靠遵循社会主义法制原那么;必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二、封建主义剩余的持续影响

——必须处理好人治和法制、党和政府的关系

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制度中剩余的封建主义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种:

1.官僚主义现象

2.权力过分集中现象

3.家长制现象

4.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现象

5.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封建主义的实质是"人治"。要肃清封建主义剩余的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要继续制定和完善各种符合社会主义原那么的制度和法律来去除这些影响,处理好"人治"和"法制"、党和政府的关系。

第一节邓小平法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三、文革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巨大破坏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干革命,搞建设,需要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鉴于“文革〞的教训,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四、常年无法可依的现状

——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普遍很冷淡,国家法制建设也是一片空白。这是由于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人治"的传统,而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没有有效地进行法制建设。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二节民主是什么:

邓小平对十年"文革"的反思

一、无政府主义不是真正的民主

——对"大民主"的批判

"大民主"的实质是无政府主义,它只会带来"内战"、混乱和灾难,没有任何建设性。

二、社会主义民主只能逐步地开展

——对照搬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

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垄断资本的民主,它不能代表广阔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中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因为它代表了最广阔人民群众的利益。西方国家指责中国不讲"人权"是没有道理的,"人权"的标准不是由西方国家单方面制定的,"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中国的民主同现代化一样,要一步一步地前进。

三、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相辅相成的,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

四、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不可缺的组成局部。所谓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根底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归根结底是一致的。那种不要集中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但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集中多了些,民主少了些;因此,当前的任务主要是开展民主。

五、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并不矛盾,只有绝大多数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才能对极少数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只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才能充分保障绝大多数人民所享有的民主权利。

六、民主与纪律的关系

合理的纪律不但不是同社会主义民主相对立的,而且是相互保证的。第三节“十六字方针〞: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底: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现在,社会主义中国比资本主义国家落后,从根本上讲,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好。

2.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

3.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从五四运动以来的六十年中,根本不存在第二个广泛联系广阔劳动群众的政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事业就不可能实现。

4.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作为一个人,毛泽东不可防止地会犯错误,我们坚持的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理。

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要正确处理好法律和党规、党法的关系;党干预太多,不利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这四项根本原那么必须坚持,决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动摇,并且要以适当的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要求:"十六字方针"

1.有法可依:现在立法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制定法律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不能等待"成套设备"。

2.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做到有法必依,首先必须大力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可以参军队退伍军人中选拔一些人充实政法干部队伍。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破除特权,在刑事犯罪的多发时期,必须依法从重、从快集中打击。

第三节“十六字方针〞: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要求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党风建设的关系

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消除贪污腐化现象主要靠教育和法律两个手段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打击刑事犯罪是必要的,但这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翻两翻,把经济搞上去,才是治本的途径。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教育的关系

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加强法制主要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六、正确处理人治与法制、党和政府的关系

人治是很危险的,靠不住的,法律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第四节“一国两制〞:

邓小平对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创造

一、"一国两制"设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的设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后来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用这个设想解决。

二、"一国两制"设想的内容

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三、"一国两制"设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行的途径。同时,特别行政区根本法的制定,为一个国家同时存在几个不同的法域做了有益的探索。第三章宪法法律制度

学习目的:

总目标:探究宪法产生的根本原因,解析宪法的本质,意识到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做到自觉维护宪法的神圣权威。

子目标:深刻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一系列国家制度,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熟悉公民的根本权利和根本义务的内容,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善于运用宪法保护自己的根本权利;了解我国国家机关的根本架构,弄清不同的国家机关产生的方式及职权。

课时安排:0.5学时

学习方法:

阅读大量宪法学经典文献,比较中西宪法产生、开展的成因第一节宪法概述〔一〕

一、宪法的概念及特点

1.宪法的概念

2.宪法的特点

〔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2〕宪法的效力比普通法律高;

〔3〕宪法的内容比普通法律的内容更具原那么性、抽象性。二、宪法的产生及本质

〔一〕宪法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的持续开展,最终为宪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根底;

2.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民主学说,为宪法的产生培育了深厚的思想土壤;

3.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宪法的产生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权保障。

〔二〕西方宪法的产生

1.英国宪法的产生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宪法的国家。?权利法案?〔1689〕的地位。

2.美国宪法的产生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成文宪法的国家。?独立宣言?〔1776〕的地位。?1787年美国宪法?的地位。

3.法国宪法的产生

法国是欧洲大陆最早产生宪法的国家。?人权宣言?〔1789〕的地位。

第一节宪法概述〔二〕〔三〕中国宪法的历史

1.?钦定宪法大纲?〔190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重大信条十九条?〔1911〕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4."天坛宪草"〔1913〕

5."袁记约法"〔1914〕

6."贿选宪法"〔1923〕

7."五五宪草"〔1936〕

中国第一部确立一党的党义为全国的政治纲领,实行党国一体政治统治的宪法。

8.?中华民国宪法?〔194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中国现行宪法。至今已修改三次:

〔1〕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第一至第二条宪法修正案;

〔2〕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第三至第十一条宪法修正案;

〔3〕1999年:全国人大通过第十二至第十七条宪法修正案。三、宪法的作用

1.宪法是政权合法化的必要工具

2.宪法是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3.宪法是阶级力量比照关系的表现第二节我国的根本制度〔一〕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宪法学所称的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达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

〔一〕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是我国国家性质最集中和最深刻的表达,是我国同资本主义及其他历史类型国家真正区别开来的根本准那么。

〔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根底。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局部。

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有机结合。

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开展。

第二节我国的根本制度〔二〕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所谓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反映的是一国公共权力的来源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

概括来说,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遵循以下几个原那么:

1.普遍选举原那么

2.平等选举原那么

3.秘密投票原那么

4.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那么

5.差额选举原那么

6.公费选举原那么

目前的问题是要提高选民的选举热情,除要让选民知道选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外,还要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候选人介绍制度和代表述职制度。第二节我国的根本制度〔三〕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种类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它反映的是一国整体和组成局部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代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类:单一制和复合制。

〔二〕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实行单一制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宜合不宜分,合利分弊。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我国的行政区域实行三级根本层次划分的体制;有自治州和市管县的地区,其行政区划层次为四级。

〔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前提,以少数民族聚居为根底,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五〕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第二节我国的根本制度〔四〕四、我国的经济制度

〔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经济形式的主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表达和保障。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主流,而不是唯一一种经济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

〔二〕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所以按劳分配在我国的各种分配原那么中占据了主体地位。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同时存在着其他的经济成份,因而也必然相应地存在着其他的分配方式。

〔三〕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财产

〔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我国的根本文化制度

我国的根本文化制度是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进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的根本特征

〔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底工程建设

〔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指导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开展,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和道德素质。第三节我国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一〕

一、公民的概念

注意:公民与人民的概念的区别;公民与自然人概念的区别。

二、公民的根本权利和根本义务的概念

三、我国公民的根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三个条件。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注意:言论、出版自由的限制。

〔二〕宗教信仰自由

〔三〕人身自由

1.狭义的人身自由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权不受非法侵犯

住宅权是一项复合权。它是狭义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权、隐私权的综合。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四〕监督权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二〕〔五〕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1.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权的具体内涵。平等就业、平等择业、有劳有酬、有劳有息、劳动培训、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组建工会、罢工自由。

思考:为什么说劳动也是公民的一项根本义务。

2.退休权

3.物质帮助权

物质帮助权必须实现城乡一体化。

4.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思考:如何理解义务教育;为什么说接受教育也是公民的一项根本义务。

5.财产权

〔六〕特殊人员的权利

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华侨、侨眷等人的权利。四、我国公民的根本义务

1.守法的义务

2.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3.服兵役的义务

4.依法纳税的义务

五、公民的根本权利与根本义务的关系

1.权利、义务的平等性

平等不是相等。

2.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3.权利不得滥用原那么名誉侵权案第四节我国的国家机构〔一〕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全国人大的性质

2.全国人大的组成

3.全国人大的任期

4.全国人大的议事规那么

5.全国人大的职权

〔1〕立法权

〔2〕国家领导人员的任免权

〔3〕重大国家事项的议决权

〔4〕监督权

6.全国人大常委会

二、国家主席

1.国家主席的性质

2.国家主席的产生

3.国家主席的任期

4.国家主席的职权

三、国务院

1.国务院的性质

2.国务院的产生

3.国务院的任期

4.国务院的工作原那么和议事规那么

5.国务院的职权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1.中央军委的性质

2.中央军委的产生

3.中央军委的任期第四节我国的国家机构〔二〕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范围及性质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及任期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本行政区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

〔2〕本行政区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任免权

〔3〕本行政区重大事项的议决权

〔4〕监督权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产生及任期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及职责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范围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首长的产生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职权

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一〕人民法院

1.人民法院的性质

2.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的产生及任期

3.人民法院组织系统

〔1〕普通法院系统

〔2〕专门法院系统

4.人民法院的职权及职责

〔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2.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产生、任期及职责

3.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

〔1〕普通检察院系统

〔2〕专门检察院系统

4.人民检察院的职权第四章行政法律制度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行政法的概念、渊源、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等根底知识,了解有关行政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根本精神,树立依法行政的法制观念,参与行政的民主思想,增强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自觉性。

课时安排:

1学时学习进度说明:

按照预定学时进度学习在学完整个章节时,综合运用知识,正确分析行政法的相关案例。

学习方法说明:

从掌握行政法的根本原理入手,结合课件所提供的其他媒体形式,来理解行政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在学完整个章节时,综合运用知识,正确分析行政法的相关案例。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与行政法的内涵

〔一〕什么是行政?

关于行政的定义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1.排除说。认为行政是指国家立法、司法以外的一类职能。

2.目的说。认为行政是指在法律规制下,为实现国家目的而积极、连续、整体、统一的管理活动。

3.内容说。认为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我们的观点,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组织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决策、组织、领导和调控的活动。

〔二〕什么是行政法?

正如民法是有关民事的法,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法。行政法是调整围绕行政活动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配置并控制行政权,确认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各种法律标准的总和。

从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行政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权配置过程中的社会关系。

二是行使行政权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三是监督行政权行使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从内容上来看,行政法包括配置行政权、标准行使行政权的程序、规定对行政权的监督、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体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之下的一部重要部门法。

二、行政法的作用

依法治国呼唤行政法,行政法的开展将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离开行政法,依法治国将变成一句空话。

行政法的作用是指行政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成效,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的实现。

2.合理配置行政权、保障行政权的统一和高效。

3.标准、控制行政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5.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开展,促进社会的民主与法治。。第一节行政法概述三、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

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是指贯穿于行政法始终、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除、实施、监督的根本准那么和原理。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是行政法精神实质的表达,是行政法律标准存在的根底。

行政法根本原那么的功能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行政法的开展。

2.指导行政法的制定。

3.指导行政法的实施。

目前,世界各国公认的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有:行政合法原那么和行政合理原那么。

行政合理性原那么是对行政合法性的进一步要求。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根本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具有恒定性。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中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4.行政法律关系中个体的权利行使的有限性。

五、行政法的渊源

在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包括根本渊源和其他渊源。

我国行政法的根本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等。

我国行政法的其他渊源包括国际条约与协定、法律解释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与执政党联合发布的标准性文件。第二节行政法主体〔一〕

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依法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并对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在行政法上称之为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而依法设置行使国家行政权、承担一定行政事务并能独立进行行政管理的根本组织体。

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两局部,行政主体主要由行政机关来承担。但行政主体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也不是时时处于行政主体的地位。

二、行政主体的职权

国家行政机关一般具有以下权力:行政立法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处分权和行政监督权。

国家行政机关一般具有以下义务:执行法律、依法办事的义务;保护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积极高效地为人民效劳的义务;承担法律责任,依法接受监督,纠正不当、违法行为和依法应诉、赔偿、补偿的义务。

野生动物与人生命的对抗案例提示: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与职责请您思考: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来源于何处?第二节行政法主体〔二〕三、行政相对人及其法律行为

〔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一方互有法定权利义务关系的相对一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一个学术用语。

〔二〕相对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相对人的权利能力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行政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行政人相对人的行为能力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以自己的行为依行政法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资格。

1.公民的行政权利能力与行政行为能力

公民的行政权利能力从出生到死亡享有,行政法律把一般权利能力平等地赋予所有公民。

公民的行政行为能力分一般行为能力和特殊行为能力。

2.法人的行政权利能力与行政行为能力

法人的行政权利能力从法人登记或正式成立时产生,但要受到法人成立的目的或经营范围的限制。

法人的行政行为能力与其行政权利能力是一致的。

3.其他组织的行政权利能力与行政行为能力根本等同于法人的行政权利能力与行政行为能力。

〔三〕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行为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行政相对人作出的能产生行政法律后果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权益性行为与义务性行为、实体行为与程序行为、强制行为与任意性行为、主动性行为与被动性行为。第二节行政法主体〔三〕四、公务员

〔一〕国家公务员的概念

国家公务员简单地说就是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的分类、录用、培训、考核、奖惩、晋升、退休以及辞职等具体制度的总称。

国家公务员的分类一般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各级政府组成人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要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以及德才兼备的原那么;对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要采用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对到省级、国务院单位工作的公务员一般要派到基层单位锻炼两年。

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制度分为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还包括岗位轮职交流培训制度。

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内容主要按品德、能力、出勤率、业绩等四个方面;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而且考核结果一般跟职务晋升相挂钩。

公务员的奖惩是指对表现突出者或重大奉献者给予精神或物质鼓励,对造成事故的责任当事人或当事人领导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处分。

晋升分为职务晋升和工资晋升两类。

退休、辞职制度规定国家公务员在退休、辞职两年内不得从事与工作相关行业工作。

国家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按照规定,我国公务员必须履行以下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公务;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效劳;维护国家平安、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国家公务员享有以下权利: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依据?条例?的规定辞职以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三节行政行为与程序〔一〕一、行政行为概述

〔一〕行政行为概念

通常认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行使行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所实施的一切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与其他行为相比较,行政行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在行为主体上的特征。

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在法律属性上的特征。

3.行政行为是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在法律后果上的特征。

4.行政行为的方式具有多样性,这是行政行为在行政法学上所具有的多样化特征。

〔二〕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1.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这是行政行为的主体构成要件。

2.行政行为的本质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运用,这是行政行为的权力属性要件。

3.行政行为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这是行政行为的客观要件。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

行政行为的内容是指行政行为所包含的意思及其所要到达的目的。概括地讲,行政行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定权利和义务,如行政立法。

2.实现权利与义务,如行政处分、行政许可、行政征税。

3.剥夺、限制权利和减、免义务,如行政许可、行政决定等。

4.确认和恢复权利、义务,如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赔偿等。

5.确认法律事实,如行政确认、行政鉴定等。第三节行政行为与程序〔二〕二、行政行为的分类

行政行为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以下就是最常见的几种分类: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广泛而不确定的对象设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标准的行为活动。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对象具体适用法律标准所作出的,只对特定对象产生约束力的行为活动。

〔二〕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外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社会上的行政管理事务所实施的行政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本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所实施的行政行为。

〔三〕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单方行政行为以行政主体单方作出意志并发生法律效力,无需相对一方的同意。

双方行政行为以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共同意志作出,需双方合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四〕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

羁束行政行严格受法律的具体规定约束,行政主体没有一点选择余地的行政行为。

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是指法律只规定原那么或一定的幅度、范围,行政主体根据原那么在幅度、范围之内可以自主作出的行政行为。

〔五〕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才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如

非要式行政行为是指不需要特定形式,只要表达了意思就能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还可以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

第三节行政行为与程序〔三〕三、行政行为合法生效的条件

行政行为合法生效的条件包括:

〔一〕主体条件

〔二〕法定职权、职责条件

〔三〕内容条件

〔四〕程序和形式条件

四、行政程序概述

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按一定的步骤、方式和时限行使行政权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

按行政行为时程序是否为法律所设定,行政程序可以分为法定程序和自由程序。

法定程序是指法律明确规定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时应遵循的程序规那么,而自由程序是行政主体进行行政行为时自由裁量决定的行政程序规那么。

民主的行政程序通常由以下具体制度构成:

1.情报公开制度

2.说明身份制度

3.告知制度

4.听证制度

5.回避制度

6.证据制度

7.说明理由制度

8.时效制度第三节行政行为与程序〔四〕五、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一〕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进行行政立法和制定非立法性行政标准性文件的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也相应地分为行政立法行为和行政规那么制定行为。

〔二〕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介绍其中意义比较重大的几类。

1.行政许可

2.行政征收和行政征用〔注意行政征收是无偿的,而行政征用是有偿的〕

3.行政奖励和行政救助

4.行政裁决

5.行政强制执行〔通常分为间接强制和直接强制〕

6.行政处分

六、行政法律责任

〔一〕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1.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

行政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行政法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相比较,其特征在于:

〔1〕行政法律责任是行政法确立的、违反行政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在性质和程度上,既不同于刑事法律责任偏重惩罚性,又不同于民事法律责任偏重补救,而是处分与补救并重。

〔3〕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关多样化。

2.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

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已有违反行政法的行为存在、行为人具有法定责任能力、行为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须在情节、后果上到达一定严重的程度。

第三节行政行为与程序〔五〕3.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与承担

〔1〕.行政主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有:

责令作出检查、通报批评、赔礼抱歉、成认错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恢复原状、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履行职责、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赔偿损失等〔2〕.行政公务人员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有:罢免行政领导职务、行政处分、对违法所得的没收、追缴或者退赔、赔偿损失、责令检讨、通报批评、当面向受害人赔礼抱歉等

〔3〕.行政相对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有:履行法定义务、接受行政处分、向受害人成认错误、赔礼抱歉、返复原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4〕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主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有:撤销违法监督、责令履行监督职责、返还合法权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抱歉、成认错误、赔偿损失。

七、行政行为的生效、撤销、变更、终止

〔一〕、行政行为的生效

行政行为发生法律效力,有以下几种生效规那么:

1.即时生效。

2.送达生效。

2.附条件生效。

〔二〕行政行为的撤销

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行政行为因不符合有效成立条件,经有权的机关予以撤销,从而失去法律效力的行为。

〔三〕行政行为的变更

行政行为的变更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不适当而加以变更行政的行为。

〔四〕行政行为的终止

行政行为的终止是指行政行为的效力因特定的法定因素而不再发生法律效力。

第三节行政行为与程序〔六〕

八、行政法制监督

〔一〕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和行政法制监督法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专门行政机关以及一般公民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使职权和与行使职权有关的行为实施的监督。

行政监督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法制监督的一系列法律标准的总称。它包括有关监督主体的各种法律标准、有关监督对象的法律标准和有关监督内容的法律标准。

〔二〕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和种类

行政法制监督包括对各级政府制定各种行政法律标准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对国家公务员是否守法、廉洁奉公进行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可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对公务员的监督,行政合法性监督和行政合理性监督等

〔三〕行政法制监督体系

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由七类主体构成,它们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国家检察机关、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其他党派等。死亡之旅案例提示:行政行为与程序,行政行为不合法导致惨剧发生.请您思考:本案中有哪几种行政行为?

第四节几项行政管理法律制度〔一〕一、教育行政法律制度

教育行政法律制度是指调整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教育事业的开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业务、教学管理、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文体卫工作、后勤保障、招生分配、教育经费、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下主要介绍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根本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3次会议通过并于当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关于教育的根本法。它全面规定了教育的地位、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根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内容,既为制定其他其他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标准和调整各类教育关系提供了根本依据,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与开展中的重大问题作出了针对性的规定,因而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宪法和教育法为依据,对高等教育根本制度、高等学校的设立、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高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高等学校的学生以及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均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同年7月1日施行。该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调整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其根本内容为: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和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该法还对承担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以及义务教育使用的语言和教育教学等作出了规定。根据该法,中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措施有: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国家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增长;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免收学费;设立助学金;加速培养合格师资;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年10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公布实施对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法的立法宗旨,一是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使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二是加强教师的标准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了表达这一宗旨,教师法既规定了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措施,又规定了教师的职业使命;在规定应享有的权利的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义务,还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考核、奖惩等教师管理的各项制度,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教师管理新体制提供了法律依据。校园纠纷案例提示:教育行政法律制度学生权利的保护请您思考: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中,学生享有哪些具体的权利?第四节几项行政管理法律制度〔二〕二、公安行政法律制度

公安行政法律制度是指调整公安行政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包括国籍法、出入境管理法、边防检查法规、公共秩序管理法规、公共平安管理法规、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法规、消防法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户籍与居民身份证管理法规、治安管理处分条例、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家平安法等。以下主要介绍后三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平安法?

1993年2月22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平安法?规定国家平安机关国家平安工作的主管机关。国家平安机关和公安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维护国家平安。该法对国家平安机关在国家平安工作中的职权、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平安的义务和权利以及法律责任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为了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于1989年10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法律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国家提倡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量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矛盾完全可以通过协商、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等方式来解决。能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的,就不必采取集会、游行、示威这些比较剧烈的方式。

集会游行示威法在确立政府依法保障原那么、权利义务相一致原那么与和平进行原那么的根底上,规定了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条例?是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于1986年9月5日通过的,1994年5月1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进行了修正。

根据治安管理处分条例第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平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依照刑法规定尚不够刑事处分的,但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分的行为。

对于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应当采取一种行政制裁措施,即治安管理处分。根据其行为的情节轻重、危害大小,治安管理处分从轻到重依次是警告、罚款、拘留。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分。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的,或者罚款数额超过五十元,被处分人没有异议的,可以由公安人员当场处分。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的其他处分,适用的程序一般为:传唤--讯问--取证--裁决--执行。

被治安管理处分的行为人或者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裁决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诉、起诉。

三、民政行政法律制度

民政行政法律制度是指调整民政行政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包括基层政权建设、行政区域划分、社团登记、优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婚丧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下主要介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该条例旨在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维护社团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团的登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根据该条例,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是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然后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文件、社团章程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核准登记。

以下团体不属于本条例规定登记的范围:

1.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2.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第五章民事法律制度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法的根本原那么和主要制度,弄清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自觉履行民事义务,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课时安排:3学时

学习进度:

第1学时,学习第一节和第二节。第2学时,学习第三节和第四节。第3学时,学习第五节至第七节。

学习方法:

通读讲义,理解概念,参考一些民法的教材,结合一些案例,提高用民法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节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概念

2.调整对象: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二、民法的根本原那么

1.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的原那么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老实信用的原那么

3.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那么

4.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那么

三、民事法律关系

1.概念

2.构成: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公民〔自然人〕、法人、国家〔特定情况下〕

〔2〕民事权利义务的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权利和义务第二节民事主体〔一〕

一、公民〔自然人〕

〔一〕公民的法律地位

〔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1.概念

2.特点:

〔1〕享有而言,具有的平等性。

〔2〕构成而言,具有双重性。

〔3〕内容而言,具有广泛性。

〔4〕实现而言,具有真实性。

3.起止:

始于出生〔以胎儿脱离母体,能够独立存在、独立呼吸为准〕

终于死亡〔包括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其中生理死亡以脑死亡为准,宣告死亡以法院判决为准〕

〔三〕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1.概念

2.分类: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无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节民事主体〔二〕〔四〕监护制度

1.概念

2.分类

(1)法定监护

(2)指定监护

〔五〕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1.宣告失踪

2.宣告死亡宣告死亡的条件:

〔1〕必须下落不明满四年(意外事件满二年)

〔2〕必须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3〕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依法宣告

〔六〕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承担无限清偿责任

---个人经营的,以个人的全部财产承担

---家庭共同经营的,以家庭成员共有的全部财产承担

〔七〕个人合伙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第二节民事主体〔三〕二、法人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1.法人的概念

2.法人的特征(成立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法人的权利能力

〔三〕法人的行为能力

〔四〕法人的种类

1.企业法人

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

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

私营企业法人

"三资企业"法人

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

〔五〕联营

法人型联营--具有法人资格,承担有限责任

合伙型联营--不具有法人资格,承担无限责任〔连带〕

合作〔同〕型联营--不具有法人资格,各自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非企业法人

国家机关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一〕

一、民事法律行为

〔一〕概念和特征

1.概念

2.特征:

〔1〕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

〔2〕为到达预期的法律后果而实施

〔3〕合法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1.明示形式

〔1〕书面形式

一般的书面形式

特殊的书面形式

〔2〕口头形式

〔3〕视听资料形式

2.暗示形式

〔1〕行为推定

〔2〕默示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1.行为人要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不得违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四〕民事行为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

1.无效的民事行为

2.可撤销或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1〕重大误解

〔2〕显失公平

3.民事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1〕返还财产

〔2〕赔偿损失

〔3〕追缴财产彩票纠纷案例提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请您思考:捐赠被认定为无效主要是因为什么?

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二〕二、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1.概念

2.特征

〔1〕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2〕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

〔3〕代理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4〕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二〕代理的种类

1.委托代理

2.法定代理

3.指定代理

〔三〕代理关系的消灭

1.委托代理的终止

〔1〕代理期限届满或代理事务完成

〔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3〕代理人一方死亡

〔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5〕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或解散。

2.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的终止

〔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2〕袄代理人或代理人死亡

〔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5〕由萁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消灭。第四节民事权利〔一〕

一、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一〕财产所有权概述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内容

〔1〕概念

〔2〕内容〔四项权能〕

占有

使用

收益自然收益〔农作物、家禽生仔等〕

法定收益〔租金、银行利息等〕

处分事实上处分

法律上处分

2.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1〕取得: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2〕消灭: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

〔二〕财产所有权的种类

1.国家所有权

2.集体所有权

3.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

〔三〕财产共有权

1.按份共有注意:转让时,共有人有优先购置权

2.共同共有家庭共有

夫妻共有

〔四〕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国有企业财产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的典权、相邻权等第四节民事权利〔二〕二、债权

〔一〕概念和特征

1.概念

2.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债权人、债务人都是特定的〕

〔2〕客体的多样性〔物、智力成果、行为〕

〔3〕内容为请求权

〔4〕动态的财产关系

〔5〕产生的原因:合法、非法行为均可

〔二〕债的发生依据

〔1〕合同

〔2〕侵权行为

〔3〕不当得利

〔4〕无因管理

〔5〕其它原因

〔三〕债的担保

〔1〕保证〔以人的信用作为履行债的担保〕

〔2〕抵押〔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自己的财产的占有〕

〔3〕质押〔债务人或第三人将财产转交债权人占有〕

〔4〕定金〔给付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定金丧失;

接受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双倍返还〕

〔5〕留置〔适用的前提是已按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财产,是一种法定担保方式〕

第四节民事权利〔三〕三、人身权

〔一〕概念

〔二〕种类

1.人格权

〔1〕生命健康权

〔2〕公民的姓名权

法人的名称权

〔3〕肖像权

〔4〕名誉权〔公民、法人都有〕

〔5〕荣誉权〔公民、法人都有〕

〔6〕婚姻自主权

2.身份权

〔1〕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

〔2〕亲属权

四、其他民事权利:知识产权、继承权肖像问题案例提示:遗像照片引发的精神损害赔偿案请您思考:1〕是否未经他人同意使用其肖像均构成侵犯肖像权?2〕是否经过他人同意使用其肖像就肯定不构成侵犯肖像权?第五节合同法〔一〕

一、合同法的一般规定

〔一〕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概念

2.特征

〔1〕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3〕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4〕合同依法成立后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合同法的概念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